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研究/冲突2
本节的一部分是关于被称为意识的体验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它是在世界中,在大脑中,还是世界和大脑都在它内部?
Block (1995) 提出了似乎存在两种意识类型:现象意识和通路意识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is experience; the phenomenally conscious aspect of a state is what it is like to be in that state. The mark of access-consciousness, by contrast, is availability for use in reasoning and rationally guiding speech and action. (Block 1995).
请参阅关于内德·布洛克思想的部分,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关于通路和现象意识的观点。
布洛克使用了纳格尔著名的 (1974) 论文“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作为对现象意识的典型描述。经验主义哲学家们也提供了极好的描述,他们对意识进行了冗长的描述,认为意识部分是体验本身。虽然布洛克将现象意识和通路意识的概念形式化了,但许多哲学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包括康德和怀特海德。
通路意识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由布洛克提出的,它适用于似乎作用于现象意识的功能。第二种是由行为主义者和消除非论者提出的,它是大脑功能的某种属性,可以被称为“意识”。
这种现象与意识功能方面的区分很有用,因为它强调了现象意识作为观察而非行动的概念。一些哲学家,例如 1874 年的赫胥黎,认为由于现象意识似乎没有功能,因此它不重要或不存在。詹姆斯 (1879) 引入了“附现象论”一词来概括意识没有功能的想法。
现象意识不可能存在的观点是一种消除非论(也称为消除非物质主义)。消除非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塞拉尔斯 (1956) 和费耶阿本德 (1963) 的工作。丹尼特 (1978) 将消除非论应用于现象意识,并否认疼痛是真实的。其他学者,例如雷伊 (1997),也将其应用于现象意识。
丹尼特 (1988) 仅根据通路意识重新定义了意识,他认为“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有属性,既然我不否认意识体验的真实性,我承认意识体验有属性”。在将所有意识都与属性联系起来后,他接着宣称这些属性实际上是对属性的判断。他认为对意识属性的判断与属性本身是相同的。他写道
“关于质料的不容错论将其视为人们体验的一种属性,原则上人们不可能误判,这是一种神秘的理论(至少和教皇无误论一样神秘),除非我们稍微改变一下重点,将质料视为对主体质料判断的逻辑构建:主体体验具有质料 F 当且仅当主体判断其体验具有质料 F”。
在将“属性”与“对属性的判断”等同起来之后,他就可以证明这些判断是虚无的,因此属性是虚无的,因此质料是虚无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丹尼特得出结论,质料可以被拒绝为不存在
“因此,当我们最后一次看看我们对质料的最初定义时,即作为体验中无法言喻的、内在的、私人的、可以直接理解的属性时,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这个定义。在它们的位置上是相对或实际上无法言喻的公共属性,我们可以通过间接引用我们私人的属性检测器来间接引用它们——仅在特质方面是私人的。只要我们想坚持我们对我们内部发生某種類型的状态或具有某些属性的主观权威,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些权威——不是无误性或不可纠正性,而是比纯粹的猜测更好——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限制自己对关系的、外在的属性,比如我们内部某些状态的力量,能够激发明显重新识别行为。因此,与乍看起来很明显的情况相反,根本不存在质料。”(丹尼特 1988)
丹尼特断言,“主体体验具有质料 F 当且仅当主体判断其体验具有质料 F”。这是一种信念的陈述,即质料与判断等过程相同。判断等过程是数据流,其中一个状态在时间上依次检查前一个状态,并体现了怀特海德所说的时间的“物质主义”概念。丹尼特没有考虑科学的时间概念如何影响他的论点。
丹尼特的论点很有说服力,现在有许多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认为现象意识问题并不存在。这意味着,对他们来说,我们所说的“意识”只能是大脑和身体执行的功能的属性。根据这些哲学家的说法,只有通路意识存在。
支持现象意识的人也倾向于用 19 世纪的理论来表达它,其中一个状态在一个时间序列中检查前一个状态,例如埃德尔曼 (1993) 将过去置于某一时刻的记忆中,并将时间在体验中解释为持续的建模过程
“初级意识是心理上意识到世界中事物的状态——在当下拥有心理意象。但这并不伴随任何对具有过去和未来的个体的感知……相反,高级意识涉及思维主体对自身行为或情感的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个人模型,以及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模型。它表现出直接意识——对心理事件的非推断或直接意识,不涉及感觉器官或感受器。这是我们人类除了初级意识之外还拥有的。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意识。”
布洛克 (2004) 也在他的“反省性”概念中建议了这种从状态到状态的流动,即我们对物体熟悉感的概念是由于一个状态被另一个状态分析
