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导论/情绪
很难定义情绪是什么,但总的来说,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它们是自动过程。这意味着你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选择是否情绪化。情绪感觉像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你可能会选择如何应对它们。你无法选择生气。充其量,你可以选择做一些你预计会让你生气的事情。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就像相机上的自动设置,它们倾向于产生通常适应性的行为,而不需要深思熟虑的思考[1]。情绪也往往具有“行动倾向”。也就是说,情绪不仅仅是感觉,它们往往会使身体准备好进行某些类型的行动。例如,恐惧会通过提高血压、增强专注力等方式让你准备好逃跑或战斗。甚至某些情绪的面部表情也可能与它们的进化功能有关。例如,恐惧的面部表情会扩展鼻腔,扩大眼睛,增强嗅觉并扩大视野。厌恶的表情会使脸部起皱,减少病原体通过眼睛或鼻子进入身体的机会。
我们与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其他事情包括声音表达、生理变化(例如心率加快)、主观情绪感受、对特定行动的准备以及社会心理功能。[2]
进化心理学可能会这样定义情绪:“情绪是一种在我们神经回路中体现的程序,它协调我们心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以应对一种反复出现的祖先状况,这种方式倾向于增加生存和繁殖的机会”。[3]
情绪与“情绪”的区别在于,情绪持续时间更长,并且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4]
情绪在脑中的实现方式差异很大。这是因为情绪在进化上很古老。暂时离开人类,只谈论哺乳动物,它们都拥有基本的情绪回路,Jaak Panksepp 可能会将其描述为系统或模式:寻求/渴望、愤怒/愤怒、恐惧/焦虑、欲望/性、照顾/母性、悲伤/分离和玩耍/粗野。 [5]。
另一方面,推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严重依赖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DLPFC)[6]。
情绪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重要。没有情感的信息不会用于决策。这一点在菲尼亚斯·盖奇身上得到了著名的体现,他难以做出许多简单的日常生活决定,比如早上选择衬衫(TK 确保这一点是真实的)。
一些情绪被认为是“道德情绪”,例如愤怒、厌恶、内疚、钦佩、崇高和感激[7]。
一些情绪非常基本。这些包括口渴、对食物、特定矿物质或空气的渴望、疼痛、性唤起和性高潮。这些在许多物种中都有发现,并且是遗传编码的。它们的功能是确保生物体的稳态,通常由内部知觉(内感受)触发。[8]
一些情绪被称为“基本情绪”,因为它们出现在所有人类文化中:喜悦、愤怒、恐惧、惊讶、厌恶和悲伤。更重要的是,它们甚至有相同的面部表情。当你向人们展示表达这些基本情绪的人的照片时,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正确识别它们。许多这些面部表情也可以由其他哺乳动物做出,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能分辨出猫何时生气。然而,许多情绪,例如嫉妒,没有面部表情。[2] 当然,还有生理过程在起作用,这些过程也有助于稳态。那些与情绪有关的生理过程很可能需要影响生物体行为的决策系统。
面部表情是肌肉运动的协调模式,似乎是由特定的大脑区域触发的——如果该大脑区域出现功能障碍,一个人可能无法做出面部表情。[2]
面部表情发生得非常快——有时在导致它们发生的刺激后的几毫秒内。[2]
面部表情与情绪密切相关,因为许多情绪,尽管不是全部,都是通过面部表情与他人交流的。虽然基本情绪(喜悦、悲伤、恐惧、惊讶和愤怒)众所周知,但人类可以表达这些情绪的组合,并且可以被正确地理解。已经发现了 21 类这样的类别,包括“惊喜”。[9]
虽然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的情绪是直接由环境中的事件引起的,但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我们对它们的评价的结果。
世界已经习惯于人造机器(计算机),它们负责根据程序员的指令来执行任务。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模拟人类情绪的机器已经成为多年来神秘而有争议的现象。如何复制由刺激引起复杂的过程,并通过对机器编程来重现一种心境?
