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tis/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疾病预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场战斗死亡人数超过疾病死亡人数的大规模战争。[1] 在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医学和军事实践的进步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本章将重点介绍这些进步以及它们的实施体系。
疾病预防技术的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使用了多年。美国军方专门寻求并重视疫苗的效果。[2]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已经研制出伤寒疫苗,美国军队将其规定为所有士兵的强制性接种。[3] 法军直到战争中期才建立起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而英国军队通常只给部署在热带地区的士兵接种疫苗。
在 19 世纪的英国,反疫苗运动开始并获得了吸引力。[4] 在 1840 年和 1853 年通过法规后,该运动成员在 1898 年游说减少接种要求。人们认为,反疫苗利益集团的这种压力对欧洲大陆作战士兵缺乏强制性疫苗接种产生了影响。
细菌学说认为,疾病是通过以各种方式传播的物理活病原体传播的。
在美国内战期间,普遍接受的理论包括瘴气理论和传染理论。瘴气理论声称疾病是通过污浊的空气或瘴气传播的。传染理论认为疾病是通过接触感染者传播的。在这些理论下,军队不会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将厕所放置在可以渗入饮用水供应的地方[5]。当时的理论不会将受污染水源与士兵生病的可能性联系起来。
细菌学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讨论了数千年,许多发现和科学家帮助其合法化和推广。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实验包括
- 路易·巴斯德,以其天鹅颈烧瓶巴氏灭菌实验而闻名。这些实验包括展示一个带有天鹅颈的肉汤烧瓶不会像一个标准的垂直颈烧瓶那样生长细菌。巴斯德得出结论,细菌无法到达天鹅颈中的肉汤,而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落入垂直颈中[6]。
- 罗伯特·科赫,以其炭疽实验及其假设而闻名。科赫用感染炭疽的动物的血液接种老鼠,并观察到这会导致受体感染炭疽。此外,科赫提出了 4 个假设来将细菌与疾病联系起来[7]。
- 细菌必须存在于生病的个体中,而不能存在于健康的个体中。
- 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生长,与宿主分离。
- 实验室培养的细菌在引入健康个体后必须引起疾病。
- 接种个体的疾病必须与其他生病个体的疾病相匹配。
- 约翰·斯诺,以其将霍乱与受污染的水井联系起来而闻名。1854 年,伦敦郊区爆发了霍乱。约翰·斯诺观察到霍乱是如何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水井周围的,绝大多数病例都可以追溯到从那个水泵喝水的人身上[8]。
随着越来越多人支持细菌学说,它使各行各业的更有效和健康的做法成为可能。本章的其它部分是由细菌学说的进步而实现的。
死亡率的改善可以归因于防腐剂的使用。防腐剂最早于 1867 年使用,用于杀死细菌和消毒伤口。在引入防腐剂之前,一个小伤口可能会因感染而致命。然而,已知的防腐剂不足以对抗在战壕中发现的产气荚膜梭菌。亨利·达金在亚历克西斯·卡雷尔的帮助下,从次氯酸钠中制成了一种防腐剂,并为卡雷尔-达金方法申请了专利。[9]。这种方法在战争期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到战争爆发时,麻醉剂已经发展到医生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手术的程度。这使得可以完成更复杂的手术,通过手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最常见的麻醉形式是氯仿、一氧化二氮和乙醚。在患者的脸上覆盖一个装有药物的纱布面具。应用方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患者在 5 分钟内就会失去知觉。
威廉·康拉德·伦琴于 1895 年发现了 X 射线。成像设备仅限于医院,因此需要将士兵送往医院治疗。1914 年,玛丽·居里发明了一辆配备 X 射线设备的汽车。这辆汽车可以开到前线,医生可以在他们的野战站使用 X 射线设备。[10]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战时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术后伤口感染。在 1861 年至 1865 年的内战期间,在细菌学说和抗菌剂概念发展之前,人们对适当的伤口愈合存在许多误解。例如,在术后护理期间,感染的原因,如可嘉脓和恶性脓,通常被忽视,并被视为适当愈合的迹象。可嘉脓呈厚厚的奶油色,与葡萄球菌感染有关。恶性脓呈稀薄的红色,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由于这种感染,一种被称为医院性坏疽的坏死性筋膜炎在战时地点是一种常见病。为了防止感染导致的死亡,截肢很常见。在内战期间,战场外科手术的三分之二是截肢;在大约 175,000 例肢体创伤中,有 30,000 例进行了截肢。一种常见的感染治疗方法是切除坏死组织,用溴化物(当时其有效性尚不清楚)进行治疗,并用浸泡在溴化物中的敷料填充伤口。[11]
西班牙美国战争医疗实践
[edit | edit source]西班牙美国战争是第一次在伤口护理中温和地实施抗菌治疗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发生在 1898 年,标志着利斯特抗菌方法在伤口护理中的首次应用之一。在伤口治疗期间,使用了抗菌敷料,手术室进行了消毒,器械为金属并经过消毒,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之前确保洗手。[12] 虽然手术中尚未使用手套和口罩,但其他抗菌技术有助于降低接受手术的士兵的感染率。战时死亡率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们对败血症休克及其治疗有了更好的了解。例如,西班牙美国战争标志着第一个认识到出血导致的休克可用液体复苏治疗的实例。[13] 这导致截肢用于根除疾病的病例减少,从而减少了战时这种手术的发生率。
第一次世界大战医疗实践
[edit | edit source]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疗程序全面实施了抗菌和消毒治疗技术,因为人们了解了细菌学说和抗菌剂等主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以堑壕战为主,感染伤口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然而,这场战争期间伤口的治疗有了很大改善。美国外科医生采用了清创术,即去除受损组织,以及延迟的原发性伤口闭合,以确保在尝试闭合之前不存在感染。这种程序基本上消除了截肢以防止感染扩散的必要性。另一个实施的程序是用次氯酸钠和硼酸溶液(称为达金氏溶液)冲洗伤口。这种程序彻底消毒了伤口部位,从而确保只有在几乎所有感染源从伤口部位清除后才能尝试闭合伤口部位。[14]
