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印度教/印度教宗教符号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唵符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或 嗡(梵文:ॐ)是印度教中最神圣的符号之一。在梵文中被称为praṇava(प्रणव),意为“大声发出声音”或oṃkāra(ओंकार),意为“oṃ音节”

印度教徒认为唵是主的普遍名称,它包围着所有创造。从声带发出的声音从喉咙底部开始,为“A”。嘴唇合拢时,形成“U”,嘴唇闭合时,所有声音都以“M”结束。“amen”在基督教中,“ameen”在伊斯兰教中,“aum”可能显示了印欧语系中的共同语言血统,据推测,唵咒语可能从东方传播到欧洲,改变了其形式和背景。

唵象征着至高神的化身,即宇宙梵我。它象征着贯穿一个人身体的由宇宙梵我赋予的普拉纳或生命呼吸。唵的意义和解释在《摩奴经》中给出。

印度教徒相信,吠陀(古代印度经文)的本质体现在唵这个词中。信仰认为,主在唱诵“唵”和“atha”之后开始创造世界,这使得这种宗教符号与印度教对创造的看法有着根本的联系。因此,它的声音被认为是任何一个人可能进行的任务的吉祥开始。

克里希纳《薄伽梵歌》中说

vedyam pavitram omkara

我所要知晓的是,我是净化者,是音节OM。
印度教神象头神

一些信徒在象头神身体的形状(在肖像学中)和梵文的形状之间看到了相似之处。上面的曲线是头,下面大的一个是肚子;旁边的一个是象鼻;半圆形的印记带点,是象头神手中的甜食球(modaka)。对印度教徒来说,唵被视为印度教的物理和形而上学教义的根本组成部分——生命的工具和目标,世界及其背后的真理,物质和神圣,所有的形式和无形。

唵是印度最常被唱诵的声音符号之一。人们相信,它对唱诵者身体和心灵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被放置在大多数印度教文本的开头,作为神圣的感叹词,在阅读吠陀的开始和结束时,或作为任何祈祷或咒语的开始..

它也可以用作问候语 - 唵或哈利唵。它的形式在印度教中被崇拜、沉思或用作吉祥的标志。如今,在所有印度教艺术中,以及整个印度和尼泊尔,几乎随处可见“唵”,它是印度教及其哲学和神学的一个普遍标志。

卐符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装饰性的印度卐

(来自梵文svástika)是一个等边十字,其臂以直角弯曲,呈向右或镜像的向左形式。卐形装饰的考古证据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发现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河文明。如今,它主要出现在现代印度北部文化中,有时作为几何图案,有时作为宗教符号。

在印度教中,这两个符号代表创造之神梵天的两种形式:向右代表宇宙的演化(梵文:प्रवृत्ति,Pravritti),向左代表宇宙的内卷(梵文:निवृत्ति,Nivritti)。它也被视为指向所有四个方向(北、东、南、西),因此意味着稳固的稳定性。它作为太阳符号的用法最早出现在它对太阳神苏里亚(梵文:सूर्य,Sun)的代表中。卐被所有印度教徒视为极其神圣和吉祥的,经常被用来装饰与印度教文化相关的物品。它被用于所有印度教的坛场(梵文:यंत्र)和宗教图案。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它可以被看到在寺庙的侧面、宗教经文、礼品物品和抬头上。印度教神象头神(梵文:गणेश)通常被描绘坐在莲花上,在卐床上。卐也意味着“幸福”。

宾迪符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戴在额头的珠宝宾迪。

宾迪(来自梵文bindu,意思是“一滴、小颗粒、点”)是南亚(特别是印度)和东南亚女性佩戴的一种额头装饰。传统上,它是在额头中央靠近眉毛的地方涂抹的一点红色檀香泥、姜黄或朱砂,但它也可以是佩戴在该位置的一个符号或一件珠宝。蒂拉克(梵文:Tilaka意为“标记”)也用于男性显示宗教归属,或在仪式后由男女双方使用,以唤起宗教情感。

如今,宾迪在整个南亚(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被妇女和女孩佩戴,不再代表年龄、婚姻状况、宗教背景或民族归属。宾迪已成为一种装饰物品,不再局限于颜色或形状。自粘宾迪(也称为贴纸宾迪)可供选择,通常由毛毡或薄金属制成,另一面是粘合剂。它们易于使用,是传统蒂拉克宾迪的替代品。贴纸宾迪有多种颜色、设计、材料和尺寸。更精致的贴纸宾迪用亮片、玻璃珠或水钻装饰。

在南亚以外,印度裔妇女有时会佩戴宾迪。一些皈依印度教的西方妇女,例如克里希纳知觉运动的成员,也佩戴宾迪。有时,它们被当作一种风格宣言佩戴。格温·史蒂芬妮、夏奇拉、麦当娜、妮娜·哈根、娜莉·费多和莎妮娅·特温等国际名人曾被发现佩戴宾迪。

宾迪可以被称为

  • Tikli 在马拉地语中
  • Pottu 在泰米尔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中
  • Tilak 在印地语中
  • Chandlo 在古吉拉特语中
  • BottuTilakam 在泰卢固语中
  • BottuTilaka 在卡纳达语中
  • Teep(意思是“压迫”)在孟加拉语中
  • Tipa 在奥里亚语中

据说眉毛之间的区域(宾迪放置的地方)是第六个脉轮,ajna,是“隐藏智慧”的所在地。根据印度教信徒的说法,这个脉轮是昆达利尼能量的出口点。据说宾迪可以保留能量,增强集中力。据说它还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恶魔或厄运的侵害。

除了宾迪外,已婚妇女在额头上的头发分缝处佩戴一点朱砂,作为已婚身份的象征。在北印度的婚礼仪式中,新郎会在新娘头发的分缝处涂上 sindoor。

神圣的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个年轻的印度教徒正在进行 Upanayana 仪式。从左肩到腰部的黄色细线是 Yajnopavita。还要注意腰间扎着的芒草带。右手拿着的树枝(通常来自 peepa 树)意味着他进入了梵行。

Yajnopavita(神圣的线)被赋予男性印度教徒,以象征他们的精神觉醒和作为宗教学生的接受。这种仪式通常只为婆罗门(祭司)种姓、刹帝利(军事或统治者)种姓和吠舍(商人)种姓的男性保留。神圣的线实际上是三条交织在一起的线,象征着三位一体。这些线也代表了三部吠陀经文——《梨俱吠陀》、《 साम Veda》和《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未被包含在内。神圣的线中间的结代表着所有创造的永恒和神圣力量(梵天)。这条线永远不会被取下,虔诚的印度教徒会带着它洗澡或游泳。它从左肩斜着挂在腰间。在葬礼期间,它被放在右肩上。线的材料可能是棉或毛,但不能是麻。进行该仪式的人被称为“两次出生”。生物学上的出生是他的第一次出生,在放置神圣的线后,象征性地接受精神导师为父亲,吠陀为母亲,意味着第二次出生。受戒者会剃光头,穿上新衣服,在仪式期间,祭司或古鲁会背诵伽耶特里咒语。在仪式结束时,会向他的老师赠送传统的 Dakshina(礼物)。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