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导论/时间心理学
法语中“似曾相识”的意思,déjà vu 描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即一个人已经经历过某件事,即使这个人认为他们从未经历过 [1]。大约 60% 的人经历过 Déjà vu 的事件 [2],对于那些经历过它的人来说,它被定义为一种分离性遭遇和一种奇怪的记忆错觉 [1]。尽管研究人员对 Déjà vu 体验抱有极大的兴趣,但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却很少。Déjà vu 的事件缺乏诱发刺激,使其成为一种毫无预兆发生且持续时间有限的事件,这使得它难以被研究人员轻松研究,特别是在健康受试者中 [3]。相反,在 癫痫的情况下,Déjà vu 被称为“病理性的”,这使得它更容易在患有该疾病的人群中进行研究,因为 Déjà vu 可能是癫痫发作之前的一个起始事件,也称为 癫痫发作 [2]。尽管研究 Déjà vu 存在困难,但已经建立了理解这种现象的理论,这表明该研究领域取得了进展。自 19 世纪以来,无数理论被提出来阐明 Déjà vu 的事件,从前世记忆到神经传递延迟以及这些神经通路的不匹配,不一而足。由于理论数量众多,本文仅限于探讨解释 Déjà vu 的少数几个可能的理论。
Déjà vu 一直是许多人嘴里的流行词,然而,由于其研究的难度,其背后的确切理论仍然未知,并且正在进行调查。Déjà vu 的正确定义花了近一个世纪才建立起来 [2]。在 1990 年代,不同的研究人员认为不同的心理学家负责“发现”Déjà vu 这个词。从广义上讲,Berrios(1995)认为法国心理学家 Arnaud 是在 1896 年首次使用 Déjà vu 的人,而 Sno(1994)则宣称法国心理学家 Boirac 是在其著作“心灵科学的未来”中最早使用 Déjà vu 的人 [2][4][5]。Déjà vu 的创始者之间存在许多猜测和不确定性,从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中期,用于描述 Déjà vu 事件的术语也出现了许多差异。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 Déjà vu 的不同定义,认为这种现象与记忆功能障碍或记忆错误有关 [4][6]。几个世纪以来,提出的术语数量是天文数字;因此,本文仅限于阐述 Déjà vu 的最终被接受的术语。在几十年的无数定义建议之后,最终的解释是由 Neppe(1983)提出的,现在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术语,规定“任何对当前体验与未定义过去的熟悉感的客观不适当印象”就是 Déjà vu 期间发生的事情 [7][2]。
Déjà vu 的事件大约发生在 60-80% 的健康受试者身上,在年轻成年期越来越流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为年轻的大脑更容易兴奋 [8],这表明它们的发生是普遍的。然而,Déjà vu 也被调查发现在临床情况下发生,特别是在患有 颞叶癫痫 (TLE) 的人群中 [8]。在健康和病理性受试者中,都有大量理论来推测 Déjà vu 的潜在机制,这表明该领域仍在广泛研究。由于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本文仅限于概述其中的一些理论。将要讨论的 Déjà vu 理论是双重处理、神经学、记忆和注意力理论 [2],此外还有轮回和做梦等抽象理论 [9][10] 。
双重处理理论是指两个不相关但通常是同步的认知过程的正常运作被打断。在每种双重处理理论中,两个通常一起工作的记忆操作可能会分离,或者一个过程可以在没有另一个过程的情况下工作 [2],这被认为是 Déjà vu 的基础理论,可能是这样。
一种双重处理是熟悉度和检索。Gloor(1990)提出,这是两种非传统的认知功能,以协调的方式工作,因为记忆回忆伴随着熟悉感 [11]。但是,这两个过程可能会在没有彼此的情况下工作,这表明一个人可以在没有熟悉感的情况下检索关于记忆的信息,这会导致熟悉的环境变得很快不熟悉,这也被称为jamais vu。另一方面,一个人可能会对特定情况感到熟悉,而没有检索记忆,这被称为 Déjà vu [12]。
另一种双重处理方式是感知和记忆,即感知和记忆同步发生的概念,记忆并非感知出现之后的产物,而是与感知同步发生的[2]。这个假设表明,当一个人感知到某件事时,对这件事的记忆会同时产生。事件的感知可能会因为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而被打断,这意味着记忆和感知不再同步。如果信息只在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被偶尔存储,而不是一直存储,则会导致似曾相识的感觉。
双重意识
[edit | edit source]本文讨论的最后一种双重处理方式是双重意识。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 Hughlings-Jackson (1888),他提出个体拥有两种意识:一种是正常的意识,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传入信息,另一种是寄生性的意识,关注来自内心、精神世界的思想和反思[13]。分心、疲劳或颞叶癫痫可能会影响意识的预期行为,降低意识,表明为了感知任何传入感官体验的熟悉感,它必须来自在精神上构建的图像中运作的原始内部意识[2]。总而言之,这会导致对新体验的快速误解,将其视为旧体验,从而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神经理论
[edit | edit source]与双重处理理论形成对比的是,双重处理理论认为两个同步过程短暂地变得异步,而神经假说则提出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由于神经问题引起的,包括颞叶癫痫/癫痫发作或正常神经传递速率改变[2]。
颞叶癫痫 (TLE)/癫痫发作
