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疾病/儿童活动对终身心理健康的关系
以下是发表在《运动科学与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儿童时期较低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成人抑郁症相关”的批判性分析,该文章由F.N. Jacka等人(2011年)发表。[1]
多年来,即使是适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益处的认识已广为人知。通过改善能量平衡,可实现增强的身体成分,以及葡萄糖水平、脂质谱、血压和炎症等方面的变化,等等。[2] 从这些改善中,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降低了。[3] 体力活动与健康改善之间的联系已在成人和儿童中得到证实,因此许多政府现在发布了有关体力活动目标的指南,例如由卫生部[4][5]发布的指南。
除了短期健康益处之外,研究表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儿童在成年后也更有可能保持活跃,从而进一步增加健康益处。[6]
除了身体健康外,体力活动还被证明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在涉及成人和儿童的研究中,证据表明,增加体力活动可能在短期内减少抑郁症状。[7] 因此,这可能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并为正在经历抑郁症状的人提供缓解。[8] [9]
然而,尽管有这些研究,我们对体力活动对抑郁症的长期保护作用知之甚少。这项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并有可能减轻日益增长的精神健康对社会的负担。
‘Felice Jacka博士’领导了她的团队,这支由经验丰富的维多利亚州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项研究。这些作者专门从事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健康、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尽管几位作者获得了研究经费,但这些提供者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设计、实施或分析。这项研究的伦理问题已获得巴尔温健康的批准。
由于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更大型的吉朗骨质疏松症研究(GOS)的数据,因此参与者为年龄在20-96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且位于巴尔温统计区。[10]
作为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的一部分,这项横断面研究专门研究了儿童时期体力活动与成人抑郁症之间的联系。
由于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社会广泛人群进行信息评估,并且对参与者没有干扰。但是,由于这仅仅是对特定时间点相关性的洞察,因此无法评估因果关系和其他影响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完全了解这种关系的机制。[11][12]
此外,由于大多数横断面研究(包括这项研究)中的调查是由参与者自行报告的,因此可能存在一些社会期望偏差。而且,由于收集的数据通常具有历史性,因此社会的观点和教育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潜在的收集数据。[13]
这项研究中进行的研究是作为更大型的GOS的一部分收集的,最初是针对女性,后来扩展到维多利亚州巴尔温地区的所有成年男性。除了研究中的其他调查外,参与者还根据以下时间表完成了有关体力活动 (PA) 和抑郁症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 女性 | 男性 |
---|---|---|
体力活动 | 1994-1997 | 2003-2006 |
抑郁症 | 2000-2001 | 2003-2006 |
由于这项研究没有收集新的或原始数据,因此这可以被视为对该研究领域的入门级方法。从这个角度看,研究方法得到很好的应用,因为它成本低廉、无创,并提供了有关澳大利亚社会广泛人群的信息。但是,由于使用的问卷调查是回顾性的自我报告,因此许多结果可能由于记忆错误和社会期望偏差而导致不准确。此外,抑郁症的报告是使用DSM-IV自我报告进行的,而不是临床诊断,这本可以给出更准确的结果。
通过仔细分析报告的儿童时期体力活动水平和自我报告的抑郁症发生率,作者发现了一些共同模式。在这项研究中,报告儿童时期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的男性和女性更有可能在成年后报告抑郁症,概率为 35%。这一发现支持了儿童时期体力活动对终身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影响的理论。
虽然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他们的假设提供了一些支持,但作者指出,由于研究类型需要回顾性的自我报告,因此这项研究显然存在局限性。此外,他们还指出,虽然体力活动可能对晚年心理健康有一些影响,但在这项研究中没有考虑许多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性格类型。作者建议在该领域进行更多研究,使用更多替代性、更受控的研究方法。
尽管之前已经注意到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自我报告和童年回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童年活动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抑郁症)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联系。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才能完全了解这种影响。由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完整的结果,因此该领域发表的研究很少。
2014年McKercher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了童年活动维持到成年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发现活动减少会导致男性抑郁症患病率增加。这项研究通过使用先前的数据集并随后在生活中后期跟踪该人口群体,减少了回忆偏差。[14]
虽然这项研究并没有完全确定童年体育活动与成年人抑郁症之间的联系,但它并没有建议儿童需要进行非凡水平的活动来获得未来的保护。目前建议5-17岁的儿童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众所周知,这有利于儿童的生理健康、当前的心理健康、认知能力,以及帮助他们进行社交。
童年时期形成的习惯,特别是围绕着活动的习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这项研究再次表明了为什么遵守这些指南如此重要。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在与抑郁症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以下机构提供专门针对有需要人士的信息和服务;
有关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积极起来的想法,请参阅SportAus的‘Find Your 30’
- ↑ Jacka, F., Pasco, J., Williams, L., Leslie, E., Dodd, S., & Nicholson, G. et al. (2011). Lower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hood associated with adult depressio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4(3), 222-226. doi: 10.1016/j.jsams.2010.10.458
- ↑ Warburton, D. (2006).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 evidence.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74(6), 801-809. doi: 10.1503/cmaj.051351
- ↑ Reiner, M., Niermann, C., Jekauc, D., & Woll, A. (2013). Long-term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BMC Public Health, 13(1). doi: 10.1186/1471-2458-13-813
- ↑ Janssen, I., & LeBlanc, A. (2010).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7(1), 40. doi: 10.1186/1479-5868-7-40
- ↑ Department of Health | Australia'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Guidelines and the Australian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2020). Retrieved 13 September 2020, from https://www1.health.gov.au/internet/main/publishing.nsf/Content/health-pubhlth-strateg-phys-act-guidelines#npa517‘Australian
- ↑ TELAMA, R., YANG, X., LESKINEN, E., KANKAANPÄÄ, A., HIRVENSALO, M., & TAMMELIN, T. et al. (2014). Track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from Early Childhood through Youth into Adulthood.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6(5), 955-962.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0181
- ↑ Korczak, D., Madigan, S., & Colasanto, M. (2017).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139(4), e20162266. doi: 10.1542/peds.2016-2266
- ↑ Mammen, G., & Faulkner, G. (2013).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ative Medicine, 45(5), 649-657.
- ↑ Brown, H., Pearson, N., Braithwaite, R., Brown, W., & Biddle, S. (2013).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and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orts Medicine, 43(3), 195-206. doi: 10.1007/s40279-012-0015-8
- ↑ Pasco, J., Nicholson, G., & Kotowicz, M. (2011). Cohort Profile: Geelong Osteoporosis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41(6), 1565-1575. doi: 10.1093/ije/dyr148
- ↑ Ozhan Caparlar, C., & Donmez, A. (2016). What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ow Can it be Done?. Turk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Reanimation, 44(4), 212-218. doi: 10.5152/tjar.2016.34711
- ↑ Chapter 8. Case-control and cross sectional studies | The BMJ. (2020). Retrieved 13 September 2020, from https://www.bmj.com/about-bmj/resources-readers/publications/epidemiology-uninitiated/8-case-control-and-cross-sectional
- ↑ Sedgwick, P. (2014). Cross sectional studi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MJ, 348(mar26 2), g2276-g2276. doi: 10.1136/bmj.g2276
- ↑ McKercher, C., Sanderson, K., Schmidt, M., Otahal, P., Patton, G., Dwyer, T., & Venn, A. (2014).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risk of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hood: a 20-year cohort study since childhood.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9(11), 1823-1834. doi: 10.1007/s00127-014-0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