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行为经济学/自利动物志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古典经济学中的定义和应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自利概念及其在古典经济学中的应用不同于自私的概念。虽然这两个词在日常语言中经常互换使用,但在经济学中,它们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东西。在《道德情操论》中,资本主义的思想之父亚当·斯密解释了这两个词在它们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区别。斯密认为,当一个人以自己的利益行事时,社会会受益,而自私的行为会导致一个人的幸福以牺牲另一个人的幸福为代价[1]


为了理解自利,我们可以考察经济人,一个古典经济学中的假设人物,其行为完全理性。经济人据说是根据自利公理行事,即“假设个人寻求在
互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物质利益,并期望其他人也这样做”[2]。因此,根据自利公理,一个理性的人将始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福祉的方式行事[2]

行为经济学中的自利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于古典经济学无法充分预测个人行为的局限性。该学科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旨在更准确地理解人类如何做出经济决策[3]。行为经济学通过研究个人受自我完善以外因素驱动的情况,挑战了自利公理。以下部分将探讨人类行为与经济人预测的理性决策不同的实例。

自利的程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虽然古典经济理论描述个人主要受自利驱动,但行为经济学认为,心理和社会影响阻碍了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3]。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在他的发人深省的著作《非理性》中讨论了他对自我服务行为局限性的研究结果。艾瑞里对由于抢劫造成的经济损失与雇员欺诈造成的损失之间的巨大差距感到好奇,他在全美多所大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项最初在哈佛商学院进行的实验旨在研究以自身利益行事的机会如何影响行为[4]
该研究测试了四组人,第一组被要求完成一份 50 道选择题,将答案转到答题卡上,并将分数报告给管理员,管理员会为每个正确答案给该受试者 10 美分。每组人遇到的都是相同的选择题考试,但都以某种方式被诱导作弊。第二组被给了一张答题卡,上面已经填好了正确答案,第三组可以销毁自己的试卷,只交预填好的答题卡,第四组可以销毁自己的答题卡和试卷,然后从考试室前方的罐子里拿走相应数量的钱[4]
上述实验的结果如下:第一组的平均分数为 50 题中的 32.6 题,第二组报告了 36.2 个正确答案,第三组的平均分数为 35.9,第四组声称回答了 36.1 道题。也许最有趣的是,这些数据表明,个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以自身利益行事,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第四组的受试者本可以轻松地报告完美的分数,从罐子里拿走 5 美元,但他们只将平均收益提高了 0.35 美元[4]。艾瑞里的研究表明,除了自利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决策过程。

声誉和良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社会环境中,也许对行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同伴判断和维护声誉的愿望。道德哲学教授弗朗西斯·哈切森认为,自利被对被他人接受的需要所抵消[5]。除了上面提到的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程度的工作之外,丹·艾瑞里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强加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行为。
艾瑞里的研究设计很简单:三组人,每组都处于不同的测试条件下,参加了 10 道选择题考试。第一组作为对照组,没有被给予作弊的机会,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则收到了预填好的答题卡。第二组的成员被额外要求在尝试答题之前列出他们在暑假期间读的 10 本书。同样,第三组的成员被要求在开始考试之前列出十诫[4]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类确实会对外部判断,或者至少是对感知到的社会判断做出反应。第一组,即对照组,在考试中的平均得分为 3.1 分。第二组,可能是因为他们可以接触到正确答案,取得了 slightly higher score of 4.1 分。人们可能会推测,第三组也会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分数,因为他们也得到了预填好的答题卡。然而,这组人只答对了 10 道题中的 3 道。丹·艾瑞里在他的著作《非理性》中推测,被迫回忆社会构建的道德体系实际上会加强一个人的良心[4]。换句话说,提醒个人适当的道德行为会增加他们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尽管这些行为可能与他们的自身利益相冲突。