[edit | edit source]颞叶包含不同的亚结构,负责记忆获取和识别面孔、物体和看起来熟悉的地方[14]。由于缺乏研究,似曾相识的感觉与颞叶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联系尚未完全得到证实;然而,一些先前的研究和提示将研究人员指向这种关系。一种可能与似曾相识的感觉相关的,并指向颞叶与似曾相识的感觉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神经理论是颞叶癫痫。颞叶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无明显原因的局灶性癫痫发作为特征,这些发作起源于颞叶。颞叶癫痫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形式,这种癫痫发作类型发生在脑部的特定区域[15]。在颞叶癫痫发作之前,人们报告了各种症状,其中包括似曾相识的感觉。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表明颞叶癫痫患者中经历发作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切比例。然而,足够多的研究已经探索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和颞叶癫痫之间的联系,并报告称这种联系可能是不可否认的[14][15]。似曾相识的感觉是颞叶癫痫患者发作前的预警信号这一概念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好奇心,他们认为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是健康受试者轻微的颞叶癫痫发作导致的。然而,由于缺乏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尚未解决。
神经传递延迟
[edit | edit source]已被假设为似曾相识的感觉基础的第二种神经理论是神经传递延迟,即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由于从一个感觉器官到大脑中更高阶处理区域的神经传递短暂延迟引起的[2]。一种神经传递延迟包括由于突触功能障碍导致的感觉器官向更高阶处理中心传递信息所需时间的略微增加[2]。这种向更高阶处理中心传递信息时间的轻微延迟表明该信息是旧的。Anjel (1896) 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似曾相识的感觉通常与疲惫的情况相关联,这可能证实了这些情况会导致神经减缓,从而延长感知和信息传递之间的时间。该理论背后的推理研究很少,因此由于过时而受到限制。
另一种神经传递延迟包括两条感知通路。主要通路延迟,而次要通路没有延迟,这意味着来自次要通路的信息将在来自主要通路的信息之前出现。由于来自主要通路的信息是一个人对其周围环境的主要感知,因此该信息到达的时间晚于来自次要通路的信息,这意味着它被感知为记忆,因为已经建立了“记忆匹配”[2]。
记忆解释
[edit | edit source]似曾相识的感觉体验中最突出的主题是熟悉感,这种熟悉感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就像虚假记忆一样[2]。人们可能会认为情况以前发生过,或者已经忘记,然后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事件中潜意识地恢复。然而,将虚假记忆作为似曾相识的感觉理论进行检验的更好方法是,这些事件中只有一部分以前被经历过,其中对记忆特定方面的熟悉感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人们正在经历似曾相识的感觉的整个记忆。
单元素熟悉感
[edit | edit source]单元素熟悉感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体验中最受关注的理论之一[6]。这个理论表明,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忆体验中的任何单一元素都可能是无意识地可识别的,但并没有刻意地被回忆起来,并导致了似曾相识的感觉的发生。例如,一个人和朋友一起去一家餐厅吃饭,他们看到桌子上铺着桌布,与他们朋友或亲戚在他们参加的某个派对上的桌布一模一样。他们感到强烈的熟悉感,但记不起这是谁家的桌布,也不记得派对是什么时候举行的;因此,将这种单元素的熟悉感归因于整个情况[6]。
多元素熟悉感
[edit | edit source]与单元素熟悉感类似但有区别的理论是多元素熟悉感[6]。这些理论在引发似曾相识的感觉体验方面是相似的,但不同之处在于,多元素熟悉感是由多个单个元素引起的,而不是单个元素引起的。
格式塔熟悉感理论
[edit | edit source]与多元素熟悉感理论类似,格式塔熟悉感理论需要多个元素才能引发似曾相识的感觉反应;然而,引发似曾相识的感觉的并不是这些元素本身,而是对这些被回忆起来的多个元素的组织方式。因此,如果一家杂货店与一个人以前见过的杂货店组织方式相同,比如水果和蔬菜在前面,肉类在后面,这种组织方式的熟悉感可能会导致整个体验的熟悉感[6]。
注意力理论
[edit | edit source]对似曾相识现象进行研究的最终理论是注意力理论。它们阐明似曾相识现象是个人感知中的短暂故障,由于分心或注意力不集中,个人感知被分解为两种不同的感知[2]。例如,一个人以注意力减弱的方式感知特定情况,但片刻之后又以全部注意力感知相同的情况。第二次感知与第一次感知相同,第一次感知是在注意力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的;然而,个人不知道之前的感知只是发生在几分钟前,而是将其回忆为很久以前发生的。
感知遮蔽
[edit | edit source]感知遮蔽是一种注意力理论,它体现了似曾相识理论。它表明,一个人对特定事件有一个遮蔽的感知,然后在片刻之后,即使以完全的理解力,也能够感知到它。从技术上讲,只发生一次感知体验,即对焦点刺激的洞察;然而,从遮蔽的感知到理解的感知的变化,使这种体验感觉像是发生了两次,从而导致熟悉感[6]。
轮回
[edit | edit source]轮回似乎是一个解释似曾相识现象的牵强附会理论;然而,它已经被人们质疑,可能潜藏在似曾相识现象的事件背后。轮回描述了人们在出生到今生之前,曾经在前世以另一个人的身份生活过。虽然有些人对前世有强烈的回忆,但轮回的信徒认为,大多数人进入新生活时没有前世记忆。相信轮回是似曾相识现象背后的理论的人,认为似曾相识现象发生在一个不寻常的意识状态中,这意味着轮回将通过将那一刻归因于来自前世的信号来描述这一现象的发生。扩展来说,人们可能会感知到来自前世的特定气味或图像,但无法确定他们在哪里看到过这种声音或图像,从而引发似曾相识现象[9]。
梦
[edit | edit source]除了已被提出用于解释似曾相识现象的科学理论外,人们还指出,他们遇到的似曾相识现象模仿了他们之前做过的梦。Zuger 发现,那些没有梦境回忆的人没有似曾相识现象,而那些有梦境回忆的人却有似曾相识现象[16]。因此,当人们体验到似曾相识现象时,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回忆起以前做过的梦。然而,目前没有神经科学证据来证实这一说法[10]。
