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导论/疼痛心理学
疼痛可以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官和情绪体验,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1][2]疼痛涉及体感、情感和认知特征。[3][4]疼痛是一个生理过程,其体验因人而异。它是主观的,基于经验的,并不一定是由直接刺激引起的。它可以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疼痛可以是局部或全身的感受,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和痛苦。[5]疼痛可以是急性,突然发生,通常是明显原因的结果。传统上,疼痛主要被视为一个需要物理治疗(如药物或手术)的医疗问题。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依靠物理治疗可能不够,甚至可能加剧疼痛体验。应用生物制药视角的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将疼痛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影响整合在一起的疼痛视角。[6][7]
从 19 世纪对哭喊强度的评估到最近对面部表情的观察性研究,人们已经开发出各种测量疼痛的方法。[8]自 20 世纪以来,医生主要依靠数字或图形量表上的言语自我报告疼痛。然而,由于这种疼痛测量方法是可变的、主观的,因此往往会导致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9]
探索大脑对刺激性疼痛反应的成像技术已经阐明了人感知的疼痛与大脑实际登记的疼痛之间的关系。[10]目前使用各种技术来研究疼痛,包括扩散、结构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MRI)、脑电图 (EEG) 和脑磁图 (MEG),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这些技术可以测量神经化学浓度、电活动、血流、氧代谢和其他大脑活动的变化,因为它们对物理刺激做出反应。[11]有人认为,大脑映射可以提供过于广泛的图像,缺乏足够的解剖学细微差别。虽然基本疼痛信号可能显得过于相似,但研究人员最近使用机器学习分析来区分大脑地图中的疼痛及其强度。[12][13]
大脑检测和感知的疼痛随后会被分配一个情感价值。疼痛的情感价值如何取决于其认知框架,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疼痛感知和调节。[14][15]在运动过程中体验的疼痛,当被解释为进展的迹象时,会导致积极的情绪和镇痛多巴胺的释放。[16][17]情绪也可以减轻疼痛的影响,正如研究表明岛叶皮层在情绪和疼痛信号的调节中的作用。[18][19]
当观察到其他人体验疼痛时,个人的疼痛反应也会被激活。[20]涉及 fMRI 数据的研究表明,在两种情况下,类似的神经网络会做出反应,即当受试者直接体验疼痛时,以及当他们在其他人身上观察到疼痛时。[21][22]
安慰剂镇痛涉及对治疗将抑制疼痛和/或缓解不适的预期。安慰剂镇痛与大脑结构的调节和激活有关,包括额叶皮层区域、皮层下区域、岛叶皮层和 ACC。[23]
nocebo 效应与安慰剂效应相反,即在告知患者治疗表明病情恶化的情况下,施用惰性治疗。研究表明,负面诊断和预后、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以及媒体中的负面信息会导致患者疼痛强度增加。[24]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疼痛体验中的 nocebo 效应是可变的,但确实存在。据报道,与没有这种预期的人相比,那些预期疼痛会增加的人的疼痛强度感知更高。[25]类似于安慰剂镇痛,患者的预期可以放大前额叶皮层、岛叶和 ACC 中的疼痛反应。[26][27]
疼痛是神经传递的结果,它将实际或潜在的损伤的存在传达给大脑。通过接收疼痛信号,人类可以通过认知、荷尔蒙和运动功能来应对实际或潜在的伤害。[28][29]
伤害感受器是周围感觉神经元,它被疼痛刺激激活,并通过神经递质将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受体。伤害感受器可以是兴奋性的 - 增强疼痛信号,也可以是抑制性的 - 阻止疼痛信号的传递。[30][31]伤害感受信号通过两个神经通路传递,即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脊髓丘脑束参与疼痛定位,而脊髓网状束与疼痛的情绪方面有关。[32][33]虽然疼痛主要涉及对真实或潜在物理损伤的意识,但伤害感受涉及对组织损伤的无意识检测。伤害感受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习惯疼痛的感觉,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变得敏感。[34]
