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贝马斯评注/主题/生活世界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一个“共同分享的世界”;它是“以 [一个说话和行动主体社区的成员] 作为背景知识所预设的全部解释为界限”(TCA1 p. 13)。在生活世界所表达的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一个社区的成员有理由检查其两个成员所提供的叙述之间的差异,并确定一个叙述是准确的,而另一个则是受损的。

例如,如果两个人似乎在看同一个物体,却声称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东西,调查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个人在视力、认知、感知、测量准确性、偏差或注意力方面存在问题。然而,似乎时间、兴趣、意识和其他资源的限制原则上使得一个社区不可能识别,更不用说理清其成员所持有的所有不一致印象的实例。此外,正如我理解杜赫姆-奎因论点(以及经验表明的那样),可能常常没有标准来识别和解决差异;基于命题的解决感忽视了信念倾向于成为一个能够无限调整的网络的一部分,而不是任何简单的达尔文式最强思想或观点的生存。那种思想冲突似乎预示着分裂成两个社区;但这种潜在分裂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每个人都成了孤岛,而不是哈贝马斯所设想的社区。

可以将社区理解为只扩展到那些分享特定观点的人;但在每个观点内还有更多观点——再次,形成的是群岛而不是大陆。简而言之,共同分享社区的概念似乎不是来自于实际的差异排序,而是来自于这样的假设,即社区成员如果被迫这样做,理论上可以对某些差异进行排序。

据说生活世界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它不是“一种描述性断言”(TCA1 p. 13)。似乎与前一段(上面)所预期的原子主义前景一致,它是“参与者在交流中以共同的方式移动的非主题化给定的地平线,当他们将主题化地指代世界中的某一 [单个] 事物时”(TCA1 p. 82)。作为一个给定,生活在其中的人不可能走出它并对其做出客观判断。这样做似乎等同于断言观察者不在其中——即它对他/她来说不是一个给定。

然而,哈贝马斯似乎认为,有可能对另一种文化采取内部立场,以便从身处其中的那些人的角度来理解它(Carspecken,p. 7)。然而,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不同,哈贝马斯的重建分析不仅采用反思,还采用经验分析。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视角。当然,人们可以比较文化——甚至可以沉浸在其中,可以“融入当地”。但一个研究人员能够如此完全地沉浸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以至于将来自自己属于第三种文化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排除在外,这似乎不太可能。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