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Lentis/音乐制作能力的普及

来自维基教科书,一个开放的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彻底改变了世界,音乐制作也不例外。在过去三十年中,音乐制作设备的爆炸式增长改变了音乐产业的面貌。本章讨论了在过去 60 年中,谁能够创作和制作音乐的权力是如何从大型录音棚转移到普通个人的。它还将探讨社会如何因音乐产业中不断变化的技术而改变了对才华的看法。

早期历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8 年 10 月,莱斯·保罗在纽约市艾瑞迪姆爵士俱乐部现场演出

莱斯·保罗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自 1950 年以来,莱斯·保罗 的影响力永远改变了音乐的录制和制作方式 [1]。作为首批认识到 多轨录音 作为音乐创作工具的潜力的人之一,保罗为音乐产业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保罗制作了 "Lover",这是他第一首使用 醋酸盐唱片 进行多轨录音的单曲,诞生于 1948 年。这首歌由 8 首独立的曲目组成,这些曲目依次“叠加”在一起。这些曲目只能一次录制一首,这意味着如果保罗犯了错误,整个唱片将会被废弃,因为你无法擦除醋酸盐唱片上的内容。艺术家在录制时必须完美无缺,因为任何轨道上的错误都无法更改或擦除。

磁带录音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随着 "磁带""杰克·穆林""宾·克罗斯比" 在 1947 年引入音乐产业,艺术家在录制音轨时现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2]。音轨仍然像醋酸盐唱片那样物理地叠加录制,因此如果艺术家在该部分音轨上出错,该部分将丢失,但艺术家可以从不同的录制中剪切和粘贴不同的磁带以制作最终产品。艺术家仍然需要完美地录制每条音轨,但他们不再需要一次完成所有录制。

数字音乐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数字编辑和录音设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音乐制作中最关键的变化之一来自 1970 年代后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改进,这使得 数字音频工作站 和数字编辑软件的诞生成为可能。这一代新音频设备不仅能够录制和混音音频,还能够在录音中添加合成声音,而无需使用磁带。数字音频工作站首次出现在 1980 年代初期,当时出现了 Synclavier,这是一种定制工作站,被包括 史蒂夫·汪达保罗·西蒙迈克尔·杰克逊 在内的许多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使用。它的实用性立即得到认可,因为它能够创建明亮清晰的样本并合成声音 [3]。这种设备价格昂贵,直到 1985 年 Ensoniq Mirage 的出现,这种工作站技术才对任何音乐家开放。
Synclavier 1

计算机的引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与此同时,数字编辑软件的开发始于更新、更快的台式计算机的普及。诸如 Replay Professional 之类的程序,在 1988 年推出,与 Atari ST 系统兼容,允许个人进行声音采样和编辑。随着计算机的改进,数字编辑软件的功能和可用性也得到了提升。现代数字软件,如 Pro Tools、Steinberg 的 Cubase 和 Garageband,能够录制、编辑、混音、淡入淡出、修复错误并实现可以为现有音频文件添加效果的滤镜。此外,许多软件能够提供仅在数字领域中才可能实现的合成声音和效果。一些艺术家认为这种完美并不是进步,而是一种负担。 杰克·怀特白条乐队 中,将 Pro Tools 描述为“非常不适合录制音乐……太容易纠正错误,太容易修复东西了。我们听到的是一种应用于所有音轨的干净完美”。 [4]

独立制作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 2000 年代中期之前,这项技术是录音棚专有的,但现在这种软件越来越容易被任何拥有现代计算机的音乐家使用。许多程序是非商业化的,免费分发,程序 "Garageband" 预装在每台 Mac 上,能够使用录制片段录制或创建全新的音轨,但无需实际乐器。数字音频软件的需求和使用量大幅增加,销量从 1999 年的 1.4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5 亿美元 [5]。随着这种软件的重新分发,任何音乐家都能够在无需专业录音棚的情况下进行录制、混音、编辑和添加合成效果。因此,许多音乐家选择绕过录音棚,自己创作音乐,然后交给制作人。洛杉矶地区资深制作人托尼·伯格估计,大约 80% 的音乐家客户在家制作音乐,然后将成品交给他 [6]。此外,据估计,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超过一半的录音棚已经倒闭,因为它们不再提供专门的服务 [7]。显然,这种软件的可用性将制作权力从录音棚转移到了个人手中,使音乐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麻烦制作音乐。此外,这种摆脱录音棚的自由也带来了优势,音乐家可以在任何有灵感的时候进行录制和创作,这使他们能够灵活地适应音乐灵感的自发性。最后,这种软件还允许使用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数字编辑软件的新音频效果和滤镜,为音乐制作增添了新的维度,并帮助创造出全新的音乐类型。

才华的概念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项技术的普及对“音乐才能”的概念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因为它允许没有特定身体能力的个人创作音乐。例如,过去,一个人必须学习弹吉他多年才能创作出一整首歌,但有了现代技术,这些和弦被预先录制好,然后可以被组织成完整的作品。此外,Auto-Tune的校正功能允许没有完美音调的个体改变和校正他们的声音,直到他们听起来几乎与理想声音无法区分。通过这种方式,数字编辑技术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才能类别。在历史上,音乐才能一直受制于身体上的限制,但现在,拥有音乐机制理解能力的人也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作品甚至可以与排行榜上身体优势的歌曲相媲美。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更加完善,它将进一步扩展对音乐才能真正含义的定义,模糊乐器音乐创作和数字文件创作之间的界限。

