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吠陀经
吠陀经是一系列宗教文本,构成了印度教神学的基础。 吠陀经这个词是梵语(वेद),意思是“知识”。 印度教徒认为吠陀经文本是神圣起源的,而śruti(“听到的”)一词指的是这一点。 印度教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不是被创造的,而且将永远存在,这同样适用于印度教对吠陀经的看法。 吠陀经是永恒的神圣知识,被人类“听到”,并且是apauruṣeya,“非人造的”。 吠陀经融入印度教徒的生活,尽管许多印度教徒从未读过它。 吠陀经咒语在印度教祈祷、宗教仪式和其他吉利场合被吟唱。
不同的印度宗教派别对吠陀经有不同的看法。 印度教徒引用吠陀经作为经文权威,并将自己归类为“正统”(āstika)。 佛教和耆那教是与印度教关系密切的两个宗教派别,他们不认为吠陀经是经文权威,印度教徒称之为“异端”或“非正统”(nāstika)。 印度教对其他宗教的批评不怎么重视,因为印度教徒认为通往上帝的道路超越了所有人的思想。 在这方面,印度教徒不会认为佛教或天主教是错误的,只是不同。 当你熟悉以下作品时;记住这些作品所处的时代尺度是明智的。 吠陀经的文学作品与对基督教文献的分析和评论有很多相似之处。 当圣奥古斯丁写忏悔录时;他是在公元 4 年罗马帝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写的,一千多年后,路德在梵蒂冈统治下的欧洲创立了新教运动。 在二十世纪,耶和华见证人引用但以理书。 印度教对吠陀经的分析和评论受到同样力量的影响:社会和相关性。
吠陀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北印度。 萨姆希塔是最早的吠陀经文本,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500 年到公元前 1000 年。 周围的吠陀经文本和萨姆希塔的编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 这就是所谓的吠陀时期;从公元前二千年(青铜器时代晚期)开始,到公元前一千年(铁器时代)结束。 牛津大学印度教研究名誉教授加文·弗洛德为吠陀经的创作提出了这些日期:梨俱吠陀从公元前 1500 年开始编纂,持续了几个世纪。 然后,在咒语文本创作完成,以及在整个北印度建立了各种沙卡(印度教神学学派)之后,吠陀时期达到了顶峰,这些沙卡对咒语萨姆希塔进行了注解,并用婆罗门经讨论了它们的意义。 加文·弗洛德进一步提出,古典吠陀文学在佛陀和巴尼尼(古代印度梵语语法学家,约公元前 4 世纪)的时代结束;这大约是摩揭陀国兴起的时期(北印度黑陶器考古时期)。 哈佛大学梵语教授迈克尔·维策尔特别提到了公元前 1400 年左右的叙利亚“米坦尼”文明,其考古记录是唯一发现与印度梨俱吠陀时期同时代的印度雅利安社会的铭文,尽管米坦尼文明是否为最初的雅利安入侵者仍有争议。 维策尔将公元前 150 年(巴塔詹吉)定为所有吠陀梵语文学的terminus ante quem,将公元前 1200 年(印度早期铁器时代)定为Atharvaveda的terminus post quem。 萨姆希塔普遍接受的历史年代学将梨俱吠陀列为第一,其次是萨玛吠陀、夜柔吠陀,最后是阿闥婆吠陀。
吠陀经文本是通过口头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这种口头传统对于古代世界文本的保存至关重要。 荷马的伊利亚特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传承下来的,直到亨利希·施里曼在土耳其发现特洛伊,以及亚瑟·伊文斯在克诺索斯的成果,荷马所描述的事件才在它最初的宗教背景之外获得了新的历史意义。 印度教祭司用来精确保存吠陀经文本的复杂而精确的帕塔(助记技术),对雅利安印度产生了与荷马在欧洲冒险家身上所激发的同样的考古兴趣,这些冒险家试图在古希腊找到其文化起源的证据。 吠陀经文本的文学记录开始于佛教兴起之后,在孔雀王朝时期(孔雀王朝从公元前 321 年到公元前 185 年),也许最早是在公元前 1 世纪左右的夜柔吠陀的卡纳瓦校勘中。 卡纳瓦是一位著名的ṛṣi,也是梨俱吠陀中许多赞歌的作者。 文学传统与口头传统并行,口头传统一直使用到公元 1000 年。