“因此,在‘意识’的情况下,主体必须拥有一个关于主体自身感知体验(看起来很熟悉)的状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省的’意识。体验在该意义上是意识的,只要它是主体其他状态的对象;例如,一个人有关于自己拥有那种体验的想法。‘意识’的反省意义与现象性形成对比,现象性可能与并非其他心理状态对象的某些状态相关联。反省意识可能比‘意识’更适合被称为‘觉知’。反省性是现象性加上其他东西(反思),这在原则上为没有反思的现象性打开了可能性。例如,至少在概念上存在两个人在疼痛,其中一个人在反省另一个人的疼痛,而另一个没有。 (也许婴儿或动物会感到疼痛,但不会反省它。) 第一个人对疼痛有反省的意识,但两者都具有现象意识状态,因为疼痛本身就是一个现象意识状态。”
布洛克和埃德尔曼都允许现象意识,我们的体验,作为一种无法解释的现象。布洛克、埃德尔曼以及丹尼特的意识观点都在下面的图示中展示
这种模型不同于之前考虑过的现象意识的经验报告。根据经验报告,我们体验中的当下时刻是延长的,因此通路意识的输出或阶段的连续性可以构成现象意识的内容。换句话说,现象意识由通路意识的时期组成。这正是经验主义者和我们自己的体验中的感觉,但这种状态如何在脑活动方面得到解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鉴于 19 世纪的思想无法解释这种状态,因此需要科学的解释。
现象意识歪曲或“误发现”自身的想法(丹尼特 1988)值得进一步讨论。根据唯物主义,现在时刻没有持续时间,因此只能在随后的时刻作为报告或记忆而被知晓,而这可能是错误的。怀特海认为,这种观点源于对科学的古老看法,特别是科学中时间概念的看法。
“十八和十九世纪将他们自己的自然哲学视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圈,这些概念与中世纪哲学的概念一样僵化和确定,并且在没有多少批判性研究的情况下被接受。我将这种自然哲学称为‘唯物主义’。不仅是科学家是唯物主义者,而且所有哲学流派的支持者也是如此。唯物主义者与哲学唯物主义者在对自然与心灵的排列问题上有所不同。但没有人怀疑自然哲学本身是属于我所说的唯物主义类型的。这是我已经在我的这门课程之前的两节讲座中检查过的哲学。它可以总结为一种信念,即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并且这种物质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于一个一维无扩展时间瞬间序列的每个连续成员中。此外,每个时刻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这些实体形成一个空间配置,位于一个无界空间中。在这一理论看来,空间---在这种理论中---将与瞬间一样瞬时,因此需要解释连续瞬时空间之间的关系。然而,唯物主义理论对此保持沉默;连续的瞬时空间被默契地组合成一个持久空间。这种理论是对经验的纯粹智力渲染,这种经验幸运地在科学思想的曙光中得到了阐述。它从亚历山大科学繁荣以来就主导着科学的语言和想象力,结果是,现在几乎不可能不假装它显而易见地讲话。”(怀特海 1920)。
直接实在论认为,现象经验是直接来自世界中的物体,没有任何介于其中的表征。它受到这样一种信念的驱动,即回归问题、主体-客体悖论以及同类人论证的递归形式表明,现象意识不可能只在大脑中发生。直接实在论者推论,如果现象意识不能是大脑中的事物,那么它一定是大脑外部的东西。
直接实在论主要有两种类型:自然二元论和行为主义(包括激进行为主义和分析行为主义)。一些行为主义者使用“直接知觉”一词而不是直接实在论,并认为只有知觉中不变的部分才是直接的(例如,参见迈克尔斯和卡雷洛 1981)。托马斯·里德通常被认为是直接实在论的创始人。在他的自然二元论中,他认为灵魂直接与经验内容接触,而这些内容是身体之外世界中的事物。里德的直接实在论在他的著名弟子威廉·汉密尔顿爵士的一句话中得到了总结:“在最简单的知觉行为中,我意识到自己作为知觉主体,并意识到外部现实作为被知觉的客体”。里德的自然二元论现在已被激进行为主义和分析行为主义所取代,它们回避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现象意识(如果它存在的话)是一种行为反射。
现代对直接实在论的辩护主要包括反对间接实在论或表征论的论证。奥斯汀(1962)和勒莫万(2004)等哲学家总结了直接实在论辩论,并确定了以下支持间接实在论的论点,并对每个论点都给出了反驳。
1. 因果论证:知觉涉及一系列因果事件,例如光子的反射、视网膜色素的漂白等,因此知觉必须涉及这一因果链的终点。直接实在论者的回应是,尽管感觉中可能存在因果链,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链的终点是现象经验的内容。
2. 时间滞后论证:光从物体传播到感官需要时间,视网膜发生化学变化也需要时间等等。直接实在论者的回应是,直接知觉可以追溯到过去。
3. 知觉部分性论证:我们只感知物体的表面,而且只感知部分表面。由于整个物体将被直接感知,因此知觉一定是间接的。直接实在论者的回应是,即使只感知到物体的部分,直接知觉也可能发生。
4. 知觉相对论证:物体看起来形状不同,取决于观察点。直接实在论者的回应是,如果知觉可以追溯到过去,那么它应该没有问题追溯到视线的一条线上。然而,勒莫万的论证似乎没有包含现象经验的几何性质,试图用运动来解释几何。
5. 知觉错觉论证:当一根棍子从水面上伸出来时,它看起来可能会弯曲。直接实在论者将论证 (4) 应用于这个问题。弯曲的棍子错觉是眼睛之外世界中的一个物理事件,而不是像穆勒-莱耶错觉等正常的视觉错觉,参见 (6) 对视觉错觉的讨论。
6. 幻觉论证:幻觉并不存在于身体之外的世界中。这对直接实在论者来说非常成问题,尤其是在将清醒梦、梦境和视觉想象力与幻觉一起考虑时。直接实在论者将这些现象归类为非知觉,或者否认它们实际上存在为现象。间接实在论者会坚持认为所有知觉都是一种重建,并使用像穆勒-莱耶错觉、埃姆斯房间等视觉错觉来证明这一主张,因此直接实在论者对幻觉、梦境等的处理方式可能看起来是不愿接受间接实在论,而不是一个论点。
7. 可疑论证(参见:不可疑论证):我们不能怀疑当前的现象经验,但我们可以怀疑身体之外的世界,因此现象经验不是身体之外的世界。直接实在论者回到现在主义或功能性现在主义来反驳这一论点。如果现象经验是瞬时的,并且在每个瞬间都被重新创造,那么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怀疑。
以上内容总结了直接实在论者对视觉知觉的立场。在直接实在论辩论中,也考虑了其他感觉方式。
福勒(1986)认为,声音与世界中的物体相连。这个想法很奇怪,因为只有当物体被看到和听到时,声音才似乎与世界中的物体紧密相连。例如,当一个受试者被蒙住眼睛时,就会发现定位世界中声音的位置会有很大的误差,这对低频声音尤其如此。直接实在论的方法难以解释从受试者被蒙住眼睛时的位置不确定的声音,到蒙眼被移除后与视觉事件绑定的声音之间的转变。它还遇到了解释来自单个扬声器的人声如何与电影屏幕上的嘴唇动作绑定在一起的问题。如果绑定不是在大脑中发生的,那么它是在哪里发生的?
