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创造力 - 概述/创造力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颖想法并将其从思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个过程包括原创性思维和随之而来的产出。

在历史上,创造过程被认为是神灵在创造主义和其他创世神话中“从无到有”的创造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创造力一词开始包含人类的创新,特别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并导致创造阶层的出现。

创造力来自拉丁语词creō,意思是“创造,制作”。社会对创造力概念的理解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术语本身也随之变化。最初在基督教时期,creatio被用来指代上帝的Ex nihilo行为,“从无到有”的创造。因此,Creatio与“facere”(“制作”)有着不同的含义,并且不适用于人类活动。在这一时期,艺术不是创造力的领域这一古老观点仍然存在。[1]

术语和概念的历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现代出现了转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发展了对自身独立性、自由和创造力的意识,并试图表达这种意识。第一个真正使用“创造力”一词的是波兰诗人马切伊·卡齐米日·萨尔别夫斯基,他将其专门用于诗歌。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创造力的概念遭到了抵制,因为“创造”一词被保留用于“从无到有”的创造。巴尔塔萨尔·格拉西安(1601-1658)只敢写道:“艺术是自然的完成,就好像它是第二个造物主一样……”[2]

除了诗歌之外,古代希腊的艺术概念(希腊语,τέχνη,téchnē——“技巧”和“技术”的词根)并不涉及行动自由,而是服从于规则。在罗马,这个希腊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视觉艺术家被认为与诗人一样拥有想象力和灵感。[3]

尽管希腊语和拉丁语都没有一个词可以直接对应于“创造力”一词,但希腊罗马的艺术、建筑、音乐、发明和发现提供了许多如今会被描述为创意作品的例子。来自叙拉古的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其“尤里卡”时刻体验到了创造性的瞬间,找到了他长期以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的答案。当时,外部创造性“守护神”(希腊语)或“天才”(拉丁语)的概念,与神圣或神性相联系,可能最接近于描述那些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创造性才能。[4]

到 18 世纪和启蒙时代,创造力概念在艺术理论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与想象力概念联系在一起。[1]

西方的创造力观可以与东方的创造力观形成对比。对于印度教徒、儒家、道家和佛教徒来说,创造最多是一种发现或模仿,而“从无到有”的创造概念在这些哲学和宗教中没有地位。[4]

在西方,到了 19 世纪,不仅艺术被认为是创造性的,而且只有艺术被认为是创造性的。当后来,在 20 世纪之交,人们开始讨论科学中的创造力(例如,扬·卢卡西维茨,1878-1956)和自然中的创造力(例如,亨利·柏格森)时,这通常被认为是将艺术特有的概念转移到了科学领域。[1]

创造过程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 19 世纪后期和 20 世纪初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96 年)和亨利·庞加莱(1908 年)等领先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开始反思并公开讨论他们的创造过程,这些见解为格雷厄姆·沃拉斯(1926 年)和麦克斯·沃特海默(1945 年)等先驱理论家在早期关于创造过程的论述中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正统心理学文献的角度来看,对创造力的科学研究的正式起点通常被认为是 J.P. 吉尔福德在 1950 年向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演讲,该演讲帮助普及了这一主题[5],并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创造力的概念化和心理测量的科学方法上。

与这些发展并行的是,其他研究人员采取了更务实的方法,教授实用的创造力技巧。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技巧是:

  • 亚历克斯·奥斯本的“头脑风暴”(从 1950 年代至今),
  • 根里奇·阿尔特舒勒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从 1950 年代至今),
  • 以及爱德华·德·博诺的“横向思维”(从 1960 年代至今)。

创造性思维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涉及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现新想法或概念,或现有想法或概念的新关联,这种过程是由意识或潜意识的顿悟过程驱动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有时被称为发散思维)通常被认为既具有独创性具有适当性。

虽然直观上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但实际上相当复杂。它已从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哲学、美学、历史、经济学、设计研究、商业和管理等角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力、非凡的创造力,甚至人工智能的创造力。与科学中的许多现象不同,创造力没有一个单一的、权威的视角或定义。与心理学中的许多现象不同,它也没有标准化的测量方法。

创造力被归因于各种因素,包括神圣干预、认知过程、社会环境、人格特质和偶然性(“意外”,“偶然”)。它与天才、精神疾病、幽默和快速眼动睡眠有关。 [6] 有人说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另一些人则说可以通过运用简单的技巧来教授它。创造力也被视为缪斯女神或缪斯女神的恩惠。

虽然它与艺术和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也是创新和发明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商业、经济学、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广告、游戏设计、数学、音乐、科学和工程以及教学等职业中都非常重要。

尽管,也许正因为创造力的模糊性和多维性,从追求创意和开发创造力技巧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整个行业。

莱昂纳多·达·芬奇以其创造性的作品而闻名。

创造力与右脑或额叶脑活动有关]],甚至与横向思维直接相关。

一些创造力研究者强调了创造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莱纳斯·鲍林被问及如何创造科学理论时,他回答说,一个人必须努力想出很多想法,然后抛弃那些无用的想法。

根据奥托·兰克的说法,创造力的另一个充分定义是它是一个“打破假设的过程”。当一个人抛弃先入为主的假设,并尝试一种对其他人来说似乎不可想象的新方法或方法时,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

区分创造力和创新

[edit | edit source]

明确区分创造力创新通常很有用。

创造力通常用于指产生新的想法、方法或行动,而创新则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既产生又应用这些创意的过程。

因此,在组织环境中,创新一词通常用于指一个组织产生创造性的新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新颖、有用且可行的商业产品、服务和业务实践的整个过程,而创造力一词则专门用于指个人或群体产生新颖想法,作为创新过程中的必要步骤。

例如,Amabile 等人(1996 年)认为,虽然创新“始于创意”,

“...个体和团队的创造力是创新的起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7]

虽然这两个词是新词,但它们相辅相成。为了保持竞争力,员工必须具有创造力才能进行创新。

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创造力

[edit | edit source]

