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科学哲学
< 哲学导论
“科学哲学”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是指科学方法,本文中指的是这个含义;第二个是指由科学发现回答的一些哲学问题。近几十年来,物理学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生物学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这个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在《哲学的科学视角》中进行了讨论。
科学哲学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从哲学角度审视特定科学学科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生物哲学探讨了进化生物学中使用的概念的含义,而社会科学哲学则探讨了诸如“理论”在经济学或社会学等领域的意义等问题。
这个领域的奠基人被广泛认为是卡尔·波普尔,他在20世纪初写作。这种必要性的想法源于对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的观察,本质上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法被任何方式证伪。虽然这听起来像是该理论的积极方面,但它意味着也没有测试可以验证该理论所提出的主张。
波普尔提出的纠正方法是对任何一个理论应用证伪主义原则。为了具有科学性,有关的科学家必须试图证伪自己的理论,或者至少提出可以被证明是正确或错误的测试。这导致了何时才能知道一个理论真正具有科学性,从而成为对自然世界的正确解释的问题。波普尔对这一批评的回答是,每一次测试都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对许多人来说,这仅仅相当于归纳性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论证,即观察是正确的,直到你碰巧经过澳大利亚并发现一只黑天鹅。
后来的理论包括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这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即科学家将在宇宙的一个给定模型或范式内工作,并使其变得有用和具有预测性,直到某个时刻出现一个新的想法或理论推翻了旧体系,比如伽利略对太阳系的观察。
然而,费耶阿本德在他的著作《反对方法》中拒绝了科学家完全是理性生物的想法,他在书中论证说,科学家实际上并没有遵循任何一种给定方法,而比他们的宣传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程度要低得多。
波普尔、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提出的观点,与托马斯·阿奎那提到的一个问题作斗争。他说,“……其他科学不会争论以证明它们自己的原则,而是从它们的原则出发来证明科学所包含的其他事物……”(神学大全第八条 [1]或 [2])。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谈论科学哲学,但他的话对当前的话题具有启发性。如果科学不能争论以证明它自己的原则,那么其他东西就必须这样做,否则科学就没有基础。
第四个当代人是伊姆雷·拉卡托斯,他在科学哲学界最出名的是他对伪科学的攻击。他的划分在于任何给定的方案是进步还是退化。因此,产生最多新知识的方案将被科学家认为是最接近真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