疼痛对直接实在论来说尤其成问题,因为与“红色”被推断为电子或光的属性的色觉不同,疼痛是一种内在体验,而不是组织损伤的属性。组织损伤具有出血、风团形成等属性,但疼痛似乎是大脑中的现象体验,而“幻肢痛”可以在没有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发生(有关进一步分析,请参见 Aydede (2001)、Tye (2004) 以及 Chapman 和 Nakamura (1999))。仔细观察,其他感觉似乎也是内在体验,而不是直接感觉。例如,下面插图中不同色调的红色十字架都是由于相同的光波长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体验中的色调范围与页面或屏幕上的实际物理红色无关。
直接实在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没有克服它应该解决的问题。直接实在论的论证从这样一种观点开始,即表征论(现象经验在大脑中的观点)存在严重的问题,而直接知觉是一种没有这些问题的替代方案。然而,仔细观察,直接实在论与表征论几乎有相同的问题。如果现象经验是世界本身,那么莱尔的回归就适用于世界本身,而这只能通过假设现象经验是世界的子集(即:一个表征)来避免,该子集从世界中不属于现象经验的其他部分接收输入。
人们还普遍认为,直接实在论避免了递归论证,因为它认为观察者与被观察的事物之间的分离仅仅是由于世界的几何形状。如果眼睛和世界之间存在这种简单的几何形状,那么它也应该在大脑中存在,并且可以使用类似的几何解释来避免表征中的递归。
这些要点在下面的插图中显示。
科学家对直接实在论还有一个问题。下面的插图表明,我们对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现象体验大不相同。
很难理解现象体验的形式和内容如何直接依赖于身体之外的世界。从身体之外的测量推断出的世界似乎是一组模糊的量子现象,在任何时刻都以三维概率场的形式排列。这个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大部分是空间。另一方面,现象体验的世界包含着单面的物体,它们就像指向一个观察点的二维向量场,而这个观察点显然与它们分离。现象体验不是三维的,任何时刻都无法在其中获得物体的背面。视觉现象体验似乎是抽象观察点与身体外部世界部分的反射属性之间的几何关系。它是一种粗略地覆盖了推断出的现实中角分离的形式,提供了近似的方向数据。它不像身体之外的自身事物,甚至类型也不一样,而是一组方向向量。(有关深度知觉的讨论,请参阅有关感知神经科学的模块)。
如果视觉现象体验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身体之外世界中事物的角度位置而分离的抽象,那么那些认为现象体验就是世界本身的理论就有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角度位置排列的事物,可以出现在从中心点沿半径方向的任何一组类似事物之上。
如果直接实在论者承认事物正如它们所表现的那样,根据“点眼”的角度位置观察,那么任何半径为任何值球体内部的事物表示都会显得相似。无论视图包含世界本身还是世界的表示,“点眼”的几何形状都存在问题;它不可能是物质或能量块的运动,而点观察不可能是由于所有块都落在一个点上。换句话说,“视图”与19世纪的唯物主义不一致,需要科学解释。
激进行为主义和分析行为主义通过否定现象意识并坚持认为,获得意识和反射意识是唯一存在或必要的,来解决身体之外的测量推断出的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差异的问题。激进行为主义是心理行为主义的一个分支,由维果茨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附庸而建立,并由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推广(参见斯金纳1953)。心理行为主义中还有另一种运动,类似于激进行为主义,称为生态心理学(参见吉布森1966、1979,以及迈克尔斯和卡雷洛1981)。分析行为主义是由吉尔伯特·莱尔创立的哲学运动(参见莱尔1949)。
分析行为主义和激进行为主义的核心假设是意识的存在是瞬时的,因此可以应用可疑性论证、回归论证和递归论证(莱尔1949,斯金纳1971,以及参见以上关于莱尔的回归和主体-客体悖论的部分)。因此,直接实在论者能够暗示主体只是认为他们有过特定的体验(参见:丹尼特1991a)。有趣的是,消除主义者也认为体验就是世界本身,例如,对丹尼特关于心灵的观点的洞察可以在《意识解释》的第407-408页找到。
“根据文本,在他看来,好像他的心灵——他的视觉领域——充满了金绿色芽和摇摆枝条的复杂细节,但尽管看起来是这样,这只是一个错觉。这种“充满”从未进入他的心灵;充满仍然存在于外面的世界,在那里它不需要被表示,而只是存在。当我们在高度自我意识的时刻惊叹于我们意识体验的辉煌丰富时,我们惊叹的丰富实际上是外部世界的丰富,它拥有所有迷人的细节。它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心灵,而是仅仅是可用的”。
这是一个对直接实在论的清晰描述(尽管丹尼特没有把自己描述为直接实在论者)。
激进行为主义有时被描述为一个格言,即唯一重要的心理事件是那些发生在头脑之外的事件。这种荒谬导致了笑话。
问:两个行为主义者在街上相遇时会互相说些什么?
答:你很好。我怎么样?
问:两个行为主义者在性交后会互相说些什么?
答:那对你来说很棒。对我来说怎么样?
(齐夫1958)
然而,维果茨基、斯金纳和其他激进行为主义者认为,内在行为是可能的,因此大脑内部的事件会导致奖励或惩罚。维果茨基(1925)描述了这种方法。
“意识完全简化为根据一般规律运作的反射传递机制,即,除了反应以外,不能将其他过程纳入有机体。这也为解决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察问题的道路铺平了道路。内在感知和内省只有在存在本体感受领域和与之相关的次级反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始终是反应的回声”。
因此,激进行为主义者能够声称,那些被认为具有现象内容的表征是过程。即使是疼痛之类的事件,也可以解释为涉及皮肤内器官的反射。然而,通过打开这种反射可能发生在任何感觉器官(包括眼睛)的可能性,这使得激进行为主义成为一种混合的直接实在论/间接实在论哲学,意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像现象意识那样独立的东西(参见以下关于表征主义和意向性的部分)。
但这对科学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些似乎包含我们观察结果的现象意识真的可以根据一个理论而被争论为不存在吗?正如格雷戈里(1988)所说:“‘如果你不能解释它,就否定它’是处理诸如‘意识是什么?’之类的尴尬问题的策略之一”。但这是否是正确的策略?
