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天文学/小行星
小行星是比行星小的岩石或金属太阳系天体,它们的轨道通常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但有些会靠近太阳,甚至会危险地接近地球。它们的尺寸从最大几百公里到不确定的最小尺寸,与流星体类别相融合。一些流星体毫无疑问与小行星具有相同的成分、起源和结构,只是更小。小行星的年龄源自陨石的年龄,据认为可以追溯到太阳系的早期阶段,并且自那时起几乎没有变化。
有数万颗可以追踪的大型小行星,以及可能数十万颗更小的流星体。超过 1000 颗大小为 100 米或更大的小行星(大约相当于城市街区的长度)距离地球足够近,需要关注,正在被追踪。
2008 年 10 月,一颗大约 SUV 大小的微小行星被发现正与地球发生碰撞,仅在撞击高层大气前约 20 小时。撞击产生了大约 1 千吨 TNT 爆炸力的火球爆炸,大约是二战期间投掷在日本原子弹威力的二十分之一。但是,这没有产生危险的辐射,而且在地球表面上方很远的地方安全地发生了。碎片幸存下来并坠落在非洲,大约 5 公斤的碎片在苏丹的努比亚沙漠中被回收,这是第一次在物体撞击地球之前追踪到它,并随后回收了碎片。初步调查证实了小行星/流星体联系的性质。
第一颗小行星是在 1800 年的第一天被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皮亚齐发现的,他是被称为“天体警察”的非正式天文家群体中的一员。该小组确信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颗以前未知的行星,正如波德定律(或提丢斯-波德定律)所预测的数学关系所暗示的那样。皮亚齐发现这颗小行星后不久,他将其命名为谷神星,以纪念罗马谷物女神,随后又发现了其他小行星,并推断出它们相对较小的尺寸。由于太小而不能算作完整的行星,它们被称为小行星,或“星状天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矮行星”。谷神星不仅是第一颗小行星,也是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为 950 公里。它非常大,最近被指定为“矮行星”,而不是小行星。
据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小天体,由于“附近”木星强大的引力影响而无法形成更大的行星。很可能一些原始的小行星体发生碰撞并破碎,导致了今天发现的许多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