实际上,不可能考虑人类评估的每一个“如果”和情况,以建立“完美”的认知模型。换句话说,“情绪”是由影响人类和动物反应的多种因素定义的,这对机器的编程过程至关重要。一些因素包括高级编程语言、大量和彻底的实验以及生理和生物学考虑。[10]
人工智能(也称为 AI)已经能够完成许多类似人类的任务,例如微笑和大笑。这已经能够通过诸如程序化电机和音频系统等基本现有技术来实现。然而,如何将更复杂的人类情绪,例如嫉妒或恐惧(这些情绪通常是多种情绪和感觉的累积),编程到 AI 中?人们甚至如何开始设计一个能够复制如此复杂情绪的认知模型?
简而言之,科学家得出结论,复制情感和感受情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11]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编程,“将[它们]的嘴角向两侧伸展并保持 10 秒钟”。[12]但这缺乏一个人真正需要展示情感的认知模型,相反,我们将微笑与快乐联系起来,因此,人们认为机器人完成该操作后会感到快乐。在复制情感时,对人类对情感的反应进行刻板印象很常见,因为感受的复杂性范围太大,无法完全实现。
重要的是要了解,认知机器包含广义的编程,用于表达人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的特定情感。身份和社会化主体无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因为所有内容都是通过编程预先确定的。[13]如果没有考虑标记的 白板(充满了使一个人成为其本身的经历),真正的情感模型就无法感受到、表达,当然也无法使用当今围绕计算机模拟的技术来重新创建。
个体情感
[edit | edit source]一些学者将情感定义为抽象空间中的点,例如效价(好或坏)、唤醒度(高或低)和活动。但许多人认为每种情感都是独特的。有多少种情感?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数量,但大多数都认同这些:快乐、恐惧、愤怒、悲伤和厌恶。其他包括兴趣、惊讶、蔑视、内疚、尴尬、后悔和嫉妒。本书不主张确切有多少种情感。相反,将讨论每种提出的情感,以及一些对其进行调查的科学。
敬畏
[edit | edit source]敬畏被认为是恐惧和喜悦的混合体。
喜悦
[edit | edit source]喜悦是一种强烈快乐和欣快的情感。这种情感被认为表达的不仅仅是纯粹的身体享受,而是极大的心理满足。[14]对快乐的追求是本能的,正如在人类婴儿中所观察到的那样。[15]快乐及其追求的心理重要性可以产生面对挑战和障碍的心理韧性。类似于身体营养,快乐体验的输入可以提供多年心理困苦的心理滋养。[16]很少体验快乐或对未来幸福抱有希望的人往往缺乏情感韧性和社会心理上的持久性。[17]
喜悦是某些积极评价的情感表达。关于其生物学标记,喜悦会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释放。[18]尽管它在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但其体验会因文化背景和环境而异。[19]
总的来说,一个“快乐的人”报告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对小乐趣的更多欣赏。喜悦与整体积极情绪相关,同时仍然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一个相对快乐的人可能会有更少强烈的负面情绪,同时报告对事件的负面评价较少。这种想法也可以在沃德的积极情绪调查中得到证实。根据沃德的说法,喜悦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取决于对体验或事件的主观解释。[20]
有证据表明,讨论积极体验的社会方面有助于个人的快乐。杨百翰大学的内森·兰伯特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虽然人们每天都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但当参与者分享他们的积极体验并且合作伙伴做出积极回应时,积极的影响会达到顶峰。[21]兰伯特的研究所表明,口头表达积极体验会导致更高的快乐水平、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整体活力。
快乐与其他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edit | edit source]虽然快乐和喜悦都是积极的情绪,但它们经常被混淆。快乐更多地是在物质和世俗的满足方面报告的,而喜悦则更多地是在生活满意度和心理满足方面报告的。[22]喜悦更有可能在内心培养,而不是与个人事件相关。快乐通常是由人、事物、地点和事件从外部引发的。虽然快乐可能会带来一阵短暂的积极情绪,但喜悦是通过将快乐的时刻连接到意义中而实现的长期满足感。关于腹侧纹状体中神经模式的研究预测,培养善良和同情等积极情绪的人会感到更高的快乐水平。[23]被证明具有更高快乐水平的受试者也报告了更热情和警觉的情感状态。