直接实在论未能克服表征中固有的回归和递归问题。它提出现象意识与身体之外的物理世界相同,但随后必须使用大量论证来解释为什么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它的支持者诉诸于所有事物都可疑且可以自我误导的论证。然而,它仍然被广泛相信。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实在论在宗教自然二元论、某些形式的奥古斯丁神学、19世纪唯物主义及其后代(如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社会运动中被推崇。某些形式的强人工智能也需要它。也许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少有想法能像直接实在论那样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和辩护。
有趣的是,将直接实在论和间接实在论对电视上像卡通片一样简单的事物的解释进行比较(例如下面的图像)。根据间接实在论,卡通片将是使用来自感官的数据在大脑中构建的动态表示。这预测了大脑机制,用于对运动进行建模、组合颜色、绑定声音和视觉等,其中许多已经被验证。你能否演示直接实在论的理论如何解释包含卡通片的现象体验,并列出一系列该理论做出的预测?
在科学中,一个理论应该具有预测价值,例如,信息论描述了如何将事物的状态压印在一个载体上,以便信号可以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该理论预测信号到达目的地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从目的地事件推断源的状态、可以传输的信息总量等等。在目的地,通过交互和测量直接知道的是信号的形式,而源的形式则是推断出来的。直接实在论是对这种信息论的直接挑战,但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比现象意识更强大的预测性描述,或者体验始终依赖于世界中事物与大脑某处之间的信息流发生的情况?直接实在论有物理理论吗?
最终,似乎直接实在论与信息论的各种理解有关。例如,奥斯丁(1962)讨论了当我们看到一个伪装成谷仓的教堂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并评论道:“当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现在看起来像谷仓的教堂”。我们看到的是教堂还是谷仓?科学信息论对此很清楚,教堂是由来自其组成部分的量子态的选定信息组成的实体,伪装教堂的光学图像是由投影它的屏幕发出的光子的排列,视网膜根据光学图像具有化学和电事件的排列,而意识视觉体验与视网膜上事物的排列相关。意识体验也与视网膜图像作为谷仓或教堂的分类相关联这一事实表明,意识体验是大脑中事物的排列,这些排列基于视网膜排列和关系数据库的内容。
奥斯丁的论证被神话化,成为“感官数据”理论是错误的最终证明。然而,正如将在下面看到的那样,感官数据理论只是声称在身体之外的信息状态与报告为意识体验的信息状态之间存在一系列信息状态,即:主体报告说教堂被伪装时,它确实被伪装了。
间接实在论
[edit | edit source]间接实在论提出,现象意识是存在的,并且是一组信号或感官数据,通常在大脑中。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的哲学家都提出了这一观点,这可能是直到18世纪为止意识体验最广泛的观点。
罗素(1912)深入讨论了感官数据的概念。罗素的原始定义如下
“让我们将‘感官数据’这个名字赋予那些在感觉中直接知道的物体:比如颜色、声音、气味、硬度、粗糙度等等。我们将“感觉”这个名字赋予直接意识到这些事物的体验。因此,每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对该颜色的感觉,但颜色本身是一种感官数据,而不是一种感觉。颜色是我们直接意识到的东西,而意识本身就是感觉。很明显,如果我们想了解关于桌子的任何事情,就必须通过与桌子相关的感官数据——棕色、长方形、光滑度等等——来实现;但是,由于已经给出的原因,我们不能说桌子就是感官数据,也不能说感官数据是桌子的直接属性。”
罗素的定义是一个唯物主义概念,其中经验总是**关于**某种事物,因为无持续时间的现在时刻总是已经过去了。因此,它不同于一些经验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认为经验不局限于无持续时间的瞬间。
科学是间接实在论,因为它认为科学家只能对世界上的事件进行**测量**。这些测量会产生信号,这是与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退相干理论**,信号是一种状态,它是测量仪器状态和被测量物状态的混合。例如,眼睛是测量仪器,对光子敏感,光子是包含状态的信号,该状态基于表面中电子的状态,而电子的状态基于表面的状态等等。科学推断允许从光子的状态推断表面状态的某些方面。
在现代间接实在论中,人们试图区分意识经验的现象内容与访问这种现象内容所涉及的处理过程。根据这些理论,现象经验是作为经验内容的信号的排列。这种排列形成了对世界中事物的**表征**,因此这种形式的间接实在论被称为**表征主义**。Tye(2003)描述了表征主义理论的类型
“我迄今为止所提出的表征主义,是在质料方面的一个同一性论证:质料被认为与某些表征内容完全相同。”
Tye 还描述了这种表征主义观点的变体
“有时人们认为,质料与经验的某些表征属性完全相同;有时人们认为,这些表征属性本身是不可还原的(Siewert 1998)。还有一种更弱的表征主义版本,根据这种版本,在形而上学上,具有相同表征内容的经验在质料上也完全相同。显然,这种上位论证留下了关于质料本质的进一步问题。”(Tye 2003)。
从科学意义上说,直接实在论者认为现象经验是身体之外(他们称之为“事物本身”)世界中的事物旁边发生的信号,而间接实在论者通常认为现象经验是大脑中的信号。从信号流动的模式可以看出,进入大脑的信号保留了原始信号的空间关系,并对原始信号中的属性进行编码。这意味着,只要后者相对于来自身体的信号以适当的方向排列,原始信号(在 QM 源旁边)和大脑中的信号是等效的。这两组信号都可以传输或包含相同的信息。目前,无论是直接实在论还是间接实在论都无法解释经验中视点是如何产生的,即:我们似乎是如何通过一个明显的空间看到构成经验内容的信号的。因此,直接实在论和间接实在论之间的选择归结为世界和现象经验之间只有一组信号还是一连串信号。
以下是间接实在论的哲学论据
1. 可变视角:当我们看到事物时,视角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看到的东西一定是不同的一组信号,而不是一个恒定的物体。
2. 幻觉:我们可以透过手指看,也可以看到各种颜色,而测量告诉我们只存在一种颜色。直接实在论者引用了“弯曲的棍子幻觉”,但这根本就不是幻觉,而是一个物理事件。
3. 幻觉:两个人可以有包含一张桌子的现象经验。第一个可能是在看一张真实的桌子,而第二个可能是在幻觉中看到一张桌子。如果这些桌子是一样的(从现象上看),那么经验就是间接的。
4. 重影:按压一只眼睛的侧面,就会出现两个影像(参见休谟 1739),但世界上并没有两件东西。
5. 时间间隙论证:根据唯物主义,过去已经过去了。被看到的事物不再以与经验中状态相关的状态存在。在极端情况下,夜空中的一些星星已经不存在了,但仍然存在于经验中,因此经验一定是派生的信号。
6. 疼痛、颜色和气味等次要品质在信号源中并不存在作为物理事物,很可能是大脑中信号的属性。
间接实在论得到了神经科学最新发现的有力支持,例如,现在已经清楚的是,现象经验中的颜色和运动都是由皮质过程添加的。在**色盲症**患者中,大脑皮层 V4 区受到损伤,报告说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没有颜色视觉,而在**先天性色盲症**患者中,人们甚至不理解“颜色”的含义。在一种被称为**运动不能症**的惊人疾病中,患者感知运动是一系列静止的图像(Rizzo 等人 1995)。运动不能症通常与皮层 V5 区受损有关。Moutoussis 和 Zeki(1997)已经证明,颜色的添加比运动的添加速度更快。关于意识的神经科学部分描述了这些发现以及大脑中形成现象经验的许多其他方面。
