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文学/女性的奥秘
女性的奥秘,1963年2月19日出版[1],由 W.W. Norton and Co. 出版,是贝蒂·弗里丹的一本非虚构书籍。它被广泛认为是引发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始。[2]
1957年,弗里丹被要求对她的史密斯学院的同学进行一项调查,以庆祝他们 15 周年的聚会;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同学对她们作为家庭主妇的生活感到不快乐,这促使她开始研究女性的奥秘,她采访了其他郊区家庭主妇,并研究了心理学、媒体和广告。她最初打算发表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而不是一本书,但没有一家杂志愿意发表她的文章。[3][4]
女性的奥秘以介绍开始,描述了弗里丹所说的 "没有名字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女性普遍存在的不快乐。它讨论了美国各地几个家庭主妇的生活,她们尽管生活在物质舒适中,并与优秀的子女过着幸福的婚姻,但仍然感到不快乐。[5]
第一章:弗里丹指出,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下降,生育率上升,但女性普遍存在的不快乐现象仍然存在,尽管美国文化坚持认为女性的满足感可以从婚姻和家庭主妇生活中找到;本章最后宣称 "我们不能再忽视女性内心深处的声音,她说:'我想要的东西比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和我的家更多。'[6]
第二章:弗里丹表明,关于女性杂志的编辑决策主要是由男性做出的,他们坚持以故事和文章来展现女性,要么是快乐的家庭主妇,要么是不快乐、神经质的职业女性,从而创造了 "女性的神秘"——女性天生地通过奉献自己于成为家庭主妇和母亲来实现自我满足。弗里丹指出,这与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对比,当时女性杂志经常刊登自信和独立的女主人公,她们中的许多人从事职业。[7]
第三章:弗里丹回忆起自己为了符合社会期望而放弃了有前途的心理学事业,选择抚养孩子,并表明其他年轻女性仍在努力做出同样的决定。许多女性为了结婚而早早辍学,她们害怕如果她们等得太久或接受了太多教育,她们将无法吸引到丈夫。[8]
第四章:弗里丹讨论了早期的美国女权主义者,以及她们如何反对女性的适当角色仅仅是妻子和母亲的假设。她指出,她们为女性争取到了重要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追求职业权和投票权。[9]
第五章:弗里丹拥有心理学学位,她批评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思想在她出版这本书时对美国影响很大)。她指出,弗洛伊德认为女性是孩子气的,注定要成为家庭主妇,他曾指出,弗洛伊德写道:"我相信,法律和教育领域的所有改革行动都将败于这样一个事实面前:很久以前,在男性能够在社会中获得地位的年龄之前,大自然就通过美丽、魅力和温柔来决定了女性的命运。法律和习俗给了女性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被剥夺了,但女性的地位肯定会是这样的:在青春期时是受人崇拜的宠儿,在成熟期时是心爱的妻子。" 弗里丹还指出,弗洛伊德未经证实的 "恋物癖" 概念被用来将想要从事职业的女性贴上神经质的标签,而弗洛伊德作品和思想的流行将 "女性的神秘"——女性在家庭主妇中实现自我满足——提升为一种 "科学宗教",大多数女性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来批评。[10]
第六章:弗里丹批评了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试图通过研究社会机构来使社会科学更可信,就好像它们是社会身体的一部分,就像生物学一样。社会机构是根据它们在社会中的功能来研究的,女性被限制在她们作为家庭主妇和母亲的性生物角色中,并被告知这样做会导致社会失衡。弗里丹指出,这是没有被证实的,而玛格丽特·米德,一位著名的功能主义者,在人类学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9]
第七章:弗里丹讨论了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女性教育的变化,在此期间,许多女子学校专注于不具挑战性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和被认为适合女性的其他科目上,因为受功能主义影响的教育家认为,过多的教育会破坏女性的女性气质和性满足的能力。弗里丹说,这种教育变化使女孩的感情发展在年轻时就停滞不前,因为她们从未面对过处理许多成年人挑战所带来的痛苦的身份危机和随后的成熟。[9]