由于手稿材料(桦树皮或棕榈叶)的易逝性,手稿很少能超过几百年的寿命。 贝纳勒斯梵语大学有一份 14 世纪中期的梨俱吠陀手稿,尼泊尔有几份更早的吠陀经手稿,属于瓦亚萨纳耶传统,这些手稿可以追溯到 11 世纪。
“吠陀经文本”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 在吠陀时期(印度铁器时代)用吠陀梵语写成的文本
- 任何被认为是“与吠陀经有关”或“吠陀经的推论”的文本[1]
吠陀梵语文本语料库包括
- 萨姆希塔(梵语saṃhitā,“合集”)是韵文文本(“咒语”)的合集。 有四个“吠陀经”萨姆希塔:梨俱吠陀、萨玛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在几个校勘(śākhā)中找到。 在某些情况下,吠陀经一词指的是这些萨姆希塔。 这是吠陀经文本的最古老层,除了梨俱吠陀赞歌之外,它们基本上在公元前 1200 年就已经完成了。 布鲁姆菲尔德的吠陀经协和词典(1907 年)中收录的吠陀经咒语全集由大约 89,000 个帕达(音步(诗歌))组成,其中 72,000 个出现在四个萨姆希塔中。
- 梨俱吠陀:包含供hotṛ(主祭司)吟唱的赞歌。
- 夜柔吠陀:包含供adhvaryu(主持祭司)吟唱的公式。
- 萨玛吠陀:包含供udgātṛ(在仪式中从萨玛吠陀中吟唱赞歌的祭司)吟唱的公式。 udgātṛ一词源于梵语词根ud-gai(“唱歌”或“吟唱”)。
- 阿闥婆吠陀:一个包含咒语和符咒、故事、预言、避邪符和一些推测性赞歌的合集。
- 婆罗门经是散文文本,用专业术语讨论庄严的祭祀仪式,并对它们的意义和主题进行评论。 每个婆罗门经都与一个萨姆希塔或其校勘相关联。 婆罗门经可以形成独立的文本,也可以部分整合到萨姆希塔的文本中。 它们也可能包括阿兰尼雅卡和奥义书。
- 阿兰尼雅卡,“荒野文本”或“森林条约”,是由ṛṣi创作的,他们遵循作为隐士冥想的禁欲主义道路。 它们构成吠陀经的第三部分,包含对危险仪式的讨论和解释。 它们被归类为与萨姆希塔相关的次要文学。
- 一些更古老的穆克亚奥义书(Brihadaranyaka Upanishad {Bṛhadāraṇyaka}、Chandogya Upanishad、Katha Upanishad {Kaṭha})。[2][3]
- 某些苏特拉文学,即Shrautasutras和Grhyasutras。
Shrauta Sutras(被认为是smriti)在语言和内容上属于吠陀经晚期,因此被认为是吠陀梵语语料库的一部分。[4][5] Shrauta和Grhya Sutras(约公元前 6 世纪)的创作标志着吠陀时期的结束。 这也是吠陀经分支“周围吠陀经”学术兴起的开端,是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时期最早的古典梵语文学的繁荣时期。
《婆罗门经》和《森林书》在吠陀时期的末期最终成形。在吠陀时期结束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奥义书》,但十部主要的《奥义书》可以追溯到吠陀时期或 महाजनपद 时期。完整《穆克提经典》中的 108 部《奥义书》大多数是在公元纪年编写的。
《婆罗门经》、《森林书》和《奥义书》经常以哲学和比喻的方式解释多神论和仪式性的《吠陀经》,探索诸如绝对(梵天)和灵魂或自我(阿特曼)等抽象概念。《奥义书》也概括了吠檀多哲学;它包含了自我实现的实践和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理解现实的终极本质(梵天)。吠檀多是后吠陀印度教的主要趋势之一。
吠陀梵语语料库在《吠陀词语索引》(《吠陀词语索引》)的标题下被收集在一起。该索引由 Vishva Bandhu 在 1930 年代编制,并于 1935 年至 1965 年出版;它包含所有梵语吠陀文本和一些“次吠陀”文本。
- 第一卷:吠陀经
- 第二卷:婆罗门经和森林书
- 第三卷:奥义书
- 第四卷:吠陀六艺
修订版于 1973 年至 1976 年出版,扩展到约 1800 页。
被认为是“吠陀”的文本,就“吠陀的推论”而言,定义并不明确,可能包括许多后吠陀文本,如《奥义书》或《经书》文学。
后一组文本被称为 श्रुति(梵语:śruti;“听到的”)。自后吠陀时期以来,它们一直被视为“启示的智慧”,不同于其他文本,统称为 स्मृति(梵语:smṛti;“记得的”);被认为是人类起源的文本。这种本土分类系统被印度研究西方学术领域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斯·穆勒采用。虽然它存在一些争议,但仍然被广泛使用。正如 Axel Michaels 所解释的