对创造性思维背后的心理表征和过程的研究属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理解创造力的精神动力学方法,他认为创造力源于对名声、财富和爱情的受挫欲望,原本与神经症中的挫折和情绪紧张相关的能量被升华为创造性活动。弗洛伊德后来撤回了这一观点。 [citation needed]

格雷厄姆·沃拉斯

[edit | edit source]

格雷厄姆·沃拉斯在其 1926 年出版的著作《思想的艺术》中,提出了创造过程的首批模型之一。在沃拉斯的阶段模型中,创造性的洞察力和启迪可以通过一个包含 5 个阶段的过程来解释

(i) 准备(对问题的准备工作,将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并探索问题的各个方面),
(ii) 潜伏(问题被内化到潜意识中,表面上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iii) 预感(有创造力的人有一种“感觉”,认为解决方案即将出现),
(iv) 顿悟或洞察力(创造性的想法从潜意识处理中爆发出来,进入意识);以及
(v) 验证(验证、阐述,然后应用想法)。

在许多出版物中,沃拉斯的模型只是被视为四个阶段,其中“预感”被视为一个子阶段。有一些实证研究考察了沃拉斯模型中的“潜伏”概念所暗示的那样,中断或休息一段时间是否可以帮助解决创造性问题。沃德[8] 列出了为了解释为什么潜伏期可能有助于解决创造性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假设,并指出了一些实证证据与以下假设一致:潜伏期有助于解决创造性问题,因为它能够“遗忘”误导性的线索。没有潜伏期可能会导致解决问题者固执地坚持不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 [9] 这项工作反驳了早期的假设,即当意识思维忙于其他任务时,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会神秘地从潜意识中产生。 [10]

沃拉斯认为创造力是进化过程的遗产,它使人类能够快速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西蒙顿 [11] 在他的著作《天才的起源:达尔文视角下的创造力》中,对这一观点提供了更新的视角。

J.P.吉尔福德

[edit | edit source]

吉尔福德[12] 在创造力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区分了收敛性和发散性生产(通常重新命名为收敛性和发散性思维)。收敛思维的目标是找到问题的单一正确解决方案,而发散思维则涉及对一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多答案生成。发散性思维有时被用作心理学文献中创造力的同义词。其他研究人员偶尔也会使用灵活思维或流体智力等术语,这些术语与创造力大致相似(但不是同义词)。

亚瑟·科斯特勒

[edit | edit source]

在《创造的行动》中,亚瑟·科斯特勒[13] 列出了三种类型的有创造力的人——艺术家智者弄臣

相信这三位一体的人认为所有这三种元素在商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可以在“真正有创造力”的公司中识别出所有这些元素。科斯特勒提出了联想的概念——创造力源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参考框架的交集。

基因探索模型

[edit | edit source]

1992 年,Finke 等人提出了“基因探索”模型,其中创造力分为两个阶段:生成阶段,个人构建称为预发明结构的心理表征;探索阶段,利用这些结构提出创意。相比之下,韦斯伯格[14] 认为,创造力只涉及产生非凡结果的普通认知过程。

概念融合

[edit | edit source]

在 90 年代,认知科学中处理隐喻、类比和结构映射的各种方法开始融合,并在概念混合的标签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整合方法,用于研究科学、艺术和幽默中的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从盒子内部展现盒子之外的东西的能力."
The Ride

创造力和日常想象思维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日常思维中,人们经常自发地想象现实的替代方案,当他们思考“要是…”时。[15] 他们的反事实思维被视为日常创造性过程的一个例子。[16] 人们认为,创造现实的反事实替代方案依赖于与理性思维相似的认知过程。[17]

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学例子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雅克·阿达马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雅克·阿达马在其著作《数学领域的发明心理学》中,使用内省来描述数学思维过程。与将语言和认知等同起来的其他作者不同,他描述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基本上是无言的,常常伴随着代表问题完整解决方案的心理图像。他调查了当时(约 1900 年)一百位顶尖物理学家,询问他们如何开展工作。许多回答都反映了他的想法。

阿达马描述了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亨利·庞加莱等人的经验,他们用“突然的自然性”看到了完整的解决方案。[18]

许多其他人也曾在文学作品中报道过同样的事情,例如丹尼斯·布莱恩,[19] G.H. 哈代,[20] 沃尔特·海特勒,[21] B.L. 范德瓦尔登,[22] 和哈罗德·鲁格。[23]

为了详细说明一个例子,爱因斯坦在经过多年的徒劳无功的计算后,突然在一个梦中找到了广义相对论的解决方案,梦境“像一个巨大的骰子一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个巨大的宇宙地图在一个清晰的视野中勾勒出来”。[19]

阿达马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具有以下步骤:(i)准备,(ii)潜伏,(iv)顿悟,以及(v)验证五步格雷厄姆·沃拉斯创造性过程模型,省略了(iii)预兆,其中前三个步骤由阿达马引用,亥姆霍兹也提出过。[24]

玛丽-路易丝·冯·弗兰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著名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的同事玛丽-路易丝·冯·弗兰兹指出,在这些无意识的科学发现中,“始终反复出现且重要的因素……是完整解决方案的直觉感知的同步性,这可以通过推理进行检查”。她将呈现的解决方案归因于“原型模式或图像”。[25] 据冯·弗兰兹引用,[26] 荣格认为,“原型…只通过它们组织图像和思想的能力而显现,这始终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直到事后才能够被察觉”。[27]

创造力和情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些理论认为,创造力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

创造力和积极情感的关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伊森的说法,积极情感对认知活动有三个主要影响

  1. 积极情感使额外的认知材料可用于处理,从而增加可用于关联的认知元素的数量;
  2. 积极情感导致注意力分散和更复杂的认知环境,从而增加被视为与问题相关的元素的广度;
  3. 积极情感提高认知灵活性,从而增加不同认知元素实际关联的可能性。总的来说,这些过程导致积极情感对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

