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经研究/新约注释/马太福音/第 27 章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圣经段落均来自 http://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Matthew+27

这段经文被用作一个关于惊人事件的历史记载。它讲述了一个无辜之人献出生命的故事。他本可以被神拯救,但他选择忍受嘲笑和折磨的痛苦,为了周围的人。他和许多其他人知道他是无辜的,但他什么也没做来阻止他们;那些知道他是无辜的人试图为他抗争他的死亡。

这也是旧约律法的应验。这段经文被写下来,是为了应验神来拯救他子民的故事。它还谈到了犹大出卖耶稣的应验。

它谈到了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有些人嘲笑他,直到他们看到大地裂开,圣徒复活。其他人哭泣,因为他们知道耶稣是无辜的,为了他们而献出了生命。他们还哭泣,因为他们不得不为了周围的人放弃一个爱人。

必须牢记,这段经文中关于犹大自缢作为旧约预言的应验的故事,可能来自于长期的口头传统。

马太福音 27 章分解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2 节: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3-10 节:犹大自缢
11-14 节:耶稣在彼拉多面前
15-23 节:民众选择巴拿巴
24-26 节:彼拉多将耶稣交给十字架
27-31 节:耶稣被嘲弄
32-44 节:受难
45-56 节:基督的死亡
57-66 节:基督的埋葬

马太福音 27 章(释义)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马太福音 27 章:(原文释义)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1 到了早晨,祭司长和长老们决定杀害耶稣。2于是他们捆绑了他,把他交给彼拉多。

犹大自缢

3 犹大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把钱还给了长老们。4他对他们说,自己出卖了一个无罪之人,犯了罪。他们回答说:“那是你的责任。”5由于这件事,他把钱扔在地上,逃离了圣殿,去自缢了。6祭司长们商议说,既然这笔钱是用来让犹大出卖耶稣的,他们就不能把它放进库里。7于是他们用这笔钱买了一块陶匠的田地,用来埋葬外乡人。8 这块田地至今被称为“血田”。9 这样就应验了耶利米亚的预言:他们会收取三十块银子,这是以色列中有些人为那一位定的价钱,10并按照主的指示,用来购买陶匠的田地。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

11 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你说的是。”12 当祭司长们质问他时,他没有回答他们。13彼拉多问他:“你不知道他们都在对你说什么吗?”14 耶稣又一次没有回答。

民众选择巴拿巴

15 过逾越节的时候,按照惯例,总会释放一个囚犯。16 当时,巴拿巴是一个有名的囚犯。17 彼拉多问民众:“你们要释放谁?是耶稣还是巴拿巴?”18 由于嫉妒,耶稣被出卖了。19 彼拉多坐在审判席上时,他的妻子告诉他,她梦见耶稣,并告诫他说,不要与耶稣有任何瓜葛。20 但是祭司长们说服民众,要他们杀了耶稣。21 彼拉多再次问他们,要释放谁,他们说:“巴拿巴”。22 彼拉多问他们,要怎样处理耶稣,他们大声喊着:“把他钉死!”23 彼拉多问他们,耶稣犯了什么罪,应该死,他们只回答:“把他钉死!”

彼拉多将耶稣交给十字架

24 彼拉多在为耶稣辩护方面一筹莫展,于是他在暴乱的民众面前洗手,说:“我与他的死无关,你们自己处理吧!”25民众回答说:“我们要承担责任!”26 于是巴拿巴被释放,耶稣被带去鞭打。

耶稣被嘲弄

27 然后他们把耶稣带到总督府,所有驻守的士兵都围着他。28 他们剥光他的衣服,给他穿上了一件朱红色的袍子。29 他们编了一个荆棘冠,戴在他的头上,又给他一根芦苇,跪在他面前,说:“万岁,犹太人的王!”30 他们拿着芦苇,用它击打他的头。31 他们嘲笑他,然后把袍子从他身上脱下来,给他穿上自己的衣服,把他带去处决。

