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动物志/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当对同一选择问题进行不同描述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1]
在他们的研究中,阿摩司·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以及两个不同的选择集。[2]
调查问题 美国正在准备应对一场预计造成 600 人死亡的疾病爆发。有两种方案被提出用来对抗这种疾病。请选一个。
情景 1 给定这个问题,研究小组提供了两种选择。在选择 A 中,200 人将活下来。在选择 B 中,有 1/3 的概率每个人都活下来,有 2/3 的概率没有人活下来。
在这些选择下,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的,他们选择 A,无论如何都要拯救 200 人。72% 的人选择了 A,28% 的人选择了 B。
情景 2 对于第二个研究小组,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但用不同的措辞。在选择 C 中,400 人会死亡。在选择 D 中,有 1/3 的概率没有人会死,有 2/3 的概率 600 人会死。
在这个第二组选择中,大多数人表现出风险偏好;他们宁愿冒着所有人都活下来的风险,也不愿冒着 400 人肯定会死的风险。78% 的人选择了 D(相当于 B),22% 的人选择了 C(相当于 A)。
实际上,这四种选择中的每一种都导致相同的预期结果,因此风险中立将表明在这四种选择中没有区别。[3] 选择 A 和 C 相同,选择 B 和 D 相同。这些问题以何种方式呈现给个人,会极大地影响决策过程。这表明个人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存在弱点。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研究表明,当选择在确定的损失和潜在的更大损失之间时,个人是风险寻求的;当面临在确定的收益和潜在的更大收益之间做出决定时,个人是风险规避的。[3]
框架效应的应用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框架的方式会改变预期效用。预期效用理论有四个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是不变性,即相同选择问题的不同表述不应影响选择。[4] 这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因为任何问题都可以以鼓励答案符合调查者偏好的方式呈现。例如,人们更有可能支持导致 90% 就业的经济政策,而不是导致 10% 失业的经济政策。[4]
- ↑ Bourgeois-Gironde, Sacha 和 Raphael Giraud. "Accounting for Framing Effects: an Informational Approach to Intensionality in the Bolker-Jeffrey Decision Model." (2005): n. page. 网页. 2012 年 4 月 4 日。
- ↑ Tversky, Amos 和 David Kahneman.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 211.4481 (1981): 453-458. 网页. 2012 年 4 月 4 日。
- ↑ a b Dalton, Thomas. Complexity,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Activity. 第 2 版.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2009. 打印版。
- ↑ a b Druckman, James. "Using Credible Advice to Overcome Framing Effect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7.1 62-82.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