弗雷德里克森在她的扩展和构建模型中提出,积极情绪,如快乐和爱,扩展了一个人的认知和行动范围,从而增强创造力。

根据这些研究人员的说法,积极情绪增加了可用于关联的认知元素的数量(注意力范围)和与问题相关的元素的数量(认知范围)。

创造力和消极情感的关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另一方面,一些理论家认为,消极情感会导致更高的创造力。这种观点的基石是情感疾病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经验证据。在对来自 45 个不同职业的 1005 位 20 世纪杰出人物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肯塔基大学的阿诺德·路德维希发现,抑郁症与创造性成就水平之间存在轻微但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对高度有创造力的人及其亲属进行的几项系统研究发现,情感障碍(主要是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

创造力和情感在工作中的作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工作中,情感和创造力之间可能存在三种模式:积极(或消极)情绪,或情绪变化,可预测地先于创造力;创造力可预测地先于情绪;以及情感和创造力是否同时发生。

研究发现,情感不仅可能先于创造力,创造性成果也可能引发情感。从最简单的层面上来说,创造力的体验本身就是一个工作事件,与组织环境中的其他事件一样,它也会引发情绪。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创造性成就的定性研究和轶事表明,创造性洞察力通常伴随着喜悦的感觉。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称他 1907 年的广义相对论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的经验证据仍然非常初步。

与情感状态对后续创造力的潜伏效应形成对比,创造力的情感后果可能是更直接和更直接的。一般来说,情感事件会引发即时且相对短暂的情绪反应。因此,如果工作中的创造性表现对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个人来说是一个情感事件,这种影响可能只会在同一天的数据中体现出来。

一项纵向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工作场所创造力和情绪之间关系的见解。首先,积极情绪与创造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没有发现负相关关系。一个人在特定日期的情绪越积极,他们在当天和第二天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就越多——即使控制了第二天的情绪。甚至有一些证据表明这种影响会在两天后出现。

此外,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人们在同一天既经历了积极情绪又经历了消极情绪时会更有创造力。证据表明情绪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呈纯粹的线性形式,至少在我们研究中涵盖的情绪和创造力范围内是如此:一个人情绪越积极,他们在工作环境中的创造力就越高。

最后,他们发现了情绪和创造力的四种模式:情绪可以作为创造力的先决条件;作为创造力的直接结果;作为创造力的间接结果;以及情绪可以与创造性活动同时发生。因此,看来人们的情绪和创造性认知在他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复杂结构中以几种不同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创造力和智力

[edit | edit source]

在心理学文献中,一直存在着关于智力和创造力是否是同一过程的一部分(结合假说)还是代表着不同的心理过程(分离假说)的争论。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巴伦、吉尔福德或瓦拉赫和科根等作者试图研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经常表明,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低到足以证明将它们视为不同的概念。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创造力是与智力相同的认知过程的结果,只是根据其结果来判断是否为创造力,即当认知过程的结果恰好产生了一些新颖的东西时,珀金斯将这种观点称为“没什么特别”的假说。[28]

一个非常流行的模型是埃利斯·保罗·托伦斯提出的“阈值假说”,它认为高智力似乎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2] 这意味着,在一个普通样本中,创造力和智力之间会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如果只评估最聪明的人的样本,则不会发现这种相关关系。然而,对阈值假说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热情的支持到反驳和否定。[29]

另一种观点,伦祖利的三个环假说,认为天赋基于智力和创造力。关于阈值假说和伦祖利作品的更多信息可以在奥哈拉和斯特恩伯格的著作中找到。[28]

创造力的神经生物学

[edit | edit source]

创造力的神经生物学已在“创造性创新:可能的脑机制”一文中得到探讨[30]。作者写道,“创造性创新可能需要大脑中通常没有强连接的区域之间的共同激活和交流。”在创造性创新方面表现出色的人,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其他人不同:

  • 他们拥有高度的专业知识。
  • 他们能够进行由额叶介导的发散思维。
  • 他们能够调节额叶中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因此,额叶似乎是大脑皮层中对创造力最重要的部分。

这篇文章还探讨了创造力与睡眠、情绪和成瘾障碍以及抑郁症之间的联系。

2005 年,艾丽斯·弗拉赫蒂提出了一个三因素的创造性驱动力模型。她从脑成像、药物研究和病变分析的证据中得出结论,将创造性驱动力描述为额叶、颞叶和来自边缘系统的多巴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额叶可以被认为负责产生想法,而颞叶则负责编辑和评估想法。额叶异常(如抑郁或焦虑)通常会降低创造力,而颞叶异常则通常会提高创造力。颞叶的高活动通常会抑制额叶的活动,反之亦然。高多巴胺水平会增加一般的兴奋度和目标导向的行为并减少潜伏抑制,而这三种影响都会增加产生想法的驱动力。[31]

工作记忆和小脑

[edit | edit source]

范德弗特[32] 描述了大脑的额叶和小脑的认知功能如何协同作用,以产生创造力和创新。范德弗特的解释基于大量证据,所有工作记忆过程(负责处理所有思想[33])都由小脑自适应地建模。[34] 小脑(包含 1000 亿个神经元,比大脑其余部分的总和还要多[35])也众所周知地自适应地模拟所有身体运动。小脑对工作记忆处理的自适应模型然后被反馈到尤其是额叶工作记忆控制过程[36],在那里会产生创造性和创新的想法。[37] (显然,创造性的洞察力或“啊哈”体验是在颞叶触发的[38]。)根据范德弗特的说法,创造性适应的细节始于“前向”小脑模型,这些模型是运动和思想的预期/探索性控制。这些小脑处理和控制架构被称为分层模块化选择和识别控制 (HMOSAIC)。[39] 随着工作记忆中精神沉思的延长,小脑控制架构 (HMOSAIC) 的新层次会逐渐发展。这些控制架构的新层次被前馈到额叶。由于小脑自适应地模拟所有运动和所有层次的思想和情绪[40],范德弗特的方法有助于解释体育、艺术、音乐、视频游戏设计、技术、数学、神童以及一般思想中的创造力和创新。

快速眼动睡眠

[edit | edit source]

