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粤语/如何使用本教科书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文本范围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粤语基础课程是一门口语粤语课程。它涵盖了该语言的所有基本语法结构和约 950 个单词的词汇量。本课程的主题涉及香港的日常生活。本课程旨在每周 25-30 课时的密集语言课程中教授。学生预计在课外花费额外的时间收听课程录音。本课程共有 30 课,密集课程的进度预计每周约 2 课,包括复习和测试时间。每课包含五个部分

  1. 要背诵的基本对话;
  2. 笔记;
  3. 模式练习,教师提示作为学生回应的刺激的结构性练习;
  4. 听力对话,听力理解部分;以及
  5. 用粤语说,英语到粤语的练习,其中大部分以对话问答的形式进行,学生会运用他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

早期的课程还包含关于发音点的解释和练习,以及一些课堂用语,供学生学习在教师使用时做出回应。

教学方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理想情况下,尽管并非总是如此,教学由一个团队进行,该团队由母语为粤语的教师和母语为英语的语言学家组成,教师通过为学生模仿而朗读文本中的粤语句子,语言学家在需要时用英语进行解释。大约 80-90% 的课堂时间将用于母语为粤语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在此期间,使用的语言完全是粤语。学生将在课外阅读每课的笔记,他们对文本中遇到的问题将在为该目的而设定的时间内由语言学家用英语解答。在与教师进行的练习环节中,不要用英语提问。从心理上来说,这形成了在课堂上只使用粤语的习惯。课堂时间集中在通过模仿、重复和转换来学习语言,根据口头提示进行。教师用自然的速度说话,学生学会以同样的自然速度理解和说话。如果没有语言学家来解释学生的问题,则应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向教师提问。建议不要用英语提问来打断练习的节奏。

虽然该课程被设计为在密集课程中学习的 16 周课程,但时间计划仅应被视为粗略指南。课堂上学生的数量、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他们以前学习相关语言的经验、他们用于课外学习的时间、教师的优秀程度——所有这些都是可能影响学习进度的可变因素。

该课程的早期版本在 1967 年夏季对五个学生的试点班进行了测试,提出的每周两节课的进度似乎是合适的。然而,该课程中的学生都是根据现代语言能力测试中大致相同的语言能力分数被选中的,并且他们以前都学习过汉语普通话,这是一种密切相关的语言。此外,目前的版本包含了早期版本没有的发音练习,以及额外的听力对话和用粤语说的部分。

因此建议教师在课程进度方面依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严格遵循固定的进度。文本的设计使得关键的语法结构在头 26 课中得到涵盖。通过很好地学习前 26 课,学生将对口语语言获得牢固的结构控制。我们坚信,如果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么熟练掌握前 26 课比犹豫地掌握整本教材更好。经验法则是,在进入新课之前,学生应该能够流利地并带有表情地背诵上一课的基本对话,并且能够在不看教材的情况下并且没有明显的犹豫地完成模式练习。

课程目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课程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在粤语使用地区说标准粤语,在日常生活话题的范围内,流利地并语法正确地说话,发音准确。本课程并非旨在为学习书面语言奠定基础。在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能够购买物品;打电话;询问和提供路线;处理金钱;讨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进行比较;谈论自己和家人;报时;点餐;与房东、医生、佣人、行李员、出租车司机、服务员、售货员交谈;讨论什么、何时、何地、为何、何人、如何、多少钱。他们将无法讨论政治或工作或其他专业性质的话题。

资料可靠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书中的所有对话和练习均由母语为粤语的人员在一位美国语言学家的指导下编写,该语言学家指定了要涵盖的语法要点以及所需的情况。文本的设计——涵盖的内容、引入新材料的顺序、对词汇量的限制、结构笔记的编写、模式练习的类型和布局,以及英汉翻译部分的内容,均由美国语言学家完成。

为了解决结构和词汇有限的问题,我们对课程进行了规划,使某些主题和形式直到课程的后期才出现。例如,“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词直到第 16 课才会出现。同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语法结构和词汇量,可以流利地谈论一些不涉及这些表达方式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句子中涉及的动词结构复杂性的主题。出于这个原因,目前的文本不适合那些只需要少量粤语短语的学生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学习某些短语需要花费太长时间,比如,游客想要立即使用的短语。但是,那些能够在密集课程中学习 H 个月并至少学习 26 节课(共 30 节)的学生,将能够说自然流畅且语法的粤语,并且能够应付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基本对话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每一课都以涵盖日常生活情境的**基础对话**开始,并围绕一个或多个语法点展开。对话首先以**逐步构建**的形式呈现,然后以**复述**形式呈现。逐步构建部分一方面是为了将新词语和短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发音和识别,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从句子的小片段开始,逐渐添加内容构建完整的句子,从而获得流畅的表达和自然的句子节奏。

