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物理/场中的运动
在斜面上,牛顿定律的应用有些复杂。重力向下作用,但平面以一定角度对物体施加反作用力。由于合力沿斜面角度与法向力成角,重力将作为斜边,因此可以利用此来构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摩擦力,它将与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因此,如果没有运动,那么就不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永远不会使物体运动,它只能减慢物体速度,并最终使其停止。
对于两个相互移动的固体表面,摩擦力会受到两个表面性质(粗糙度等)的影响,但物体的表面积和速度不会影响摩擦力。固体表面的摩擦力也有两种类型,即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是指物体运动时减慢物体速度的摩擦力。
这两种类型分别由它们的系数 µs 和 µk 定义。在所有情况下 µs > µk(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一点相当明显)。
每种类型产生的摩擦力也取决于表面施加的法向力,因此对于没有移动的物体,Ffr =< µsFn,而对于正在移动的物体,Ffr = µsFn。在第一种情况下,摩擦力仅在施加力时才存在,因此使用小于或等于符号。摩擦力将抵消到这一点的所有力。
穿过流体(或实际上是空气)下降的物体也会受到阻碍重力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因此最终会达到重力被摩擦力抵消的点,物体以恒定速度下降。这被称为终端速度。
当抛射运动中的物体以一定角度发射时,必须首先计算水平和垂直分量。从垂直分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峰值高度,以及达到此高度所需的时间。从那里,我们可以计算出达到地面的时间,并利用所有这些时间以及水平分量,计算出水平距离。
简谐运动就像摆锤的运动一样,物体远离平衡点并返回平衡点,而恢复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摆锤距离中心越远,拉回它的力就越大)。从完全伸展的位置开始,位移遵循 cos 曲线,速度遵循 -sin 曲线,加速度遵循 -cos 曲线(我们每次对 t 求微分:cos -> -sin -> -cos)。从这里可以看出,位移与加速度的图将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cos 和 -cos)。
简谐运动 (SHM) 中的周期是指位移返回其原始位置(完成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频率是 1/周期,因此是每秒的周期数。振幅是指距平均(或中心)位置的最大位移。周期也被定义为 T = (2 x Pi)/w,其中 w = 2 x π x f
绘制位移与时间的图 : 该图的范围从 r(振幅)到 -r,并遵循 cos 曲线(假设我们从伸展位置开始)。它将在伸展点达到最大值,并在物体通过平均位置时为零。
绘制速度与时间的图 : 该图的范围从 rw 到 -rw(其中 w = 2 x π x f)。当物体处于平均位置时,速度将达到最大值,而在伸展量最大时为零。因此它将遵循正弦曲线,速度最大,位移为零,反之亦然。
SHM 中物体的总能量是恒定的。当位移最大时,所有能量都是势能(因为它被支撑着、被压缩着或其他任何情况)。当位移为零时,所有能量都是动能(因为它正在移动,并且在最低点/无压缩或伸长等),因此两者遵循抛物线,其中两条曲线的总和始终相等。
例如,我们有弹簧上的质量的 SHM。当质量被向下拉到伸长量为 x 时,然后释放,质量会进行垂直振动,这些振动服从 SHM。
由于弹簧服从胡克定律(F = kx,其中 k 是弹簧常数),我们知道恢复力 = kx。牛顿第二定律。我们也有 F = ma,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得到 a = kx/m。这符合 SHM 公式 a = -w2x,产生 a = -k/m x(如果加速度与 x 方向相同,即远离平均位置)。因此,w2 = k/m,因此,T = 2 x π x (√(m/k)),因为 T = (2 x π)/w(这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相同)。
如果超过弹簧的弹性极限,那么它将不再遵循胡克定律,也不再遵循 SHM。
假设有一个质量在摆锤上,绳长为 l,并被位移为 x。这在绳子的平均位置和位移位置之间形成一个角度 Ø。指向原点的重力 = mg sinØ(这可以用直角三角形来表示,mg 是斜边,mg sinØ 是与曲线相切的边,因为它与质量、原点和绳索顶端形成的三角形相似)。对于小的角度 Ø,sin Ø = x/l(如果我们再次假设原点和质量之间的曲线实际上是一条直线,这对于小的 Ø 是有效的)。因此,指向 O 的力 = mgx/l。由于 F = ma,指向 O 的加速度 = gx/l。因此,x 方向(远离 O)的加速度 = -gx/l。因此,如上所述,w2 = g/l,因此,T = 2 x Pi x (l/g 的平方根)(同样,这在数据手册中给出)。
角位移 : 物体绕圆心旋转的角度(以弧度计)。其符号为 Ø,定义为 Ø = s/r,其中 s 是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弧长,r 是圆的半径。它等同于直线运动中的位移。
角速度 : 用符号 w 表示。角位移/时间(或 w = ΔØ/Δt)。其直线运动的等效量为速度。此内容不再包含在教学大纲中。
s = rØ : 圆周上所覆盖的弧长等于半径乘以旋转角度(以弧度计)。这使得角位移可以转换为长度。
v = rw : 物体在圆周上的速度等于半径乘以角速度(如上所述,以弧度/秒计)。
可以通过取圆周上不同点的切线方向上的两个速度矢量,并进行减法,来证明旋转的物体具有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得到的矢量将指向圆心。
如果我们取两个起始点之间的角位移很小的相邻速度矢量(长度为 V),并将它们从同一个原点出发绘制,那么这两个矢量末端之间的矢量就是向心加速度。利用相似三角形,将这两个矢量之间的角度设为 Ø(与角位移相同),并将它们之间的矢量设为 ΔV。如果 ac 是向心加速度,那么它等于 ΔV/Δt。从三角形中,Ø = ΔV/V,所以 ΔV = VØ。将此代入加速度公式,得到 ac = VØ/Δt。从上面可知,w = Ø/Δt,因此 Ø = wt,所以 ac = vw。可以通过代入 v = rw 将其重新整理为 ac = rw2 = V2/r (如数据手册所示)。