快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edit | edit source]快乐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也给人们带来益处。快乐对一个人的大脑、循环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有益。[24]当一个人体验到快乐时,大脑会增加其对血清素和多巴胺的释放。患有临床抑郁症的人往往血清素水平较低。快乐还会影响自主的一些方面,例如出汗、体温新陈代谢。根据研究,良好的健康状况与积极的心理状态相关。微笑的行为会增加大脑中血清素和内啡肽的释放。内啡肽充当天然止痛药。积极的心理状态与有益的生物学效应相关,例如免疫系统增强、血压降低和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25]免疫系统对积极情绪的反应包括白细胞和抗体的增加。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过度快乐会导致负面影响。有证据表明,快乐可能并非绝对有益,可能需要适度体验。研究表明,非常高的积极情绪水平是预测危险行为的指标,例如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性行为混乱。[26]
快乐与社会
[edit | edit source]虽然快乐存在许多潜在的原因,但研究似乎集中在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社会。第七次世界幸福报告[27]发现,一个人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背景和政治制度,极大地影响着个人快乐的水平。这些数据强烈表明,人与人之间以及他们所共享的机构之间的联系是个人快乐的重要因素。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往往更孤独,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幸福的另一个社会维度:对生活和社会的承诺感和参与感。[28]研究表明,这个幸福指标与个人自我报告相对应,并且随着人们对社会的参与度下降,这个指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快乐的神经科学
[edit | edit source]人类拥有广泛的神经奖励回路,所有这些回路都源于一个相当基本的“喜欢”机制,这种机制会导致愉悦反应[29]。 这些回路跨越了大脑的不同区域,从深层皮层下区域的伏隔核、腹侧苍白球和脑干,到新皮层,包括眶额皮层、扣带回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岛叶皮层。 然而,只有伏隔核和腹侧苍白球被证实对愉悦体验具有因果作用。 神经科学研究为基本情绪理论提供了支持,该理论假设每种情绪都与大脑中一个独特的的神经相关联[30]。 幸福与九组活动始终相关,其中大部分活动发生在右侧颞上回。 前额叶皮层(PFC)在幸福和不幸福状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左侧中额回的较高活动性可以预测参与者的幸福感。 该区域也与韧性相关的特征有关;即,避免和/或克服困难情绪[31]。
厌恶
[edit | edit source]厌恶似乎是一种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情绪,尽管并非所有令成年人厌恶的东西也令新生儿厌恶——例如,粪便似乎要到孩子一两岁才会令他们厌恶[32]。 有人推测,厌恶的进化是为了让我们远离不应触碰、食用和发生性关系的事物。 关于厌恶的研究很多,部分原因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很容易诱发这种情绪。 相反,让某人真正生气或害怕就难得多。 厌恶似乎是由腐烂或变质的食物[33]、身体排泄物(粘液、尿液等)[34]、生病、不幸或道德败坏的人[35]、死亡[36]、死亡率[37]、不良卫生习惯[38]、身体边界侵犯(东西进入身体)[36]以及性行为的某些方面(如乱伦)所引起的。
虽然一些学者推测人类是唯一具有厌恶感的自然生物,但也有一些证据表明狐猴表现出厌恶行为[39]。
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将厌恶情绪与英语中“厌恶”一词的使用方式混为一谈。 有时人们说他们感到厌恶,但实际上是愤怒。 如果有人不喜欢胡萝卜,他们可能会说胡萝卜“令人厌恶”,但他们可能并不真正如此。 如果你把胡萝卜碰到其他食物上,它不会污染其他食物,就像把蟑螂放到其他食物上一样。 有人说“恶心”这个词更能准确地表达这种感觉[32]。
并非所有对食物的厌恶都是基于厌恶。 例如,有人可能因为过敏而避免吃花生,但承认自己喜欢花生。 他们不是因为觉得花生令人厌恶而避免吃花生。 然而,对食物产生恶心反应通常会导致人们事后对该食物产生厌恶感[32]。
在现代人类中,我们还学会了将行为与厌恶情绪联系起来,比喻地,因此厌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绪[3]。 那么,如果我们在三个不同的领域感受到厌恶,为什么我们认为它们是一种情绪呢?