成像技术已经确定了一个与疼痛反应有关的大脑结构网络,被称为“疼痛矩阵”或“神经疼痛特征”。初级和次级体感皮层,以及丘脑和小脑与疼痛的感觉方面相关,而前扣带回皮层 (ACC)、前额叶皮层和岛叶皮层与情感和认知反应有关。[35]更多的边缘结构参与处理,并负责情绪反应。[36][37]并非疼痛矩阵中的所有结构都会被疼痛反应激活,而且激活程度也不同。[38]最终,没有一个核心神经结构与疼痛感知和处理相关,相反,它与其他感觉、情绪和压力相关的脑区具有共同点。[39]疼痛矩阵是一组神经学上复杂的神经区域,控制着辅助因素,以及共同工作的大脑结构。了解大脑不同区域在不同条件下体验、感知、预期和应对疼痛方面的作用,可以深入了解为什么人们可能对相同的疼痛有不同的体验。[40][41]
一项 2014 年的回顾发现,前扣带回皮层 (ACC) 的神经活动因有害刺激而增加,但不会因无害刺激而改变。这项研究对啮齿动物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害刺激会导致 ACC 血液流动的变化,并得出结论,ACC 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疼痛处理。该研究还发现,ACC 通过激活多巴胺释放信号来调节疼痛和疼痛缓解。[42]该研究得出结论,报告疼痛更强烈的受试者也显示出与预期或恐惧相关的脑区中与疼痛相关的脑活动增加。[43]
岛叶皮层也可以在疼痛调节中发挥作用。它在某些条件下对前额叶皮层和 ACC 的影响表明,岛叶可以调节负责处理疼痛的体感、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脑区。[44]
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性的疼痛,其原因可能是可识别的或不可识别的。[45]慢性疼痛通常与持续性疾病、病症或长期损伤有关,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46]虽然急性疼痛具有有用的生物学必要性,并且是有限度的,但慢性疼痛可能没有任何功能,也没有确定的结束时间。此外,慢性疼痛会导致对一个人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有害影响,例如肥胖和抑郁症。[47]
研究表明,脑干中的神经机制可以在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之前增强、抑制或阻断这些信号。在慢性疼痛的情况下,脑干会放大和加重患者体验到的疼痛信号。[48]相反,当一个人分心或欣快时,这个过程会抑制到达大脑的伤害感受输入。[49]
慢性疼痛会逐渐改变物理大脑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表明,慢性疼痛会对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这个区域在认知和情绪等各种其他大脑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慢性疼痛会对疼痛调节、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反应产生次级影响。[50]
疼痛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从各种科学角度进行研究。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在内的学科领域对该术语的定义以及研究和学习该术语的重要方面持不同观点。疼痛的哲学对比了诸如心理和神经科学的考虑因素等观点,并提出了围绕疼痛本质的几个问题。研究疼痛及其复杂组成部分的哲学家们推测了各种类型的疼痛,疼痛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感觉之一,以及与这种状况相关的伦理问题。
尽管精确定义疼痛存在困难,但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疼痛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51]在他们的文章中,Sytsma 和 Reuter 讨论了几个哲学家一致认为,疼痛的存在依赖于个人的体验。[52]疼痛感知是该现象的一个方面,使其难以分析。诸如个性和情绪反应等因素是影响一个人对一定程度疼痛的感知的关键因素。[53]疼痛感始于身体的特定部位,并激活大脑的前扣带回皮层,根据上述因素对所感受到的感觉产生不同的反应。[53]这些不断变化的接受,以及试图准确描述所感受到的事物所带来的复杂性,使得疼痛成为一个缺乏全面定义的复杂主题。
疼痛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精神和身体形式,这些形式共同对个体感知产生不同的影响。菲利普·R·阿佩尔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身心关系与疼痛的关系、疼痛引起的感官体验以及这种感官体验如何转化为内心的自我冲突。[54]阿佩尔[54]认为,最初作为身体感觉的疼痛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个体可能会面临诸如人类多么脆弱以及对死亡的思考等想法。当个体面对不舒服的身体感觉时,疼痛的精神方面变得普遍,这种疼痛反过来会导致悲伤或愤怒等情绪反应。身体疼痛和精神疼痛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哲学家的研究,许多人认为,疼痛是一种一旦体验到就会意识到的精神状态。[52]根据这项研究,很明显,身体疼痛和精神疼痛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而且这些感觉经常同时出现,从而产生个体的情绪反应。