这些分类通常在语言和形式方面站不住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并非只有一部经集,而是几部经集分别在不同的吠陀学派中流传下来; उपनिषद्……有时与 Āraṇyakas 无法区分……; Brāhmaṇas 包含归因于 Saṃhitās 的更古老的语言层次;吠陀学派的方言和地方流行的传统多种多样。然而,建议坚持马克斯·穆勒采用的划分,因为它遵循印度传统,相当准确地传达了历史顺序,并且是当前吠陀文献版本、翻译和专著的基础。”[6]
《奥义书》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哲学作品。它们讨论了自然哲学和灵魂命运的问题。它们还包含对吠陀的一些神秘和精神解释。它们被称为 Vedānta(“吠陀的终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吠檀多学派的基石。
一些印度教教派认为《博伽梵歌》或《吠檀多经》等其他文本是 श्रुति 或“吠陀”,但在印度教内部并非普遍如此。巴克提运动(强调奉献高于仪式的宗教道路)和 Gaudiya Vaishnavism(由 Chaitanya Mahaprabhu 在 16 世纪创立的宗教运动)将这一术语扩展到包括梵语史诗和 Vaishnavite 奉献文本,如《Pancaratra》。[7]
对大量吠陀文本的研究已被组织成许多不同的学派或分支(梵语 śākhā,字面意思是“分支”或“肢体”),每个学派专门学习某些文本。[8] 每部吠陀经都已知有多个版本,每部吠陀文本可能与多个学派相关联。
古代印度文化确保这些文本以极高的忠实度代代相传。[9] 例如,背诵神圣的《吠陀经》包括对同一文本最多 11 种 pāṭha(诵读形式)。随后,通过比较不同的诵读版本来“校对”文本。诵读形式包括 jaṭā-pāṭha(字面意思是“网状诵读”),其中文本中每两个相邻的词语首先按其原始顺序诵读,然后反向顺序重复,最后再按原始顺序重复。[10]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本《梨俱吠陀》的保存中可见一斑。在婆罗门时期被编纂成一个文本,没有任何变体读物。[10]
吠陀经的规范划分是四重(turīya),即[11]
- 《梨俱吠陀》(RV)
- 《白雅经》(YV,主要分为 Taittiriya Shakha(TS)和 Vajasaneyi(VS))
- 《 साम वेद》(SV)
- 《阿闼婆吠陀》(AV)
最初的三部经被称为 trayī vidyā - “三重神圣科学”,分别用于诵读赞歌(RV)、执行祭祀(YV)和吟唱(SV)。[12][13] 这种三位一体在婆罗门经(《शत婆罗门经》、《艾达利亚婆罗门经》等)中有所说明。《梨俱吠陀》是这三部经中最古老的作品,其他两部经都借鉴了它的内容,尽管它们也拥有自己独立的 Yajus,即巫术和推测性咒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吠陀经,其中包含赞美诗、祈祷、神话和仪式。《白雅经》包含祭祀的仪式文本,而《 साम वेद》包含用于祭祀仪式中的歌曲和赞美诗。《阿闼婆吠陀》则包含了与巫术、医学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咒语和仪式文本。
因此,赞歌实际上有三种形式
- Ric,用于大声诵读的韵律赞美诗。
- Yajus,用于在祭祀中诵读的散文。
- Sāman,用于在苏摩仪式中歌唱的韵律诗句。
《白雅经》、《 साम वेद》和《阿闼婆吠陀》是独立的赞歌和赞美诗集,分别旨在作为 Adhvaryu、Udgatr 和 Brahman 祭司的手册。
《阿闼婆吠陀》是第四部吠陀经。由于它被用于巫术和治疗,因此它的地位很模糊。它包含非常古老的材料,并使用早期形式的吠陀语。《摩奴法典》是摩奴贤者对一组 rishi 的演讲,它经常谈论三部吠陀经,称其为 trayam-brahma-sanātanam,“三重永恒吠陀经”。《阿闼婆吠陀》与《梨俱吠陀》一样,是咒语和其他材料的汇集,从《梨俱吠陀》借鉴的内容相对较少。它与庄严的 श्रौत 祭祀没有直接关系,只是 Brahman 祭司观察程序并使用《阿闼婆吠陀》咒语来“治疗”。诵读它被认为可以延年益寿、治愈疾病或毁灭敌人。
