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民族志/都柏林崎岖之路(电影)
都柏林崎岖之路 是一部1967年的纪录片,由出生于爱尔兰的记者彼得·伦诺和法国摄影师拉乌尔·库塔尔拍摄,审视了当时的爱尔兰共和国现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你拥有革命之后,你该怎么办?”它认为,在影片制作时,爱尔兰被文化孤立主义、盖尔语和神职人员的传统主义所主导。
简要概述了自1916年复活节起义以来的爱尔兰历史,其中爱尔兰自由邦的革命创始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共和制社会,但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作家肖恩·奥法奥莱恩认为,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城市化农民”的社会,他们没有道德勇气,在与“蒙昧主义”和“未开化的教会”的“持续联盟”中保持沉默自私。
影片涵盖了盎格鲁-爱尔兰贵族阶层的持续统治,其中有狩猎和马术比赛的场景。影片还提到了该国缺乏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科诺·克鲁斯·奥布莱恩批评了爱尔兰自1957年以来在联合国大会上追随美国政策的做法,并认为爱尔兰应该效仿瑞典更独立的领导。
爱尔兰时报的主编道格拉斯·盖奇比赞成在报纸的信件专栏中就避孕药问题进行公开辩论,并反思了审查制度带来的新问题。他指出了老一代人适应变化的困难,而三十岁以下的人则更为积极。然而,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学生对爱尔兰媒体,包括爱尔兰时报,提出了批评。
讨论了拥有50万会员的盖尔运动协会的一项政策,该政策最终在1971年被放弃。该政策规定,发现观看或参加外国(更确切地说,是“英国”)运动项目(足球、板球、橄榄球和曲棍球)的会员将被暂停会员资格。该禁令适用于活动包括这些项目的俱乐部。
爱尔兰作家的移民被视为该国最“臭名昭著”的出口,原因是国家审查制度。影片列举了一系列被禁作品的本土和国际作家,并伴随着教堂钟声的敲响,就像葬礼一样。影片采访了审查上诉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利安姆·奥布赖恩教授(1888-1974)将爱尔兰与英国进行了对比,他认为英国完全失去了信仰、道德价值观,并废除了罪恶。他回忆说,他的朋友吉米·蒙哥马利在担任电影审查员期间,在音响设备到达之前,不得不“暂时”对有声电影做出决定。然而,奥布赖恩确实认识到,在科学和哲学发展的背景下,维持信仰的困难。
影片指出了神职人员对学校和学院教育的控制。在基督教兄弟会的学校,一群学生(在伦诺的旧教室中)[1]被展示出在背诵关于原罪影响的教义问答。爱尔兰学校是单一性别的。因此,中产阶级青少年男女之间的接触仅限于网球俱乐部舞厅,在那里严格遵守礼仪。爱尔兰女性被描绘成被动的,总是等待着男性与她们接触。影片对比了那里的旧方式与更现代的工人阶级场所。
影片认为,爱尔兰政治家与神职人员的“密切关系”与其说是“邪恶的阴谋”,不如说是“坏习惯”。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之前,神职人员的作用是“不要扰乱人民的简单信仰”。随后,教会等级制度“勉强”允许一些放松。迈克尔·克莱里神父(死后成为丑闻的主题)被展示在一家妇产医院的病房里演唱一首世俗歌曲 "查塔努加擦鞋男孩"。在婚礼招待会上,他积极参与其中。在一次采访中,他认为这种友谊的展示是与年轻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并表明自己“与他们同频”。他坚持认为,神职人员并不反对性,禁欲是神父自己的问题;“个人而言”,他希望结婚生子,但他们的缺席是他作为神父所做的牺牲。
