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tis/社交媒体羞辱运动
网络羞辱 是一种公开羞辱,其目标是羞辱个人、群体或公司。公开羞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社会现象,现在已经适应了现代社会。只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它就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进行,这意味着它可以使用互联网论坛(例如 Reddit 或 4chan),或使用本地媒介(例如短信或电子邮件)。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取消、人肉搜索、差评轰炸和社会地位羞辱。围绕这些运动的争议正在出现,人们正在关注这些运动带来的公开羞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权损失。随着这些争议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论坛缺乏监管,人们对网络羞辱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羞辱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手段在历史上很常见,因为它非常有效。历史上羞辱的例子包括 颈枷、佩戴不利的饰品(例如羞耻哨、来自 红字 的字母 A 等),甚至包括各种形式的体罚。研究表明,即使是非身体形式的羞辱也会对一个人造成终身的影响;包括 PTSD、妄想症和焦虑症。身体上的痛苦和公开羞辱已被证明具有几乎相同的生理效应。[1] 如果放任不管,针对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羞辱运动会导致将这种情绪投射到其他群体或个人身上,从而产生连锁效应。[2] 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一战后纳粹党的崛起,以及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邦联势力的崛起。
随着媒体的出现,沟通方式超出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容易被当时可信的个人和社会机构永久地影响。匿名性使机构和个人能够展现出更大的社会控制,否则他们会受到羞辱。匿名性和羞辱交汇的一个著名例子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超人广播剧的出现导致三K党开始衰落,广播剧揭露了三K党的秘密。[3] 简单来说,在公众眼中,个人和机构在言行举止方面往往更加谨慎。随着 信息时代的到来,隐藏个人身份变得像公开分享个人观点一样容易。
羞耻 与 内疚 不同。羞耻基于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感知,即使感到羞耻的人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内疚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一种内心的悔恨,即使其他人大多不知道这些事情。[4] 羞辱运动同样旨在:1)影响公众对被羞辱者的看法,2)改变被羞辱者的行为,在这方面,羞辱运动旨在在被羞辱者身上激发羞耻或内疚。
羞耻和内疚通常只有在三个因素适用时才会出现:1)对一个群体的自我认同 2)对群体规范的自我感知的违反。3)对这些规范的有效性的认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羞耻,而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感到羞耻。总的来说,有些人更“容易羞耻”,而另一些人更“容易内疚”。严重的羞耻和内疚都可能与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有关。[5] 这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类似的羞辱运动可能会对某些个人的影响比其他人更强烈。
几个因素会影响社交媒体网站用户群体的子集参与羞辱运动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可能包括 回声室、匿名性 和 两极分化 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偏见或虚假信息传播和被接受,从而导致羞辱行为。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83% 的受访者会忽略朋友发布的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政治内容,而 59% 的受访者表示,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讨论政治是“压力重重且令人沮丧”,而不是“有趣且有益的”。39% 的受访者表示,由于政治原因,他们修改了设置,以过滤掉来自其个人信息流中的特定用户的帖子,其中 60% 的受访者表示原因是由于带有冒犯性政治内容的帖子。[6] 这些数据可能表明,即使没有算法的影响,用户也可能通过自己的选择体验到回声室效应。
算法的影响会导致 信息茧房。创造了这一术语的活动家和研究人员 伊莱·帕里瑟 认为,社交媒体算法的封闭性掩盖了网站选择向用户展示哪些内容的方式。[7] 过滤器气泡透明法是一项提议中的两党法案,旨在创建算法透明度。[8]
现代例子至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网络义警和政治/道德羞辱。
网络义警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情况:1)提醒互联网发生的普遍被认为是负面的事件以及谁是事件的起因,2)试图识别尚未被当局识别出的负面事件的肇事者。
情况 1 的一些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 布洛克·特纳,这位斯坦福大学游泳健将强奸了一名女性,由于只被判处三个月的监禁而受到羞辱。互联网对犯罪和事件的公开宣传导致他无法找到超出入门级的职位。[9] 这也导致他成为强奸犯的“教科书式定义”。[10]
- 马丁·施克莱利,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由于几个原因而受到羞辱,包括将 达拉匹林 的价格从 13.50 美元提高到每粒超过 750 美元,以及对女记者发表贬低性评论。他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免受这些行为的后果,尽管他的 Twitter 账户已被停用。他因与羞辱无关的原因入狱。[11]
情况 2 的一些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 苏尼尔·特里帕蒂,一名大学生,在被 Reddit 错误地认定为 波士顿爆炸案 的炸弹客后受到羞辱。他在失踪后(后来被发现是自杀)家人公开了他的照片。作为回应,他们因似乎在保护恐怖分子而受到骚扰。[12]
羞辱文化残余在社会中以荣誉或恐惧的形式普遍存在。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那些更保守的意识形态,羞辱被用作家庭建设者。[14] 羞辱内部群体成员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社区意识,并帮助个人减少受到外部群体羞辱的可能性。然而,网络羞辱活动将羞辱作为一种指责、压制或侵略的手段。
少数群体感知的伦理通常由共存的文化提出。网络羞辱的利弊使其成为一个微妙的话题。虽然羞辱有可能带来预期的社会结果,例如西方文化的同志情谊,但妖魔化他人弊大于利。有一些论点可以用这些活动来解决权力不平等。然而,这些论点通常涉及羞辱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个特定的人。上述导致错误指控甚至自杀的羞辱活动总是涉及羞辱一个特定的人。羞辱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工具,包含在基本的人身自由中,可以有效地压制不道德的行为和言论。通常以总体良好而闻名的社会机构(例如大学、政府)已经成功地受到羞辱以创造社会变革,而不会通过批评特定行为而不是机构本身而导致反羞辱。[15] 给予每个人发言权可以使压迫本身受到羞辱。另一些人认为,如果不在现场,我们就无法引导人们走向新的标准。
未来
