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词典
外观
< 印度教
本词典包含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印度教中使用的词语和术语。
- 阿伽玛(梵语:आगम)一种传统的教义或体系,它命令信仰。阿伽玛是一部受人尊敬的梵语经文集。阿伽玛是瑜伽方法和教学的主要来源和权威。
- 阿周那或阿朱纳:(梵语:अर्जुन,arjuna)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之一。
- 阿特瓦(梵语:अथर्वन्)atharvan;以n为词干,其主格单数形式为{अथर्वा} atharvā。传说中的印度教吠陀圣贤(ṛṣi),据说是他与安吉拉斯一起撰写了(“听到/ श्रुति”)《阿闥婆吠陀》。据说他也首次设立了火祭或雅格纳。
- 唵:也称为奥姆,用天城体写成ॐ,在梵语中被称为praṇava(प्रणव),意为“大声发出声音”或oṃkāra(ओंकार),意为“oṃ音节”,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中的一种神秘或神圣音节。
- 阿凡达或阿瓦塔拉(天城体:अवतार}, avatāra,梵语意为“下降”(即从天堂到地球,来自动词词根tṝ:“跨越”。通常意味着为了特殊目的,从更高的精神境界故意降落到低级的存在境界,通常翻译成英文为化身。
- 薄伽梵歌(梵语:भगवद्गीता),Bhagavad Gītā,“神的歌”,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神圣经文之一。它被认为是印度教最神圣的经文之一。薄伽梵歌包括 700 节经文,是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薄伽梵歌的老师是克里希纳;他被印度教徒尊为主神自身的显现,在经文中被称为Bhagavan——神圣者。薄伽梵歌通常被称为吉塔。
- 巴克提(梵语:भक्ति),奉献或部分。在实践中,它意味着奉献者积极参与神圣崇拜。这个词通常被翻译成“奉献”,尽管有人建议,更好的译法应该是“参与”。练习巴克提的人被称为巴克塔,而巴克提作为一条精神道路被称为巴克提玛加,或巴克提之路。巴克提是许多印度教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的教派和学派定义不同。巴克提的实践强调奉献高于仪式。
- 婆罗门:(梵语:ब्राह्मण ,brāhmaṇa)印度教中的教育者、学者和传道者阶层。
- 达摩在传统的印度社会中,表示各种各样的思想,例如吠陀仪式、道德行为、种姓规则以及民事和刑事法律。它最常见的含义可以在两个主要理想中找到:社会生活应该通过定义明确且管理良好的等级(varna)进行结构化,以及个人在一个等级中的生活应该被组织成定义明确的阶段(ashrama)。
- 伽耶特里真言是源于吠陀经的非常受尊敬的梵语真言。它是从《梨俱吠陀》中的一首赞美诗中摘录的,由 24 个音节组成的吠陀伽耶特里韵律。它的背诵总是以oṃ和bhūr bhuvaḥ svaḥ的公式开头。它被称为mahāvyāhṛti(“伟大的神秘短语”)。伽耶特里诗句的字面翻译:
“愿我们获得[dhīmahi]萨维特尔神[savitur devasya]的卓越荣耀[tat vareṇyaṃ bhargas]
愿他激发[pracodayāt]我们的祈祷[dhiyas nas]。”
- —梨俱吠陀赞美诗(1896 年),拉尔夫·T·H·格里菲斯
- 笈多帝国(गुप्त राजवंश} { Gupta Rājavaṃśa)是一个古代印度帝国,存在于公元 280 年至 550 年左右,覆盖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该王朝由马哈拉贾·斯里·笈多建立,开始了印度中部王国的古典时代。笈多的首都位于巴特那,即现在的比哈尔邦北印度邦的巴特那。