受难

32 在去往受难地的路上,他们遇见了古利奈人西门,就强迫他背负十字架。33 他们来到了一个叫各各他的地方。34 他们给耶稣喝了掺了胆汁的酒,但他没有喝。35 他们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就分了他的衣服。36 他们坐下来,守望着他。37 他们在耶稣的头顶上安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38 耶稣的两边各有一个强盗也被钉在十字架上。39 那些经过的人,都嘲笑他,40 他们用言语讽刺他,说:“你拆毁圣殿,三天内要重建起来,是吗?如果你真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來吧!”41 祭司长和文士们,以及民间的首领,也嘲笑他,42 说:“他可以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你说自己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來吧,我们就会信你。43 他自称是神的儿子,让神救他吧,如果神喜欢他!”44 那些与他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也用言语嘲笑他。

基督的死亡

45 这时,天下就黑暗了。46 耶稣大声喊着:“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47 站在旁边的人,听见了,就说:“他在呼叫以利亚!”48 其中一个人拿海绵蘸满了醋,用芦苇杆递给耶稣喝。49 其他人也都想看看以利亚是否会来救他。50 耶稣又大声喊着,向上帝呼求。51 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52 坟墓也开了,53 里面许多圣徒的灵体都复活了,从坟墓里出来,显现在城里许多人的面前。54 站在耶稣面前的百夫长,以及同他一起守望的人,看见这地震奇事,还有发生的一切,就都害怕了,说:“这人真是神的儿子!”55 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的许多妇女,都在远处看着,56 其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西庇太儿子的母亲。

基督的埋葬

57 到了晚上,亚利马太的约瑟,是一个尊贵的人,他也是耶稣的门徒。58 他到彼拉多那里,请求耶稣的遗体。59 彼拉多就答应了。60 约瑟把耶稣的遗体取下来,用洁净的细麻布裹好,61 安放在他自己的新坟墓里,就在石头旁边,又用一块大石头堵住墓口。62 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就坐在坟墓的对面,守望。63 次日,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一起到彼拉多面前,64 说:“大人,我们记得,那假冒为先知的人,在世的时候,曾说,三天后他要复活。65 你现在可以吩咐,派人把坟墓看守起来,免得他的门徒夜里来偷了他的遗体,然后对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这最后的骗局,比前面的骗局更可怕。”66 彼拉多说:“你们去派人看守吧,你们想怎样就怎样。”67 于是,他们派兵看守坟墓,把墓口封上,并加上了印记。


平行部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讲述犹大自缢的故事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只有马太福音保留了这个故事?

2)彼拉多的妻子做梦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只有马太福音保留了这个故事?

3)为什么彼拉多洗手来表明自己与基督的死无关?

4)犹大为什么要自杀?

5) 为什么彼拉多只在坟墓前放了一名守卫?[1]

6) 法利赛人和祭司真的那么担心门徒偷窃吗?

  1. 你误解了。墓地里有士兵看守。集体来说,士兵被称为警卫。这就像将 1500 名学生称为学生会,而不是尸体。

马太福音 27 章独有

[edit | edit source]

马太福音 27:19

-梦在罗马文化中备受推崇。彼拉多的妻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耶稣是无辜的。于是,她急切地给丈夫发去信息,为耶稣辩护,说他是无辜的(Hagner 823; Turner ##)。当妻子告诉他不要干预耶稣的事时,彼拉多试图听从妻子的建议。他显然认同梦境在那个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意义(Hare 314)。
-尽管彼拉多的妻子知道耶稣的清白,并告知了他,但这并没有改变上帝已经安排好的进程(Luz 498)。

马太福音 27:24

-在那时,洗手是表示无辜的标志。彼拉多不想成为耶稣死亡的原因,但他知道人群正在变得暴力(Hagner)。
-彼拉多在释放耶稣之前洗手,表明他不参与其中(Turner)。
-彼拉多可能想到了申命记 21:6-7;诗篇 26:6;诗篇 73:13,因为在异教文化中,洗手是无辜的象征。因此,他是在说他在基督的死中是无辜的(Hare)。