不幸的是,了解构成意识经验内容的信号所在位置并不能解决现象意识的问题。无论这些信号是在世界中的物体旁边还是在脑中的一连串信号的末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它们是如何以经验的形式排列的。如果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有一种关于表征主义的唯物主义解释,其中表征被重新定义为意向状态
“解释(更模糊的)哲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的一种方法是:它是精神状态或事件的方面,它在于这些状态或事件是关于事物的(如关于“你在想什么?”和“你在想什么?”的问题)。意向性是精神(或精神状态)对事物、物体、状态、事件的指向性。因此,如果你正在思考旧金山,或者正在思考旧金山的生活成本上升,或者正在思考你在联合广场与某人会面——你的思维、你的思考,是针对旧金山,或者生活成本上升,或者联合广场的会面。思考本身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思考某事。这种关于‘指向性’的意向性概念在弗朗茨·布伦塔诺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以及那些在回应他的人的著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在第 3 节中进一步讨论)。”(Siewert 2003)
这个定义允许将“表征”重新定义为数据流,而不是一组以某种心理或神经状态排列的事物,来代表空间中的事物。胡塞尔认为,这种方法将允许对意识进行描述,这种描述“谨慎地避免确认时空现实中任何事物的存在”(Siewert 2003),尽管可以说,任何描述(例如数据流)永远无法摆脱在某个地方的时间表征的约束。
不幸的是,“意向性”的概念已经变得非常多样化,它几乎可以应用于意识描述的任何方面。Loar(2001)给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其中“意向性”被认为与“表征”和“构思”重叠
“一个人的想法以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表征——构思事物:感知地,记忆地,描述地,通过命名,通过类比,通过直观的排序,理论地,抽象地,隐式地和显式地。这些不同的构思方式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具有意向属性,并且它们本质上具有意向属性。”
“意向状态”一词的使用已经变得如此广泛,以至于它现在只表示一个关于另一个状态的状态。
参考文献
Siewert, C. (2003).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nsciousness-intentionality/
另见 Loar, B. (2001)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s the Basis of Mental Content”, in Reflections and Replies, ed. M. Hahn and B. Ramsberg, MIT. http://www.nyu.edu/gsas/dept/philo/courses/concepts/loar.html Williford, K.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ntionality. Intentionality: Past and Future, edited by Gábor Forrai and George Kampis, Amsterdam/New York: Rodopi. http://web.stcloudstate.edu/kwwilliford/Intentionality%20of%20Consciousness.pdf
Byrne, A. (2001). Intentional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April 2001):199-240. http://stripe.colorado.edu/~leeds/byrne.pdf
“笛卡尔物质主义”一词曾经指代的是思想存在于大脑中的观念(例如,参见 Block 1995)。这个词在哲学中基本上不再使用,直到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在1991年的《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一书中重新使用。丹尼特在他的讨论中使用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定义,也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思想”定义。参见关于丹尼尔·丹尼特的章节以了解丹尼特的批评。坚持思想存在于大脑中的哲学家往往称自己为“间接实在论者”或“表征论者”,他们认为意识经验的底层存在于大脑中,并否认丹尼特的批评适用于他们的观点。丹尼特的批评基于物质主义的假设,即如果大脑中存在一个表征,那么为了让这个表征成为思想的一部分,还需要从这个表征中流出更多物质。
心理状态就是脑状态的观念被称为思想的同一性理论。同一性理论有两种,在类型同一性理论中,认为心理状态与脑状态相同,而在标记同一性理论中,认为心理状态与脑状态相关。
类型同一性理论遭到了帕特南(Putnam)在“心理状态的本质”一文中批评,他在文中指出,如果心理状态是功能,那么类型同一性理论将预设具有相同心理状态的动物需要具有相同的脑结构。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动物拥有执行类似整体功能但并不相同的功能系统。换句话说,如果假设意识经验是一组功能,那么标记同一性理论比类型同一性理论更有可能。
帕特南的批评并没有排除涉及“被动观念”(即:非经典功能状态)的思想同一性理论。
大多数思想同一性理论都是表征性的,物理状态以某种方式代表着世界。所有思想同一性理论都涉及笛卡尔物质主义,因为心理状态就是脑状态。根据同一性理论,思想存在于大脑中。
帕特南,H. (1967) 心理状态的本质。在《心灵的本质》中,由罗森塔尔编辑,第197-203页。最初发表于“艺术、心灵与宗教中的心理谓词”,由卡皮坦和梅里尔编辑,第37-48页。
在考虑围绕二元论的论证之前,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信息”,因为许多这些论证与信息作为一组可以传输的状态与表达该信息的底层或从该信息中推导出信息的底层之间的区别相似。参见基本信息和信息系统理论。
哲学家笛卡尔分析了他的经验,并发展了对其排列方式的经验描述。他将心理图像和感知描述为在空间上延伸并具有持续时间。他称这些延伸的东西为观念(笛卡尔观念),并提出它们是大脑中的模式。笛卡尔认为松果体是最有可能容纳这些观念的位置,因为它是大脑中为数不多的单个器官之一。他还提出,存在一个直接接触这些观念的理性灵魂。
“现在,在这些图形中,应该被认为是观念的不是那些印在外部感官器官上或大脑内部表面上的图形,而是那些在H腺体(想象力和“共同感”所在之处)表面上的精神中留下的图形。也就是说,只有后一种图形才应该被认为是理性灵魂与这个机器相结合时,当它想象某个物体或通过感官感知它时,直接考虑的形态或图像。”笛卡尔(1664)
参见关于笛卡尔的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和参考文献。
笛卡尔认为灵魂是一个物理点,一个非延伸的实体,就像心灵的眼睛一样。他称这个非延伸的地方为res cogitans,并得出结论,它是一种与物质事物不同的物质。