- 哈里克里希纳:国际克里希纳知觉协会(ISKCON),也被称为哈里克里希纳运动,是印度教毗湿奴教的一个宗教组织。它由 A. C. 婆罗摩·玛哈拉贾·普拉布帕达于 1966 年在纽约市建立。
- 卡玛(梵语:काम)在梵语中指的是快乐、感官满足、性满足、感官的快乐、欲望、爱欲、对生活的审美享受。在印度教中,卡玛被认为是人生的四大目标(purusharthas)中的第三个:其他目标是义务(dharma)、世俗地位(artha)和救赎(moksha)。卡玛神是对此的化身,相当于希腊的爱神厄洛斯和罗马的爱神丘比特。卡玛鲁巴是由欲望构成的微妙的身体或光环,而卡玛罗卡则是这种身体所处的领域,特别是在来世。
- 摩诃婆罗多:(天城体:महाभारत}, Mahābhārata)古代印度的两部主要梵语印度史诗之一,另一部是罗摩衍那。这部史诗是印度教itihāsa(字面意思是“历史”)的一部分,构成了印度教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摩诃刹那(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ājanapadas),字面意思是“大国”(来自Maha,“大”,以及Janapada,“部落的立足点”,“国家”),是古代印度的王国或国家。像阿含经这样的古代佛教文本经常提到十六个大王国和共和国(Solas Mahajanapadas),这些王国和共和国在佛教兴起于印度之前,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西北部发展起来并繁荣起来。
- 真言:(天城体:मन्त्र)一种声音、音节、单词或词组,被认为能够“创造转变”。起源于印度的吠陀传统,后来成为印度教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中成为一种惯常的习俗。
- 摩奴法典(梵语:मनुस्मृति),也称为摩奴·达摩沙斯特拉(梵语:मानवधर्मशास्त्र),是印度教达摩沙斯特拉文本传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韵文作品。通常在英语中被称为摩奴法典,它于 1794 年由英国东方学家和加尔各答英国最高法院法官威廉·琼斯爵士首次翻译成英语。该文本自称是圣贤摩奴对一群ṛṣi的演讲,他们恳求他告诉他们“所有社会阶层的法律”。摩奴成为所有随后的达摩沙斯特拉的标准参考点。
- 摩克沙:(梵语:मोक्ष} mokṣa)或穆克蒂(梵语:मुक्ति},字面意思是“解脱”(都来自词根muc“释放,放手”),是从轮回、死亡和重生或轮回循环以及世俗存在的所有痛苦和限制中解脱出来。
- 穆尔蒂(天城体:मूर्ति)通常指的是一个形象、一个神灵,其中表达了神圣的精神(murta)。印度教徒认为,在为崇拜目的向神灵祈求后,穆尔蒂才值得崇拜。因此,穆尔蒂被印度教徒以及一些大乘佛教徒(例如穆克提纳特)在崇拜时视为虔诚和冥想关注的焦点。
- 帕坦伽利(天城体:पतञ्जलि)(公元前 150 年或公元前 2 世纪)是《瑜伽经》的编撰者,这是一部关于瑜伽练习的格言的重要汇集,也是《大疏》的作者,这是一部对帕尼尼的《八章书》的主要注释。然而,这两部作品是否出自同一位作者存在争议。
- 布拉赫拉达是印度教普拉纳文本中的一个人物,在那里,他以对毗湿奴的专一奉献(巴克提)而闻名,尽管故事中他的父亲赫拉尼亚卡西普试图让他背道而驰。他被毗湿奴教追随者视为mahajana,或伟大的奉献者,并且对纳拉辛哈化身的奉献者尤为重要。在《薄伽梵往世书》中,有一部哲学论文归功于他,布拉赫拉达在论文中描述了对他的主毗湿奴的爱之崇拜过程。普拉纳中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围绕布拉赫拉达少年时代的行为展开的,因此他更常被描绘成这样,出现在绘画和插图中。
