杜鹃花
杜鹃花,杜鹃花 | |
---|---|
属 | 杜鹃花 |
科 | 杜鹃花科 |
类型 | 灌木和树木 |
移植 | 易于移植 |
疾病问题 | 很多,有些严重 |
授粉 | 昆虫 |
杜鹃花(源自希腊语:rhodos,“玫瑰”,和dendron,“树”)是杜鹃花科开花植物的一个属。这是一个大型属,有超过 800 个物种。大多数都有艳丽的花朵。它包括园艺家所知的杜鹃花,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属。
杜鹃花属物种分布广泛,遍布除干燥地区以外的整个北半球,并延伸至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南半球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从尼泊尔和锡金中部到云南和四川,其他重要的多样性地区包括中南半岛、朝鲜、日本和台湾的山区。此外,从东南亚到澳大利亚北部还有大量的热带杜鹃花物种,婆罗洲有 55 个已知物种,新几内亚有 164 个物种[1]。北美和欧洲的物种相对较少。南美洲和非洲尚未发现杜鹃花。
描述
[edit | edit source]这些物种是灌木和小到(很少)大树,最小的物种长到 10-20 厘米高,最大的,R. arboreum,据报道高 50 米。叶子螺旋状排列;叶子大小范围从 1-2 厘米到超过 50 厘米,在R. sinogrande中则异常地达到 100 厘米。它们可能是常绿的,也可能是落叶的。在一些物种中,叶子的底部覆盖着鳞片(鳞片状)或毛发(被毛)。 ; 一些最著名的物种以其大量的花束,呈大型喇叭状而闻名。然而,也有高山物种,它们的花朵很小,叶子也很小。
生长条件
[edit | edit source]大多数物种需要富含水分但排水良好的土壤,阳光到阴凉处。与其他杜鹃花科植物一样,大多数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pH 值约为 4.5-5.5。杜鹃花具有纤维状根,喜欢排水良好、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在排水不良或碱性土壤地区,杜鹃花通常种植在抬高的苗床上,使用腐烂的松树皮等介质。[2]。覆盖和细致的浇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植物建立之前。
物种
[edit | edit source]杜鹃花在栽培中被广泛杂交,自然杂交种经常出现在物种分布区重叠的地区。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管理的 国际杜鹃花登记处 中,杜鹃花有超过 28,000 个品种。大多数是为其花朵而培育的,但也有少数因其观赏性的叶子而具有园艺价值,有些则因其观赏性的茎而具有园艺价值。
一些物种(例如,杜鹃花 ponticum 在英国)是外来入侵物种,在林地地区蔓延,取代了自然的下层植被。杜鹃花 ponticum 很难根除,因为它的根可以长出新的枝条。
这些物种按亚属、组、亚组和系进行分类。目前分为四大亚属和四小亚属。
- 亚属杜鹃花 L.:小叶或鳞片状(叶子底部有鳞片);数百种,类型:杜鹃花 ferrugineum。热带杜鹃花(组Vireya,约 300 种)通常被列入本亚属的一个组,但有时会被分离为第九个亚属。
- 亚属Hymenanthes (Blume) K.Koch:大叶或无鳞片(叶子底部没有鳞片);约 140 种,类型:杜鹃花 degronianum。
- 亚属Pentanthera G.Don:落叶杜鹃花;约 25 种,类型 杜鹃花 luteum。
- 亚属Tsutsusi:约 15 种;类型 杜鹃花 indicum。
- 亚属Azaleastrum Planch.:五种;类型 杜鹃花 ovatum。
- 亚属Candidastrum (Sleumer) Philipson & Philipson:一种;杜鹃花 albiflorum。
- 亚属Mumeazalea:一种,杜鹃花 semibarbatum。
- 亚属Therorhodion:一种,杜鹃花 camtschaticum。
最近的遗传研究导致了属内物种和类群的持续重新排列,也导致了旧属Ledum被重新归类到亚属杜鹃花中。目前建议对亚属进行进一步重新排列[3],包括将亚属Hymenanthes合并到亚属Pentanthera中。大多数物种喜欢酸性土壤条件;一些热带 Vireyas 和其他物种作为附生植物生长。
- 物种
- 杜鹃花 atlanticum
- 杜鹃花 canadense
- 杜鹃花 catawbiense
- 杜鹃花 ferrugineum
- 杜鹃花 groenlandicum
- 杜鹃花 luteum
- 杜鹃花 macrophyllum
- 杜鹃花 maximum
- 杜鹃花 moulmainense
- 杜鹃花 occidentale
- 杜鹃花 ponticum
- 杜鹃花 schlippenbachii
- 杜鹃花 spinuliferum
- 杜鹃花 tomentosum
用途