为了使物体沿圆周运动,需要恒定的加速度。在圆周运动中,F=ma(牛顿第二定律),F = |mac| = |m v2/r| = |4 x π2 x mr/T2| = |mrw2|。
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包括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重力提供 ac)、绳子上旋转的桶(绳子提供 ac)和在倾斜路面上转弯的汽车(法向力的“沿斜坡方向”分量提供 ac)。涉及这些物体的问题可以通过求解 ac,然后利用上述公式反推其他量来解决。
在垂直圆周内运动并受到重力影响的物体 : 在圆周的任何一点上,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力(即指向圆心的力)必须是恒定的,并且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在圆周的顶部,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总力为 Fc - Fg(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Fc 更小)。在底部,Ft = Fc + Fg。在侧面,Ft = Fc(因为重力的分量不指向圆心)。
向心力不会改变物体的动能,因为它只影响速度的方向,不影响速度的大小,而 Ek = 1/2mv2 只有在速度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才是守恒的。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F = (Gm1m2) / (R2),其中 G 是万有引力常数(在地球上,值为 6.67 x 10-11 N m2 kg-2),m1 和 m2 是两个物体质量,R 是两个物体质心之间的距离。这必须同时作为向心力的来源和重力的来源(即拉物体下落的力)。(这个公式在数据手册中给出)
引力场强度是指引力场中某一点的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引力。简单来说,就是作用于 1 kg 质量的力,在地球上为 9.8 N。
在物体表面之外,重力随着距离的增加呈抛物线下降(因为 R2 项遵循平方反比定律)。物体内部的重力计算比较复杂,但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进行计算。
引力势(用符号 V 表示)定义为引力场中某一点的单位质量所具有的势能。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趋于无穷大时,V 趋于 0。V = -Gm/r,其中 m 是地球(或其他天体)的质量,r 是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在数据手册中给出)
逃逸速度是指物体要完全摆脱行星的引力场,必须具有的速度。为此,物体必须获得足够的动能,使其从表面,其中
到 V = 0 的地方。因此,
重新整理得到
注意:此公式不在数据手册中,您可以选择将其记忆或记住如何推导出它。
力位移图中所做的功是图下的面积。这通常通过积分来计算,但由于本课程没有微积分内容,因此在任何给定的问题中,你都能够将面积分解成三角形和矩形来求面积。
对于线性弹簧,拉伸(或压缩)弹簧的力与位移成正比。如果没有力作用于它,弹簧会自然地返回到其平衡位置。当然,除非弹簧超出其弹性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它会断裂,并且可能不再有趣。
通过压缩或拉伸弹簧,能量(弹性势能)储存在弹簧中。释放时,弹簧会将这种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动能、热能、声音等)。
从牛顿定律推导出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
首先假设有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以速度 v1 和 v2 相向运动。首先,我们将牛顿第二定律写成“力是动量变化率”的形式
然后可以将其应用于第一个质量,得到方程式 Ft = m1v'1 - m1v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知道作用在 m2 上的力将是相等且相反的,因此作用在第二个质量上的力为 -Ft = m2v'2 - m2v2。
然后将这两个方程式结合起来,得到 m1v'1 - m1v1 = -(m2v'2 - m2v2),整理后得到 m1v1 + m2v2 = m1v'1 + m2v'2,这就是两个质量的动量守恒定律。
在二维空间中,动量守恒定律在两个方向上都适用,因此动量值必须分解成其向量分量。总的垂直(或南北,或任何方向)动量将守恒,总的水平动量也将守恒。因此,涉及此问题的可以被视为两个独立的一维动量守恒问题。
角加速度是角速度的变化率:α = Δw/Δt。这不再包含在教学大纲中。
力矩是力的旋转等效量:T = I x α(转动惯量 x 角加速度)。
转动惯量是质量的旋转等效量。它被定义为系统中每个点质量的 (mr2) 之和,其中 m = 质量,r = 距离旋转轴的距离。这允许计算哑铃类型结构,但也应了解以下形状公式
- 围绕环中心旋转的“环”或圆柱体:I = MR2
- 围绕圆盘中心旋转的实心圆盘:I = 1/2MR2
- 围绕穿过中心的任何轴旋转的实心球体:I = 2/5MR2
角动量是线性动量的等效量:L = Iw(角动量 = 转动惯量 x 角速度)。
旋转运动中的所有量和方程都等效于线性运动中的其他量。下面的表格说明了这种等效性。
线性量 | 旋转量 |
---|---|
位移:s | 角位移:Ø |
速度:v | 角速度:w |
加速度:a | 角加速度:α |
力:F | 力矩:T |
质量:m | 转动惯量:I |
线性方程 | 旋转方程 |
---|---|
速度:v = s/t | 角速度:w = Ø/t |
加速度:a = v/t | 角加速度:α = w/t |
力:F = ma | 力矩:T = I x α |
做功:W = Fs | 做功:W = TØ |
动能:E = 1/2mv2 | 动能:E = 1/2Iw2 |
动量:p = mv | 角动量:L = Iw |
所有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