第八章:弗里丹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的不确定性和恐惧使美国人渴望家庭的舒适,因此他们试图创造一种理想的家庭生活,父亲是养家糊口的人,母亲是家庭主妇。[11] 弗里丹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许多在战争期间从事男性之前工作的女性在男性回归后遭到解雇、歧视或敌视,而且教育家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士兵的适应不良归咎于受过高等教育、以事业为中心的母亲。然而,正如弗里丹所表明的那样,后来的研究发现,是专横的母亲,而不是事业女性,养育了适应不良的孩子。[9]
第九章:弗里丹表明,广告商试图鼓励家庭主妇将自己视为需要许多专业产品来完成工作的专业人士,同时阻止家庭主妇从事实际的职业,因为这意味着她们不会在家务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不会购买那么多家用产品,从而减少了广告商的利润。[9]
第十章:弗里丹采访了几位全职家庭主妇,发现尽管她们没有从家务中获得满足感,但她们都非常忙碌。她假设,这些女性无意识地将她们的家务扩展到所有可用的时间,因为 "女性的神秘" 教会了女性,这是她们的角色,如果她们完成了任务,她们就会变得多余。[9]
第十一章:弗里丹指出,许多家庭主妇在性生活中寻求满足感,因为她们无法从家务和孩子身上找到满足感;弗里丹指出,性不能满足一个人所有的需求,而试图使它满足所有的需求往往会导致已婚女性出轨,或者因为她们对性痴迷而让她们的丈夫离开。[9]
第十二章:弗里丹讨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许多孩子对生活或情感成长失去了兴趣,她将这种变化归因于母亲自身缺乏满足感,这是 "女性的神秘" 的副作用。当母亲缺乏自我时,弗里丹指出,她经常试图通过她的孩子来生活,导致孩子失去了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认为他们是拥有自己生活独立的人类。[9]
第十三章:弗里丹讨论了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指出女性一直被困在基本的生理层面上,她们被期望仅通过她们的性角色来找到自己的身份。弗里丹说,女性需要有意义的工作,就像男性需要有意义的工作一样,才能实现自我实现,这是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9]
第十四章:在女性的奥秘的最后一章中,弗里丹讨论了几个开始反抗 "女性的神秘" 的女性的案例研究。她还为她的女性读者倡导了一种新的生活计划,包括不要将家务视为职业,不要试图仅通过婚姻和母性来找到完全的满足感,以及找到有意义的工作,利用她们的全部智力。她讨论了在这一自我实现之旅中一些女性可能面临的冲突,包括她们自己的恐惧和来自他人的阻力。对于每一种冲突,弗里丹都提供了克服它的女性的例子。弗里丹以倡导教育和有意义的工作作为美国女性避免陷入 "女性的神秘" 的最终方法而结束她的书,呼吁对女性的意义进行彻底的反思,并提供了一些教育和职业建议。[9]
女性的神秘被广泛认为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非虚构书籍之一,并被广泛认为是引发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开端。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宣称这本书“扣动了历史的扳机”。[2] 该书出版后,弗里丹收到了数百封来自不幸福家庭主妇的信件,她本人也参与了妇女组织的创办,妇女组织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组织。[12]
到 2000 年,女性的神秘销量已超过 300 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外语。[2]
批评
[edit | edit source]历史学家丹尼尔·霍洛维茨指出,尽管弗里丹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典型的郊区家庭主妇,但她年轻时就参与了激进政治和劳工新闻,在撰写女性的神秘期间,她还为女性杂志撰稿,并担任社区组织者。[13][14]
历史学家乔安妮·迈耶罗维茨认为,当时许多杂志和文章并没有像弗里丹所说的那样将女性仅仅局限在家庭中,而是实际上支持女性寻求职业发展而不是成为家庭主妇的理念。她认为,妇女可以从事全职或兼职工作。[15] 历史学家斯蒂芬妮·昆茨在采访了 188 位在该书首次出版时阅读过该书的女性后得出结论,认为那个时代的混合信息对许多女性来说是“特别令人瘫痪”的。[16]
此外,弗里丹还因只关注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困境,而没有足够重视处于经济状况不稳定或其他种族女性所遇到的不同情况而受到批评。她还因反同性恋偏见而受到批评,尽管在女性的神秘撰写之时,这种偏见极其普遍。[17][18]
改编
[edit | edit source]2009 年,Audible.com 制作了女性的神秘有声书版本,由帕克·波西朗读,作为其现代先锋有声书系列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edit | edit source]- ↑ Addison, Heather (2009). Motherhood misconceived: representing the maternal in U.S. film. SUNY Press. p. 29. ISBN 143842812X.