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交叉使用。 例如,如果房间里有难闻的气味,人们会做出更严厉的道德判断。 人们对“厌恶”相关罪行的肥胖者的判断比非肥胖者更严厉。
崇高
[edit | edit source]崇高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据推测与对道德良善和神性的感知有关。 它包含温暖的感觉,以及有意识地想要帮助他人的愿望。 生理上,通常会有一种平静的感觉,生理唤醒程度低(与钦佩不同)。 可能是催产素的释放[40]。
恐惧
[edit | edit source]恐惧的神经科学
[edit | edit source]恐惧是一种情绪,当人们遇到他们认为未知和/或令人警觉的刺激时就会产生这种情绪。 这种刺激会引发身体内一系列神经事件,最终导致战或逃的行为[41]。 刺激可以包括对黑暗、蛇的恐惧,甚至对数字的恐惧,但每种恐惧都会触发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神经通路和回路。 当这些恐惧开始形成正反馈回路时,它会放大我们的刺激反应回路,从而变成自我强化的恐惧症。 恐惧症被定义为非理性和不成比例的恐惧,会干扰正常的日常认知过程。 神经系统和认知系统中的这种破坏会导致进一步的共病和适应不良的应对机制。 存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应对恐惧,并对我们对未知和/或令人警觉的刺激的神经反应进行有益的改变。
恐惧被定义为当我们遇到一个令人恐惧的刺激时感受到的负面情绪状态。 这种恐惧感会触发一种生物效应,导致大脑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内分泌系统的信号传导。 当恐惧的神经信号过度表达时,我们会发展出一种叫做恐惧症的慢性恐惧[42]。 这些恐惧症可以通过药理学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治疗技术来治疗。
恐惧的神经机制
[edit | edit source]当大脑没有受到厌恶刺激时,额叶皮层处于默认的兴奋状态。 当出现潜在的令人恐惧的刺激时,额叶皮层会评估威胁,一旦感知到威胁,杏仁核就会抑制前额叶皮层[43]。 这种抑制是通过传递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实现的[44]。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抑制前额叶皮层的突触后电位(IPSP)[45]。 然后杏仁核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的两条通路,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SAM)通路。
恐惧症的神经科学
[edit | edit source]恐惧会发展成不成比例和非理性的恐惧症,干扰正常的认知功能。 这是因为恐惧反应经历了一个正反馈回路,放大了刺激反应回路。 恐惧症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恐惧,归类为焦虑症,但它们仍然是两个不同的现象。 恐惧是对当前状况的反应,而焦虑是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反应。 在恐惧症中,大脑对恐惧的反应不同于正常的战或逃反应[46]。
自然恐惧症的差异在于杏仁核,因为杏仁核对与令人恐惧的刺激相关的线索过度敏感[47]。 对令人恐惧的线索的习惯性降低。 这导致大脑对特定令人恐惧的线索产生夸大的反应。 过度敏感的杏仁核与HPA轴产生的皮质醇协同作用。 考虑到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不是为长期战或逃压力反应而设计的,因此这可能会对神经产生有害影响[48]。 恐惧反应旨在解决暂时的威胁。 皮质醇的持续产生会造成问题,因为它会长期结合到海马体皮质类固醇受体。 当皮质醇大量涌入这些受体时,会抑制海马体的神经发生[49]。 这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导致HPA轴保持活跃,进一步扰乱认知。 持续的恐惧感会产生这种正反馈回路。 这会增加发展更多恐惧症和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可能性。 这在患有焦虑症(如恐惧症)的人群中很常见[50]。
第一个被激活的通路是 SAM 通路。一个兴奋信号通过脊髓传送到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51]。当杏仁核使用谷氨酸兴奋下丘脑时,HPA 轴被启动[52]。然后,下丘脑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释放到垂体前叶,垂体前叶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释放到血液中,血液进入肾上腺皮质,最终导致皮质醇的释放[53]。这两条通路的产物是导致心率加快、出汗,以及准备葡萄糖储存,以便代谢能量可用。
克服恐惧有各种心理和认知方法。这些疗法产生了可靠的神经学效应。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中产生最大的益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负责通过抑制杏仁核对恐惧线索或刺激的反应来消退恐惧反应[54]。其他疗法已被证明在早期消退期间影响腹侧前额叶皮质,并且也可能预测疗法的有效性[55],因为随着疗法的应用,谷氨酸神经递质的活性增加[56]。