推荐的逐步构建步骤如下:学生打开书本到新课,在老师用粤语说出词语时看着英文对照。老师说出第一个词语六遍——学生只听三遍,然后跟着老师重复三遍。(老师可以重复更多遍,但建议不要少于六遍。)然后老师继续下一个词语,并重复相同的步骤。当整个逐步构建都以这种方式完成时,学生合上书本,老师再次引导他们进行逐步构建,每个词语只说一遍,学生这次则观察老师,模仿老师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包括嘴唇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手势。

如果学生对逐步构建的某一部分特别难以理解,老师可以比其他部分多重复几遍,但如果困难仍然存在,就暂时跳过,标记下来以后再回来。在压力下重复会产生很大的紧张感,所以最好在更轻松的心情下再回到困难的部分。

在**复述**部分,对话以完整的句子形式重复。老师至少说出每个句子两次,并在每个句子后面停顿,让学生重复。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以自然的速度和自然的句子节奏跟着老师说出对话。

发音细节将在另一部分中重点介绍——对话的第一个目标是句子节奏和自然速度。第二个目标是让学生记住基础对话,以便他们能够在没有老师的示范的情况下独立说出对话,同时保持自然的速度和节奏。学生会发现录音机是记忆对话的有力工具。录音机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模型,并允许他们以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速度进行学习。

记忆基础对话的目的有两个。记忆情境材料可以让学生掌握常用粤语的“信手拈来”。其次,由于基础对话是根据语法原则组织的,因此学生通过记忆对话将学会语言的语法框架,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他句子。

建议在第二天的课程中,当学生已经记住对话时,让老师让他们扮演对话角色进行演练。之后,在学习新课后,老师让他们演练之前课程的基础对话作为复习。

发音练习

[edit | edit source]

总的来说,发音练习集中在对本课新出现的音节进行有限的解释和更全面的练习,以及与之前学习的音节进行对比练习,有时还会与美式英语中的近似音节进行对比。发音练习没有提供很多例子,而是使用学生在基础对话或句型练习中已经接触过的材料。唯一的例外是第一课,除了介绍语调和重音之外,还概述了语言的所有声调、辅音声母和韵母。那些通过模仿模型学习发音效果最好的学生,以及那些发现语言学上的声音描述令人困惑或枯燥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应该专注于模仿模型,而可以减少或跳过解释部分。

笔记

[edit | edit source]

笔记分为两种——**结构(语法)笔记**和**文化笔记**。这些笔记应该在课外阅读。结构笔记总结了基础对话中使用的结构和句型练习中练习的结构,适合那些想要了解语言运作机制的概括性解释的学生。那些通过学习示例句子和练习示例句子变化来更好地掌握语言结构的学生,可以专注于基础对话和句型练习,而可以减少或跳过结构笔记部分。

文化笔记评论了一些与我们不同的粤语生活模式。

句型练习

[edit | edit source]

《粤语基础教程》中包含六种句型练习。句型练习的目的是让词汇和句子结构内化,成为语言习惯,使学生能够理解口语粤语,而不必进行思维翻译,并能够以自然的速度流畅而语法正确地说话,避免笨拙的犹豫和寻找词语。句型练习让学生练习基础对话中介绍的结构和词语。此外,还有一些词语第一次出现在练习部分。一个加号标志着该部分中每个新词的出现,并给出了英文对照。

每个练习都以一个示例开始,提供老师的提示和学生回答的模型。然后,针对该句型进行 8 到 10 个练习。老师给出提示,学生根据示例中设置的句型,对新的提示做出回答。因此,回答是可预测的,由句型和提示控制。在书本中,提示在左侧一栏,回答在右侧,示例在上面。

学生会发现,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进行练习之前,先利用录音机练习一遍,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材料,并使他们的表达更加流畅。在课堂上,学生看一看书本,核对每个练习的示例,了解他们的任务。然后他们合上书本进行练习,依靠示例句子的句型和提供的提示,知道该说些什么。当学生能够快速、流畅地对提示做出反应,并且不需要参考书本时,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该练习。

