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形式逻辑/命题逻辑/构建简单推导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 推理规则 ↑ 命题逻辑 子推导和导出规则 →



构建简单推导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的推导包含两种类型的元素。

  • 导出行。 导出行包含三个部分
  • 行号。 这使得在之后可以引用该行。
  • 公式。 推导的目的是推导出公式,而这是在该行推导出的公式。
  • 注释。 这指定了将公式添加到推导中的理由。
  • 围栏。 这些包括
  • 行号和公式之间的垂直线。这些用于划分子推导,我们将在下一个模块中介绍。
  • 分隔前提和临时假设与其他行的水平线。当我们进入谓词逻辑时,对使用前提和临时假设有限制。以易于识别的形式将它们划分开有助于遵守这些限制。

我们通常非正式地谈论公式,就好像它是整行一样,但该行还包括行号和注释。

前提的注释为“前提”。我们要求推导中使用的所有前提都出现在第一行。不允许任何非前提行出现在前提之前。理论上,一个论证可以有无限多个前提。然而,推导只有有限多个行,因此推导中只能使用有限多个前提。我们不要求所有前提都出现在其他行之前。对于具有无限多个前提的论证,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确实要求推导中使用的所有前提都出现在任何其他行之前。

要求在推导中使用的前提出现在其第一行,比绝对必要的要求更严格。但是,当我们进入谓词逻辑时,某些需要的限制使得该要求至少成为一个有用的约定。

推理规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在上一个模块中介绍了除两个之外的所有推理规则,并将在下个模块中介绍另外两个规则。

这个推导系统没有任何公理。

一个示例推导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将为以下论证构建一个推导

    


首先,我们将前提输入推导

 
1.     前提
2.     前提
3.     前提


请注意行号和公式之间的垂直线。 这是控制子推导的围栏的一部分。 我们将在下一模块中学习子推导。 在此之前,我们只需在推导的整个长度上放置一条垂直线。 还要注意前提下的水平线。 这是帮助区分前提与推导中其他行的围栏。

现在我们需要使用前提。 对第一个前提应用 KE 两次,我们添加以下行

 
4.     1 KE
5.     1 KE


现在我们需要通过应用 CE 使用第二个前提。 由于 CE 有两条前件行,所以我们需要先推导出另一条需要使用的行。 因此,我们添加这些行

 
6.     4 DI
7.     2, 6 CE


现在我们将通过应用 CE 使用第三个前提。 同样,我们需要先推导出另一条需要使用的行。 新行是

 
8.     5, 7 KI
9.     3, 8 CE


第 9 行是 ,是我们论证的结论,所以我们完成了。 结论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得到,但这里却得到了。 完整的推导如下

 
1.     前提
2.     前提
3.     前提
4.     1 KE
5.     1 KE
6.     4 DI
7.     2, 6 CE
8.     5, 7 KI
9.     3, 8 CE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