药物方法。通常,首选药物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选择性 serotonin 再摄取抑制剂 (SSRI)。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治疗恐惧和焦虑的感觉,但通过不同的方式。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于神经递质 GABA 的受体,拮抗 GABA 在突触后神经元上的摄取。SSRIs 的作用是阻止 serotonin 回到突触前神经元,从而增加突触后神经元上的 serotonin 数量[57]。这两种药物都可以产生放松感和缓解恐惧感,尽管缺乏精确的可靠性。
对某事感兴趣的感觉被认为是一种与其他情绪不同的情绪,但并非所有学者都同意[2]。
骄傲是对自己或自己群体的一种积极的感觉。
“自豪感”,一个源自意大利语的词,没有真正的英语词典定义,描述了一种在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后表达的复杂情绪[58]。这是一种人们追逐的感觉,类似于乘坐过山车时寻求的刺激[59]。自豪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情绪,为我们提供学习和职业动力,驱使我们走向目标,并无意识地推动我们走向成功。自豪感是一个在游戏开发和游戏化中常用的概念,它是“将游戏设计理论应用于日常情境的过程”[60]。利用人类心理学和大脑已知的信息,企业可以围绕基于奖励和成就的系统构建公司战略。自豪感无处不在,无论是获得梦寐以求的升职,还是在学术项目中取得高分,我们寻求的欣快感都是一样的。
自豪感似乎与五种神经递质的活动有关: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负责我们大脑中的许多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信使,负责动机和奖励[61]。多巴胺以前被认为是在任务完成后释放的,提供快乐,但后来发现它实际上是在预期成就或奖励时释放的,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提供动机和满足感[62]。血清素与多巴胺类似,在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它是情绪调节剂。血清素水平高会导致积极情绪,而血清素水平低会导致抑郁情绪。主动释放的血清素会产生平静感、自信感和幸福感[63]。血清素的分子式是 C10H12N2O。催产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兴奋的发展而释放的。这种神经递质能够建立情感纽带和有意义的联系[64]。它的分子式是 C43H66N12O12S2。肾上腺素,更常被称为“肾上腺素”,在危险时刻释放,产生兴奋感。这种神经递质起着增强剂的作用,通常与其他神经递质一起释放。它使人们在取得成就或获得奖励后感到一阵冲动或刺激,这就是推动该主题的动力[65]。
我们已经将自豪感定义为克服困难任务后产生的自豪感。上面描述的化学物质协同工作来建立这种欣快感,并让人们理解这种情绪背后的神经科学。随着游戏技术、图形设计和剧情结构的进步,游戏开发人员意识到他们必须在游戏中融入对这些主要神经递质的触发器。自豪感是游戏玩家追求的目标,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游戏开发团队有很多变体或策略可供选择,以打造一款令人兴奋且令人上瘾的游戏。研究表明,自豪感源于“硬乐趣”的概念,将此作为潜在的概念是关键。包括多巴胺触发因素,如探索战役模式和高质量图形设计可能很重要。在游戏开发中添加社交方面,例如游戏内聊天,将允许释放纽带递质催产素和血清素。了解这些使生活愉快的,神经递质与一些有史以来评价最高、销量最高的游戏的某些部分直接相关。自豪感是一种难以捉摸且令人兴奋的感觉,它与虚拟世界的联系使它得以成长[66]。
目前尚不清楚自豪感是一种独立的情绪,还是与我们称为“自豪感”的相同感觉,但它专门指由成就引起的自豪感。
风险也被认为是一种感觉[67]。
羞愧通常与内疚相区别,方式如下:内疚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难过,而羞愧是对自己是谁感到难过。特别是,人们可以对他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羞愧。例如,如果有人偷了你的衣服,你不得不赤身回家,你可能会感到羞愧,但不会感到内疚。
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行为类似于人类与羞愧相关的行为,包括耸肩、蹲伏、低垂的目光和小巧的姿势。其目的是让自己看起来不具威胁性和渺小[68]。
- ↑ 格林,J. (2013)。道德部落:情绪、理性以及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企鹅出版社,HC,第 134 页
- ↑ a b c d e 西尔维娅,P. J. (2006)。探索兴趣心理学。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 ↑ a b Lieberman, D. (2017). Objection!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 sexual, and moral disgust. Talk at Disgust, Morality, and Society. A Conference Addressing the Emotion of Disgust. Duke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 April 6-7.
