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IB音乐/音乐史/古典时期

来自Wikibooks,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情绪对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乐章中对比鲜明的主题
  2. 情绪可以突然或逐渐变化
  1. 节奏的灵活性
  2. 停顿、切分音、音符由长到短的变化
  1. 基本上是同声部
  2. 也包含复杂复调和模仿的段落
  1. 悦耳动听,易于记忆
  2. 部分借鉴于民间或流行音乐
  3. 平衡、对称

力度与钢琴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逐渐变化的力度:渐强和渐弱
  2. 钢琴取代羽管键琴,因为可以使用手指力度

低音伴奏的终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在古典时期逐渐被抛弃
  2. 为业余爱好者创作的音乐——无法处理数字低音
  3. 想要更好地控制伴奏

古典乐派管弦乐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标准的四个声部: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
    • 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巴松管
    • 2支法国号、2支小号
    • 2个定音鼓
  2. 长号用于歌剧和教堂音乐
  3. 乐手比巴洛克时期乐队多
  4. 音色更加重要
  5. 弦乐最为重要
  6. 木管乐器被赋予旋律独奏
  7. 铜管乐器带来力量和和谐,但并不演奏旋律
  8. 定音鼓用于强调节奏

古典乐派曲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几个乐章在速度和性格上形成对比
    • 快板乐章
    • 慢板乐章
    • 与舞蹈相关的乐章
    • 快板乐章
  2. 每个乐章可以有不同的曲式
    • ABA或主题与变奏
    • 可以有2、3、4个对比鲜明的主题
    • 各部分相互平衡

奏鸣曲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也称为奏鸣曲快板曲式
  2. 与奏鸣曲(一种完整的作品)不同
  3. 是古典乐派交响曲的一个乐章(第一个,有时也是最后一个)
  4. 它有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时还有一个尾声

呈示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第一个乐段,位于主调
  2. 过渡段,包含从主调到新调的转调
  3. 第二个主题在新调中呈现
  4. 结束段在新调中
  5. 结尾处有一个重复

展开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对主题进行新的处理(可以通过类似于巴洛克赋格展开部的方式进行转调:增减、倒置、逆行等)
  2. 转调到新的调性

再现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第一个主题位于主调
  2. 过渡段
  3. 第二个主题位于主调
  4. 结束段位于主调
  1. 位于主调

语境特征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古典时期的实践将对奏鸣曲产生决定性影响;该术语从众多表示流派或形式的术语之一,转变为指定大型作品基本组织形式的术语。这种演变持续了五十年。该术语开始既适用于单个乐章的结构(参见奏鸣曲式和奏鸣曲式的历史),也适用于多乐章作品的乐章布局。在向古典时期的过渡中,多乐章作品有多个名称,包括小夜曲、小奏鸣曲和组曲,其中许多现在都被视为奏鸣曲。奏鸣曲作为此类作品标准术语的使用始于1770年代左右。海顿于1771年将他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命名为奏鸣曲,此后他在作品中很少使用“小夜曲”一词。奏鸣曲一词越来越多地用于仅用于键盘的作品(参见钢琴奏鸣曲),或用于键盘和另一种乐器,通常是小提琴或大提琴。它越来越少地用于具有两个以上演奏家的作品;例如,钢琴三重奏很少被标记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奏鸣曲。最初,最常见的乐章布局是:1. 快板,当时不仅理解为一个速度,还理解为某种程度的“展开”或主题的展开。(参见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及其《奏鸣曲形式》。)2. 中间乐章,最常见的是慢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或者,较少见的是小步舞曲或主题与变奏形式。3. 结束乐章,早期有时是小步舞曲,如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但之后通常是快板或急板,通常标记为终曲。形式通常是回旋曲。

主题与变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一个基本的主题,反复重复,只是略有变化,例如:调性、速度、音色、持续时间等发生变化
  2. 每个变奏与主题长度相同

小步舞曲与三重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法国的两人社交舞蹈
  2. 起源于舞蹈
  3. 它是3/4拍
  4. 它是ABA(小步舞曲、三重奏、小步舞曲)

回旋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主要主题称为“副歌”
  2. 主题的数量在不同作品中可能有所不同,有时重复的元素会被修饰或缩短以提供变化
  3. 副歌与一个或多个对比主题交替出现,这些对比主题称为“插段”,但也偶尔称为“离题”或“对句”
  4. 形式可以看作是ABACA或ABACABA
  5. 通常用于古典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古典交响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器乐(管弦乐)
  2. 4个乐章
    • 1. 快板,采用二部曲式或后来的奏鸣曲式
    • 2. 慢板
    • 3. 小步舞曲与三重奏(后来发展为谐谑曲与三重奏),采用三部曲式,为3/4拍
    • 4. 快板,有时也采用奏鸣曲式。其他常见可能性是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回旋曲

古典协奏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3乐章作品
    • 1. 快板(有时有华彩乐段(独奏))
    • 2. 慢板
    • 3. 快板

古典室内乐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4-9件乐器而作

弦乐四重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4个乐章
  • 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
  1. 快板
  2. 慢板
  3. 小步舞曲/谐谑曲
  4. 快板

钢琴三重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小提琴
  • 大提琴
  • 钢琴

约瑟夫·海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被称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 使用了从简短而简单的主题发展出更大结构的方法
  • 海顿的音乐实践构成了随后调性和音乐形式发展中的许多内容的基础。
  • 他采用了交响曲等流派,并逐渐扩展了它们的长度、重量和复杂性。
  • 海顿的作品成为后来被称为奏鸣曲式的核心
  • 他的音乐相当简单,有时很乏味,这就是你在考试中区分他的方法
  • 他的惊愕交响曲极大地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古典交响曲”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融入了复调的复杂性
  • 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歌剧和合唱音乐。
  •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几乎创作了所有主要类型的音乐,包括交响曲、歌剧、独奏协奏曲、室内乐(包括弦乐四重奏和弦乐五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
  • 虽然这些流派都不是新的,但钢琴协奏曲几乎完全是由莫扎特发展和推广的。
  • 古典风格的核心特征都可以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找到。清晰、平衡和透明是其标志,尽管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 在考试中,你可以通过他音乐通常听起来非常轻快活泼,并带有复杂性来识别他。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贝多芬是第一批自由职业作曲家之一
  • 他借鉴了流行的东西并进行了改变
  • 要识别他,他的音乐听起来非常宏伟,有很多强音
  • 他的去世标志着古典时期的结束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