“.. 从而我得出结论,我是一个物质,它的全部本质或性质仅仅在于思考,为了存在,它不需要任何地方,也不依赖于任何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是我,那就是我的心灵,与身体完全不同,甚至比身体更容易被认识,并且是这样的,即使身体不存在,它仍然会继续成为它所是的一切。”笛卡尔(1637)
这种非物质的非延伸物质赋予了“物质”一词新的含义。它作为一种概念被洛克、休谟、贝克莱以及许多其他哲学家攻击。关于存在两种物质的观念,一种构成物质世界,另一种构成灵魂,是二元论一词的起源,但二元论作为一种概念,已经超出了最初的意义。笛卡尔二元论是一种物质二元论。
笛卡尔二元论试图解释我们的经验。根据笛卡尔的说法,一个非延伸的观察点需要超自然的东西才能存在。
里德的自然二元论也认为存在一个灵魂点,它观察着事物,但它提出,这些事物是在世界中而不是在脑中形成的。
另一种二元论源于对倒退论证和小人论证的特定解释。这些论证表明,现象体验并非完全归因于事物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即:它并非归因于经典过程和功能)。属性二元论断言,当物质以适当的方式组织起来(即:以活生生的人体组织起来的方式)时,心理属性就会出现。
正如戈德曼(Goldman,1993)所指出的,定性体验在对系统的功能描述中似乎并非必需。
“对于任何对处于疼痛状态(或有痒的感觉)的系统的功能描述,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另一个具有相同功能描述但缺乏疼痛感(或痒感)的定性属性的系统。”
当然,一个仅仅在掉到地板上时报告“我疼”的词语的功能系统不需要任何疼痛感的定性属性。缺失的定性论证表明,即使在一个大型系统中,执行任何经典功能也不需要定性属性。
查尔莫斯(Chalmers,1993)在评论戈德曼的观点时,说这意味着僵尸可能存在,它们是人类的功能复制品,但没有定性体验。
“在我看来,避免这种结论的唯一方法是否认僵尸戴夫是一个概念上的可能性;而否认僵尸戴夫是一个概念上的可能性的唯一原则性方法是允许功能组织在概念上构成定性内容。”查尔莫斯(1993)。
换句话说,他将定性体验与功能等同起来。根据查尔莫斯(1996)的说法,定性体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功能。
“我认为,意识体验源于细粒度的功能组织。更确切地说,我将论证一个组织不变性原则,认为对于任何具有意识体验的系统,任何具有相同细粒度功能组织的系统都将具有定性上相同的体验。根据该原则,意识是组织不变性:一个在给定系统的所有功能同构体中保持不变的属性。无论是硅芯片、中国的人口还是啤酒罐和乒乓球实现的组织都没有关系。只要功能组织正确,意识体验就会被决定。”第249页
查尔莫斯关于功能组织的观念中隐含着一种有时模棱两可的暗示,即功能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形式;例如,在他的论证发展中,他提到了用无机单元“细粒度”地替换有机功能单元。
查尔莫斯实际上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首先是定性体验发生在事物的运动(功能)过程中,其次是定性体验独立于任何特定基质。**为了使第一个观点与物质主义一致,定性体验对功能没有影响,它们必须是附现象。附现象定性体验不会被倒退论证和小人论证所禁止,并且类似于贝克莱的“被动观念”。**
关于是否可以将表象现象归类为物理现象,取决于对“物理”一词的定义。如果物理功能导致了表象现象,但表象现象无法影响功能,那么表象现象在由物理事件引起的情况下可以被认为是“物理的”,但在与进一步的物理事件隔离的情况下可能被认为是非物理的。从哲学角度来看,它们违反了因果闭合原则。然而,还有其他基于方法论自然主义等论点的物理主义定义,这些定义认为,任何可以使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事物都是物理事物(参见 Stoljar 2001)。因此,虽然表象现象可能不符合唯物主义,但它们可能被物理主义所包含;作为与物质事件相关的事件,它们正在等待一个物理理论来解释它们是如何从给定功能中产生的。
读者可能会考虑现象意识是否确实是表象现象。经验报告表明它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不同(参见直接现实主义) - 我们能否生成关于表象现象的经验报告呢?
术语属性二元论描述了物理事件如何导致一组无法从物理系统的精细结构中预测的属性。存在“二元论”是因为一组事件与两组属性相关,其中一组属性与唯物主义无关。在上面提出的关于意识的提议中,除了唯物主义之外,还需要额外的假设来解释表象现象。属性二元论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理论,即可能存在意识的理论,但这需要一些新的假设。
关于意识的“何时何地”,属性二元论指出它存在于生物体执行的过程和生物体的各个部分中。
**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Chalmers 提议表象现象是特定信息处理结构的体现。**
- Block, N. (2006). Max Black's objection to mind-body identity. Oxford Review of Metaphysics No.3. http://philrsss.anu.edu.au/BlockFest/MaxBlack.rtf
- Chalmers, D.J. (1993) Commentary on "The Psychology of Folk Psycholog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35-36, 1993
- Chalmers, D.J.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Goldman, A.I., (1993). The Psychology of Folk Psycholog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 15-28 (1993). http://www.ecs.soton.ac.uk/~harnad/Papers/Py104/goldman.psyc.html
谓词二元论
[edit | edit source]谓词二元论是大多数非还原性物理主义者所持有的观点,例如唐纳德·戴维森(1980)和杰里·福多尔(1968),他们坚持认为,虽然只存在一类本体论上的物质和物质属性(通常是物理的),但我们用来描述心理事件的谓词无法用自然语言的物理谓词来重新描述(或还原)。如果我们将谓词一元论描述为消除性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观点,他们认为诸如“相信”、“渴望”、“思考”、“感觉”等意向性谓词最终将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中消除,因为它们所指称的实体并不存在,那么谓词二元论最容易被定义为对这一立场的否定。谓词二元论者认为,所谓“民间心理学”,包括所有关于命题态度的归因,是描述、解释和理解人类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戴维森赞同异常一元论,根据该理论,不存在严格的心身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在其被描述为心理和物理事件的情况下将心理和物理事件联系起来。然而,所有心理事件也具有物理描述。正是从后者的角度,这些事件才能在规律性的关系中与其他物理事件联系起来。心理谓词在本质上与物理谓词(偶然的、原子的和因果的)不可还原地不同(理性的、整体的和必要的)。
(基于维基百科文章的部分)
- Davidson, D (1980).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924627-0
- Fodor,J. (1968)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Random House. ISBN 0-07-021412-3.