- ↑ Parkinson, B., Totterdell, P., Briner, R. B. & Reynolds, S. (1996). Changing moods: The psychology of mood and mood regulation.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Longman.
- ↑ Panksepp, J. (2010). Affective Neuroscience of the emotional brainmi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depression. Dialogues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12(4), 533--545.
- ↑ Greene, J. (2013). Moral tribes: Emotion, reason, and the gap between us and them. The Penguin Press, HC., p136
- ↑ Díaz, R. (2023). Do moral beliefs motivate action?.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19.
- ↑ Denton, D. A., McKinley, M. J., Farrell, M., & Egan, G. F. (2009). The role of primordial emotions in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8(2), 500-514.
- ↑ Du, S., Tao, Y., & Martinez, A. M. (2014). Compound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15), E1454-E1462.
- ↑ Maciamo, H. (2014). Could a machine or an AI ever feel human-like emotions? Humanity Plus Magazine.
- ↑ Minku, L. L. (2018). Will AI ever understand human emotions? The Conversation.
- ↑ Co-Authored By WikiHow Staff. (2018) WikiHow. How to Smile Naturally.
- ↑ Mathews, A/McLeod C. (1994)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Emotion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Inc.
- ↑ Maciamo, H. (2014). Could a machine or an AI ever feel human-like emotions? Humanity Plus Magazine.
- ↑ Johnson, M. K. (2019). Jo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20.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19.1685581
- ↑ Cohn, M. A., Fredrickson, B. L., Brown, S. L., Mikels, J. A., & Conway, A. M. (2009). Happiness unpacked: Positive emotions increase life satisfaction by building resilience. Emotion, 9(3), 361–368. https://doi.org/10.1037/a0015952
- ↑ Loh, J., Schutte, N., Thorsteinsson, E. (2014). Be Happy: The Role of Resilience Between Characteristic Affect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J Happiness Stud 15, 1125–1138 doi:10.1007/s10902-013-9467-2
- ↑ Rodriguez, M. (2018). How Can Joy Affect Your Body? Genolevures. Retrieved from https://genolevures.org/how-can-joy-affect-your-body/
- ↑ Medvedev, O., & Landhuis, E. (2018, June 1). Exploring constructs of well-being, happi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PeerJ. Retrieved from https://peerj.com/articles/4903/
- ↑ Waude, A. (2016, March 22).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The Science Of Being Happy. Psychologist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istworld.com/emotion/psychology-of-happiness-positive-affect#references
- ↑ Lambert, N. M., Gwinn, A. M., Baumeister, R. F., Strachman, A., Washburn, I. J., Gable, S. L., & Fincham, F. D. (2013). A boost of positive affect: The perks of sharing positiv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0(1), 24–43.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2449400==
- ↑ Johnson, M. K. (2019). Jo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20.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19.1685581
- ↑ Heller, A. S., Fox, A. S., Wing, E. K., McQuisition, K. M., Vack, N. J., & Davidson, R. J. (2015, July 22). The Neurodynamics of Affect in the Laboratory Predicts Persistence of Real-World Emotional Respon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35/29/10503
- ↑ Compton, W.C. & Hoffman, E. (2013). Positive Psychology :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Flourishing (2nd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 ↑ Dfarhud, D., Malmir, M., & Khanahmadi, M. (2014). Happiness & Health: The Biological Factors - Systematic Review Article. 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43(11), 1468–1477.
- ↑ Gruber, J., Mauss, I. B., & Tamir, M. (2011). A Dark Side of Happiness? How, When, and Why Happiness Is Not Always Good.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3), 222–233.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1406927
- ↑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9. (2019, March 20). Retrieved from https://worldhappiness.report/ed/2019/#read
- ↑ Kringelbach, M. L., & Berridge, K. C. (2009). Pleasures of the brain: Pleasures of the brain. Retrieved from https://ebookcentral-proquest-com.proxy.library.carleton.ca
- ↑ Kringelbach, M. , & Berridge, K. (2010). Towards a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pleasure and happines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11), 479–487. doi:10.1016/j.tics.2009.08.006
- ↑ Vytal, K., & Hamann, S. (2010). Neuroimaging support for discrete neural correlates of basic emotions: A voxel-base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12), 2864-2885. doi:10.1162/jocn.2009.21366
- ↑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 & Steward, W. T. (2000).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110-121. doi:10.1037/0003-066X.55.1.110
- ↑ a b c Rozin, P. (2017). On the origin of disgust and the nature of moral consciousness. Disgust, Morality, and Society. A Conference Addressing the Emotion of Disgust. Duke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 April 6-7.
