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事实与虚构/大麻
大麻是一种叶状植物,在世界上的许多热带和温带地区野生生长。它被种植在室内和室外,用于生产其花蕾。最常用的形式是大麻的叶子和花蕾(芽),可以吸食或食用;它也以更浓缩的树脂形式出现,称为大麻油,以及一种粘稠的黑色液体,称为大麻油。大麻有三种不同的属:大麻、印度大麻和大麻。大多数娱乐性大麻是这三种类型杂交的结果。术语“麻”通常用来描述用于工业用途的低THC品种的大麻。
科学家已经了解了关于四氢大麻酚在大脑中如何起作用以产生其多种效应的很多知识。当某人吸食大麻时,四氢大麻酚迅速从肺部进入血液,血液将这种化学物质输送到大脑和全身的其他器官。
四氢大麻酚作用于大脑中的特定部位,称为大麻素受体,引发一系列细胞反应,最终导致使用者吸食大麻时所体验到的“兴奋感”。大脑的某些区域有很多大麻素受体;而另一些区域则很少或根本没有。大麻素受体密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大脑中影响快乐、记忆、思维、集中、感觉和时间感知以及协调运动的部分。[1]
毫不奇怪,大麻中毒会导致感知扭曲、协调障碍、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受损以及学习和记忆问题。研究表明,大麻对学习和记忆的负面影响在药物急性效应消失后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周。[2] 因此,每天吸食大麻的人可能会一直处于智力水平低于最佳状态。
对长期滥用大麻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大脑发生了一些变化,类似于长期滥用其他主要毒品后观察到的变化。例如,长期暴露于大麻中的动物的大麻素戒断会导致应激反应系统激活增加[3] 以及含有多巴胺的神经细胞活性发生变化。[4] 多巴胺神经元参与动机和奖励的调节,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所有滥用药物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大麻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并且会刺激肺部。事实上,大麻烟雾中含有的致癌性烃类化合物比香烟烟雾多 50-70%。大麻使用者通常比香烟吸烟者吸得更深,屏住呼吸的时间更长,这会进一步增加肺部接触致癌烟雾的程度。大麻吸烟者表现出肺组织上皮细胞生长失调,这可能导致癌症;[5] 但是,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吸食大麻与肺癌、上呼吸道癌或上消化道癌之间没有积极的相关性。[6] 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吸食大麻与这些癌症之间的联系。
尽管如此,大麻吸烟者可能会出现许多与吸烟者相同的呼吸系统问题,例如每天咳嗽和咳痰、更频繁的急性胸部疾病以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对 450 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吸食大麻但不吸烟的人比不吸烟者患病更多,而且缺勤天数更多。[7] 该研究中大麻吸烟者中许多额外的病假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造成的。
吸食大麻后不久,心率会增加 20-100%;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长达 3 小时。在一项研究中,估计在吸食大麻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大麻使用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 4.8 倍。[8] 这可能是由于心率增加以及大麻对心律的影响,导致心悸和心律不齐。对于老年人群体或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风险可能更高。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吸食大麻与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关。一些研究表明,初次使用年龄是一个因素,早期使用是后来出现问题的脆弱性标志。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吸食大麻是否会导致心理问题、加重心理问题,还是用来尝试自我治疗已经存在的症状。长期吸食大麻,尤其是在非常年轻的人群中,也可能是患上心理疾病(包括成瘾)的风险标志,这些疾病源于遗传或环境因素,例如早期接触压力或暴力。目前,最有力 的证据将吸食大麻与精神分裂症和/或相关疾病联系起来。[9] 大剂量的大麻会引起急性精神病反应;此外,吸食这种药物可能会在易感人群中引发或复发精神分裂症。
其他影响包括口干(“粘糊糊”或“棉嘴”)、食欲增加(“饿了”)和“红眼”。第一个是吸食任何东西的常见影响。四氢大麻酚会激活大脑中与食欲相关的部分(大麻素受体)。(据信,大麻素受体在出生后被激活,以使婴儿在学会日常饮食习惯之前感到饥饿)。四氢大麻酚还会导致血管扩张,这会导致“红眼”。四氢大麻酚还可以降低眼内(眼睛)压力,使其可用作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大麻具有抑制恶心作用。然而,与大多数止吐剂一样,这种效果似乎在较高剂量下会逆转。
长期滥用大麻会导致成瘾,即尽管已知其对家庭、学校、工作和娱乐活动等社会功能有不利影响,但仍会强迫性地寻求和滥用药物。试图戒除长期滥用大麻的人会报告易怒、失眠、食欲下降、焦虑和药物渴望,所有这些都会使其难以戒除。这些戒断症状在戒断后约 1 天内开始,在 2-3 天达到峰值,并在戒断药物后 1 或 2 周内消退。[10]
大麻是最常见的滥用药物之一。其影响包括放松、疲劳、情绪反应增强(例如,大笑)和肌肉放松。[需要引用]
这些效果通常在吸烟后 1 到 4 小时内消退,具体取决于吸烟者的体型。[需要引用]
研究清楚地表明,大麻有可能导致日常生活问题或使人们现有的问题加剧。在一项研究中,大量滥用大麻的人报告说,这种药物损害了生活中几项重要的成就指标,包括身心健康、认知能力、社交生活和职业状况。[11] 许多研究表明,工人的大麻吸烟与缺勤率增加、迟到、事故、工伤赔偿申报和工作流动率有关。
大麻可以用来制造纸张、纺织品(服装、家具内饰、帆布等)、燃料和食物。它可以很容易地种植,并且每年可以收获几次。[需要引用]
- ↑ Herkenham M, Lynn A, Little MD, et al. Cannabinoid receptor localization in the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7(5):1932–1936, 1990.
- ↑ Pope HG, Gruber AJ, Hudson JI, Huestis MA, Yurgelun-Todd D.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long-term cannabis users. Arch Gen Psychiatry 58(10):909–915, 2001.
- ↑ Rodríguez de Fonseca F, Carrera MRA, Navarro M, Koob GF, Weiss F. Activation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in the limbic system during cannabinoid withdrawal. Science 276(5321):2050–2054, 1997.
- ↑ Diana M, Melis M, Muntoni AL, Gessa GL. Mesolimbic dopaminergic decline after cannabinoid withdraw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17):10269–10273, 1998.
- ↑ Tashkin DP. Smoked marijuana as a cause of lung injury. Monaldi Arch Chest Dis 63(2):92–100, 2005.
- ↑ Hashibe M, Morgenstern H, Cui Y, et al. Marijuana use and the risk of lung and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cancers: 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5(10):1829–1834, 2006
- ↑ Polen MR, Sidney S, Tekawa IS, Sadler M, Friedman GD. Health care use by frequent marijuana smokers who do not smoke tobacco. West J Med 158(6):596–601, 1993.
- ↑ Mittleman MA, Lewis RA, Maclure M, Sherwood JB, Muller JE. Trigger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marijuana. Circulation 103(23):2805–2809, 2001.
- ↑ Moore TH, Zammit S, Lingford-Hughes A, et al. Cannabis use and risk of psychotic or affective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Lancet 370 (9584):319–328, 2007.
- ↑ Budney AJ, Vandrey RG, Hughes JR, Thostenson JD, Bursac Z. Comparison of cannabis and tobacco withdrawal: Severity and contribution to relapse. J Subst Abuse Treat, e-publication ahead of print, March 12, 2008.
- ↑ Gruber AJ, Pope HG, Hudson JI, Yurgelun-Todd D. Attributes of long-term heavy cannabis users: A case control study. Psychological Med 33(8):1415–1422,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