许多理论都参与了关于疼痛是否应该被列入人类基本感觉列表中的辩论,该列表包括味觉、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目前,疼痛被认为是人类身体感觉的一部分,例如包括瘙痒和挠痒。[55]因为疼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让人相信疼痛是一种个体在身体部位感知到的生理状况,以及让人相信它并非如此的理由。[55]这种争议引起了哲学家的特别关注,他们试图对这个术语给出更精确的定义,研究这些理由有助于发现最适用的疼痛观。从理论上讲,一些人可能认为疼痛不应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感觉之一,因为它的感觉与品尝特定食物的简单感觉相比具有更深的复杂性。相反,有一些学派认为,疼痛的体验方式与品尝、嗅觉、听觉或触觉的体验方式相似,因此它应该被归类为基本感觉。无论目前存在哪些关于将疼痛包括在内或排除在外作为人类基本感觉的理论,哲学家都继续研究这种现象,并提供额外的理由来指导公众确定疼痛是否应该被视为我们基本感觉之一。
当考察疼痛的本质时,就会出现一些伦理问题。哲学家已经投入时间来研究个体体验和描述疼痛的不同方式,并试图制定一个涵盖医生对疼痛的看法和患者对疼痛的看法的定义。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这两个群体之间能够进行尽可能好的沟通。广泛接受的关于疼痛是“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的定义[51],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可以依赖的有效基线。尽管有这种一致性,但当个人试图向医疗保健提供者描述他们的疼痛(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时,往往会存在一些沟通障碍。由于医生无法亲身经历患者所表现出的特定疼痛,因此很难完全理解和治疗这种疾病。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在 1 到 10 分制上对他们的疼痛进行评分,试图解释所忍受的疼痛的强度和严重程度。这种评估本身也存在问题,因为并非所有个人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感知疼痛,一个患者给出的低评分可能等同于另一个患者提供的较高评分。这表明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患者之间定义疼痛的复杂性,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这些障碍会导致伦理问题。医生协助自杀是一个与疼痛相关的有争议的话题,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缓解疼痛所包含的伦理问题。[56]一位以诊断和缓解疼痛为目标的从业人员,面临着帮助希望因剧烈或加重疼痛而结束生命的患者的道德和伦理困境。关于医生协助自杀的道德和非道德性质的论点,一直是人们经常研究和分析的话题。对医生协助自杀的广泛研究为公众提供了支持允许这种做法的论点,以及为什么它应该违法的理由。
例如,在医疗领域中,在治疗精神和身体疼痛时,经常观察到其他伦理问题,包括由于年龄、性别或收入造成的歧视性待遇。[57]正如 Powers 和 Faden 研究的那样,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女性、黑皮肤个体和低收入家庭在管理疼痛方面没有获得像其他特权个体一样高的护理水平。[58]这些差异已经存在多年,并且继续提出关于医疗领域中疼痛治疗相关的伦理问题的疑问。
疼痛哲学是一个已经被广泛研究和修改的视角,旨在对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学科分析。疼痛的复杂性鼓励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考虑疼痛的重要方面,并确定对关于该主题的查询的有用理论回应。审查科学论点,包括各种类型的疼痛、疼痛是否应该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感觉,以及与该概念相关的各种伦理问题,创造了一个由成功研究支持的稳定基础,这些研究可以由未来的哲学家进一步发展。
- ↑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 (IASP)。 (2017 年 12 月 14 日)。IASP 术语。IASP。 https://www.iasp-pain.org/Education/Content.aspx?ItemNumber=1698