创造力涉及将关联元素组合成新的组合,这些组合是有用的或满足某种要求的。睡眠有助于这个过程。[41] 快速眼动睡眠而不是非快速眼动睡眠似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6][42] 这被认为是由于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发生的胆碱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的变化。[6] 在这段睡眠期间,海马体中高浓度的乙酰胆碱抑制来自海马体到新皮层的反馈,而新皮层中较低的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则鼓励在新皮层区域内传播关联活动,而不会受到海马体的控制。[43] 这与清醒状态形成对比,清醒状态下,更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会抑制新皮层中的循环连接。据推测,快速眼动睡眠会通过允许“新皮层结构重新组织关联层次结构,其中来自海马体的信息将根据先前的语义表示或节点重新解释”来增加创造力。[6]

创造力和心理健康

[edit | edit source]

心理学家 J·菲利普·拉什顿的一项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和精神病相关。[44] 另一项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型人格的创造力比正常人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创造力更高。虽然发散思维与前额叶皮层的双侧激活相关,但发现精神分裂症型人格个体的前额叶皮层右侧的激活程度要高得多。[45] 这项研究假设,此类个体更善于访问两个半球,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建立新颖的联系。与该假设一致,双侧优势也与精神分裂症型人格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

创造力和情绪障碍之间存在着特别强的联系,特别是躁狂抑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又称单相抑郁症)。在《燃着火焰: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一书中,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总结了针对作家诗人艺术家情绪障碍发生率的研究。她还探讨了研究,这些研究确定了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中的情绪障碍,如欧内斯特·海明威(在电休克治疗后开枪自杀)、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感觉抑郁症发作时溺水身亡)、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死于精神病院),甚至著名的视觉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测量创造力

[edit | edit source]

创造力商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们曾多次尝试开发出类似智商(IQ)的个人创造力商数,但这些尝试均告失败。[46] 大多数创造力衡量标准都依赖于测试者的个人判断,因此很难,甚至不可能制定出标准化的衡量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J.P. 吉尔福德领导的小组[12] 是现代创造力心理测量研究的先驱,他们在 1967 年设计了几项测试来衡量创造力。

  • 故事标题,参与者会得到一个故事的情节,并被要求为其写出原创的标题。
  • 快速反应是一项词语联想测试,其得分取决于词语的罕见程度。
  • 图形概念,参与者会得到一些简单的物体和人物的图形,并被要求找出两个或多个图形共同具有的特性或特征;得分取决于这些特性的罕见程度。
  • 非常规用途,找出常见日常物品(如砖块)的非常规用途。
  • 远程联想,参与者被要求找出两个给定词语之间的一个词(例如:手 _____ 电话)。
  • 远程后果,参与者被要求列出意外事件(例如:失去重力)的后果。

托伦斯[47] 在 1966 年借鉴了吉尔福德的研究成果,开发了托伦斯创造力思维测试。这些测试包括简单的发散性思维和其他解决问题能力测试,得分基于以下标准:

  • 流畅性 – 响应刺激产生的可解释、有意义和相关的想法的总数。
  • 独创性 – 响应在测试对象中的统计罕见程度。
  • 详细程度 – 响应中的细节量。

创造力成就问卷是一项自我报告测试,它衡量了 10 个领域中的创造力成就,该问卷于 2005 年公布,与其他创造力衡量标准以及对创造力产出的独立评估相比,该问卷被证明是可靠且有效的。[48] 罗伯特·斯腾伯格批评心理测量方法“无法区分想象与幻想、相关材料与无关材料、上下文有效材料与漫无边际的联想”。

社会人格方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些研究人员采用社会人格方法来衡量创造力。在这些研究中,独立判断、自信、对复杂性的吸引力、审美取向和冒险等个性特征被用作衡量个人创造力的指标。[5] 其他研究人员[49] 将创造力与对经验的开放性这一特征联系起来。

其他衡量方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里奇·阿尔茨舒勒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将创造力作为精确科学进行研究的方法,并提出了 TRIZ 和发明水平衡量方法。

日本公司已经对数千名日本人的创造力进行了衡量,衡量标准是他们的解决问题和识别问题的能力。[50]

霍华德·格鲁伯坚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来体现创造者的存在性和独特性。对格鲁伯来说,创造力是目标性工作的产物,这种工作只能被描述为案例特性的力量交汇。

不同语境下的创造力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创造力已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在许多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这些方法都是跨学科的,因此很难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观点。[5] 以下部分将探讨一些认为创造力至关重要的领域。

创造力概况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创造力具有不同的形式。创造力类型可以促进成长、创新、速度等。有四种“创造力概况”可以帮助实现这些目标。[51]

(i) 孵化(长期发展)
(ii) 想象(突破性想法)
(iii) 改进(增量调整)
(iv) 投资(短期目标)

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弗朗索瓦·儒利安在“过程与创造,1989 年”一书中邀请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概念。许方奇[52] 报道了多个国家开展的创造力课程。托德·鲁巴特对创造力和创新的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

艺术与文学中的创造力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亨利·摩尔的斜倚的形

大多数人将创造力与艺术和文学领域联系在一起。在这些领域,原创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而在其他领域,原创性适宜性都是必要的。[53]

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中,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从“诠释”到“创新”的连续统一体。既定的艺术运动和流派将实践者拉向尺度的“诠释”端,而原创思想家则努力向“创新”端发展。请注意,我们通常期望一些“有创造力的人”(舞蹈演员、演员、管弦乐团成员等)进行表演(诠释),而允许其他人(作家、画家、作曲家等)有更多自由来表达新事物和不同事物。

对比其他理论,例如:

  • 艺术灵感,它提供了从神圣源泉(如缪斯女神)传递下来的愿景;对神的体验。与发明相比。
  • 艺术演变,它强调遵循既定的(“古典”)规则,模仿或借鉴以创作出细微差异但不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可理解作品。与手工艺相比。
  • 艺术对话,如超现实主义,它强调创造性产物作为语言时的沟通深度。

在大卫·德扎托的艺术实践和理论中,人类创造力被视为人类个人存在和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对于这位思想家来说,创造力是一个基本的文化和人类学范畴,因为它使人类在世界上表现出“真实存在”,与世界不断“虚拟化”形成对比。