二元论中心灵与大脑的相互作用
[edit | edit source]交互作用论
[edit | edit source]交互作用论认为,心理状态,例如信念和欲望,与物理状态之间存在因果相互作用。尽管通过逻辑论证或经验证明很难确定其有效性或正确性,但这种观点对常识直觉很有吸引力。它对常识有吸引力,因为我们周围充斥着诸如儿童触摸热炉子(物理事件)导致他感到疼痛(心理事件),然后尖叫(物理事件)导致他的父母感到恐惧和保护(心理事件)等等这样的日常事件。
表象论
[edit | edit source]根据表象论,所有心理事件都是由物理事件引起的,并且没有物理后果。因此,决定拿起一块石头的心理事件(称之为“M”)是由大脑中特定神经元的激发引起的(称之为“P”),但是当手臂和手移动去拿起一块石头时(称之为“E”),这仅仅是由 P 引起的。物理原因原则上可以还原为基本物理学,因此使用这种还原论的解释消除了心理原因。如果 P 导致 M 和 E,那么 E 的解释中就不会出现过度决定。
平行论
[edit | edit source]心身平行论是一种关于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相互作用的非常不寻常的观点,这种观点最突出,也许唯一真正地由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倡导。与马勒布朗什和之前的其他人一样,莱布尼茨认识到笛卡尔关于因果相互作用发生在大脑中物理位置的观点的弱点。马勒布朗什认为,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提出了偶然论,指出这些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由上帝在每个特定场合的干预引起的。莱布尼茨的想法是,上帝创造了一个预定的和谐,因此只有在物理和心理事件似乎相互引起,并被相互引起的时候才如此。实际上,心理原因只有心理影响,物理原因只有物理影响。因此,该术语“平行论”被用来描述这种观点。
偶然论
[edit | edit source]偶然论认为,身体事件是造物主导致相应心理事件发生的契机,反之亦然。任何这样的观点都需要神学结构作为前提。
进一步阅读
[edit | edit source]- Robinson, Howard, "Du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03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03/entries/dualism/
- Robinson, H. (2003) "Dualism", in S. Stich and T.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Oxford, 85-101.
- Amoroso, R.L. (2010) "The complementarity of Mind and Body: Realizing the Dream of Descartes, Einstein and Eccles",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SBN 978-1-61668-203-3, https://www.novapublishers.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2759
唯心主义
[edit | edit source]根据唯心主义,只有精神才是真正存在的。
个人意识体验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与世界和大脑的结构相关联,方式有几种。它可能是唯我论,或者可能是上帝的心灵。
这是一个残缺,需要扩展。.
泛心论
[edit | edit source]===词源=== 古希腊语 *pan* (πᾶν : "所有,一切,整体") 和 *psyche* (ψυχή : "灵魂,精神").[1]:1 Psyche 来自于 ψύχω ( *psukhō*, "我吹"),意思是指精神或“生命呼吸”。
泛心论的支持者菲利普·戈夫,将泛经验主义和泛认知主义区分开来。泛经验主义认为 *经验* 是无处不在的,而泛认知主义认为 *认知* 是无处不在的。大多数现代泛心论的支持者,如安娜卡·哈里斯和大卫·查尔默斯,都小心地与泛认知主义划清界限。
在一些解释中,例如单子论,泛心论和唯心主义可以重叠,因为宇宙被认为是由无限的点意识组成,每个点意识都包含关于整个宇宙的信息。
个人意识经验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与世界和大脑的结构在许多方面相关。
这是一个残缺,需要扩展。.