- ↑ Bursch, B. (2016)。疼痛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 55(10),S34–S34。
- ↑ Navratilova, E., Xie, J. Y., Meske, D., Qu, C., Morimura, K., Okun, A., Arakawa, N., Ossipov, M., Fields, H. L., & Porreca, F. (2015)。前扣带皮层内源性阿片类活性对于缓解疼痛是必需的。《神经科学杂志》,35(18),7264–7271
- ↑ Roy, M., Piche, M., Chen, J.-I., Peretz, I., & Rainville, P. (2009)。情绪对疼痛的大脑和脊髓调节。《自然预印本》。 https://doi.org/10.1038/npre.2009.2885.1
- ↑ Merriam-Webster。 (无日期)。疼痛的定义。2020 年 2 月 1 日检索自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ain
- ↑ Jensen, M. P., & Turk, D. C. (2014)。心理学对理解和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贡献:为什么它对所有心理学家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69(2),105
- ↑ Chan, C. W., & Peng, P. W. (2011)。肩胛上神经阻滞:叙述性综述。《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36(4),358-373
- ↑ Giordano, J. (2005)。疼痛和镇痛的神经科学。《韦纳疼痛管理:临床医师指南》。第 7 版。博卡拉顿 (FL): Taylor & Francis, 15-34。
- ↑ Archibald, J. (2019 年 3 月 29 日)。疼痛的神经科学。《修复发现国际合作组织 (ICORD)》。 https://icord.org/2019/03/the-neuroscience-of-pain/
- ↑ Xiao, X., & Zhang, Y.-Q. (2018)。前扣带皮层和情感疼痛的新视角。《神经科学与生物行为评论》,90,200–211。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8.03.022
- ↑ Giordano, J. (2005)。疼痛和镇痛的神经科学。《韦纳疼痛管理:临床医师指南》。第 7 版。博卡拉顿 (FL): Taylor & Francis, 15-34
- ↑ Wager, T. D., Atlas, L. Y., Lindquist, M. A., Roy, M., Woo, C.-W., & Kross, E. (2013)。基于 fMRI 的身体疼痛神经学特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68(15),1388–1397。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204471
- ↑ Woo, C.-W., Schmidt, L., Krishnan, A., Jepma, M., Roy, M., Lindquist, M. A., Atlas, L. Y., & Wager, T. D. (2017). 量化疼痛中超越伤害感受的脑部贡献。自然通讯,8(1),14211。 https://doi.org/10.1038/ncomms14211
- ↑ McCaffery, E. J., Kahneman, D. J., & Spitzer, M. L. (1995). 构架陪审团:对疼痛和痛苦赔偿的认知视角。弗吉尼亚法律评论,1341-1420
- ↑ Pulvers, K., & Hood, A. (2013). 积极特质和疼痛灾难化在疼痛感知中的作用。当前疼痛和头痛报告,17(5),330。
- ↑ Hardy, C. J., & Rejeski, W. J. (1989). 不是什么,而是感觉如何:运动中情感的测量。运动与运动心理学杂志,11(3),304-317。
- ↑ Wood, P. B. (2008). 中枢多巴胺在疼痛和镇痛中的作用。神经治疗专家综述,8(5),781-797。
- ↑ Roy, M., Piche, M., Chen, J.-I., Peretz, I., & Rainville, P. (2009). 情绪对疼痛的脑部和脊髓调节。自然先驱。 https://doi.org/10.1038/npre.2009.2885.1
- ↑ Bushnell, M. C., Čeko, M., & Low, L. A. (2013). 疼痛的认知和情绪控制及其在慢性疼痛中的破坏。自然评论神经科学,14(7),502-511。
- ↑ Decety, J. (2009). 同理心、同情和疼痛的感知。疼痛,145(3),365-366。