[edit | edit source]杜鹃花物种和杂交杜鹃花(包括杜鹃花)都广泛用作世界各地景观中的观赏植物,许多物种和品种在商业上被种植以供苗圃贸易。杜鹃花在景观中通常因其结构、大小、花朵以及许多品种是常绿植物而受到重视[4]。杜鹃花经常用在基础周围,有时用作树篱,许多大叶杜鹃花适合种植在更加非正式的种植区和林地花园中,或者用作标本植物。在一些地区,大型杜鹃花可以进行修剪以鼓励更树木状的形状,一些物种,例如R. arboreum 和R. falconeri最终可以长到 10-15 米或更高[4]。
维护
[edit | edit source]繁殖
[edit | edit source]收获
[edit | edit source]某些物种对放牧动物有毒。一些杜鹃花的花粉和花蜜中含有一种叫做灰霉毒素的毒素。人们已经知道,食用以杜鹃花和杜鹃花为食的蜜蜂酿造的蜂蜜会导致生病。色诺芬描述了希腊士兵在食用杜鹃花丛生的村庄的蜂蜜后出现的奇怪行为。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些植物产生的蜂蜜具有轻微的致幻和通便作用。可疑的杜鹃花是Rhododendron ponticum和Rhododendron luteum(以前称为Azalea pontica),两者均产于小亚细亚北部。1980年代,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记录了11起类似事件[5]。
害虫和病害
[edit | edit source]有许多昆虫要么以杜鹃花为目标,要么机会主义地攻击它们。杜鹃花蛀虫和各种象鼻虫是杜鹃花的主要害虫,许多毛毛虫会攻击杜鹃花。主要疾病包括Phytophthora根腐病、茎和枝条真菌枯死病;俄亥俄州立大学推广部提供关于维持杜鹃花健康的资讯。
杜鹃花属植物是某些鳞翅目物种幼虫的食物来源。
- 根瘤农杆菌
- 白粉菌属
- 白粉菌
- 杜鹃花尾孢菌
- 炭疽菌属
- 柑橘壳囊孢
- 帚状孢属
- 杜鹃花壳囊孢
- 三隔壳囊孢
- 隐孢属
- 杜鹃花双端孢菌
- 杜鹃花小球腔菌
- 铁锈小球腔菌
- 同心壳囊孢属
- 杜鹃花盘菌
- 松针盘菌属
- 杜鹃花盘菌
- 杜鹃花黑斑菌
- 单毛壳属
- 球腔菌属
- 长毛壳属
- 最大叶点菌属
- 杜鹃花腔孢属
- 杜鹃花球腔菌属
- 杜鹃花尾孢菌
- 灰葡萄孢菌
- 越橘外担子菌
- 杜鹃花卵孢属
- 杜鹃花分生孢菌
- 杜鹃花球壳菌
- 杜鹃花单囊壳菌
- 长毛壳属
- 帚状孢属
- 球壳孢属
- 壳针孢属
- 丝核菌属
- 蜜环菌
- 杜鹃花锈菌
- 胡椒锈菌
- 罗安山锈菌
- 越橘锈菌
- 肉桂疫霉
- 栎疫霉
- 隐蔽疫霉
- 仙人掌疫霉
- 柑橘疫霉
- 草莓茎线虫
- 小杆线虫属
- 克里斯蒂根瘤线虫
- 克莱顿茎线虫
- 垫刃线虫属
生长衰退:对胡桃醌中毒(来自黑胡桃)高度敏感。
黄化病:由土壤中铁含量不足引起,几乎总是由于pH值过高导致。
硼中毒:土壤溶液中硼含量过高。
干芽或落芽(由芽形成期间的干旱引起)。
- 夹竹桃介壳虫:Aspidiotus nerii
- 印度蜡介壳虫:Ceroplastes ceriferus
- 杜鹃花树皮介壳虫:Eriococcus azaleae
- 贪婪介壳虫:Hemiberlesia rapax
- 常见假圆盾介壳虫:Lecanodiaspis prosopidisv
- 棉毛茶介壳虫,红豆杉介壳虫:Pulvinaria floccifera
- 牡丹介壳虫:Pseudaonidia paeoniae
- 普特南介壳虫(杜鹃花介壳虫):Diaspidiotus ancylus
- 汤森介壳虫:Abgrallaspis townsendi
- 杜鹃花叶蝉,红带叶蝉:Graphocephala fennahi(Graphocephala coccinea)
- 糖果条纹叶蝉:Graphocephala coccinea
- 杜鹃花粉虱: Dialeurodes chittendeni
- 杜鹃花粉虱:Pealius azaleae
- 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 红豆杉粉蚧:Dysmicoccus wistariae
- 柑橘粉蚧:Pseudococcus fragilis
- 条纹粉蚧:Ferrisia virgata
- 四条线椿象:Poecilocapsus lineatus
- 臭虫
- 杜鹃花网蝽:Stephanitis pyroides
- 杜鹃花网蝽:Stephanitis rhododendri
- 杜鹃花瘿蚊:Clinodiplosis rhododendri
- 杜鹃花顶芽瘿蚊:Giardomyia rhododendri
- 坑纹象鼻虫:Corthylus punctatissimus
- 杜鹃花茎蛀虫:Oberea myops
- 亚洲花园金龟子:Maladerma castanea
- 日本金龟子:Popillia japonica
- 蔓越莓根象鼻虫:Rhabdopterus picipes
- 红头跳甲:Systena frontalis
- 双带日本象鼻虫:Callirhopalus bifasciatus
- 草莓象鼻虫:Otiorhynchus ovatus