- ↑ Kelly, D. (2011). Yuck!: the nature and moral significance of disgust. MIT Press.
- ↑ Rozin, P., Haidt, J. & McCauley, C.R. (2008). Disgust. In M. Lewis, J.M. Haviland-Jones, & L.F. Barrett (Eds.), Handbook of Emotion (3rd Ed., pp. 757-776).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 ↑ Hirschberger, G. (2006). Terror management and attributions of blame to innocent victims: reconciling compassionate and defensive respon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5), 832.
- ↑ a b Haidt, J., McCauley, C., & Rozin, P. (199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to disgust: A scale sampling seven domains of disgust elicit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5), 701-713.
- ↑ Goldenberg, J. L., Pyszczynski, T., Greenberg, J., Solomon, S., Kluck, B., & Cornwell, R. (2001). I am not an animal: mortality salience, disgust, and the denial of human creatureli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3), 427.
- ↑ Douglas, M. (1966).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New York: Praeger. Page 40.
- ↑ Amorosoo, C. (2017).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disgust beyond humans. Poster at Disgust, Morality, and Society. A Conference Addressing the Emotion of Disgust. Duke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 April 6-7.
- ↑ Haidt, J. (2006).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Basic Books. Page 91.
- ↑ Stjepanović, D. and LaBar, K.S. (2018).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Fear Learning. In Steven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J.T. Wixted (Ed.). doi:10.1002/9781119170174.epcn102
- ↑ Fullana, M. A., Albajes-Eizagirre, A., Soriano-Mas, C., Vervliet, B., Cardoner, N., Benet, O., … Harrison, B. J. (2018). Fear extinction in the human brain: A meta-analysis of fMRI studies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88, 16–25. https://doi.org/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8.03.002
- ↑ Silva, B., Gross, C., & Gräff, J. (2016). The neural circuits of innate fear: detection, integration, action, and memorization. Learning & Memory, 23(10), 544-555. doi: 10.1101/lm.042812.116
- ↑ Akirav, I., & Maroun, M. (2007). The Role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Amygdala Circuit in Stress Effects on the Extinction of Fear. Neural Plasticity, 2007, 1-11. doi: 10.1155/2007/30873
- ↑ Tian, J., & Zhu, M. (2018). GABAB Receptors Augment TRPC3-Mediated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to Regulate Cerebellar Purkinje Neuron Response to Type-1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Activation. Cells, 7(8), 90. doi: 10.3390/cells7080090
- ↑ Taschereau-Dumouchel, V., Cortese, A., Chiba, T., Knotts, J. D., Kawato, M., & Lau, H. (2018). Towards an unconscious neural reinforcement intervention for common fea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13), 3470 LP-3475. https://doi.org/10.1073/pnas.1721572115
- ↑ 4. Garcia, R. (2017). Neurobiology of fear and specific phobias. Learning & Memory, 24(9), 462-471. doi: 10.1101/lm.044115.116
