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洛亚语/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WH)是语言学中的一种假说,认为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思维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人们的大脑功能受到其母语的强烈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理论,由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及其学生本杰明·沃尔夫倡导。

该假说最早由萨丕尔在1929年提出,并在20世纪50年代沃尔夫关于该主题的著作出版后开始流行。1955年,詹姆斯·库克·布朗博士创造了洛格朗语(后来衍生出洛亚语),以测试该假说。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受到诺姆·乔姆斯基追随者的强烈抨击后,现在只有少数语言学家仍然相信该假说;即思维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受语言的影响,但差异并不显著。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是语言相对性:一种语言中相关术语之间的意义区别通常是任意的,并且特定于该语言。萨丕尔和沃尔夫更进一步地认为,一个人的整个世界观是由他或她的语言中可用的词汇和语法决定的。

这种观点的极端版本(“世界观”),即所有心理功能都受语言限制,可以通过个人经验来反驳:每种语言的人都会偶尔难以表达自己的确切想法,感到受语言的限制。人们常说或写一些东西,然后自我纠正或进一步澄清含义,尤其是在向他人解释时。这些表明想法不仅仅是文字,因为人们可以在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情况下想象某件事。

相反的极端——语言根本不影响思维——也被广泛认为是错误的。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对相似颜色的辨别能力会受到他们区分这些颜色的词汇的影响。另一项研究表明,听力父母的聋哑儿童在一些与听力无关的认知任务上更容易失败,而聋哑父母的聋哑儿童则会成功,这是因为父母能够更广泛地进行交流。了解不同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程序员通常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相同的问题。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直接的:大多数人通过自言自语以及想象图像和其他感官幻象来进行显著的思考。在人们通过自言自语进行思考的程度上,他们受到词汇、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的限制。(然而,也应该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即个体化的思维语言模式。)

NLP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格林德是一位语言学教授,他可能无意识地将乔姆斯基的思想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结合起来。NLP的一个开创性见解来自他给学生的挑战:创造一个新词来描述一个你没有词语表达的想法。学生罗伯特·迪尔茨举了一个例子,他创造了一个词来描述人们在思考时凝视空间的方式,以及他们凝视的不同方向。这些新词使使用者能够描述人们凝视空间的方式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NLP的结果——这可以说是对弱假说的一个显著的验证。

因此,洛亚语旨在通过尝试扩展说话者的思维并尽可能方便地表达思想来测试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以查看说话者的思维模式/世界观是否存在任何显著影响。唯一复杂的是,第三个因素——所有说话者都希望学习洛亚语,这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语言——可能会使结果略有偏差,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获得更多的洛亚语使用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文最初取自维基百科,并根据GNU FDL许可。根据需要更新。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