Auto-Tune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Auto-tune是由地球物理研究科学家Harold (Andy) Hildebrand博士于1997年创建的[8]。Hildebrand随后创立了Antares,专门负责生产和发行Auto-Tune软件以及其他数字信号处理(DSP)软件。Auto-tune是一种软件,它使用相关的和预测的数学公式来改变音调,同时仍然保留原始声音质量。Hildebrand对该软件的意图是将其用于无法检测到的细微音调变化,即使是最训练有素的耳朵也无法检测到[9]。自1997年发布以来,音乐行业一直在以这种方式使用auto-tune,几乎没有引起注意。对声音进行的改变越大,就越难保留原始声音质量。Antares软件上的“零输出”功能允许对音调进行瞬时改变,并且不适合与原始声音或乐器混合使用。它以给声音添加机器人音调而闻名。制作人避免使用此功能,因为这会让人注意到使用了auto-tune,而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直到Cher在1998年的单曲“Believe”中使用了它。Cher直接使用了零输出功能,但这首歌仍然获得了极大的人气,并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Auto-tune的机器人效果直到嘻哈艺术家T-Pain的知名度才真正流行起来。T-Pain因其在专辑中几乎完全使用auto-tune而闻名。
Auto-tune从此成为主流,人们对auto-tune形成了两种典型的看法。第一种是愤世嫉俗的看法,认为auto-tune是一种拐杖。人们常常认为艺术家没有那么有才华,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有才华,因为他们可以依靠auto-tune来完成工作。Hildebrand反驳了这种说法,他说“作弊”一直存在。过去是通过重录的形式,现在只是变得更容易了[10]。第二种关于autotune的看法是,它只是扩展了录音艺术家的艺术能力。Auto-tune提供了一个新的场所,让艺术家可以通过它创作音乐,并且他们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Auto-tune很快就成为了商用软件,然后可以在Anatres之外免费下载。Auto-tune被轻松地提供给任何想要的人,甚至可以在iPhone应用程序“I Am T-Pain”上获得。由于auto-tune如此容易获得,任何人都可以制作auto-tune音乐,并用任何东西创作出来。也许最有名的是The Gregory Brothers。他们会获取人们讲话的音频片段,并使用auto-tune将其变成歌曲。他们最受欢迎的场所是将新闻进行auto-tune,但他们也会对演讲和流行的YouTube视频进行auto-tune。
最近,嘻哈艺术家Jay-Z在他的最新单曲D.O.A(死亡之歌)中谴责了auto-tune。当他看到Wendy's广告中使用了auto-tune时,他认为auto-tune作为一种艺术工具已经失去了所有效力。他说,“我认为在嘻哈音乐中,当一种趋势变成一种噱头时,就该转向其他东西了。”[11]。虽然Jay-Z以其在嘻哈界极具影响力而闻名,但人们尚未看到对auto-tune的负面反弹或使用量的减少。

进一步研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可以用来改进本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包括调查由于数字音乐而产生的新文化,例如科技狂欢和独立摇滚。还可以探索使用数字音乐改变音乐场景的个体艺术家的影响,例如Girl Talk或Daft Punk。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Waksman, S. (2010). Les Paul: In memoriam.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3(2), 269. Retrieved from RILM Abstracts of Music Literature database.
  2. Snyder, Ross H. Sel-Sync and the "Octopus": How came to be the first recorder to minimize successive copying in overdubs. "ARSC Journal", 34(2), 209. Retrieved from http://www.aes.org/aeshc/docs/sel-sync/snyder_sel-sync.pdf
  3. Synclavier European Services (2006) "Synclavier Early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500sound.com/synclavierhistory.html
  4. Vinnecombe, C. (2009). Jack White to Record Solo Album in 2009. Music Radar. Retrieved from http://www.musicradar.com/news/guitars/jack-white-to-record-solo-album-in-2009-209392
  5. Olivarez-Giles, N (2009). Recording Studios are being left out of the mix. "Los Angeles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articles.latimes.com/2009/oct/13/business/fi-smallbiz-studios13
  6. Graham, J. (2009). Musicians Ditch Studios for Tech such as GiO for Macs "USA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atoday.com/tech/news/2009-10-13-apogee-gio-music_N.htm
  7. Olivarez-Giles, N (2009). Recording Studios are being left out of the mix. "Los Angeles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articles.latimes.com/2009/oct/13/business/fi-smallbiz-studios13
  8. Antares Audio Technologies. C. 2010. "Antares History." <http://www.antarestech.com/about/history.shtml>
  9. "Auto-Tune: Expert Q&A." NOVA. PBS, 07 July 2009. Web. 20 Nov. 2010. <http://www.pbs.org/wgbh/nova/tech/hildebrand-auto-tune.html>
  10. "Auto-Tune: Expert Q&A." NOVA. PBS, 07 July 2009. Web. 20 Nov. 2010. <http://www.pbs.org/wgbh/nova/tech/hildebrand-auto-tune.html>
  11. Reid, S (2009). Jay-Z Blames Wendy's Commercial -- Partially -- For His 'Death Of Auto-Tune'. “MTV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www.mtv.com/news/articles/1613694/20090610/jay_z.jhtml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