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Lentis/网络诱发的冒险行为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互联网促成了伟大的合作壮举。能够一键访问海量数据库或瞬间分享大量信息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然而,这种连接并非没有负面影响。有大量证据表明,互联网鼓励其用户进行冒险行为。能够在博客和留言板匿名发布的特性,消除了发布者对行为的责任感,并可能引发更具侵略性的倾向。此外,社交网站为人们提供了社区,并在用户之间建立了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冒险行为似乎更加普遍和可以接受。最后,显示发布内容的评级和评论的网站,通过奖励危险特技的图像和视频来鼓励更冒险的行为,从而获得更高的评级。以下三个案例研究说明了网络诱发冒险行为的概念:互联网匿名性、跑酷和平板支撑。

互联网匿名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互联网匿名性指的是允许用户在讨论板或网页上创建匿名帖子的网站。用户通常可以创建一个用户名,或以通用用户名“匿名”发布。像4chanSlashdot这样的网站,就允许匿名发布。这些帖子可以通过网站收集的IP 地址信息合法追溯到用户,但通过使用匿名器程序,IP 信息几乎无法检测到[1]

在一些匿名留言板,用户发布粗俗或诽谤性的评论。大学八卦网站JuicyCampusCollege ACB因帖子性质有害而引起大学官员的关注,佩珀代因大学首席信息官称 JuicyCampus 是“‘虚拟浴室墙’”,用于发布辱骂性、贬低性和仇恨言论。”[2]匿名发布不专业评论的问题已经扩展到医疗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医生在推特上发布的帖子中,有 3% 包含不专业的內容[3]。4chan 的“随机”板块因其内容而受到大量媒体关注。正如《华盛顿邮报》所写,“它成为用户完成互联网历史上一些最引人注目的集体行动的地方”,例如,在网上散布关于史蒂夫·乔布斯心脏病发作的谣言后,导致苹果公司的股票价值急剧下降,并在肯尼迪国际机场提起炸弹威胁后,导致机场疏散[4]。4chan 的支持者指出,匿名发布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研究员温迪·塞尔特在为匿名发布和 4chan 做辩护时指出,“互联网需要一些这样的非结构化空间…… 这可能是对其他已经发展起来的、说‘这是你使用 Facebook 的目的,这是你使用领英的目的’的地方的一种反应。” [4]

合法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联邦法律,网站所有者不会对用户帖子的评论承担责任[5]。这样一来,允许发布的网站才能继续运营。第一修正案权利和其他法律允许用户匿名发布[6] [7]。为了从用户的 IP 地址识别用户,所有相关方都必须遵守电子通信隐私法,在许多情况下,当局需要传票才能提交 IP 地址位置[8]

冒险行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通过匿名发布,许多用户发现,他们可以在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无法被认为社会接受的情况下发布信息。由于互联网上的匿名发布,用户无法切实感受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这种脱节消除了评论者对行为的责任感[4]。此外,正如在群体思维现象研究中普遍发现的那样,与任何单独的个人相比,群体更有可能遵循更具侵略性和极端的冒险行为模式[9]。像 4chan 这样的网站,每月有超过 1100 万的独立访问者,每天在“随机”板块有 150,000 到 200,000 个帖子,由于匿名发布和群体思维行为,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促成了这种群体思维冒险行为模式[4]

一个展现网络诱导风险行为的有趣案例是 跑酷,也称为“街头跑酷”。这种活动在现代文化中由大卫·贝尔和塞巴斯蒂安·福肯在 1980 年代创造 [10]。它源于一种名为“自然方法”的训练学科,这种方法由法国士兵乔治·赫伯特在 20 世纪初开发,作为训练人们尽可能有效地穿越周围环境的一种方式 [10]。参与者完全依靠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胆量来完成这项活动:以最有趣的方式从 A 点移动到 B 点 [10]

跑酷在 21 世纪初开始流行,当时创始人开始参与电影和视频,以激发人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在 2006 年的詹姆斯·邦德电影《皇家赌场》中,塞巴斯蒂安·福肯(创始人扮演电影开头几分钟追逐场景中的反派角色)展示了他的技巧,使跑酷获得了巨大的全球关注 [10]。由于这些媒体的宣传,尤其是由于互联网视频和街头跑酷者在流行网站 Youtube 上发布视频而获得的名声,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由于这项活动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任何有条件、力量和勇气尝试这项运动的人都可以参与。

风险证据

[edit | edit source]