四部吠陀经每部都包含韵律赞歌或 Samhita 和散文婆罗门经。婆罗门经包含对使用赞歌的仪式的详细讨论和指示,以及对与赞歌和仪式相关的传奇的解释。这两部分都是 श्रुति。四部吠陀经每部都经历了无数个 शाखा,导致了文本的各种版本。它们都有一个索引或 Anukramani,其中最主要的作品是总体索引或 Sarvānukramaṇī。
《梨俱吠陀经》是一个包含 1028 首吠陀梵语赞美诗和 10600 节诗句的集锦,被组织成十卷(梵语:mandalas)。[14] 这些赞美诗献给梨俱吠陀神灵。[15] 这些卷书由来自不同祭司群体的诗人创作,历时几个世纪,通常被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 千年下半叶(早期吠陀时期)。
《梨俱吠陀》与早期的伊朗《阿维斯塔》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语言和文化相似性。《阿维斯塔》是琐罗亚斯德教神圣文本的汇集,通常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辛塔什塔-彼得罗夫卡地区安德罗诺沃遗址发现的最早的马拉战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左右。[16]
《白雅经》经集包含古老的散文咒语和一些从《梨俱吠陀》借鉴和改编的诗句。它的目的是实用的;因为每个咒语都必须伴随着祭祀中的一个动作,但与《 साम वेद》不同的是,它被编纂成适用于所有祭祀仪式,而不仅仅是苏摩祭祀。《白雅经》经集是所有吠陀经中最古老的,包含大量仪式文本,用于祭祀的准备、执行和结束。《白雅经》经集分为两个主要版本:“黑雅经”(Krishna)和“白雅经”(Shukla)。《白雅经》将经集与其婆罗门经(《शत婆罗门经》)分开,而《黑雅经》则将经集与婆罗门经注释交织在一起。《黑雅经》经集有四个主要版本保存至今(Maitrayani、Katha、Kapisthala-Katha、Taittiriya)。
《 साम वेद》经集(来自 sāman,指应用于韵律赞美诗或赞美之歌的旋律[17])包含 1549 节诗句,几乎完全(除了 78 节诗句)取自《梨俱吠陀》。[18] 与《白雅经》中的《梨俱吠陀》诗句一样,萨曼诗句也已被更改和改编,用于歌唱。一些《梨俱吠陀》诗句被重复了不止一次。包括重复在内,Ralph T. H. Griffith(1826-1906)在《 साम वेद》版本中翻译了 1875 节诗句,他是女王学院的印度学学者。[19] 今天,有两个主要版本仍然存在,分别是 Kauthuma/Ranayaniya 和 Jaiminiya。它的目的是礼仪性的,它为 udgātṛ 提供了一个歌曲库,用于伴随祭祀。
《阿闼婆吠陀》梵文文本属于阿闼婆和安吉拉斯诗人时期。它包含760首赞美诗,其中160首是《梨俱吠陀》中的重复内容。[20] 《阿闼婆吠陀》中的大多数诗句是韵律诗,只有一小部分是散文。[21] 它大约在公元前900年编纂而成。虽然它的一些内容可以追溯到《梨俱吠陀》时期,[22] 但《阿闼婆吠陀》的其他部分比《梨俱吠陀》还要古老。[23] 《阿闼婆吠陀》保存着两种版本,分别是《拜帕拉达》和《沙奥纳卡》。[24] 根据阿普特的说法,它有九个学派(shakhas)。[25] 《拜帕拉达》文本有克什米尔和奥里萨两个版本,比《沙奥纳卡》版本更长;这两个版本仅部分印刷,并且大部分未被翻译。
与其他三个吠陀不同,《阿闼婆吠陀》与祭祀仪式相关的材料较少。[26][27] 它的第一部分包含有关抵御恶魔和灾难的法术和咒语,治疗疾病的法术,以及长寿和各种愿望或生活目标的法术。[28][29] 文本的第二部分包含推测性和哲学性的赞美诗。[30]
《阿闼婆吠陀》是吠陀经中比较晚的补充。这可能是因为祭祀仪式的扩展,其中包括了监督仪式的婆罗门。[31]
吠檀多是印度教的一种正统方法,它减少了对仪式主义的强调,并从根本上重新解释了“吠陀”的概念。它构成了现代印度教的基础,其思想涉及ātman(灵魂)和梵天(绝对)的本质。它是对奥义书的研究以及随后对正确解释奥义书的评论。它与三个吠陀经文本的联系体现在《艾太郎阿兰奈耶卡》中的“bhūr bhuvaḥ svaḥ”咒语中:“bhūḥ是梨俱吠陀,bhuvaḥ是夜柔吠陀,svaḥ是 साम吠陀”(1.3.2)。奥义书进一步简化了“吠陀的本质”,将其归结为Aum(ॐ)这个音节。因此,《卡塔奥义书》中有