创意产业和服务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今,创造力已成为全球经济中不断增长的一个部门的核心活动,即所谓的“创意产业”,通过创造和利用知识产权或提供创意服务,在资本主义市场中创造(通常是无形的)财富。2001 年的创意产业映射文件概述了英国的创意产业。创意专业人士队伍正日益成为工业化国家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创意职业包括写作、艺术、设计、戏剧、电视、广播、电影、相关手工艺,以及营销、战略、科学研究和开发的某些方面、产品开发、某些类型的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由于许多创意专业人士(例如演员和作家)也在从事辅助职业,因此对创意专业人士的估计往往不准确。据估计,大约有 1000 万美国工人是创意专业人士;根据定义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估计值可能要高出一倍。

其他职业中的创造力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们普遍认为,艾萨克·牛顿在观察苹果下落时,经历了一次创造性飞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创造力也被认为在许多其他职业中越来越重要。建筑和工业设计是最常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领域,更普遍地说,设计和设计研究领域也是如此。这些领域明确重视创造力,设计研究等期刊已发表了许多关于创造力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论文。[54]

相比之下,科学和工程等领域与创造力的关系不太明确(但可以说同等重要)。Simonton[11]表明,20世纪的一些重大科学进步可归因于个人的创造力。这种能力在未来几年对工程师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55]

会计也被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流行的委婉语是“创意会计”。虽然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但Amabile[53]建议,即使这个职业也可以从(道德)的创造性思维应用中获益。

组织中的创造力

[edit | edit source]

Amabile[53]认为,要增强商业中的创造力,需要三个要素

  • 专业知识(技术、程序和知识),
  • 创造性思维技能(人们如何灵活和富有想象力地解决问题),
  • 以及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

动机有两种类型

  • 外在动机——外部因素,例如被解雇的威胁或金钱奖励,
  • 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内部,满足感,享受工作等。

鼓励动机的六种管理实践是

  • 挑战——将合适的人员与合适的任务相匹配;
  • 自由——赋予人们自主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
  • 资源——如时间、金钱、空间等。资源和人员之间必须平衡匹配;
  • 工作组特征——多元化、支持性团队,成员分享兴奋感,乐于助人,并认可彼此的才能;
  • 主管鼓励——认可、欢呼、赞扬;
  • 组织支持——价值强调、信息共享、协作。

Nonaka 考察了几家成功的日本公司,同样认为创造力和知识创造对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56]他特别强调了隐性知识在创造性过程中的作用。

在商业中,独创性是不够的。这个想法也必须是合适的——有用且可行的。[57]

创造力的经济学观点

[edit | edit source]

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的经济学理论,用来描述旧的做事方式是如何内生地被破坏并被新的方式所取代的。

经济学家如保罗·罗默也认为,创造力是将要素重新组合以产生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因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力导致资本,而创造性产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一些人认为“创意阶层”是现代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在2002年的著作《创意阶层的崛起》中,经济学家理查德·弗洛里达普及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拥有经济发展‘三大要素’:技术、人才和包容”的地区也拥有高浓度的创意专业人士,并且往往具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培养创造力

[edit | edit source]

丹尼尔·平克在其2005年的著作《全新思维》中,重复了20世纪提出的论点,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造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在这个“概念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和鼓励“右脑思维”(代表创造力和情感)而不是“左脑思维”(代表逻辑、分析思维)。

Nickerson[58]总结了人们提出的各种创造力技巧。这些方法包括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开发的方法

  1. 确立目标和意图
  2. 培养基本技能
  3. 鼓励获取领域特定知识
  4. 刺激和奖励好奇心和探索
  5. 培养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
  6. 鼓励自信和敢于冒险
  7. 专注于精通和自我竞争
  8. 宣传对创造力的支持性信念
  9. 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 发展自我管理(元认知技能)
  11. 教授促进创造性表现的技术和策略
  12. 保持平衡

有些人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会“扼杀”创造力,并试图(尤其是在学前/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为幼童提供一个有利于创造力、丰富多彩、培养想象力的环境。例如华德福学校。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存在提高个人创造力的方法。几位不同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方法,从心理认知方面,如

  • 奥斯本-帕恩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流程
  • 联想思维;
  • Inventium 和基于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 普渡大学创造性思维项目;

以及

  • 横向思维(由爱德华·德·博诺提出),

到高度结构化的方法,如

  •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两者均由俄罗斯科学家根里奇·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尔茨舒勒提出;以及
  • 计算机辅助形态分析。

利用新技术理解和增强创造性过程

[edit | edit source]

托德·鲁巴特撰写了一篇关于这种新的人机交互(HCI)角度促进创造力的简单而准确的评论,充满了创意的想法,为进一步发展这一新领域提供了邀请。

群件和其他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工作 (CSCW) 平台现在是网络或其他私人网络上网络创造力的舞台。这些工具更明显地表明,创造力具有更多连接性、合作性和集体性,而不是流行的个人主义。全球虚拟团队的创造力研究表明,创造性过程受民族认同、认知和意向特征、匿名交互(有时)以及许多其他影响团队成员的因素影响,具体取决于合作性创造过程的早期或后期阶段。这些研究还表明,非洲非政府组织跨文化虚拟团队的创新将从在线汇集全球最佳实践中受益。这些增强合作创造力的工具可能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构建这些工具时应进行测试,遵循“边拍摄边建摄影机”的格言。一些欧洲 FP7 科学计划(如Paradiso)正在满足对先进实验驱动研究的需求,包括大规模实验测试平台,以发现此类群件和协作工具对互联网的技术、社会和经济影响。

另一方面,创造力研究有一天可能会与可计算的元语言(如渥太华大学集体智能主席皮埃尔·莱维提出的IEML)相结合。这可能是一个提供跨学科定义和统一的创造力理论的好工具。由于创造性过程高度模糊,为创造力和创新设计的合作性工具的编程应具有自适应性和灵活性。经验建模似乎是人文计算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宇宙中所有活动都能够用合适的传感器追踪,那么很有可能可以看到宇宙的创造性本质,而人类是积极的贡献者。在文档网络之后,物联网可能会阐明这种普遍的创造性现象,而这种现象不应局限于人类。为了追踪和增强合作性和集体创造力,美提斯反思型全球虚拟团队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开发轨迹合成器,它位于个人经验和社会知识的交叉点上。