- ↑ Kumar, A., Kumar, P., Pareek, V., Faiq, M., Narayan, R., & Raza, K. et al. (2019). Neurotrophin mediated HPA axis dysregulation in stress induced genesi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Orchestration by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 102, 101688. doi: 10.1016/j.jchemneu.2019.101688
- ↑ Anacker, C., Cattaneo, A., Luoni, A., Musaelyan, K., Zunszain, P., & Milanesi, E. et al. (2012). Glucocorticoid-Related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 Regulating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8(5), 872-883. doi: 10.1038/npp.2012.253
- ↑ Ohayon,M. 和 Schatzberg,A. (2010)。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流行率和共病。 《精神病学研究杂志》, 68(3),235-243。doi: 10.1016/j.jpsychores.2009.07.018
- ↑ Goldstein,D. (2010)。应激反应的肾上腺反应。 《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 30(8),1433-1440。doi: 10.1007/s10571-010-9606-9
- ↑ Li,Y.,Jackson,K.,Stern,J.,Rabeler,B. 和 Patel,K. (2006)。谷氨酸和 GABA 系统在丘脑下部室旁核整合交感神经输出中的相互作用。 《美国生理学杂志 - 心脏和循环生理学》, 291(6),H2847-H2856。doi: 10.1152/ajpheart.00625.2005
- ↑ Goldstein,D. (2010)。应激反应的肾上腺反应。 《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 30(8),1433-1440。doi: 10.1007/s10571-010-9606-9
- ↑ Marusak,H.,Harper,F.,Taub,J. 和 Rabinak,C. (2019)。儿童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相关的脑回路。 《国际血液肿瘤学杂志》, 8(2),IJH17。doi: 10.2217/ijh-2019-0002
- ↑ Lange,I.,Goossens,L.,Michielse,S.,Bakker,J.,Vervliet,B. 和 Marcelis,M. 等人(2019)。消退学习过程中的神经反应预测恐惧症的暴露疗法结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神经精神药理学》。doi: 10.1038/s41386-019-0467-8
- ↑ Giménez,M.,Cano,M.,Martínez-Zalacaín,I.,Real,E.,Alonso,P. 和 Segalàs,C. 等人(2019)。谷氨酸与强迫症的恐惧消退和认知行为疗法结果有关吗?一项先导研究。 《欧洲精神病学和临床神经科学档案》。doi: 10.1007/s00406-019-01056-3
- ↑ Dunlop,B. 和 Davis,P. (2008)。苯二氮卓类药物和 SSRIs 联合治疗合并焦虑症和抑郁症。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初级保健伴侣, 10(03),222-228。doi: 10.4088/pcc.v10n0307
- ↑ 剑桥词典。 (n.d.)。 "fiero" 的翻译——意语-英语词典。2019 年 3 月 21 日从剑桥词典网站检索: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italian-english/fiero
- ↑ Sherry,J. L. (2004)。流动和媒体享受。传播理论,14,328-347。
- ↑ Simpson,P. 和 Jenkins,P. (2015)。游戏化和人力资源:概览 [PDF]。检索自 https://iwantaspeaker.com/files/uploads/512/ gamification-and-hr-overview-january-2015.pdf
- ↑ John D. Salamone,Mercè Correa。中脑边缘多巴胺的神秘动机功能。神经元,2012;76 (3):470 DOI:10.1016/j.neuron.2012.10.021
- ↑ “黑客入侵你的快乐化学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产素。”乌托邦生活。无名氏,2014 年 10 月 14 日。网络。2015 年 1 月 2 日。<http://www.huffingtonpost.com/thai-nguyen/hacking-into-your-happy-c_b_6007660.html>
- ↑ Kuczynska,D. (2016 年 12 月 23 日)。关于大脑化学物质及其如何影响玩家的短篇故事 [博客文章]。检索自 Daftmobile 网站: https://blog.daftmobile.com/ short-story-about-the-brain-chemicals-and-how-they-affect-players-d078792139ec
- ↑ Zak,Paul J. “提升好感的十种方法。”心理学今日。无名氏,2013 年 9 月 7 日。网络。2015 年 1 月 1 日。
- ↑ Bateman,C. 和 Nacke,L. E. (n.d.)。游戏的脑神经生物学 [PDF]。检索自 http://hci.usask.ca/uploads/181-bateman-nacke-neurobiology.pdf
- ↑ Marczewski,A. (2015 年 1 月 5 日)。游戏化中的 4 种基本神经递质。 2019 年 3 月 21 日从 Gamified UK 网站检索:https://www.gamified.uk/ 2015/01/05/neurotransmitters-you-should-know-about-in-gamification/
- ↑ Loewenstein,G.,Weber,E. U.,Hsee,C. K. 和 Welch,E. S. (2001)。风险作为感受。心理通报,127,267-286。
- ↑ Henrich,J. (2017)。我们成功的秘密:文化如何推动人类进化、驯化我们的物种并使我们更聪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第 19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