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评论/书籍/TCA1/p14
外观
似乎“跨主体”是指“跨越主体”的意义,即不一定是局限于任何特定个人(例如,可能包括非参与者),而“主体间”则意味着“个体之间”,并且也包含能够站在对方立场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对“关于事物和事件的主体间理解”的引用假设参与特定情境的人员实际上有能力在彼此之间达成相互洞察和移情理解。
这种能力与“去中心化感知和操纵事物和事件的能力”形成对比。如果我对皮亚杰的理解正确,从他那里借鉴的去中心化和内在性概念(第 14 页)分别指代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以及发展中的儿童从外部(物理)表征到内部(心理,符号)表征的过渡。然而,在这里,哈贝马斯显然希望将去中心化解释为,不是唤起类似于同理心或人际洞察力的能力增强,而是增强个体从无处不在的客观主义、非个人化的视角看待事物的能力。
在这个语境中,内在性似乎并非指皮亚杰提出的发展中进行符号心理操作的能力,而是指从参与者眼中看到的与局外人的视角不同。或者,对“内部关系”的引用可能是为了强调“关系”,而不是“内部”;也就是说,重点可能是去中心化和操纵与主体间理解的能力有关——换句话说,发展对世界的客观主义视角不仅源于高度个体化的与事物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源于社会或社区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