马太福音 27:51b-53

–地震和岩石裂开是上帝在那一天在那儿活动的标志(Hare)。上帝在历史上多次以地震的形式显现自己(Luz)。
–圣徒的复活是未来复活的预兆(Hare)。
–关于坟墓被打开,死者的“灵魂”苏醒,解释很少。一种说法是,它指的是基督对死亡没有权力。这意味着圣徒将会从死里复活,因为他们跟随上帝(Hagner)。
–另一种解释是,不仅他们的灵魂从死里复活,他们的身体也复活了。然后他们将在最终升天时升入天堂(Turner)。
–在第 53 节中,重要的是要注意,它说在耶稣复活之后,这意味着耶稣将是第一个复活的人(Hare)。
–这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只是一个象征(Hare)。

马太福音 27:62-66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让门徒无法来偷走尸体,并声称基督复活了(Hagner, Turner)。
–当局可能不相信复活,因此他们想要封锁坟墓(Hagner)。
–通常,祭司和法利赛人不会和睦相处,但在这里,他们团结起来,在坟墓前放了一块大石头和一名守卫(Turner)。他们害怕耶稣复活。
–据 Hare 称,门徒永远不会密谋偷走耶稣的尸体。如果这是一个真实威胁,当局不会等到星期六早上才去取走尸体。他们也将在坟墓外面放置一小队寺庙警察进行守卫。马太写下这个是为了为妇女发现坟墓做铺垫。彼拉多只派了一名守卫,因为法利赛人和祭司低估了上帝的力量。

犹大吊死自己:深入故事背后的故事

[edit | edit source]

马太福音 27:3-10

-犹大吊死自己的故事是马太福音中独有的。它在使徒行传中也提到,但描绘的方式不同。故事中唯一相同的是用背叛的钱买来的“血地”(Hagner, Hare)。[1] 这就是用犹大从祭司那里得到的卖血钱买来的陶匠地。
-据说马太的作者将此写进书中,是为了应验撒迦利亚书中的预言。它记录了那些日子里的传统(Hagner, Hare)。
-它还告诉我们上帝的主权(Hagner)。
-关于这件事的唯一其他记载是在使徒行传 1:15-20(Hagner)
-犹大正在经历悔恨和自责,并试图归还这笔钱(Hagner, Hare)。
-无辜者的血被卖的罪过已经犯下,当局无法挽回,因此他们不再需要这笔血钱,也无法退还。由于无法挽回,犹大感到内疚。他将钱归还给圣殿,然后去吊死了自己。根据希腊罗马人的观点,自杀是在背叛他人时最光荣的行为(Hagner)。[[1]]
-由于这笔钱是血钱,所以不能用来供奉上帝(Hagner)。
-由于这笔钱不能用于教会资金,他们用 30 块银子买了一块地,并称之为“血地”,因为它是用“无辜者的血”或“血钱”买来的(Hagner, Hare, Turner)。[[2]]
-这个故事是为了应验耶利米书中的预言;但它出现在撒迦利亚书中(Hagner, Turner)。
-犹大因背叛耶稣而感到内疚,所以吊死了自己(Turner)。
-这[什么?犹大自杀?] 作为彼拉多和祭司将对耶稣做的事的预兆(Hare)。
-它也被放在这里,与彼得的背叛形成象征意义。彼得的背叛和犹大的背叛之间的区别在于,彼得对他背叛的悔恨是真心的;而犹大则充满了悔恨,他没有悔改,而是自杀。彼得得到了上帝的恩典,而犹大毁掉了自己的信仰(Hanes)。
-马太可能调整了撒迦利亚书中关于陶匠地的预言,使其更适合当时的语境(Luz)。
-那些对耶稣之死负有最大责任的人,没有为无辜者的死承担任何罪责(Luz)。
-血地不是为了象征犹大的罪恶,而是为了象征法利赛人和祭司的罪恶。因此,他们成了邪恶者(Luz)。
-这段经文作为预言的应验,仅仅是上帝在整个受难记中与他们同在的另一个标志(Luz)。

