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疾病相关的运动/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是每分钟 100 到 250 次(bpm)的速率,在心房室结以下出现三个或更多个连续的心跳。[1][2] 它是最常见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普遍。[1][2] 下列人群患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较高:[2]
- 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可能影响心脏病的疾病的人
- 有猝死或冠心病家族史的人
- 吸烟者
- 酗酒者
- 以前患过心脏病的人
室性心动过速可以分为持续性(持续时间超过 30 秒)或非持续性(持续时间少于 30 秒)。[1][2]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患有潜在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中,例如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缺血。[2][3] 但是,大约 10% 的室性心动过速病例发生在心脏结构正常且没有潜在疾病的患者中。[4]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情况被称为特发性。[4]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来说,运动可能是诱发这种情况的原因。[5] 在很多情况下,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会导致潜在结构性心脏病的发现。然而,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很常见。[6] 通常,室性心动过速会在运动后恢复期由于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而发生。[7][8] 在 1991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70% 的受试者在运动后出现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 类似的研究发现,运动引发了 80% 的特发性患者和 80% 的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6]
研究表明,耐力运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患病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有人认为,进行持续且过度剧烈的训练的运动员心脏可能变弱,从而导致心脏功能下降。[10] 结果,左心室功能也可能下降,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会增加。[5] 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强也可能导致运动员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发作。[10] 格雷格·韦尔奇和艾玛·卡尼都是铁人三项运动员,是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职业生涯提前结束的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例子。[5]
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2][4]
- 心悸
- 呼吸困难
- 头晕
- 眩晕
- 头晕
- 心绞痛
- 晕厥
然而,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也可能无症状。[2]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对于特发性患者,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反复发生的,但最终预后良好。[9][11] 然而,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心脏不协调的收缩,导致心脏骤停。[5]
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时,强烈建议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在那里他们将接受心电图 (ECG) 检查以确认诊断。在诊断出室性心动过速后,患者通常会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有任何结构性心脏疾病。[1][5]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因检查结果而异;然而,通常建议所有患者进行各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包括戒烟、避免过度用药和饮酒,以及饮食调整。[2]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也经常使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 (ICD)。ICD 是一种放置在胸部的微型电子设备,可以检测任何异常的心律,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期间出现的心律。ICD 通过将心跳调整到预设的节奏或对心脏进行电击来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奏。[12] 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该方法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来破坏异常组织。[7][13] 射频消融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愈率约为 90%。[4][13]
患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通常被限制进行中度到高强度的运动;然而,在进行医疗咨询后,可以维持受控水平的运动。[5] 已经发现,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随着退化的降低而降低,这反过来可能降低猝死的风险。因此,患有这种疾病的运动员通常不能再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并且可能被迫从竞技运动中退役。[10]
进一步阅读
[edit | edit source]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 a b c d Dadkhah, S. et al. 2011, ‘运动诱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其侵入性治疗的适应症’, 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Cardiology, vol. 5, p. 121-126.
- ↑ a b c d e f g h Clinical Key, n.d. 室性心动过速, retrieved 14/10/13, http://www.clinicalkey.com.au/topics/cardiology/ventricular-tachycardia.html.
- ↑ Khan, I. 2002, ‘伴有交替性右束支阻滞和左束支阻滞型模式的运动诱发双向室性心动过速——一例病例报告’, Angiology, no. 53, vol. 5, p. 593-598.
- ↑ a b c d Moreno R, Merino J. 2009, ‘无明显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关注室流出道心动过速’, ESC Council for Cardiology Practice, vol. 8, no. 11.
- ↑ a b c d e f Seedhouse, E. 2012, 铁人三项的危险信号:室性心动过速, retrieved 14/10/13, http://triathlon.competitor.com/2010/07/insidetri/triathlons-danger-sign-ventricular-tachycardia_10996
- ↑ a b Rodriguez, L. et al. 1990, ‘运动诱发持续性症状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病率、临床、血管造影和电生理特征’, European Heart Journal, no. 1, vol. 3 p. 225-232.
- ↑ a b Fogoros, R. 2011, 重复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RMVT), retrieved 14/10/13, http://heartdisease.about.com/od/palpitationsarrhythmias/a/Repetitive-Mono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Rmvt.htm
- ↑ Mokotoff, D. et al. 1980, ‘运动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Chest Journal, no. 77, vol. 1, p. 10-16.
- ↑ a b Mont, L. et al. 1991, ‘运动相关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no. 68, vol. 9, p. 897-900.
- ↑ a b c Maron B, Pelliccia A. 2006, ‘训练运动员的心脏:心脏重塑和运动风险,包括猝死’, Circulation, no. 114, p. 1633-1644.
- ↑ Yang, J. et al. 1991, ‘常规跑步机测试期间的室性心动过速。风险和预后’,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no. 151, vol. 2, p. 349-353.
- ↑ 心脏基金会, 2010,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 (ICD), retrieved 14/10/13, http://www.heartfoundation.org.au/SiteCollectionDocuments/Implantable-Cardiac-Defibrillators.pdf
- ↑ a b 美国心脏协会, n.d. 心律失常消融, retrieved 14/10/13,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Arrhythmia/PreventionTreatmentofArrhythmia/Ablation-for-Arrhythmias_UCM_301991_Article.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