- ↑ Benuzzi, F., Lui, F., Ardizzi, M., Ambrosecchia, M., Ballotta, D., Righi, S., Pagnoni, G., Gallese, V., & Porro, C. A. (2018). 疼痛镜像:观察自我或他人疼痛面部表情的神经相关性。心理学前沿,9,182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8.01825
- ↑ Saarela, M. V., Hlushchuk, Y., Williams, A. C. d. C., Schurmann, M., Kalso, E., & Hari, R. (2006). 有同情心的脑:人类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检测到疼痛的强度。大脑皮层,17(1),230-237。 https://doi.org/10.1093/cercor/bhj141
- ↑ Ploghaus, A., Becerra, L., Borras, C., & Borsook, D. (2003). 疼痛调节的神经回路:预期、催眠、安慰剂。认知科学趋势,7(5),197-200。
- ↑ Amanzio, M., Palermo, S., & Benedetti, F. (2016). 负性安慰剂和疼痛。在 M. A. Flaten & M. al Absi 中,疼痛、压力和情绪的神经科学:心理和临床意义。学术出版社。
- ↑ Petersen, G. L., Finnerup, N. B., Colloca, L., Amanzio, M., Price, D. D., Jensen, T. S., & Vase, L. (2014). 负性安慰剂效应在疼痛中的幅度:荟萃分析:疼痛,155(8),1426-1434。 https://doi.org/10.1016/j.pain.2014.04.016
- ↑ Amanzio, M., Palermo, S., & Benedetti, F. (2016). 负性安慰剂和疼痛。在 M. A. Flaten & M. al Absi 中,疼痛、压力和情绪的神经科学:心理和临床意义。学术出版社。
- ↑ Matre, D., Casey, K. L., & Knardahl, S. (2006). 安慰剂诱导的脊髓疼痛处理变化。神经科学杂志,26(2),559-563。
- ↑ Archibald, J. (2019 年 3 月 29 日)。疼痛的神经科学。修复发现国际合作 (ICORD)。 https://icord.org/2019/03/the-neuroscience-of-pain/
- ↑ Chapman, C. R. (2020)。疼痛的神经科学:走向客观疼痛评估。于 2020 年 2 月 1 日检索自 https://www.ncsc.org/~/media/Files/PDF/Conferences%20and%20Events/AAAS/Chapman.ashx
- ↑ Fein, A. (2014)。伤害感受器和疼痛的感知。 https://health.uconn.edu/cell-biology/wp-content/uploads/sites/115/2017/10/Revised-Book-2014.pdf
- ↑ Valenzuela, C. F., Puglia, M. P., & Zucca, S. (2011)。重点关注:神经递质系统。酒精研究与健康,34(1),106-120。
- ↑ Nógrádi, A., & Vrbová, G. (2006)。脊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在脊髓神经组织移植(第 2 版,第 1-23 页)中。施普林格
- ↑ Gatchel, R. J., Peng, Y. B., Peters, M. L., Fuchs, P. N., & Turk, D. C. (2007)。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方法:科学进步和未来方向。心理学通报,133(4),581.r
- ↑ Chapman, C. R. (2020)。疼痛的神经科学:走向客观疼痛评估。于 2020 年 2 月 1 日检索自 https://www.ncsc.org/~/media/Files/PDF/Conferences%20and%20Events/AAAS/Chapman.ashx
- ↑ Jones, A. K. P., Kulkarni, B., & Derbyshire, S. W. G. (2003)。疼痛机制及其障碍:临床神经科学中的成像。英国医学公报,65(1),83-93。
- ↑ Fuchs, P. N., Peng, Y. B., Boyette-Davis, J. A., & Uhelski, M. L. (2014)。前扣带皮层和疼痛处理。整合神经科学前沿,8。 https://doi.org/10.3389/fnint.2014.00035
- ↑ Papini, M. R., Fuchs, P. N., & Torres, C. (2015)。心理疼痛的行为神经科学。神经科学与生物行为评论,48,53-69。
- ↑ Tracey, I. (2016)。在疼痛中寻找痛苦。脑,cer-15-16。