Metis 反思团队还确定了一个创造力研究范式,以弥合欧洲“无用”和非工具化创造力的理论、北美更务实的创造力以及中国文化强调创造力作为一种整体的连续过程而不是激进的改变和原创性的文化之间的差距。这一范式主要基于德国哲学家汉斯·约阿斯的工作,他强调了人类行为的创造性。该模型还允许更全面地理解行动理论。约阿斯阐述了其模型对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理论的一些影响。通过将创造、创新、生产和表达等概念联系起来,行动的创造力不仅作为一种隐喻,而且作为一种科学概念。

自 1993 年以来由 ACM 赞助的创造力和认知会议系列一直是发布有关技术和创造力交叉研究的重要场所。该会议现已改为两年一次,下次将在 2011 年举行。

社会对创造力的态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尽管创造力对整个社会的益处已被注意到,[59] 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社会态度仍然存在分歧。有关创造力发展的大量文献[60] 以及各种各样的创造力技巧,表明至少在学者中,创造力是值得追求的。

然而,创造力也存在阴暗面,因为它代表着“寻求与社会责任约束无关的根本自主”。[61] 换句话说,通过鼓励创造力,我们鼓励人们背离社会现有的规范和价值观。对一致性的期望与创造力的精神背道而驰。肯·罗宾逊爵士认为,现有的教育制度正在“将人们从创造力中教育出来”。[62][63]

尽管如此,雇主越来越重视创造力技能。例如,澳大利亚商业理事会的一份报告呼吁提高毕业生的创造力水平。[64] “跳出框框思考”的能力非常抢手。然而,上述悖论可能意味着,公司只是口头赞扬跳出框框思考,而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等级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个人的创造力得不到认可。

