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跨学科问题2019-20/社会群体形成中的真理

来自Wikibooks,开放世界的开放书籍

人类的互动和发展受我们的社会群体支配。通常,社会群体被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互动、共享相似特征并集体拥有统一感的人。社会群体被认为是从基于需求的关系(如狩猎采集群体)逐渐演变而来,到基于舒适度的关系(如友谊);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形成的?

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其中一些是矛盾的来源,但另一些则相互补充,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群体形成中的真理所在。

河流可以用于运输,从而实现交流

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以多种方式影响群体的形成。根据爱德华·C·海耶斯的说法,森林和沼泽等结构是阻碍人们之间接触的障碍,而山口和河流则是理想的沟通途径,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他声称“孤立会导致停滞”。[1]类似地,较大的群体往往在食物丰富的地区形成(并繁荣)。地理位置的另一个影响是它决定了社会规范和文化实践,例如体育和艺术。就像在凉爽的气候中(日光可能有限)午睡不常见一样,花样滑冰在热带气候中也不常见。因此可以看出,地理因素在决定一个给定的社会群体可能出现的形态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邻近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很明显,人类的社会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谁可以在附近找到——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与碰巧在我们周围的人组成群体。由于彼此靠近而产生的互动规律产生了熟悉感和舒适感,从而导致社会群体的形成。[2]这个想法由西奥多·纽科姆记录下来,被称为邻近原则

遗传影响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是生物体;仅此一项就使生物科学与社会行为相关,因此也与我们参与社会群体的倾向相关——这可以从经验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证主义方法已被用于确定社会互动的分子分析,包括广泛的动物模型,以及使用威廉姆斯综合征来研究特定基因组对我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第一种情况下,果蝇实验得出结论,基因通过其对大脑发育和生理的影响来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这种联系对遗传和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都很敏感。[3]

在后一种情况下,科学家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来源的干细胞模型来研究我们影响社会行为的基因的真正细胞效应,因此,也研究了我们参与社会群体的需求。这进一步帮助科学家确定哪些基因会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他们发现威廉姆斯综合征缺失区域中发现的基因GTF2I中的常见多态性与普通人群中焦虑感的降低相关。[4]

尽管迄今为止,关于人类社会群体形成的生物学研究尚未得出结论,但生物学在人类行为中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因此在其所有表现形式中都发挥着作用。

归属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5]

归属感是人类进行社会互动和获得接纳的内在动机,也导致了诸如社会比较和自我表现等现象,以此作为融入他们希望加入的社会群体的途径。[6]根据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归属感与生理、安全和尊重需求一起,被归类为“缺乏需求”,这是一种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以便过上舒适的生活。[7]

形成社会纽带和群体的需求是我们本能的一部分,与确保食物和住所等必需品一样重要。[8]这种现象可以在婴儿时期就看到,他们会在不了解社会世界的情况下寻求形成社会纽带。[9]此外,即使关系完全是负面的体验,人们也表现出不愿打破社会纽带的倾向。[10]建立社会纽带的需求源于这样一个理论,即形成社会群体极大地提高了生存几率,无论是在危险时期提供安全感,还是更容易繁殖。[11]

团结与社会凝聚力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社会群体的演变及其不同的类型可以在社会学中进行研究,然而,这里的重点将放在维持这些群体的内容上。

根据埃米尔·涂尔干的说法,传统社会相对同质,基本上建立在亲属关系、年龄和性别基础上。群体凝聚力建立在机械团结的基础上,机械团结依赖于个人之间的相似性和他们对传统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角色的遵守。不符合社会标准的个人通常会被排斥并被描绘成内部敌人,[12]偶尔会导致“猎巫”等现象。[13]然而,正如涂尔干首先指出的,并由凯·T·埃里克森发展的那样,这种形式的偏差实际上可以在维持社会秩序完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4]
在复杂的社会中,劳动分工往往会促使机械团结被有机团结所取代。人们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独立。个体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对社会凝聚力至关重要。[15]