总结
[edit | edit source]似曾相识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流行程度自19世纪以来就引发了诸多困惑和调查。本文仅限于解释部分理论,例如双重处理理论、神经理论、记忆理论和注意力理论,以及似曾相识现象更抽象的推测,即轮回和梦境。这些研究的年代久远表明,对似曾相识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理论的研究可能已经过时,可能需要考虑更新的理论。然而,这四种理论是研究人员在调查似曾相识现象时仍然会考虑的理论。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 a b O’Connor, A. R., Wells, C., & Moulin, C. J. (2021). Déjà vu and other dissociative states in memory, "Memory", "29(7)", 835-842.
-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Brown, A. S. (2003). A review of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3), 394.
- ↑ Thoughty2. (2020, December 1). Ever had déjà vu? This is why. [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mZ2kohNB8&t=821s
- ↑ a b Berrios, G. E. (1995). Déjà vu in France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 conceptual history.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36(2), 123-129.
- ↑ Sno, H. N., Schalken, H. F., de Jonghe, F., & Koeter, M. W. (1994). The inventory for déjà vu experience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uti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 ↑ a b c d e f Brown, A. S. (2004).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 Psychology Press.
- ↑ Neppe, V. M. (1983). The concept of déjà vu. Parapsychological Journal of South Africa
- ↑ a b Brázdil, M., Mareček, R., Urbánek, T., Kašpárek, T., Mikl, M., Rektor, I., & Zeman, A. (2012).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déjà vu: The structural anatomy of déjà vu. cortex, 48(9), 1240-1243.
- ↑ a b Andrade, G. (2017). Is past life regression therapy ethical?.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and history of medicine, 10.
- ↑ a b Curot, J., Valton, L., Denuelle, M., Vignal, J. P., Maillard, L., Pariente, J., ... & Barbeau, E. J. (2018). Déjà-rêvé: Prior dreams induced by direct electrical brain stimulation. Brain stimulation, 11(4), 875-885.
- ↑ Goor, P. (1990). Experiential phenomena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facts and hypotheses. Brain, 113(6), 1673-1694.
- ↑ Cleary, A. M. (2008). Recognition memory, familiarity, and déjà vu experienc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5), 353-357.
- ↑ Hughlings-Jackson, J. (1888). On a particular variety of epilepsy (“intellectual aura”), one case with symptoms of organic brain disease. Brain, 11(2), 179-207.
- ↑ a b Illman, N. A., Butler, C. R., Souchay, C., & Moulin, C. J. (2012). Déjà experience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Epileps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2.
- ↑ a b Blair, R. D. (2012). Temporal lobe epilepsy semiology. Epileps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2.
- ↑ Zuger, B. (1966). The time of dreaming and the déjà vu.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7(3), 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