练习类型如下

  1. 替换练习
    • 老师说出示例句子,然后说出要替换的词语或短语(称为提示)。学生注意替换提示,并将它替换到适当的位置,构成一个新句子。
      示例
      T(老师):早上好,布朗夫人。/琼斯/
      S(学生):早上好,琼斯夫人。
  2. 扩展练习
    • 扩展练习有两种。一种可以称为“听并添加”练习,使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和结构。老师说出词语或短语,学生重复。然后老师说出另一个词语或短语,学生将该词语添加到原始语句中,进行扩展。老师再添加一个提示,学生将它整合进去,以此类推,每次都构成一个越来越长的语句。
      示例
      T:帽子
      S:帽子
      T:蓝色
      S:蓝帽子
      T:两
      S:两顶蓝帽子。
      T:买
      S:买两顶蓝帽子。
    • 如果扩展练习包含新词汇,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它被执行为“听并重复”练习,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
      示例
      T:帽子
      S:帽子
      T:蓝帽子
      S:蓝帽子
      T:两顶蓝帽子
      S:两顶蓝帽子
    • 在第二种扩展练习中,示例句子提供了需要遵循的模型,学生根据示例中设置的句型,扩展后续的提示句子。
      示例
      T:我不是李夫人。/陈/
      S:我不是李夫人——我叫陈。
  3. 回应练习
    • 回应练习包括 1) 问题刺激和答案回应,或 2) 陈述刺激和陈述回应,或 3) 陈述刺激和问题回应。
      例 1
      T:你叫陈吗?/李/
      S:不,我叫李。
      例 2
      T:他说粤语。/普通话/
      S:他也会说普通话。
      例 5
      T:他说粤语。/普通话/
      S:他也会说普通话吗?
  4. 转换练习
    • 在转换练习中,学生根据示例中设置的句型,将提示句子的语法形式从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再转换为疑问句。肯定句到否定句的转换将是
      T:她叫李。
      S:她不叫李。
  5. 组合练习
    • 在组合练习中,学生根据示例中设置的句型,将两个简短的提示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句子。
      T:现在是九点。我们学习中文。
      S:我们九点学习中文。
  6. 对话练习
    • 在对话练习中,学生根据示例中设置的句型进行对话。书本或老师提供提示,在保持结构的同时改变内容。
      A:早上好,李夫人。
      B:对不起,我不是李夫人。我叫陈。
      A:哦,对不起,陈小姐。
      B:没关系。
      A.........史密斯小姐。 / A: 早上好,史密斯小姐。
      B..............布朗。 / B, 对不起,我不是史密斯小姐,我叫布朗。
      A.................. / A: 哦,对不起,布朗小姐。
      B.................. / B: 没关系。

听力对话

[edit | edit source]

录音中的“听力对话”为学生提供机会,使用本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聆听更深入的对话。这些对话可以在课外收听,并在课堂上重复播放。老师可以(用粤语)就对话内容提问,学生回答。通常,学生需要反复播放几次才能完全理解对话。当他们完全理解对话后,建议再播放两到三次,特别注意语调和语气词等表达元素,因为这些元素主要出现在对话中,而不是学生在练习部分学习的模式句子的自然特征。

从第10课开始,“听力对话”中将出现新的词汇,用于推动故事发展。这些词语和短语在印刷文本中以粤语和英语形式注脚,但学生不需要负责学习它们。

用粤语说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用粤语说”部分提供英语情境和句子,学生需要用粤语给出等价表达。此部分需在课堂上进行,由语言学家或老师负责,但学生也可以提前准备。学生应该认识到,用粤语表达通常不止一种方式。

词汇清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每课结尾附有词汇清单,列出本课新词汇,每个词语的词性(名词、动词等)以及英文翻译。

进一步练习的建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用粤语说”部分是每课的最后一个练习部分。完成此部分后,老师鼓励腾出时间让学生使用本课学习的材料进行对话练习。老师应充当裁判,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一些学生天生比其他人更善于交谈,老师必须通过向较为沉默的学生提问,确保对话练习中参与度相对平均,并且避免过于爱说话的学生独占话语权。

重复前面课文的“基本对话”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句子。此外,之前的对话片段也可以在练习本课的自由对话中使用。

使用的罗马拼音系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教材中使用的罗马拼音系统是黄宽Yale拼音的修改版本。它在第1课中有详细介绍。在比较粤语和普通话句子结构时,普通话使用的罗马拼音系统是Yale拼音。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