影片考察了天主教神职人员对家庭生活的控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已婚女性”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三年内生了三个孩子后,这对夫妇在安全期内实行体外射精。在忏悔时,神父告诉她要与丈夫分开睡,而不是参与他的罪恶。然而,他们确实停止了避孕方法,这位女性流产了。尽管她仍然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神父和医生被视为站在男性一边。
影片认为,所描述的神职人员和政治正统观念即将发生改变。尽管奥布赖恩批评“流行管弦乐队”和“爵士乐队”,但他希望新兴的世界一切顺利,并希望它能发展自己的传统。影片以两个男孩在船上的定格画面结束,其中一个男孩直视着镜头。
彼得·伦诺当时是卫报驻巴黎的初级特稿作家,他回到都柏林报道戏剧节时,朋友告诉他爱尔兰正在发生变化:“‘审查制度已成为过去’他们告诉我。”[1]据说,没有人理会神职人员。他获得报纸的许可,撰写了一系列关于爱尔兰现状的文章,他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这些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持续了一年多,当他的朋友维克多·赫伯特(通过销售共同基金发了大财)同意为影片提供资金时,他得以拍摄这部影片。
影片的一半是在拉乌尔·库塔尔拍摄特吕弗的新娘穿着黑色之前完成的,另一半是在他为戈达尔的周末拍摄之前完成的。 [2]当时,伦诺选择使用这位摄影师,因为库塔尔是唯一一个他知道能够以非正式方式拍摄的人。 [3]
尽管影片是彩色拍摄,但却是以黑白形式冲印的,部分原因是使用了实验性且不稳定的反转胶片,部分原因是伦诺认为黑白更符合影片的基调。 [1]
这部电影无法被正式禁播,因为它不包含任何性内容,但爱尔兰政府确实阻止它在电影院或国家广播公司 RTÉ 上放映。 1967 年在都柏林的一次新闻放映后 - 这引起了报纸和 RTÉ 的负面反应 - 列侬将其提交给当年的 科克 电影节,但由于它已经在首都放映过,因此被拒绝。 只有当这部电影被选中代表爱尔兰参加 1968 年 戛纳电影节 时,科克组织者才尴尬地改变了他们的决定,但在所有媒体受邀参加电影节当天,给它安排了一次午餐时间的放映,“在 20 英里外的金塞尔享用免费的牡蛎和健力士午餐”。[4] 列侬第二天在科克组织了自己的放映,由此引发的轰动导致都柏林的一家电影院为它放映了七周,观众爆满。
在戛纳,它被选为 1968 年电影节“影评人周”的八部影片之一,但放映结束后,库塔尔偶尔的合作者 弗朗索瓦·特吕弗 和 让-吕克·戈达尔 宣布电影节暂停,以声援 1968 年 5 月的巴黎学生罢工,这引发了列侬和其他在场电影人之间激烈的争论。 尽管如此,还是为这些学生以及被围困在 雷诺 工厂的罢工工人组织了放映。
爱尔兰的 _事实上的_ 禁令持续了三十多年——除了 1990 年代零星的私人放映——直到 2004 年,这部电影被 爱尔兰电影局 和 Loopline Films 修复。 同时,一部新的纪录片,《崎岖之路的制作》,由 保罗·杜安 制作,考察了《崎岖之路》的历史,包括 BBC 1967 年拍摄库塔尔和列侬拍摄《崎岖之路》的镜头,[5] 以及此前从未见过的 1968 年戛纳事件的影片。 两部电影都于 2005 年以 DVD (区域 0 PAL) 格式发行。
- ↑ a b c 彼得·列侬在《“崎岖之路”的制作》中。
- ↑ 列侬对《制作》纪录片的贡献存在矛盾。 起初,它似乎是在特吕弗电影拍摄前两周内完成的,据说是库塔尔承诺拍摄七个月的电影,然后它似乎分两部分拍摄。 由于库塔尔在他的采访中发表了评论,因此第二种说法被认为是可验证的。
- ↑ 1967 年,加文·米勒 在 BBC 为库塔尔拍摄的一部电影中对列侬的采访,摘录于《制作》纪录片。
- ↑ 在彼得·列侬于 卫报 上发表的《一个被洗脑社会的画像》中,http://film.guardian.co.uk/features/featurepages/0,,1324491,00.html,2004 年 10 月 11 日,他写道它是在肯摩(原文如此)。 但是,在《崎岖之路的制作》中,列侬表示午餐是在“20 英里外的金塞尔”。
- ↑ 《新发行》,BBC2,1967 年 3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