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历史/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王朝,一个哈希姆家族的部落,起义反抗倭马亚王朝,并将其推翻,杀死了倭马亚哈里发。阿拔斯王朝夺取了王位,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他们将首都从大马士革迁至巴格达,在那里统治到公元10世纪。
747年,阿拔斯人起义反抗倭马亚人,目的是夺取王位,并实现他们自古以来对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的主张,因为他们是穆罕默德最年轻的叔叔阿拔斯的子孙。他们得到了波斯人、犹太人、基督徒和埃及人的热烈支持。特别是波斯人在叛乱中的参与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波斯人给阿拔斯人提供的压倒性支持,他们将无法夺取王位。
750年,事态变得非常严重,以至于倭马亚哈里发马尔万二世不得不注意。他率领一支庞大的倭马亚军队进入伊拉克,打击叛乱的阿拔斯人。但尽管人数悬殊,倭马亚军队在750年1月25日的扎卜河战役中被击败。马尔万逃往埃及,在那里被俘并处死。阿拔斯人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萨法赫·伊本·穆罕默德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也称为萨法赫或“屠夫”,是第一位阿拔斯哈里发。他结束了倭马亚人开始的歧视非阿拉伯人的做法,并从犹太人、聂斯托利派基督徒和波斯人中自由招募人员。此外,他将首都从大马士革迁至巴格达(更靠近波斯腹地),使其成为艺术和学习的中心。教育也得到鼓励,第一批造纸厂在撒马尔罕建立,由在怛罗斯之战中俘获的熟练的中国俘虏负责。
阿布·阿拔斯因他对倭马亚人的残酷惩罚而获得了“屠夫”的称号。由于他反倭马亚的大屠杀,他们几乎灭绝,除了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往西班牙并在安达卢斯建立了倭马亚统治。
萨法赫于754年6月10日死于天花,在位四年。他的兄弟曼苏尔继位。
曼苏尔是萨法赫的兄弟,于754年登基,统治至775年。762年,他在巴格达建立了皇家住宅区萨拉姆城。
755年,曼苏尔下令暗杀了阿布·穆斯林,他认为阿布·穆斯林对其权力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什叶派资料,学者阿布·哈尼法·努曼被曼苏尔囚禁并遭受酷刑。他还鞭打了另一所法学派系的创始人马利克伊玛目。
在曼苏尔的统治时期,对帝国的非阿拉伯臣民普遍存在宽容。取消了对波斯文学作品的审查。倭马亚统治时期对非阿拉伯人口的迫害时代早已结束,波斯艺术和科学受到高度重视。这导致了一个被称为舒阿比耶的文学运动的兴起。曼苏尔还被认为在巴格达建立了智慧宫。阿拔斯哈里发支持皈依,因此整个非穆斯林社区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帝国中穆斯林的比例从750年的7%增加到775年的15%。
曼苏尔于775年在前往麦加朝觐的途中去世。他被埋葬在途中某个地方,埋在一个数百个坟墓中,目的是为了将他的遗体隐藏起来,以免被倭马亚人发现。他的儿子马赫迪继位。
马赫迪在775年其父曼苏尔去世后登基。马赫迪的统治时期标志着普遍的繁荣。巴格达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城市。这座城市吸引了来自整个阿拉伯半岛、伊拉克、叙利亚、波斯以及远至印度和西班牙的移民。除了不断增长的穆斯林人口外,巴格达也是基督徒、犹太人、印度教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的家园。它成为中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也是帝国造纸业的中心。
马赫迪的统治时期也以迫害扎纳迪卡或二元论者以及保护正统信仰而闻名。马赫迪宣称,哈里发有能力——而且确实有责任——来界定穆斯林的正统神学,以保护穆斯林穆斯林民众免受异端的侵害。
马赫迪于785年去世,他的儿子哈迪继位。
哈迪于785年继马赫迪之后登基,统治了大约一年。他以其开放和简单而闻名。麦地那发生了一场叛乱,其中侯赛因·伊本·阿里·伊本·哈桑自称哈里发,但这场叛乱被哈迪镇压,但一位伊德里斯逃离了战场,在摩洛哥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哈迪还不得不面对哈瓦里吉派叛乱和拜占庭入侵,但他有效地处理了这些问题。
哈伦·拉希德于786年登基,统治至809年。他是伊斯兰帝国最伟大的君主。
哈伦·拉希德出生在德黑兰,父亲是第三位阿拔斯哈里发马赫迪,母亲是也门的一个奴隶女孩,名叫海扎伦。哈伦在他二十出头的时候成为哈里发。在登基的那天,他的儿子马蒙出生,阿明稍后出生。
在哈伦·拉希德的统治下,巴格达发展成为当时最辉煌的城市。许多统治者向哈里发进贡,这些资金被用于建筑、艺术和奢华的宫廷生活。
796年,哈伦·拉希德出于安全原因将首都从巴格达迁至幼发拉底河中游的拉卡镇。798年,他将宰相雅各布·伊本·哈立德关进监狱,并杀死了他的儿子贾法尔,以对抗巴马克家族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在他统治的后半期,他率领95000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队入侵了拜占庭帝国。哈伦击败了拜占庭将军尼基塔,并进军土耳其的克里索波利斯。克里索波利斯位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艾琳女皇屈服,同意每年向阿拔斯王朝进贡。阿拔斯哈里发正处于其权力的顶峰。
哈伦·拉希德的统治普遍被认为是伊斯兰哈里发黄金时代。在他的统治下,伊斯兰文化和文明蓬勃发展。在此期间,许多外国书籍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千零一夜》,它实际上是波斯语和印度语故事的选集,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在此期间,波斯语翻译的《五卷书》也被翻译成阿拉伯语。
哈伦极力鼓励学习、诗歌和音乐。他本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每当他听说自己王国或邻国有博学之士时,就会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宫廷,并给予他们尊敬。因此,哈伦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塔巴里(第30卷,第313页)提到医生曼卡来自印度,来治疗哈伦。哈伦与中国和查理大帝有外交关系。
巴马克家族起源于一位名叫巴马克的人,他是同一省份一座印度教/佛教寺庙的大祭司。然而,后者似乎更有可能,因为诺瓦巴哈尔很容易是佛教寺院Nava-vihara的讹传(该寺院为现今阿富汗的Nagarhar省命名)。巴马克被认为是梵语“首席祭司”Pramukh的讹传。历史学家安德烈·克洛特也同意这一说法。他说他们“来自呼罗珊,但他们的根源是佛教,而不是琐罗亚斯德教”。
在8世纪初,巴马克定居大马士革,并皈依伊斯兰教。然而,巴马克家族的命运在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后才开始上升。巴马克家族从阿拔斯王朝奉行的宽容政策中获益匪浅。巴马克的儿子哈立德成为倭马亚王朝第一位哈里发阿卜杜勒·迈赫迪的宰相或Wazir。他的儿子雅各布帮助哈伦·拉希德夺取王位,并成为帝国中最有权势的人。巴马克家族以其尊贵、辉煌和好客而著称。他们在《一千零一夜》的一些故事中也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