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物理学/第二章
计算机代数系统开始出现在 1960 年代,并从两个截然不同的来源发展而来——理论物理学家的需求和人工智能研究。
第一个发展的典型例子是后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丁·韦尔特曼进行的开创性工作,他在 1963 年设计了一个用于符号数学的程序,特别是高能物理学,名为 Schoonschip(荷兰语,意为“清洁船”)。
卡尔·恩格尔曼 使用 LISP 作为编程基础,在 1964 年于 MITRE 的人工智能研究环境中创建了 MATHLAB。后来 MATHLAB 在运行 TOPS-10 或 TENEX 的 PDP-6 和 PDP-10 系统中可供大学用户使用。今天它仍然可以在 PDP-10 的 SIMH 模拟中使用。MATHLAB(“数学实验室”)不应与 MATLAB(“矩阵实验室”)混淆,后者是在 15 年后在新墨西哥大学为数值计算构建的系统,意外地命名得很相似。
最初流行的计算机代数系统有 muMATH、Reduce、Derive(基于 muMATH)和 Macsyma;一个流行的 Macsyma 的版权许可版本,名为 Maxima,正在积极维护。截至今天,最流行的商业系统是 Mathematica[1] 和 Maple,它们被研究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广泛使用。免费提供的替代方案包括 Sage(它可以充当多个其他免费和非免费 CAS 的前端)。
1987 年,惠普推出了首款手持计算器 CAS,即 HP-28 系列,它首次使计算器能够排列代数表达式、微分、有限符号积分、泰勒级数构建和代数方程求解器。
德州仪器公司于 1995 年发布了 TI-92 计算器,该计算器具有基于 Derive 软件的先进 CAS。这款计算器及其后续产品(包括 TI-89 系列和 2007 年发布的更新的 TI-Nspire CAS)提供了功能强大且价格低廉的手持计算机代数系统。
配备 CAS 的计算器不允许在 ACT、PLAN 和某些教室中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测试/课堂的完整性,[2] 尽管它可能允许在所有大学委员会允许使用计算器的测试中使用,包括 SAT、一些 SAT 科目测试和 AP 微积分、化学、物理和统计学考试。
muMATH 是一个计算机代数系统,由夏威夷檀香山的软体仓库的 Albert D. Rich 和 David Stoutemyer 于 1970 年代后期和 1980 年代初期开发。它是用 muSIMP 编程语言实现的,该语言建立在一种名为 muLISP 的 LISP 方言之上。支持的平台有 CP/M 和 TRS-DOS(自 muMATH-79 起)、Apple II(自 muMATH-80 起)和 MS-DOS(在 muMATH-83 中,最后一个版本,由微软发布)。软件仓库后来开发了 Derive,另一个计算机代数系统。该公司在 1999 年被德州仪器收购,Derive 的开发在 2006 年结束。
MuPAD 是一种计算机代数系统(CAS)。最初由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 MuPAD 研究小组开发,从 1997 年开始,SciFace Software GmbH & Co. KG 公司在 MuPAD 研究小组和其他一些大学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下接手了开发工作。
直到 2005 年秋季,版本“MuPAD Light”免费提供给研究和教育机构,但由于 MuPAD 研究小组母体的关闭,只有版本“MuPAD Pro”可以购买。MuPAD 内核与 Scientific Notebook 和 Scientific Workplace 捆绑在一起。MuPAD Pro 的旧版本与 SciLab 捆绑在一起。它的 14 版被用作 MathCAD 软件包的 CAS 引擎。2008 年 9 月,SciFace 被 MathWorks 收购,MuPAD 代码被包含在 MATLAB 的 Symbolic Math Toolbox 附加组件中。2008 年 9 月 28 日,MuPAD 作为独立软件产品从市场上撤回。[1] 但是,它仍然可以在 MATLAB 的 Symbolic Math Toolbox 中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程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