{{cite book}}
: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ignored (|author=
suggested) (help) - ↑ a b c Betty Friedan, Who Ignited Cause in 'Feminine Mystique,' Dies at 85 -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5, 2006.
- ↑ "Betty Friedan - Obituaries, News". The Independent. 7 February 200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4-07-22. Retrieved 2011-02-18.
- ↑ Post Store (February 5, 2006). "Voice of Feminism's 'Second Wav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2011-02-18.
- ↑ "The Feminine Mystique Summary". Enotes.com. Retrieved 2011-02-18.
- ↑ Friedan, Betty (1963). "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 The Feminine Mystique. W. W. Norton. Retrieved 2011-02-18.
- ↑ Friedan, Betty (1963). "The Happy Housewife Heroine". The Feminine Mystique. W. W. Norton. Retrieved 2011-02-18.
- ↑ Friedan, Betty (1963). "The Crisis in Woman's Identity". The Feminine Mystique. W. W. Norton. Retrieved 2011-02-18.
- ↑ a b c d e f g h i j "The Feminist Mystique-Simple chapter summaries". eNotes. Retrieved 2011-02-18.
- ↑ Friedan, Betty (1963). "The Sexual Solipsism of Sigmund Freud". The Feminine Mystique. W. W. Norton. Retrieved 2011-02-18.
- ↑ Friedan, Betty (1963). "The Mistaken Choice". The Feminine Mystique. W. W. Norton. Retrieved 2011-02-18.
- ↑ It changed my life: writings on the women's move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reprint. ISBN 0674468856. Retrieved 2011-02-18.
{{cite book}}
: Check date values in:|year=
(help) - ↑ "AWM Book Review: Betty Friedan". Association for Women in Mathematics. September/October 1999. Retrieved 2011-02-18.
{{cite web}}
: Check date values in:|date=
(help) - ↑ Horowitz, Daniel. “Rethinking Betty Friedan and The Feminine Mystique: Labor Union Radicalism and Feminism in Cold War America.” American Quarterly, Volume 48, Number 1, March 1996, pp. 1-42
- ↑ Joanne Meyerowitz, "Beyond the Feminine Mystique: A Reassessment of Postwar Mass Culture, 1946-1958,"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79 (March 1993): 1455-1482.p.1459
- ↑ Stephanie Coontz, "A Strange Stirring - The Feminine Mystique and American Women at the Dawn of the 1960's," Basic Books, (2011)
- ↑ "Puncturing Betty Friedan, but Not the Mystique: An Interview with Stephanie Coontz". Stephaniecoontz.com. 2011-01-24. Retrieved 2011-02-18.
- ↑ Daniel Horowitz, "Rethinking Betty Friedan and The Feminine Mystique: Labor Union Radicalism and Feminism in Cold War America," American Quarterly, Vol. 48, No. 1(Mar. 1996) p.22
- Stephanie Coontz. A Strange Stirring: "The Feminine Mystique" and American Women at the Dawn of the 1960s (Basic Books; 2011) 222 pages
- Joanne Meyerowitz. "The Myth of the Feminine Mystique". In Myth America: A Historical Anthology, Volume II. 1997. Gerster, Patrick, and Cords, Nicholas. (editors.) Brandywine Press, St. James, NY. ISBN 1-881-08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