跨文化证据反对自利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自利公理的讨论完全依赖于在美国进行的实验。虽然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无疑有价值,但如果忽视其他社会,就会对人性产生极其狭隘的理解。本节将探讨自利如何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与美国不同的社会中表现出来。
在 1990 年代中期,一群好奇的行为经济学家设计并进行了一项跨文化实验,以调查其他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的程度。该实验包括在全球 15 个小型社会中进行的三次模拟。所选择的社会跨越四大洲,代表了从游牧放牧到刀耕火种的多种经济体系[6]
第一个模拟通常被称为“最后通牒博弈”。这个游戏有两个玩家,第一个玩家被赋予了分配一笔钱的能力,并向第二个玩家提供一部分。然后,第二个玩家可以选择接受第一个玩家的提议,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玩家都会收到他们的钱,或者第二个玩家可以拒绝提议,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玩家都空手而归。博弈论者认为,如果一个完全理性的个体要玩最后通牒博弈,那么作为第一个玩家,他们会提供最少比例的钱,而作为第二个玩家,他们会接受任何非零的提议。从这个理性玩家的角度来看,只要离开游戏时比进入游戏时多了,他们就会更好了。当在美国玩最后通牒博弈时,第一个玩家提出的平均报价在 43% 到 48% 之间。在这项研究中,平均报价在 26% 到 58% 之间。一些社会对某些提议也表现出奇怪的反应。例如,马奇根加人,一个狩猎采集社会,只拒绝了一个提议,即使四分之三的提议都低于 30%。同样有趣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奥族和格瑙族是如何拒绝极低和极高的提议的,这或许表明后者的分配过于公平 [6]
下一个使用的模拟类似于最后通牒博弈,但第二个玩家不能拒绝提议。这个游戏经常被用来消除玩家因害怕拒绝而提出提议的可能性。玩这个游戏的美国受试者有一个 0% 的模态提议,这与预测的“理性”分配一致。在研究的 15 个社会中,只有两个表现出与美国人相似的行为 [6]。这些结果表明,除了自身利益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的经济决策方式。
最后一个模拟探索了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相冲突时,个体是如何表现的。这些互动被称为公共物品博弈,这项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模拟是自愿贡献博弈。在自愿贡献博弈中,每个玩家在回合开始时都会收到一笔赠款。然后,玩家必须选择他们希望向公共资金池中贡献多少,这笔资金将翻倍,并在回合结束时重新分配。完全理性的玩家会选择不向社区捐赠任何东西,而是从其他玩家的慷慨中赚钱。一些社会,例如奥尔马人和温卡人,以 100% 和 40%-50% 的模态贡献来挑战这种行为,并且没有任何背叛的实例 [6]。这样的证据表明,自利公理无法充分预测所有文化的普遍行为。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1. Smith, Freidman, and Self-Interest in Ethical Society. Harvey S. James, Jr and Farhad Rassekh. http://ehis.ebscohost.com.ezproxy2.library.arizona.edu/ehost/pdfviewer/pdfviewer?sid=61430ecc-94b9-44fd-8fdb-df0abaf8f4e6%4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Jul., 2000, vol 10, no. 3, p. 659-674.
  2. a b . Irrational Economist, The: Making Decisions in A Dangerous World. Written By: Erwann Published By: Perseus Book LLC Published in 2010 MIL EAN/ISBN:9786612461712 Pub e-EAN/ISBN :9780786746262 Hardcover EAN/ISBN: Paper EAN/ISBN: 9781586487805 LC Class: HB3730- Business cycles. Economic fluctuations.
  3. a b Thaler, Richard H. and Sendhil Mullainathan. “How Behavioral Econom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Economics”. Library of Economics and Liberty. 2008. Accessed 9 October 2011 from http://www.econlib.org/library/Enc/BehavioralEconomics.html
  4. a b c d e Ariely, Dan. Predictably Irrational.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8. Print.
  5. Whybrow, Peter C. American Mania: When More is Not Enough.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5. Print.
  6. a b c d Henrich,Joseph Robert Boyd, Samuel Bowles, Colin Camerer, Ernst Fehr, Herbert Gintis, Richard McElreath, Michael Alvard, Abigail Barr, Jean Ensminger, Natalie Smith Henrich, Kim Hill, Francisco Gil-White, Michael Gurven, Frank W. Marlowe, John Q. Patton and David Tracer (2005). “Economic man”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 15 small-scale societi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8, pp 795-815 doi:10.1017/S0140525X050000142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