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5.1 (模):
令
为一个环。左
-模 是一个阿贝尔群
以及一个函数

使得
,
,
以及
.
类似地,可以定义右
-模,带有运算
;区别仅仅是形式上的,但这将有助于我们以后用更方便的方式定义双模。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经常写 模 来代替 左
-模。
- 练习 5.1.1:证明每个阿贝尔幺半群
以及定义 5.1 中 1.) - 4.) 所指定的运算,本身就是一个模。
定义 5.2 (子模):
闭合于模函数下 (即上面定义的左乘运算) 的子群
被称为子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写作
。
以下引理给出了判断模的子集是否为子模的判据。
引理 5.3:
子集
是一个子模,当且仅当
.
证明:
令
为子模。那么由于
,因为我们有一个阿贝尔群,并且进一步
由于模运算下的封闭性,也有
。
如果
满足
,那么对于任何
也有
。
证明:
良定义:如果
,那么
,因此
并且因此
.



- 类似于 3.(用
代替
)
我们现在要问这样一个问题:给定一个模
和某些子模
,哪个模是最小的包含所有
的模?哪个模是最大的模,它本身包含在所有
中?以下定义和定理将回答这些问题。
证明:
1.
是一个子模
- 它是一个阿贝尔子群,因为如果
,那么
.
.
2. 每个
都包含在
中。
这是因为对于每个
和每个
,都有
成立。
3.
是包含所有
的最小子模:如果
是另一个这样的子模,则
必须包含所有元素

因为其在加法和子模运算下封闭。
证明:
1. 它是一个子模:事实上,如果
,则对于每个
,都有
,因此对于每个
,都有
,因此
。
2. 根据交集的定义,它包含在所有
中。
3. 任何包含每个
中所有元素的集合都包含在交集内。
我们有以下关于交集和求和运算的规则
证明:
: 令
. 由于
,
因此
. 由于根据假设
,
.
: 令
. 由于
,
并且由于进一步
,
. 因此,
.
更抽象地说,子模的和与交的性质可以在以下方式中理论上被捕获。
定义 5.8:
一个格是一个集合
连同两个运算
(称为并或最小上界) 和
(称为交或最大下界) 使得以下定律成立
- 交换律:
, 
- 幂等律:
, 
- 吸收律:
, 
- 结合律:
, 
格有几种特殊类型
定义 5.9:
模格
是满足以下恒等式的格

成立。
事实上,仅对集合
具有两个元素要求条件 1 和 2 就足够了。但是正如我们所展示的那样,在
是给定模块的所有子模块的集合的情况下,我们有“原始”条件得到满足。
证明:
首先,我们注意到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是唯一的,因为例如如果
是
的最小上界,那么
并且
,因此
。因此,连接和交运算定义良好。
交换律来自
.
从
是集合
的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这一事实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幂等律。
第一个吸收律的证明如下:设
是
的最小上界。那么,特别是,
。因此,
是
的一个下界,并且任何下界
都满足
,这就是为什么
是
的最大下界。第二个吸收律的证明类似。
第一个结合律成立,因为如果
是
的最小上界,而
是
的上界,那么
(因为
是
的上界),如果
是
的最小上界,那么
,因为
是一个上界,并且
以及
。同样的论证(交换
和
)证明了
也是
和
的最小上界的最小上界。同样,第二个结合律的证明也是类似的。
从定理 5.5-5.7 和 5.10 我们注意到模的子模构成一个模格,其中顺序由集合包含给出。
- 练习 5.2.1: 令
是一个环。找到一个合适的模运算,使得
与其自身的加法和这个模运算一起构成一个
-模。确保你以最简单的方式定义这个运算。进一步证明,在这个模运算下,
的子模恰好是
的理想。
现在我们将了解在固定环
上的模范畴中的态射。
由于我们很酷,我们经常会简单地写态射而不是同态,只要从上下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以表明我们对范畴论有所了解。
我们有以下有用的引理
引理 5.12:
是
-线性当且仅当
.
证明:
首先假设
-线性。那么我们有
.
现在假设另一种情况。然后我们有对于 

和

由于
由于
; 由于
是一个阿贝尔群,我们可以加上
的逆元到等式两边。 
引理 5.13:
如果
是
-线性,那么
.
证明:
这来自群同态的相应定理,因为每个模映射也是阿贝尔群的映射。 
定义 5.8(同构):
一个同构
是一个双射的同态。
引理 5.14:
令
为一个映射。以下等价
是一个同构

存在一个同构逆映射
证明:
引理 5.15:
映射的核和像都是子模。
证明:
1. 核

2. 图像


以下四个定理与群论完全类似。
证明:
我们定义
。 这是定义良好的,因为
。 此外,这个定义已经被
强制执行。 此外,
。
证明:
我们设置
并得到一个同态
, 其核为
, 由定理 5.11 可知。从引理 5.16 得出结论。
证明:
由于
且
, 因此
根据定义。我们定义函数
.
这是定义良好的,因为
.
此外,

因此
. 由此,根据定理 5.17,我们的论点得到证明。
定理 5.19(第二同构定理):
令
. 那么
.
证明:
考虑同构
.
那么
, 因此该同态的核由
给出。因此,该定理由第一同构定理得出。
现在来点完全不同的东西
证明:
令
. 那么
, 因此
. 进一步令
. 那么
.
类似地
证明: 令
。那么
并且
。进一步令
。那么
。
- 练习 5.3.1: 令
为环,视为它们自身的模,如练习 5.2.1 所示。证明环同态
正好是模同态
;也就是说,每个环同态都是模同态,反之亦然。
对于
和
这两个基本方程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变得至关重要,其中
,
.
证明:
首先令
。则
,因为
。因此,
。然后令
。则存在
使得
,即
。现在
意味着
。因此,
.
令第一个
,即
对于合适的
,
。 然后
,这就是为什么根据定义
。 然后令
。 然后
,即
其中
,即
对于合适的
,即
。
以下来自基本集合论的引理与投影态射相关,我们将多次用到它。
引理 5.24:
设
是一个函数,其中
是完全任意的集合。那么
通过
诱导出一个函数
,
的像,其中
。这个函数保持包含关系。此外,函数
也保持包含关系。
证明:
如果
,令
。那么
对于某个
成立。类似地,对于
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