跑酷本身就存在风险,而且已经发生过很多报道的受伤事件以及一些死亡事件。2009 年,一名 15 岁的中学生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的一个停车场结构上坠落身亡;朋友和家人怀疑跑酷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因为这名少年对这项运动感兴趣 [11]。《时代》杂志在 2007 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大学校园里的“街头跑酷”热潮 [12]。该杂志报道了另一起坠落致死事件——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名学生——这起事件归因于跑酷 [12]。它还引用了受伤学生所在大学提交的保险索赔数量,以此作为一项指标来表明这项活动有多危险 [12]

社交团体

[edit | edit source]

尽管存在与之相关的伤害和风险,但专门讨论和推广跑酷的网站却很多;例如美国跑酷论坛 [13]、湾区跑酷 [14]、南非跑酷 [15] 和全球果酱 [16] 等等。虽然每个网站的目标受众可能不同,但它们都宣传这项运动的各个方面,并试图通过描述锻炼带来的健康益处、肾上腺素的飙升等等来吸引新参与者 [17]

除了宣传跑酷的好处外,这些社交团体还经常会解决参与者受伤的报道。总的来说,虽然这是一项固有的高风险运动,但受伤事件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普遍——事实上,受伤率比许多其他“极限运动”的受伤率低 [18]。一些网站还声称,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减轻 [18] [19],然后继续描述如何在自由跑库目录中进行一些最危险的特技 [19]。这类内容的文章和论坛能够说服一些读者,只要他们遵循在线详细说明的策略,就不会受到伤害,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这使得人们能够加入一个令人兴奋的社区,并且认为参与这项活动几乎没有风险。

平板支撑

[edit | edit source]

历史

[edit | edit source]

平板支撑是“躺下游戏”的一种变体,这是一种在 2000 年英国发明的全民参与游戏。要玩这个游戏,人们面朝下躺着,双臂僵直地放在身体两侧,然后让别人拍下照片,上传到网上。在澳大利亚,这种游戏被称为平板支撑,因为参与者像一块块木板一样,并且随着当地广播电台举办比赛,寻找最独特和最有趣的平板支撑地点,这种游戏变得流行起来 [20]。2011 年 3 月,大卫·“狼人”·威廉姆斯在电视转播的橄榄球比赛中得分后进行了平板支撑,这在媒体中引发了热潮 [21]。人们开始在博客和社交网站上展开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项游戏开始鼓励人们选择更冒险、更危险的平板支撑地点。出现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人们在警车、铁路轨道和工业机械上进行平板支撑。最后,2011 年 5 月 15 日,阿克顿·比尔在澳大利亚试图在七楼的阳台上进行平板支撑特技时坠落身亡。这是第一起与平板支撑相关的死亡事件,它揭示了这种流行的互联网时尚有多危险 [22]

社交网站

[edit | edit source]

诸如 Facebook、MySpace 和 Twitter 之类的社交网站是平板支撑现象广泛流行的主要推手。这些网站提供了社区,人们可以在这些社区中相互交流并建立关系。除了与家人、朋友和同龄人联系外,拥有相似兴趣的用户还可以聚在一起在网上分享想法、图片和视频内容。Facebook 上的平板支撑页面拥有超过 700,000 名成员,他们会对彼此的图片进行评论和评分 [23]。然而,研究表明,每天在社交网站上花费超过 3 个小时的青少年尝试吸烟、酗酒或吸食毒品的可能性要高 60%-80% [24] [25]。在这些网站上花费更多时间的人更有可能看到朋友参与危险行为的照片或视频。诸如喝酒、吸烟甚至平板支撑之类的活动开始变得普遍和正常,这导致社交网站用户对承担这些风险感到更舒服。

轻松参与

[edit | edit source]

人们越来越容易参与到平板支撑之类的互联网时尚中。2010 年对无线运营商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 91% 的美国人使用手机,并且大多数手机都配备了摄像头 [26]。此外,超过 78% 的美国人口可以立即访问互联网 [27],这使得平板支撑成为一个容易且方便的游戏,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玩。

奖励/竞争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像 Facebook 和 YouTube 这样的社交网站,都拥有用户可以对提交的内容进行评分的系统。Facebook 提供了一个“赞”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它来向朋友和家人表明他们认可某个特定的提交内容或评论[28]。YouTube 允许用户匿名地对内容进行“点赞”或“踩”,甚至还会显示特定视频提交的点击次数。这些功能鼓励竞争——朋友和匿名用户可以互相竞争,争取为自己的内容获得最多的点击量或最高的评分。因此,人们在拍摄更具风险的“平板支撑”照片时会得到奖励,因为这些照片会收到最好的反馈并获得最高的评分。