- ↑ Gatchel, R. J., Peng, Y. B., Peters, M. L., Fuchs, P. N., & Turk, D. C. (2007)。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方法:科学进步和未来方向。心理学通报,133(4),581.r
- ↑ Tracey, I. (2016)。在疼痛中寻找痛苦。脑,cer-15-16。
- ↑ Jones, A. K. P., Kulkarni, B., & Derbyshire, S. W. G. (2003)。疼痛机制及其障碍:临床神经科学中的成像。英国医学公报,65(1),83-93。
- ↑ Navratilova, E., Xie, J. Y., Meske, D., Qu, C., Morimura, K., Okun, A., Arakawa, N., Ossipov, M., Fields, H. L., & Porreca, F. (2015)。前扣带皮层内源性阿片类活性对于缓解疼痛是必需的。神经科学杂志,35(18),7264-7271
- ↑ Lloyd, D. M., Helbig, T., Findlay, G., Roberts, N., & Nurmikko, T. (2016)。参与预测具有高疼痛行为水平的腰痛人群中临床相关疼痛的脑区。疼痛杂志,17(5),577-587。 https://doi.org/10.1016/j.jpain.2016.01.470
- ↑ Lu, C., Yang, T., Zhao, H., Zhang, M., Meng, F., Fu, H., Xie, Y., & Xu, H. (2016)。岛叶皮层对于疼痛的感知、调节和慢性化至关重要。神经科学公报,32(2),191-201。 https://doi.org/10.1007/s12264-016-0016-y
- ↑ Chapman, C. R. (2020)。疼痛的神经科学:走向客观疼痛评估。于 2020 年 2 月 1 日检索自 https://www.ncsc.org/~/media/Files/PDF/Conferences%20and%20Events/AAAS/Chapman.ashx
- ↑ Grichnik, K. P., & Ferrante, F. M. (1991)。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区别。西奈山医学杂志,58(3),217-220。
- ↑ Giordano, J. (2010)。疼痛的神经科学,以及疼痛护理的神经伦理学。神经伦理学,3(1),89-94
- ↑ Soni, A., Wanigasekera, V., Mezue, M., Cooper, C., Javaid, M. K., Price, A. J., & Tracey, I. (2019)。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枢敏化:将术前脑干神经影像和基于 PainDETECT 的患者分层与关节置换术结果相关联。关节炎与风湿病,71(4),550-560。 https://doi.org/https://doi.org/10.1002/art.40749
- ↑ Nijs, J., Torres-Cueco, R., van Wilgen, P., Lluch Girbés, E., Struyf, F., Roussel, N., ... & Hermans, L. (2014)。将现代疼痛神经科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枢敏化疼痛分类标准。疼痛医生,17(5),447-457。
- ↑ Medoff, Z. M., & Colloca, L. (2015)。安慰剂镇痛:了解机制。疼痛管理,5(2),89-96。 https://doi.org/10.2217/pmt.15
- ↑ a b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1994)。IASP术语。
- ↑ a b Sytsma, J. & Reuter, K. (2017 年 8 月 28 日)。疼痛的实验哲学。施普林格链接。
- ↑ a b Cosio, D. (2020)。坚持循环:疼痛的心理学和疼痛感知的因素。实用疼痛管理,20(1),19-22。
- ↑ a b Appel, P. R. (2020)。对持续性疼痛患者康复的哲学方法。美国临床催眠杂志,62(4),330-343。
- ↑ a b Aydede, M. (2019 年 3 月 4 日)。疼痛。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 ↑ Beloucif, S. (n.d.)。疼痛、进步和临终痛苦:死亡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 ↑ Sklar, D. P. (1996)。与急诊医学中疼痛研究相关的伦理问题。急诊医学年鉴,27(4),418-420。
- ↑ Powers, M. & Faden, R. (2002)。医疗保健中的种族和族裔差异:对何时以及如何重要的伦理分析。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