- “所有吠陀都宣称的目标,所有苦行都指向的目标,人类在过着禁欲的生活时所渴望的目标,我将简要告诉你,那就是Aum”(1.2.15)
与吠陀经相关的六个技术学科传统上被称为vedāṅga,“吠陀经的肢体”。V.S.阿普特将这组作品定义为
“某些作品的名称,这些作品被认为是吠陀经的辅助工具,旨在帮助正确发音和解释文本,以及在仪式中正确使用mantras”。[32]
这些学科在从吠陀时期末期到孔雀王朝时期的苏特拉文献中都有论述,见证了从晚期吠陀梵文到古典梵文的过渡。
吠陀经分支的六个学科是
- 语音学(Śikṣā)
- 韵律学(Chandas)
- 语法学(Vyākaraṇa)
- 词源学(Nirukta)
- 占星学(Jyotiṣa)
- 仪式学(Kalpa)
Pariśiṣṭa(天城体:परिशिष्ट),意为“补充”或“附录”,是用来指代吠陀文献中各种辅助作品的术语。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早期的吠陀经文本中关于仪式的细节:梵文文本、梵书、阿兰奈耶卡和苏特拉。每个吠陀经文本都有补遗作品。然而,只有与《阿闼婆吠陀》相关的文献最为广泛。
- Āśvalāyana Gṛhya Pariśiṣṭa是一部与梨俱吠陀经典相关的非常晚期的文本。
- Gobhila Gṛhya Pariśiṣṭa是一部简短的韵律文本,包含两章,分别有113节和95节诗句。
- Kātiya Pariśiṣṭas,归功于Kātyāyana(公元前3世纪的梵文语法学家和吠陀祭司),包含18部作品,在系列中的第五部(Caraṇavyūha)中自我引用地列举出来。
- Kṛṣṇa Yajurveda有三个补遗。Āpastamba Hautra Pariśiṣṭa,它也是Satyasāḍha Śrauta Sūtra的第二个praśna,Vārāha Śrauta Sūtra Pariśiṣṭa和Kātyāyana Śrauta Sūtra Pariśiṣṭa。
- 对于阿闼婆吠陀,共有79部作品,被收集成72个不同名称的补遗。[33]
《毗湿奴往世书》(可能可以追溯到笈多时期[34])中给出的传统观点将当前的四吠陀经安排归功于神话圣人维亚萨。[35] 往世书传统还假设有一个原始的吠陀经,在不同的说法中被分为三部分或四部分。根据《毗湿奴往世书》(3.2.18,3.3.4等),原始吠陀经被分为四部分,并在 द्वापर युग(Dvapara Yuga)中由毗湿奴神以维亚萨的形象进一步细分为众多分支;《风神往世书》(第60节)讲述了维亚萨在梵天的敦促下进行了类似的划分。在《薄伽梵往世书》(12.6.37)中,追溯了原始吠陀经的起源,即音节aum,并说它在द्वापर युग(Dvapara Yuga)开始时被分为四部分,因为人类的年龄、美德和理解力下降了。在不同的说法中,《薄伽梵往世书》(9.14.43)将原始吠陀经(aum)的划分归功于特雷塔 युग(Treta Yuga)开始时的国王普鲁拉瓦。摩诃婆罗多(圣典篇13,088)也提到了特雷塔 युग(Treta Yuga)中吠陀经被分为三部分。[36]
术语upaveda(“应用知识”)用于指代某些与吠陀经文本相关的技术作品的主题。[37][38] 不同来源对这些学科的列表有所不同。《查拉纳维乌哈》提到了四个吠陀经的副经
- 繁荣(Arthashastra),与梨俱吠陀相关
- 射箭(Dhanurveda),与夜柔吠陀相关
- 音乐和古典印度舞蹈(Gāndharvaveda),与 साम吠陀相关
- 医学(Āyurveda),与阿闼婆吠陀相关
- 军事科学(Sthapatyashastra),与阿闼婆吠陀相关
但苏什鲁塔和婆婆普拉卡沙将阿育吠陀视为阿闼婆吠陀的副经。Sthapatyaveda(建筑)、希尔帕沙斯特拉(艺术和工艺)被后来的资料列为第四个副经。吠陀经涵盖了所有生物所需的所有知识
一些后吠陀经文本,包括摩诃婆罗多、纳塔亚沙斯特拉和某些往世书,将自己称为“第五吠陀经”。[39] 对这种“第五吠陀经”的最早记载见于《尚德奥义书》。 “德拉维达吠陀”是泰米尔语正统巴克提文本的名称。[citation needed]
- ↑ 根据 ISKCON,《印度教神圣文本》,“印度教徒自己经常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与吠陀经及其推论(例如吠陀文化)相关的任何事物”。
- ↑ Michaels 2004,第 51 页。
- ↑ Witzel, Michael,“吠陀经与奥义书”,载于:Flood 2003,第 69 页。