互联网时代,让人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连接。即使某些活动可能存在严重风险,但成为一个更大群体成员的想法仍然极具吸引力。正如网络论坛、YouTube、Facebook、网络俱乐部等案例所示,潜在的负面后果往往会被社会因素所抵消。无论是因为相信可以通过匿名发帖来逃避责任,还是因为相信互联网上的指示会让你免受伤害,或者是因为承诺以受欢迎的形式获得奖励,人们每天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做出不必要的风险行为。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关于 Anonymizer。(2011)。检索自 Anonymizer, Inc. 网站: http://www.anonymizer.com/company/
  2. Young, J. R. (2008 年 3 月 17 日)。如何应对校园八卦网站(以及为什么要避免这样做)。检索自《高等教育纪事报》网站: http://chronicle.com/article/How-to-Combat-a-Campus-Gossip/597
  3. O'Reilly, K. K. (2011 年 7 月 11 日)。匿名帖子:解放还是不专业?检索自《美国医学新闻》网站: http://www.ama-assn.org/amednews/2011/07/11/prl20711.htm
  4. a b c d Cha, A. E. (2010 年 8 月 10 日)。4chan 用户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大规模干扰。检索自《华盛顿邮报》网站: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8/09/AR2010080906102.html?hpid=topnews&sid=ST2010080906103
  5. 47 U.S.C. § 230,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html/uscode47/usc_sec_47_00000230----000-.html.
  6. 权利法案。(n.d.)。检索自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网站: http://www.law.cornell.edu/constitution/billofrights
  7. McIntyre v. Ohio Elections Commission, 514 U.S. 334 (1995), http://www.law.cornell.edu/supct/html/93-986.ZO.html.
  8. 18 U.S.C. § 2703,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18/2703.html.
  9. Yechiam, E.,Druyan, M. 和 Technion, E. (2008 年 10 月)。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基于经验的决策中的风险承担。判断与决策,3(7),493-500。检索自 http://journal.sjdm.org/8530/jdm8530.html
  10. a b c d 跑酷的历史。(2011)。检索自 http://www.wfpf.com/history-of-parkour.
  11. 跑酷导致青少年死亡。(2009 年 11 月 09 日)。萨克拉门托新闻:KCRA。检索自 http://www.kcra.com/r/21503335/detail.html
  12. a b c Rawe, J. (2011 年 4 月 05 日)。学生特技演员。检索自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607235,00.html
  13. 美国跑酷。(2011)。版权:Simple Machines。检索自 http://www.americanparkour.com/smf/index.php
  14. 湾区跑酷。(2011)。由 SafeNSure 创建。检索自 http://www.baparkour.com/
  15. 跑酷:南非。(2011)。版权:phpBB。检索自 http://www.parkour.co.za
  16. 全球性集会。(2011)。版权:Worldwide JAM。检索自 http://www.worldwidejam.tv
  17. 关于跑酷。(2007)。版权:Worldwide JAM。检索自 http://www.worldwidejam.tv/about.jam.parkour.html
  18. a b 跑酷入门:跑酷中的伤害。(2011)。版权:Parkour Dot Com。检索自 http://www.parkour.com/parkour-dojo/parkour-primer/#Injury
  19. a b 安全与跑酷。(2007 年 9 月 20 日)。北美跑酷。检索自 http://parkournorthamerica.com/plugins/pdf/pdf.php?plugin:content.18
  20. “平板支撑”热潮的起源。(2011)。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amog.com/lifestyle/101398-origins-planking-fad/
  21. 尽管有死亡和受伤,互联网“平板支撑”热潮仍在继续。(2011)。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www.foxnews.com/scitech/2011/05/20/despite-deaths-injuries-internet-planking-fad-continues/
  22. Millian, M. (2011)。“平板支撑”死亡事件使人们关注奇怪的网络热潮。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articles.cnn.com/2011-05-18/tech/planking.internet.craze_1_facebook-group-australian-man-photos?_s=PM:TECH
  23. 平板支撑。(2011)。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s://127.0.0.1/OfficialPlanking
  24. Evangelista, B. (2011)。Facebook 可能增加青少年滥用药物的风险。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articles.sfgate.com/2011-08-25/business/29925481_1_substance-abuse-social-networking-teen-mom
  25. 我的天!过度发短信与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有关。(2010)。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health.usnews.com/health-news/family-health/childrens-health/articles/2010/11/09/omg-excessive-texting-tied-to-risky-teen-behaviors
  26. Foresman, C. (2011)。无线调查:91% 的美国人使用手机。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arstechnica.com/telecom/news/2010/03/wireless-survey-91-of-americans-have-cell-phones.ars
  27. 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前 20 个国家。(2010)。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top20.htm
  28. Shaw, J. (2011)。Facebook 的“赞”按钮问题。2011 年 12 月 5 日检索自 http://hotair.com/archives/2011/09/22/facebooks-like-button-problem/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