  1. a b c (Tatarkiewicz, 1980)
  2. Tatarkiewicz, pp. 247–48.
  3. Tatarkiewicz, pp. 244–46.
  4. a b (Albert & Runco, 1999)
  5. a b c (Sternberg, 1999)
  6. a b c d Cai D.J., Mednick S.A., Harrison E.M., Kanady J.C., Mednick S.C. (2009). REM, not incubation, improves creativity by priming associative network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10130–10134. PMID 19506253
  7. Amabile, T.M., R. Conti, H. Coon; et al. (1996).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9 (5): 1154–1184. doi:10.2307/256995. {{cite journal}}: Explicit use of et al. in: |author= (help)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8. (Ward, 2003)
  9. (Smith, 1981)
  10. (Anderson, 2000)
  11. a b (Simonton, 1999)
  12. a b c (Guilford, 1967)
  13. (Koestler, 1964)
  14. (Weisberg, 1993)
  15. Roese, N.J. & Olson, J.M. (1995). What Might Have Bee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Mahwah, New Jersey: Erlbaum
  16. Markman, K. Klein, W. & Suhr, E. (eds) (2009). Handbook of mental simulation and the human imagination. Hove, Psychology Press
  17. Byrne, R.M.J. (2005). The Rational Imagination: How People Create Counterfactual Alternatives to Re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8. Hadamard, 1954, pp. 13-16.
  19. a b Brian, 1996, p. 159.
  20. G.H. Hardy 引用了数学家斯里尼瓦萨·拉马努詹是如何“突然顿悟”的。参见 Kanigel, 1992, pp. 285-286.
  21. 约翰·海尔布隆对沃尔特·海特勒的采访(1963 年 3 月 18 日,量子物理学史档案),如加夫罗格鲁所引用和引述,科斯塔斯 弗里茨·伦敦:科学传记 第 45 页(剑桥,2005 年)。
  22. 冯·弗兰兹,1992 年,第 297 页和 314 页。所引用的作品:B.L. 范德瓦尔登,Einfall und Überlegung: Drei kleine Beiträge zur Psychologie des mathematischen Denkens (Gasel & Stuttgart, 1954).
  23. 冯·弗兰兹,1992 年,第 297 页和 314 页。所引用的作品:哈罗德·鲁格,想象力:对激发创造力的来源和条件的探究 (纽约:哈珀,1954 年)。
  24. Hadamard, 1954, p. 56.
  25. 冯·弗兰兹,1992 年,第 297-298 页。
  26. 冯·弗兰兹,1992 年,第 297-298 页和 314 页。
  27. 荣格,1981 年,第 440 段,第 231 页。
  28. a b (O'Hara & Sternberg, 1999)
  29. (Plucker & Renzulli, 1999)
  30. (Kenneth M Heilman, MD, Stephen E. Nadeau, MD, and David Q. Beversdorf, MD. "Creative Innovation: Possible Brain Mechanisms" Neurocase (2003)
  31. (Flaherty, 2005)
  32. Vandervert 2003a, 2003b; Vandervert, Schimpf & Liu, 2007
  33. Miyake & Shah, 1999
  34. Schmahmann, 1997, 2004
  35. Andersen, Korbo & Pakkenberg, 1992
  36. Miller & Cohen, 2001
  37. Vandervert, 2003a
  38. Jung-Beeman, Bowden, Haberman, Frymiare, Arambel-Liu, Greenblatt, Reber & Kounios, 2004
  39. Imamizu, Kuroda, Miyauchi, Yoshioka & Kawato, 2003
  40. Schmahmann, 2004,
  41. Wagner U., Gais S., Haider H., Verleger R., Born J. (2004). Sleep inspires insight. Nature. 427(6972):352-5. PMID 14737168
  42. Walker M.P., Liston C., Hobson J.A., Stickgold R. (2002). Cognitive flexibility across the sleep-wake cycle: REM-sleep enhancement of anagram problem solving. Brain Res Cogn Brain Res. 14(3):317-24. PMID 12421655
  43. Hasselmo M.E. (1999). Neuromodulation: acetylcholine and memory consolidation. Trends Cogn Sci. 3(9):351-359. PMID 10461198
  44. (Rushton, 1990)
  45. http://exploration.vanderbilt.edu/news/news_schizotypes.htm (实际论文)
  46. (Kraft, 2005)
  47. (Torrance, 1974)
  48. (Carson, 2005)
  49. 例如 McCrae (1987)
  50. 信息: http://iccincsm.at.infoseek.co.jp
  51. (DeGraff, Lawrence 2002)
  52. 方琪徐等。主要国家大学创意课程调查
  53. a b c (Amabile, 1998; Sullivan and Harper, 2009)
  54. 例如 (Dorst 等人,2001)
  55. (美国国家工程院 2005)
  56. (Nonaka, 1991)
  57. Amabile, T.M. (1998). "如何扼杀创造力". 哈佛商业评论
  58. (Nickerson, 1999)
  59. (Runco 2004)
  60. 例如 (Feldman, 1999)
  61. (McLaren, 1999)
  6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od5az5EcX0
  6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ddD1yGREKQ&feature=related
  64. (BCA, 2006)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Albert, R.S. & Runce, M.A. (1999). "创造力研究史". 摘自斯特恩伯格,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has generic name (帮助)CS1 维护: 多个名称: 作者列表 (链接)
  • Amabile, Teresa M; Barsade, Sigal G; Mueller, Jennifer S; Staw, Barry M., "工作中的情感和创造力," 行政科学季刊, 2005, 卷 50, 第 367-403 页.
  • Amabile, T.M. (1998). "如何扼杀创造力". 哈佛商业评论. 76 (5).
  • Amabile, T.M. (1996). 情境中的创造力. 西景出版社.
  • Anderson, J.R. (2000). 认知心理学及其影响. 沃思出版社. ISBN 0716716860.
  • Ayan, Jordan (1997). Aha! - 10种方法解放你的创造精神,找到你的好主意. 随机屋. ISBN 0517884003.
  • Balzac, Fred (2006). "探索大脑在创造力中的作用". 神经精神病学评论. 7 (5): 1, 19–20. {{cite journal}}: 外部链接在 |title= 中 (帮助)
  • BCA (2006). 创新新理念: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关键. 澳大利亚商业委员会. {{cite book}}: 外部链接在 |publisher= 中 (帮助)
  • Brian, Denis, 爱因斯坦:一生 (John Wiley and Sons, 1996) ISBN 0-471-11459-6
  • Boden, M.A. (2004). 创造性思维:神话与机制. 路透社. ISBN 0297820699.
  • Byrne, R.M.J. (2005). 理性想象:人们如何创造对现实的虚构替代.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 Carson, S.H. (2005). "创造成就问卷的信度、效度和因素结构". 创造力研究杂志. 17 (1): 37–50. doi:10.1207/s15326934crj1701_4. {{cite journal}}: 未知参数 |coauthors= 被忽略 (|author= 建议) (帮助)
  • Craft, A. (2005). 学校中的创造力:紧张和困境. 路透社. ISBN 0415324149.
  • Dorst, K. (2001). "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力:问题-解决方案的协同演化". 设计研究. 22 (5): 425–437. doi:10.1016/S0142-694X(01)00009-6. {{cite journal}}: 未知参数 |coauthors= 被忽略 (|author= 建议) (帮助)
  • Feldman, D.H. (1999). "创造力的发展". 摘自斯特恩伯格,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has generic name (帮助)
  • Finke, R. (1992). 创造性认知:理论、研究和应用.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ISBN 0262061503. {{cite book}}: 未知参数 |coauthors= 被忽略 (|author= 建议) (帮助)