- ↑ Witzel, Michael,“吠陀经与奥义书”,载于:Flood 2003,第 69 页。
- ↑ 有关所有吠陀文本的表格,请参见 Witzel, Michael,“吠陀经与奥义书”,载于:Flood 2003,第 100–101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1 页。
- ↑ Goswami, S.D. (1976),吠陀文献选读:传统自述,S.l.:Assoc Publishing Group,第 240 页,ISBN 0912776889
- ↑ Flood 1996,第 39 页。
- ↑ (Staal 1986)
- ↑ a b (Filliozat 2004,第 139 页)
- ↑ Radhakrishnan & Moore 1957,第 3 页;Witzel, Michael,“吠陀经与奥义书”,载于:Flood 2003,第 68 页
- ↑ MacDonell 2004,第 29-39 页
- ↑ Witzel, M.,“吠陀经典及其学派的发展:社会和政治环境”,载于 Witzel 1997,第 257-348 页
- ↑ 有关 1,028 首赞美诗和 10,600 节经文以及分成十卷的内容,请参见:Avari 2007,第 77 页。
- ↑ 有关内容的特征以及对神灵的提及,包括阿耆尼、因陀罗、伐楼拿、苏摩、苏利亚等等,请参见:Avari 2007,第 77 页。
- ↑ Drews, Robert (2004)。早期骑手:亚洲和欧洲骑兵战的起源。纽约:Routledge。第 50 页。
- ↑ Apte 1965,第 981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1 页。
- ↑ 有关总共 1875 节经文,请参见 Ralph T. H. Griffith 给出的编号。Griffith 的引言提到了其文本的校勘史。重复之处可通过查阅 Griffith 第 491-99 页的交叉索引找到。
- ↑ Michaels 2004,第 56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6 页。
- ↑ Flood 1996,第 37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6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6 页。
- ↑ Apte 1965,第 37 页。
- ↑ Flood 1996,第 36 页。
- ↑ Witzel, Michael,“吠陀经与奥义书”,载于:Flood 2003,第 76 页。
- ↑ Radhakrishnan & Moore 1957,第 3 页。
- ↑ Michaels 2004,第 56 页。
- ↑ “四吠陀经中最晚的《阿闼婆吠陀经》,正如我们所见,主要由魔法文本和符咒组成,但也有预示奥义书的宇宙赞美诗——对‘支撑’的斯甘巴的赞美诗,他被视为宇宙的物质和有效原因的第一个原理;对‘生命之息’的普拉纳的赞美诗;对‘言语’的瓦克的赞美诗等等。” Zaehner 1966,第 vii 页。
- ↑ “最初只有三位祭司与前三部《圣典》有关,因为作为仪式监督者的婆罗门没有出现在《梨俱吠陀经》中,只是后来才被纳入,从而表明《阿闼婆吠陀经》的接受,它曾与其他《圣典》有所区别,并被认定与较低的社会阶层有关,与其他文本地位相等。”Flood 1996,第 42 页。
- ↑ Apte 1965,第 387 页。
- ↑ BR Modak,《阿闼婆吠陀经的辅助文献》,新德里,国家吠陀研究机构,1993 年,ISBN 81-215-0607-7
- ↑ Flood 1996,第 111 页将其追溯到公元 4 世纪。
- ↑ 《梵天往世书》,霍勒斯·海曼·威尔逊译,1840 年,第四章,http://www.sacred-texts.com/hin/vp/vp078.htm
- ↑ Muir 1861,第 20–31 页
- ↑ Monier-Williams 2006,第 207 页。[1] 访问时间:2007 年 4 月 5 日。
- ↑ Apte 1965,第 293 页。
- ↑ Sullivan 1994,第 385 页
- Apte, Vaman Shivram (1965),实用梵文词典(第 4 版修订和扩充版),德里:Motilal Banarsidass,ISBN 81-208-0567-4