[edit | edit source]这些活动的未来将取决于未来的监管[16]。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法规,并发布了以下声明:“任何人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受到任意或非法干涉,也不得受到对其名誉和声誉的非法侵犯。”[17] 有人相信,更多的政府将开始寻求解决方案,以保护人们免受羞辱活动的侵害。可能实施的一些新系统包括在这些论坛上保持个人身份的私密性。这将使被羞辱的人不会在这些事件中失去他们的整个生活。[18] 另一种观点则审视这些活动,并希望实施康复系统而不是仅仅羞辱。人们相信,完全将一个人排除在社会之外并无益处,并且这些活动可以用来改善社会。[19] 由于缺乏关于这些新系统的数据,因此尚不清楚在完全实施后,这些系统或任何其他系统是否能够发挥作用。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网络羞辱是多种公开羞辱的延伸,这些羞辱是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不同的社会对羞辱在人口中的使用方法有着不同的哲学,对不同文化和其中的亚群体有着不同的影响。随着技术的普及,这些活动越来越普遍,出现越来越多的案例。政客和名人等知名人士也卷入了这些活动。随着活动的扩大,人们呼吁寻找方法保护人们的安全,并在目前的在线媒介中实施新的系统。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 Torres, Walter J.; Bergner, Raymond M. (June 2010). "Humiliation: Its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the Law. AAPL. 38 (2): 195–204. PMID 20542938. Retrieved 11 May 2016.
- ↑ Sacks, Jonathan. "The Return of Anti-Semitis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30 January 2015. 19 October 2016.
- ↑ Francisco, E. (n.d.). Superman crushed the KKK in 1946. Here’s why he’s doing it again in 2020. Invers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verse.com/entertainment/superman-smashes-the-klan
-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ilt and Shame. (n.d.).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hame/201305/the-difference-between-guilt-and-shame
- ↑ The Scientific Underpinnings and Impacts of Shame—Scientific American.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scientific-underpinnings-and-impacts-of-shame/
- ↑ Americans, Politics and Social Media | Pew Research Center.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16/10/25/the-political-environment-on-social-media/
- ↑ ‘Filter Bubble’ author Eli Pariser on why we need publicly owned social networks—The Verg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verge.com/interface/2019/11/12/20959479/eli-pariser-civic-signals-filter-bubble-q-a
- ↑ Thune, Colleagues Introduce Bipartisan Bill to Increase Internet Platform Transparency and Provide Consumers With Greater Control Over Digital Content. (n.d.). U.S. Senator John Thu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une.senate.gov/public/index.cfm/2019/11/thune-colleagues-introduce-bipartisan-bill-to-increase-internet-platform-transparency-and-provide-consumers-with-greater-control-over-digital-content
- ↑ Pictured: Stanford rapist Brock Turner, working in a factory for $12 an hour | Daily Mail Onlin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7112587/Pictured-Stanford-rapist-Brock-Turner-working-factory-12-hour.html
- ↑ Rennison, C. M. (2017, November 17). I’m the professor who made Brock Turner the ‘textbook definition’ of a rapist. Vox. https://www.vox.com/first-person/2017/11/17/16666290/brock-turner-rape
- ↑ Martin Shkreli wanted to be an Internet supervillain. This time it cost him. - The Washington Post.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intersect/wp/2017/09/13/martin-shkrelis-online-behavior-just-got-him-jailed-what-did-anyone-expect-from-him/
- ↑ The Real Story of Sunil Tripathi, the Boston Bomber Who Wasn’t.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wrongly-accused-boston-bombing-sunil-tripathys-story-now-being-told-n373141
- ↑ What It’s Like to Get Doxed for Taking a Bike Rid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2020/06/what-its-like-to-get-doxed-for-taking-a-bike-ride.html
- ↑ Peterson, J. B., Doidge, N., & Sciver, E. V. (2018). 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Toronto: Random House Canada.
- ↑ Charles R Menzies Professor. (2020, October 05). Twitter shaming won't change university power structures. Retrieved from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witter-shaming-wont-change-university-power-structures-142450
- ↑ Murdie, A. M., & Davis, D. R. (2012). Shaming and Blaming: Using Events Data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Human Rights INGO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6(1), 1–16.
- ↑ OHCHR | Press Conference on the right to privacy in the digital ag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Navi Pillay. (n.d.). from https://www.ohchr.org/EN/NewsEvents/Pages/DisplayNews.aspx?NewsID=14874&LangID=E
- ↑ Beard, M. (n.d.). 4 arguments for ethical online shaming (and 4 problems with them). The Conversation. from http://theconversation.com/4-arguments-for-ethical-online-shaming-and-4-problems-with-them-59662
- ↑ Laidlaw, E. B. (2017). Online Shaming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Laws, 6(1), 3. https://doi.org/10.3390/laws6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