- 普拉萨达(梵语:प्रसाद,马拉地语:प्रसाद,印地语/乌尔都语:प्रशाद/پرشاد/prashad,坎纳达语:prasāda,泰米尔语和马拉雅拉姆语:prasādam,泰卢固语:prasadam)既是一种慷慨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物质,首先供奉给神灵(在印度教中),然后食用。向神灵供奉食物的行为符合东方的待客之道,将神灵视为尊贵的客人。
- 普贾(天城体:पूजा)(其他转写Pooja,梵语:尊敬、荣誉、崇拜或崇拜)是一种印度教徒进行的宗教仪式,作为对各种神灵或尊贵客人的供奉。
- 校勘是一种基于批判性分析编辑或修订文本的做法。当提到手稿时,这可能是由另一位作者进行的修订。这个词源于拉丁语recensio,“回顾,分析”。
- 编辑将文本进行缩减,通常是为了编辑或社会原因,或由于主题数据的丢失。
- ṛṣi指的是一位诗人圣贤,吠陀赞美诗通过他流传下来,也被认为是神圣的抄写员。根据后吠陀传统,ṛṣi是一位“先知”或“萨满”,吠陀经是通过更高的意识状态“最初向他显现”的。当印度教处于早期开花时期,ṛṣi 开始崛起,可能早在 4000 年前。
-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简称(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一种历史性的印度-雅利安语,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礼仪语言之一,也是印度 22 种官方语言之一。
- 沙卡(梵语:शाखा} “分支”或“肢体”,是一所专门学习特定吠陀经文的印度教神学学校。
- 湿婆:(梵语:शिव)印地语意为“吉祥者”,也称为鲁德拉(“可怕者”)。一位主要的印度教神,也是三位一体的化身之一。在印度教的湿婆派传统中,湿婆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在斯玛塔传统中,他是panchadeva——五种主要神灵形式之一。
- 辛杜尔是一种红色粉末(朱砂),传统上涂在妇女头发的起始处或整个分缝线上(也称为mang),或作为额头上的一个点。辛杜尔是印度教已婚妇女的标志。
- 苏塔(梵语:सूत)既指的是普拉纳故事中的吟游诗人,也指的是一个混合种姓。根据摩奴法典(10.11.17),苏塔种姓是刹帝利父亲和婆罗门母亲的孩子。普拉纳中的几篇故事的叙述者乌格拉萨瓦·索蒂,洛马哈尔萨纳之子,也被称为苏塔。
- Terminus post quem 和相关的terminus ante quem 是用于对文本进行大致日期标定的术语。Terminus post quem 用于表示文本可能写作的最早时间点,而Terminus ante quem 表示文本可能写作的最新时间点。
- Vāk 或Vāc(词干vāc-,主格vāk)是梵语中“言语”、“声音”、“谈话”或“语言”的词,来自动词词根vac-“说话、告诉、说出”。拟人化,Vāk 是一位女神,最常见的是她与巴拉蒂或萨拉斯瓦蒂,言语之神。在吠陀经中,她也被描述为由普拉贾帕蒂创造并嫁给了他;在其他地方,她被称为吠陀经的母亲和因陀罗的妻子。
- 毗湿奴(梵文:विष्णु),(尊称:Bhagavan Vishnu),是印度教毗湿奴派传统中的最高神。湿婆派的阿迪·香卡拉的追随者,以及其他追随者,将毗湿奴尊为五大神(panchadeva)之一。在像《泰特里耶梵书》和《薄伽梵歌》这样的印度教神圣文本中,他被尊为最高神。他是Guru Kshethram,在九大行星(Navagraha)中代表着Bṛhaspati,即木星。
- व्यास (天城体:व्यास)是大多数印度教传统中一个核心且受尊崇的人物。他也被称为巴达拉雅那。他有时也被称为吠陀 व्यास(वेद व्यास, veda vyāsa)(将吠陀经分割者)或克里希纳·德瓦伊帕亚那(指的是他的肤色和出生地)。他被认为是吠陀经及其补充文本(如往世书)的抄写员。许多毗湿奴派传统认为他是毗湿奴的化身。 व्यास也被认为是八位智者(Chiranjivins,长寿者或不朽者)之一,根据印度教的普遍信仰,他们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