{{引用}}
: 引用中包含空的未知参数:|coauthors=
(帮助). - Avari, Burjor (2007),印度:古代往事,伦敦:Routledge,ISBN 978-0-415-35616-9
{{引用}}
: 引用中包含空的未知参数:|coauthors=
(帮助). - Flood, Gavin (1996), 印度教导论, 劍橋大學出版社, ISBN 0-521-43878-0
{{citation}}
: 引用中包含未知且为空的参数:|coauthors=
(帮助) - Flood, Gavin, 编 (2003), 牛津印度教百科, 马萨诸塞州马尔登: 布莱克韦尔, ISBN 1-4051-3251-5
{{citation}}
: 引用中包含未知且为空的参数:|coauthors=
(帮助) - Holdrege, Barbara A. (1995), 吠陀与托拉, SUNY 出版社, ISBN 0791416399
- MacDonell, Arthur Anthony (2004), ISBN 1417906197 , Kessinger 出版社,
- Michaels, Axel (2004), 印度教:过去与现在,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ISBN 0-691-08953-1
- Monier-Williams, Monier, 编 (2006), 莫尼尔-威廉姆斯梵文词典, Nataraj 图书, ISBN 18-81338-58-4.
- Muir, John (1861), 印度宗教和制度起源与发展梵文原始文本 (PDF), 威廉姆斯和诺盖特
- Muller, Max (1891), 德国工作室的碎片, 纽约: 查尔斯·斯克里布纳之子.
- Radhakrishnan, Sarvepalli; Moore, Charles A., 编 (1957), 印度哲学源泉 (第 12 版 普林斯顿平装版),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ISBN 0-691-01958-4.
- Smith, Brian K., 规范权威与社会分类:古代印度文本中的吠陀和“瓦尔纳”, 宗教史,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92), 103-125。
- Sullivan, B. M. (1994). "《摩诃婆罗多》的宗教权威:吠陀传统中的维亚萨和梵天". 美国宗教学会杂志. 62 (1): 377–401. doi:10.1093/jaarel/LXII.2.377.
{{cite journal}}
: 未知参数|month=
已忽略 (帮助) - Witzel, Michael (编) (1997), 文本内,文本外。研究吠陀的新方法, 哈佛东方系列,Opera Minora 卷 2, 劍橋: 哈佛大学出版社
{{citation}}
:|first=
包含通用名称 (帮助) - Zaehner, R. C. (1966), 印度教经文, 伦敦: 每个人的图书馆
{{citation}}
: 引用中包含未知且为空的参数:|coauthors=
(帮助)
- 概述
- J. Gonda, 吠陀文献:经文和梵书, 印度文学史。第 1 卷,吠陀和奥义书 (1975), ISBN 9783447016032.
- J. A. Santucci, 吠陀文献概述 (1976).
- S. Shrava, 吠陀文献全史 - 梵书和森林书, Pranava Prakashan (1977).
- 索引
- M. Bloomfield, 吠陀索引 (1907)
- Vishva Bandhu, Bhim Dev, S. Bhaskaran Nair (编), Vaidika-Padānukrama-Koṣa: 吠陀词语索引, Vishveshvaranand 吠陀研究机构, Hoshiarpur, 1963-1965, 修订版 1973-1976。
- 会议论文集
- Griffiths, Arlo 和 Houben, Jan E. M. (编), 吠陀:文本、语言和仪式:第三届国际吠陀研讨会论文集,莱顿 2002, 格罗宁根东方研究 20, 格罗宁根:Forsten, (2004), ISBN 90-698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