作为一名实证主义者,涂尔干希望社会学被视为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现实的科学。[16]然而,在社会学中保持中立是具有挑战性的,他的理论不可否认地受到了他所处时代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此外,正如罗伯特·K·默顿所指出的,从物理科学中借鉴的方法(为了尽可能接近真相)并不总是能够解释社会行为和规律。最后,社会学中存在不同的真理,例如关于社会群体形成的理论,尼尔·斯梅尔瑟等人[17]批评涂尔干忽视了机械团结的某些方面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存在。[18]

整合真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通过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群体的形成,会发现大量令人眼花缭乱且常常相互矛盾的结论。这些分歧源于每个学科的个体“真理”及其不同的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观点,并使我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观察社会群体。

地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看待其“真理”时都采取了实证主义的态度;然而,它们往往从经验数据中的趋势得出结论——忽略了偏离趋势的现象。例如,邻近性是社会群体形成的积极因素,但它也可能导致社会分裂。然而,这些“真理”中的漏洞可以通过关注人类形成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群体的社会群体这一社会学视角来填补。关于社会群体为何会形成,生物学可能会回答:因为这在我们基因中被编码,心理学则用进化论的视角强化了这一点。乍一看,各个学科的结论可能看起来毫不相干,甚至相互矛盾,但经过深入研究,它们的真理却能拼凑在一起,揭示出一个更大的整体。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Hayes, E. (1914)。地理条件对社会现实的影响。美国社会学杂志,[在线] 19(6),pp.813-824。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jstor.org/stable/2763218?seq=2#metadata_info_tab_contents [访问日期:2019年12月4日]。
  2. Newcomb, T.M. (1960)。人际吸引力的各种形式。在D. Cartwright & A. Zander (Eds.),“群体动力学:研究与理论”(第2版,第104-119页)。
  3. Robinson G, Fernald R, Clayton D. 基因与社会行为。科学[互联网]。2008;322(5903):896-900。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22/5903/896.long
  4. Pearse Y. 识别影响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基因[互联网]。太平洋标准。2018年。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psmag.com/news/which-genes-affect-social-behavior
  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slows-Hierarchy-of-Needs-1.png
  6. 归属感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动机[互联网]。Verywell Mind。[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the-need-to-belong-2795393
  7. Maslow AH。人类动机理论。心理评论。1943;50(4):370。
  8. 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如何解释人类动机[互联网]。Verywell Mind。[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maslows-hierarchy-of-needs-4136760
  9. 归属感(社会心理学) - IResearchNet [互联网]。[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psychology.iresearchnet.com/social-psycholog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need-to-belong/
  10. Selterman D。“归属感”——我们成为人类的一部分——Luvze [互联网]。Luvze。2012年[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luvze.com/the-need-to-belong-part-of-what-makes-us-human/
  11. Baumeister RF, Leary MR。归属感:人际依恋的渴望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动机。心理公报。1995年5月;117(3):497–529。
  12. 1. Vollhardt J, Migavecha K, Tropp L。社会凝聚力和对群体差异的容忍度[互联网]。ResearchGate。2009年[引用日期:2019年12月8日]。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6532578_Social_Cohesion_and_Tolerance_for_Group_Differences
  13. Bergesen A。涂尔干关于“猎巫”的理论,以1966-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为例。宗教科学研究杂志[互联网]。1978;17(1):19。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A涂尔干关于“猎巫”的理论,以1966-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为例
  14. Erikson K。关于偏差社会学的笔记。社会问题[互联网]。1962;9(4):307-314。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users.soc.umn.edu/~uggen/Erikson_SP_63.pdf
  15. 5. Durkheim E, Lukes S。社会分工。Houndmills: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2013年。
  16. Swingewood A。社会思想简史。贝辛斯托克:麦克米伦;2000年。
  17. 8. Schiermer B。涂尔干的机械团结概念——它去哪儿了?。涂尔干研究[互联网]。2015;20(1)。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7128092_Durkheim's_Concept_of_Mechanical_Solidarity_-_Where_Did_It_Go
  18. Haferkamp H, Smelser N。社会变革与现代性。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