  • Flaherty, A.W. (2005). "额颞叶和多巴胺能控制想法的产生和创造性驱动力". 比较神经学杂志. 493 (1): 147–153. doi:10.1002/cne.20768. PMC 2571074. PMID 16254989.
  • 佛罗里达州,R. (2002). 创造阶层的崛起:以及它如何改变工作、休闲、社区和日常生活. 基本书籍. ISBN 0465024769.
  • 弗雷德里克森,B.L.,“积极情绪在积极心理学中的作用:积极情绪的扩展和构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第 56 卷(2001 年),第 218–26 页。
  • 吉尔福德,J.P. (1967). 人类智力的本质.
  • 阿达马尔,雅克,数学领域的发明心理学(多佛,1954 年)ISBN 0-486-20107-4
  • 亥姆霍兹,H. v. L. (1896). 演讲与演说(第 5 版). 弗里德里希·菲耶韦格和索恩.
  • 艾森 A.M.,道布曼 K.A. 和诺维茨基 G.P.,“积极情感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第 52 卷(1987 年),第 1122–31 页。
  • 杰弗里,G. (2005). 创意学院:在艺术领域建立成功的学习文化. 特伦特出版社.
  • 约翰逊,D.M. (1972). 思维心理学系统导论. 哈珀与罗.
  • 朱利安,F.;宝拉·M·瓦萨诺(译者)(2004 年)。赞美平淡:从中国思想和美学出发. 美国区域书籍. {{cite book}}: |author= 有通用名称 (帮助)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ISBN 1-890951-41-2ISBN 978-1-890951-41-2
  • 荣格,C.G.,C.G.荣格全集。第 8 卷。心灵的结构和动力学.(普林斯顿,1981 年)ISBN 0-691-09774-7
  • 卡尼格尔,罗伯特,那个知道无限的人:天才拉马努金的一生(华盛顿广场出版社,1992 年)ISBN 0-671-75061-5
  • 克莱夫特,U. (2005). “释放创造力”. 科学美国人思维. 四月:16–23.
  • 科斯特勒,A. (1964). 创造的行为. 伦敦:潘书籍. ISBN 0330731165.
  • 科尔普,P.,拉梅,A.,雷纳德,Fr.,伦斯,J.M.(编辑)(2009 年)。“音乐与创造力”. 奥菲学习. 音乐委员会. NS (1): 9–119. {{cite journal}}: |author= 有通用名称 (帮助)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D/2009/11848/5
  • 麦克莱伦,R.B. (1999). “创造力的阴暗面”. 在编辑 Runco,M.A. 和 Pritzker,S.R.(编辑)中。创造力百科全书. 学术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有通用名称 (帮助)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editors list (link)
  • 麦克雷,R.R. (1987). “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和对经验的开放性”.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52 (6): 1258–1265. doi:10.1037/0022-3514.52.6.1258.
  • 米查尔科,M. (1998). 破解创造力:创意天才的秘密.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十速出版社. ISBN 089815913X.
  • 纳赫马诺维奇,斯蒂芬 (1990). 自由玩耍:生活中和艺术中的即兴创作. 企鹅-普特南. ISBN 0874775787.
  • 美国国家工程院 (2005). 培养 2020 年的工程师:使工程教育适应新世纪. 国家科学院出版社. ISBN 0309096499.
  • Nickerson, R.S. (1999). "增强创造力". 载 Sternberg, 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劍橋大學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
  • Nonaka, I. (1991). "创造知识的公司". 哈佛商业评论. 69 (6): 96–104.
  • O'Hara, L.A. & Sternberg, R.J. (1999). "创造力和智力". 载 Sternberg, 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劍橋大學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CS1 maint: 多个名称:作者列表 (link)
  • Pink, D.H. (2005). 全新思维: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 Allen & Unwin.
  • Plucker, J.A. & Renzulli, J.S. (1999). "人类创造力研究的心理测量方法". 载 Sternberg, 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劍橋大學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CS1 maint: 多个名称:作者列表 (link)
  • Poincaré, H. (1908/1952). "数学创造". 载 Ghiselin, B. (主编). 创造过程:研讨会. 导师.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 检查日期值:|year= (帮助)
  • Rhodes, M. (1961). "创造力的分析".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1.
  • Rushton, J.P. (1990). "创造力、智力和精神病". 个性与个体差异. 11: 1291–1298. doi:10.1016/0191-8869(90)90156-L.
  • Runco, M.A. (2004). "创造力". 心理学年度评论. 55: 657–687. doi:10.1146/annurev.psych.55.090902.141502. PMID 14744230.
  • Simonton, D.K. (1999). 天才的起源: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创造力. 牛津大学出版社.
  • Smith, S.M. & Blakenship, S.E. (1991 年 4 月 1 日). "潜伏期和问题解决中固着现象的持久性". 美国心理学杂志. 104 (1): 61–87. doi:10.2307/1422851. ISSN 0002-9556. PMID 2058758.{{cite journal}}: CS1 maint: 多个名称:作者列表 (link)
  • 罗伯特·斯腾伯格 (1999). "创造力概念:展望与范式". 载 Sternberg, R.J. (主编). 创造力手册. 劍橋大學出版社. ISBN 0521572851.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 未知参数 |coauthors= 被忽略 (|author= 建议) (帮助)
  • Władysław Tatarkiewicz (1980). 六个思想史:美学随笔. 由克里斯托弗·卡斯帕雷克从波兰语翻译,海牙:马丁努斯·尼霍夫出版社.
  • Taylor, C.W. (1988). "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和定义". 载 Sternberg, R.J. (主编). 创造力的本质:当代心理学的视角. 劍橋大學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具有通用名称 (帮助)
  • 埃利斯·保罗·托伦斯 (1974).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人员出版社.
  • 冯·弗朗兹,玛丽-路易丝,《心灵与物质》(夏巴拉出版社,1992年)ISBN 0-87773-902-1
  • 沃拉斯,G. (1926). 思想的艺术.
  • 魏斯伯格,R.W. (1993). 创造力:超越天才的神话. 弗里曼出版社. ISBN 0716721198.
  • 沃德,T. (2003). "创造力". 在纳格尔,L. (编). 认知百科全书. 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 {{cite book}}: |editor= has generic name (help)
  • 安徒生,B.,科尔博,L.,& 巴肯伯格,B. (1992). 利用无偏立体学技术对人类小脑进行定量研究。比较神经学杂志,326,549-560.
  • 今井,H.,黑田,T.,宫内,S.,吉冈,T. & 川人,M. (2003). 小脑中工具内部模型的模块化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00,(9),5461-5466.
  • 容格-比曼,M.,鲍登,E.,哈伯曼,J.,弗里迈尔,J.,阿拉姆贝尔-刘,S.,格林布拉特,R.,雷伯,P.,& 寇尼奥斯,J. (2004). 当人们用顿悟解决文字问题时的大脑活动。PLOS生物学,2,500-510.
  • 米勒,E.,& 科恩,J. (2001). 前额叶皮层功能的整合理论。神经科学年度评论,24,167-202.
  • 宫胁,A.,& 莎,P. (编). (1999). 工作记忆模型:主动维持和执行控制机制. 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 施马曼,J. (编). (1997). 小脑与认知. 纽约:学术出版社.
  • 施马曼,J. (2004).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思维失调和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神经精神病学和临床神经科学杂志,16,367-378.
  • 萨利文,塞瑞和格雷厄姆·哈珀,编,《创造性环境:作家工作中的创造性环境》(剑桥:英国协会/博德尔和布鲁尔,2009年)
  • 范德弗特,L. (2003a). 小脑的工作记忆和认知建模功能如何促进数学发现。心理学新理念,21,159-175.
  • 范德弗特,L. (2003b). 创新的神经生理基础。在 L. V. 沙维尼纳 (编) 创新国际手册 (pp. 17–30). 英国牛津:爱思唯尔科学出版社.
  • 范德弗特,L.,施密普夫,P.,& 刘,H. (2007). 工作记忆和小脑如何协同产生创造力和创新[特刊]. 创造力研究杂志,19(1),1-19.
  • 德格拉夫,J. (2002). 工作中的创造力. 约西-巴斯出版社. ISBN 0787957259. {{cite book}}: Unknown parameter |coauthors= ignored (|author= suggested) (help)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