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天文学/柯伊伯带
外观
< 普通天文学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中从海王星轨道(30 天文单位)延伸到太阳系 50 天文单位的一个区域。
柯伊伯带内的天体以及散布在更远处的散盘天体,统称为海王星外天体。
与海王星的相互作用(轨道共振)被认为是 48 天文单位处明显边缘的原因(天体数量突然下降,见下文轨道分布),但目前模型尚未能详细解释这种独特的分布。
现代计算机模拟表明,柯伊伯带受到木星和海王星的强烈影响。在太阳系的早期,海王星的轨道被认为是由于与较小天体的相互作用而向太阳系外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海王星清除了或引力抛射了所有距离太阳系约 40 天文单位(经典柯伊伯带天体所处区域的内边缘)更近的天体,除了那些幸运地处于 2:3 轨道共振的天体。这些共振天体形成了冥王星族。现在的柯伊伯带成员被认为大部分是在其现在的位置就地形成的,尽管相当一部分可能起源于木星附近,并被木星抛射到太阳系的遥远区域。
第一个提出这个带存在的科学家是 1930 年的弗雷德里克·C·莱昂纳德和 1943 年的肯尼斯·E·埃奇沃斯。1951 年,杰拉德·柯伊伯提出该带是短周期彗星(轨道周期小于 200 年)的来源。该带及其中的天体以柯伊伯命名,因为发现了 (15760) 1992 QB1。
为了纪念埃奇沃斯,另一个名称“埃奇沃斯-柯伊伯带”也被使用。几个科学组织推荐将“海王星外天体”一词用于该带中的天体,因为该词比其他所有词都少争议——不过它不是同义词,因为海王星外天体包括所有围绕太阳系边缘运行的天体,而不仅仅是柯伊伯带中的天体。
冥王星,以前被认为是一颗行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部分。它的轨道倾角为 17°。冥王星有 5 颗卫星。卡戎是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另外 4 颗卫星是尼克斯、凯伯洛斯、许德拉和斯提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