- 黑葡萄象鼻虫:Otiorhynchus sulcatus
- 灰象鼻虫:Oriorhynchus singularis
- 月神蛾:Actias luna
- 杜鹃花叶卷蛾:Archips argyrospilus
- 眼蝶:Automeris io
- 斜纹叶卷蛾:Choristoneura rosaceana
- 杜鹃叶矿蛾:Gracilaria azaleella
- 毛毛虫:Megalopyge opercularis
- 杜鹃花钻蛀虫:Synanthedon rhododendri
- 杂色卷叶虫:Platynota flavedana
- 杜鹃叶蜂:Amauronematus azaleae
- 杜鹃叶蜂:Nematus lipvskyi
- 巨型黄蜂:Vespa crabro germana
- 南方红螨:Oligonychus illicis
- 阔叶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 仙客来螨:Steneotarsonemus pallidus
-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 女贞螨:Brevipalpus obovatus
参考资料
[edit | edit source]- Cox, P. A. & Kenneth, N. E. 杜鹃花属植物百科. 1997. Glendoick 出版社. ISBN 0-9530533-0-X.
- Davidian, H. H. 杜鹃花属植物. 分为四卷,出版时间从 1982 年到 1995 年。Timber Press. ISBN 0-917304-71-3, ISBN 0-88192-109-2, ISBN 0-88192-168-8, ISBN 0-88192-311-7.
- Ann Fowler Rhoads 和 Timothy A. Block (2000). 宾夕法尼亚州植物:插图手册. Anna Anisko,插画师。莫里斯树木园,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第 384–386 页。
{{cite book}}
: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L. H. Bailey 园艺研究所工作人员 (1976). Hortus 第三版:美国和加拿大栽培植物简明词典.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第 949–965 页。
{{cite book}}
: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Pirone, Pascal P. (1978). 观赏植物病虫害 (第五版 ed.). 约翰·威利父子公司,纽约。第 448–457 页。
{{cite book}}
:|edition=
has extra text (help);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Cranshaw, Whitney (2004). 北美花园昆虫:后院虫类的终极指南.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第 617 页。
{{cite book}}
: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Pippa Greenwood, Andrew Halstead, A.R. Chase, Daniel Gilrein (2000). 美国园艺学会病虫害:预防、识别和治疗植物问题的完整指南 (第一版 ed.). Dorling Kindersley (DK) 出版公司。第 196 页。
{{cite book}}
:|edition=
has extra text (help);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 ↑ Argent, G. 杜鹃花亚属杜鹃. 2006. 皇家园艺学会. ISBN 1-902896-61-0
- ↑ 种植杜鹃花的土壤信息
- ↑ Goetsch, L. A., Eckert, A. J. & Hall, B. D. (2005). 杜鹃花属(杜鹃花科)的分子系统学:基于 RPB2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 Sys. Bot. 30(3): 616-626.
- ↑ a b Huxley, A., ed. (1992). 新 RHS 园艺词典. Macmillan
- ↑ Nurhayat Sütlüpmar, Afife Mat 和 Yurdagül Satganoglu 土耳其有毒蜂蜜中毒. 毒理学档案。第 67 卷,第 2 期,第 148-150 页,1993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