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交通基础/出行生成/附加问题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附加问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目的地数量是否总是少于起点数量?
  2. 提出 5 个关于影响工作和非工作出行的因素的假设?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准确性,进而影响归一化?
  3. 可接受的误差水平是多少?
  4. 描述出行生成中使用的一个变量,以及它如何影响模型。
  5. 归一化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6. 这些模型(家端模型、工作端模型)中哪一个被认为更准确?为什么对出行生成模型进行归一化很重要?
  7. 出行生成中有哪些不同的出行目的/类型?
  8. 为什么很难知道谁在什么时候旅行?
  9. 下午高峰时段有多少比例的出行是工作到家(>50%,<50%),为什么?
  10. ORIO 的缩写是什么?
  11. 哪些类型的员工(ORIO)更有可能在晚上高峰时段从工作地点前往家中?
  12. 出行率告诉我们人口不同部分的哪些信息?
  13. “T 统计量”值告诉我们出行率估计的哪些信息?
  14. 为什么下午工作到家的出行次数可能多于或少于早上从家到工作的出行次数?为什么出行百分比可能不同?
  15. 定义频率。
  16. 为什么 65 岁以上的人工作到家的出行次数更少?
  17. 解决以下问题。你有以下出行生成模型

你给出了从回归模型中得到的以下系数。

B_1 = 0.61
B_2 = 0.15
B_3 = 0.123

如果有 600 名办公室员工、300 名工业员工和 200 名零售员工,那么有多少人从工作地点前往家中?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