犹大吊死了自己,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将耶稣交给当局是一个错误。与彼得不同,彼得在否认基督后悔恨并悔改,而犹大则悔恨并自杀。然而,在那些文化中,背叛无辜者后自杀是一种较为体面的行为。买下这块地是由耶利米预言的。

关于是 30 块银子还是 17 块银子[2]用来买这块地,细节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 17 块银子,马太修改了数字,是为了符合预言。真实的银子数量还有待确定。这段经文中的重点是,犹大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非常后悔,因此自杀了。

此外,大祭司和法利赛人无法用这笔钱,因为它被用来收买他人。因此,为了符合撒迦利亚书中的预言,他们买了一块地来埋葬“陌生人”。目前尚不清楚“陌生人”是指外邦人,还是指外国人。

  1. 你需要确定这个来源。
  2.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数字?

词语研究

[edit | edit source]

钉十字架/钉十字架(Freedman)

[3]

非罗马人

1)对神的祭祀

2)折磨或处决

3)不忠于犹太教法

4)对奴隶、偶像崇拜者、亵渎神者或暴力罪犯的惩罚

罗马人

1)最极端的处决方式

2)是最容易的处决方式

3)是可以用作公开表演的处决方式

4)通常限于外国人或下层阶级

5)“最残酷和最令人厌恶的惩罚(1208)”

钉十字架的过程

1)事先鞭打

2)通常十字架呈“T”形或传统十字架形状

3)通常钉十字架时,人还活着

4)横梁通常由被钉十字架的人背在背上

5)他们被打、脱光衣服,被钉在横梁上,然后竖起来,然后脚被钉在十字架上

6)垂死之人会经历缓慢而痛苦的死亡。

耶稣的钉十字架

1)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

2)他的头上有一个牌子,写着“犹太人的王”

神学含义=

[edit | edit source]
-耶稣没有否认任何针对他的指控,即使他是无辜的。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说他正在承担他人的罪过。
- 巴拿巴[1] 在罪犯中是最坏的。耶稣自愿地代替了他。通过这样做,他为即使是最坏的人的罪恶而死。


  1. ??

生活应用

[edit | edit source]
-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应该像犹大一样让撒旦控制我们的生活。
- 与法利赛人和祭司长不同,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像耶稣在彼拉多面前一样,我们需要宣称我们的身份。
- 像彼拉多的妻子一样,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的梦。上帝总是用梦来与人交谈,所以很有可能他仍然通过梦与人交谈。
- 像彼拉多一样,我们不能让“无辜的鲜血”落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知道某人是无辜的,我们就不应该参与他们的“死亡”。
- 通过为 '''巴拿巴''' 而死,耶稣为最坏的人而死。我们人类不像巴拿巴 那么坏,所以耶稣也能拯救我们。
- 耶稣的追随者在不久前还在赞美他,现在却在嘲笑他。有时当事情不按我们的意愿发展时,我们会倾向于改变立场。我们要记住,基督来是为了为我们而死。
- 我们需要相信耶稣会复活,而他的门徒不会偷他的身体。法利赛人和祭司长没有足够的信心让基督从死里复活。我们不能有那么少的信心。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Hare, Douglas R. A. 马太福音。 解释。路易维尔:约翰·诺克斯,1993。

Luz, Ulrich. 马太福音 21-28。 Hermeneia。翻译:詹姆斯·E·克劳奇。编辑:赫尔穆特·科斯特。明尼阿波利斯:堡垒,2005。




弗里德曼,大卫·诺埃尔(1992)。《锚圣经词典》。卷 1 A-C(第 1207-1210 页)。纽约:双日。

哈格纳,D. A. (1995)。《圣经词语注释》。在 D. A. 哈格纳,《马太福音 14-28》(第 808-864 页)。达拉斯:词典出版社。

特纳,D. L. (2008)。《新约解释性注释》。在 D. L. 特纳,《马太福音》(第 638-651 页)。大急流城:贝克学术出版社。


塔比莎·麦克莱伦,NNU 宗教系学生撰写评论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