Seager W. & Allen-Hermanson (2001). ‘泛心论’。在线文档: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在线],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panpsychism/,[访问于 2005 年 10 月]
上位论
- Chalmers, D.J. (1996). 意识心灵。牛津大学出版社。
回归问题
- Ryle, G. (1949) 心灵的概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9 年。
小矮人论证
- Gregory, R.L. (1990) 眼与脑:视觉心理学,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司,纽约。
- Gregory, T.L. (1987). 牛津心灵伴侣。牛津大学出版社。
主体-客体悖论
- James, W. (1904) “意识”存在吗?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方法杂志,1, 477-491。
- 黑格尔,G.W.F. 心灵哲学:第一部分。心灵主体 B. 心灵现象学意识 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第三部分
- Velmans, M. (1996) 意识和“因果悖论”。行为与脑科学,19 (3): 538-542。
- Bermudez, J.L. (1999) 自我意识悖论(表征和心灵)心理学:10,#35
本体论地位
- Bierman, D.J. (2004) 直觉决策之前的无意识过程 http://m0134.fmg.uva.nl/~djb/publications/2004/Intuition_bialsymp2004.pdf
- Damasio, A.R. (1994). 德卡尔的错误:情感、理性与人类大脑。纽约:Grosset/Putnam 图书。
- 康德,I. 纯粹理性批判 http://www.arts.cuhk.edu.hk/Philosophy/Kant/cpr/
现象意识与通路意识
Block, N. (1995) 关于意识功能的混淆。行为与脑科学 18 (2): 227-287。 http://www.bbsonline.org/documents/a/00/00/04/31/bbs00000431-00/bbs.block.html
Block, N. (2004). *认知科学百科全书*。 http://www.nyu.edu/gsas/dept/philo/faculty/block/papers/ecs.pdf
Dennett, D. (1978). 为什么你不能制造一台能感受到疼痛的计算机,在:脑力激荡。马萨诸塞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0-229。
Dennett, D. (1988). 否定感觉质量。在 A. Marcel 和 E. Bisiach 编辑的,现代科学中的意识,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8。转载于 W. Lycan 编辑的,心灵与认知:读者,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0,A. Goldman 编辑的,哲学与认知科学读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3。 http://ase.tufts.edu/cogstud/papers/quinqual.htm
Edelman, G.M. (1993). 明亮的空气,灿烂的火焰:关于心灵物质。纽约
Feyerabend, P. (1963). 心理事件与大脑,哲学杂志 40:295-6。
Huxley, T. H. (1874). 关于动物是自动机的假设及其历史,双周评论,新系列 16:555-580。转载于方法与结果:托马斯·H·赫胥黎的论文(纽约:D. 阿普尔顿与公司,1898 年)。
Nagel, T. (1974). 做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哲学评论 LXXXIII,4(1974 年 10 月):435-50。 http://web.archive.org/19990218140703/members.aol.com/NeoNoetics/Nagel_Bat.html
Rey, Georges,(1997). 当代心灵哲学。布莱克韦尔:牛津
Sellars W. (1956). 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在:Feigl H 和 Scriven M(编辑)科学基础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概念: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第 1 卷。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53-329
Whitehead, A.N. (1920). 自然的概念。第 3 章:时间。 http://spartan.ac.brocku.ca/~lward/Whitehead/Whitehead_1920/White1_03.html
直接实在论
- Austin, J.L. (1962) 感知与可感知,由 Geoffrey J. Warnock 编辑(牛津,1962 年)
- Aydede, M. (2001) 自然主义、内省和关于疼痛的直接实在论。意识与情感,第 2 卷,第 1 号,2001 年,第 29-73 页。
http://web.clas.ufl.edu/users/maydede/pain.pdf
- Chapman, C.R. 和 Y. Nakamura (1999). 灵魂的激情:意识研究者对疼痛的介绍。意识与认知,8: 391-422。
- Dennett, D. (1991a). 意识解释。波士顿:小,布朗
- Dennett, D. (1991b). 可爱而可疑的品质。对 David Rosenthal 的“意识和感觉质量的独立性”的评论,在 E. Villanueva 编辑的,意识,(SOFIA 会议,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利福尼亚州阿塔斯卡德罗:里奇维尤 1991。 http://ase.tufts.edu/cogstud/papers/lovely&s.htm
- Fowler C A (1986): “从直接实在论的角度看言语感知研究的事件方法”,语音学杂志 14(1):3-28。
- Gibson, J. J. (1966) 感官被认为是知觉系统。霍顿·米夫林公司,波士顿。
- Gibson, J. J. (1979) 视觉知觉的生态学方法。: 劳伦斯·厄尔鲍姆联合出版商,希尔斯代尔。
- Gregory, R.L. 1988. 科学与哲学中的意识:良心与良知。当代科学中的意识第 12 章。(编辑:Marcel, A.J. 和 Bisiach, E.)。牛津科学出版物。
- Le Morvan, Pierre (2004). 反对直接实在论的论点以及如何反驳它们。*美国哲学季刊*,*41*(3),221-234](pdf) http://www.tcnj.edu/~lemorvan/DR_web.pdf
- Michaels, C. F. 和 Carello, C. (1981). 直接知觉。世纪心理学系列。普伦蒂斯·霍尔。 ISBN 01312147912 无效 ISBN。1981。在此下载此书 http://ione.psy.uconn.edu/~psy254/MC.pdf
- Oliveira, André L. G. 和 Oliveira, Luis F. (2002) 迈向音色的生态学概念。在 2002 年听觉知觉认知与行动会议论文集中,堪萨斯城。 http://cogprints.org/2713/
- Skinner, B. F. 科学与人类行为。纽约:麦克米伦,1953 年。
- Skinner, B. F. 1971. 超越自由与尊严。纽约:诺普夫。
- Skinner, B. F. 1948. 瓦尔登二世。纽约:麦克米伦。
- Tye, M. (2004). 再看关于疼痛的表征主义。意识与情感 2004 年,关于疼痛的特刊,由 Murat Aydede 编辑(包含 M. Aydede、N. Block、B. Maund 和 P. Noordhof 的回复) http://sun.soci.niu.edu/~phildept/MT/RepresentationalismAndPain.pdf
- Vygotsky, L.S.(1925) 意识作为行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问题。未被发现的维果茨基:关于文化历史心理学史前研究(欧洲科学与思想史研究。第 8 卷),第 251-281 页。彼得·朗出版社。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vygotsky/works/1925/consciousness.htm
- Ziff, Paul. “关于行为主义。”分析 18 (1958): 132-136。引用自 Larry Hauser 在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中的引用。 http://www.utm.edu/research/iep/b/behavior.htm#B。F. 斯金纳:激进行为主义
间接实在论
- Moutoussis, K. 和 Zeki, S. (1997). 视觉知觉异步的直接证明。伦敦皇家学会会刊,B 系列:生物科学,264, 393 - 399。
- Rizzo, M.、Nawrot, M. & Zihl, J. (1995). 大脑运动性失认症中的运动和形状知觉。脑,118. 1105-1127。 http://nawrot.psych.ndsu.nodak.edu/Publications/Nawrot.pdf/RizzoNawrotZihl.1995.pdf
- Russell, B. (1912). 哲学问题。家庭大学图书馆。 http://www.ditext.com/russell/rus1.html
- Tye, M. (2003) 感觉质量。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qualia/#Repqualia
进一步阅读
- Hume, D. (1739). 人性论。 http://www.class.uidaho.edu/mickelsen/ToC/hume%20treatise%20ToC.htm
- Firth, R. (1949) 感知数据和知觉理论,心灵,58 (1949); 59 (1950)。(描述了早期拒绝间接实在论的原因) http://www.ditext.com/firth/spt.html
- Grush, R. (2000). 自我、世界和空间:自我中心和外中心空间表征的意义和机制。大脑与心灵 1(1):59-92。
http://mind.ucsd.edu/papers/sws/sws.html
- ↑ Clarke, D.S. *泛心论:过去和最近选集*。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