系统治疗
[edit | edit source]虽然伤员分级制度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但在军事医疗保健领域它变得更加普遍。特别是盟军建立了医疗站结构以优化其效果。
该结构的第一层由团级救护所组成。这些救护所将嵌入堑壕网络中,距离前线相当近。这些救护所的能力很弱,通常只进行伤口清洁/闭合。对于任何严重的伤病,患者将被送回一层到前线包扎站。
前线包扎站通常位于堑壕的后方,距离足够近,可以从野战护理站用担架运送。这些站点能够进行一些小型手术,并可以容纳患者几个小时。容量相对较低,因此如果患者需要更多护理,他们可以被送回链条中的另一层。
野战医院距离堑壕很远,通常需要救护车才能进入。这些医院将拥有顶级民用医院的护理水平,包括手术室、机器和实验室,用于诊断患者。
再往后一层是后送医院。这一层与普通医院的能力不会有实质上的提高,主要只是容量的增加。不适合返回作战的美国士兵也将被送往这里,等待坐船返回家乡。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迫使军队更加静止,这使得更易于实施上述系统。此外,随着汽车越来越受欢迎,一些救护车从马拉式转变为机动式。
参考资料
[edit | edit source]- ↑ Cooter, R. (1993). War and modern medicine.
- ↑ Artenstein, A.W., Opal, J.M., Opal, S.M., Tramont, E.C., Peter, G., Russell, P.K. History of U.S. Military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Vaccin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Military Medicine. 170, 4:3, 2005.
- ↑ Shanks, G. D. (2014). How World War 1 changed global attitudes to war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Lancet, 384(9955), 1699–1707. doi: 10.1016/s0140-6736(14)61786-4
- ↑ Wolfe, R. M., & Sharp, L. K. (2002). Anti-vaccinationists past and present.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25(7361), 430–432. doi:10.1136/bmj.325.7361.430
- ↑ Michael R. Gilchrist. (1998). Disease & Infection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60(4), 258-262. doi:10.2307/4450468
- ↑ Berche, P. (2012). Louis Pasteur, from crystals of life to vaccination.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18, 1-6.
- ↑ Blevins, S. M., & Bronze, M. S. (2010). Robert Koch and the ‘golden age’of bacter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4(9), e744-e751.
- ↑ DONALD CAMERON, IAN G JONES, John Snow, the Broad Street Pump and Modern Epidem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ume 12, Issue 4, 1983, Pages 393–396, https://doi.org/10.1093/ije/12.4.393
- ↑ Michael Keyes, Rachel Thibodeau.(2019)Dakin Solution (Sodium Hypochlorite)
- ↑ Kułakowski A. (2011). The contribution of Marie Skłodowska-Curi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oncology.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400(6), 1583–1586. doi:10.1007/s00216-011-4712-1
- ↑ Reilly, R. F. (2016). Medical and surgical care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1861–1865. Proceedings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29(2), 138–142.
- ↑ https://www.medicalmuseum.mil/index.cfm?p=exhibits.past.spanishamericanwar.page_05
- ↑ Hardaway, R. M. (2004). Wound shock: A history of its study and treatment by military surgeons. Military Medicine, 169(4), 265–269.
- ↑ Manring, M. M., Hawk, A., Calhoun, J. H., & Andersen, R. C. (2009). Treatment of War Wounds: A Historical Review.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467(8), 2168–2191. https://doi.org/10.1007/s11999-009-0738-5
- ↑ Nieves, J., Stack, Kathleen, (n.d.). WWI: US Army 1st Division and Sanitary Corps Training in the Western Front, Eyewitness Notes by Col. B.K Ashford 1917-1918 [PowerPoint slides]. Retrieved from https://history.army.mil/curriculum/wwi/docs/AdditionalResources/presentations/WWI-US_Army_1st_Division-Sanitary_Corps_Medical_Training_Western_Fro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