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历史/普法战争
维基教科书 现代历史 |
当前状态: 本书目前内容不多。扩展工作正在开始。创建指向维基文库和维基百科的条目正在进行中。
贡献者: 如果你将其他地方的内容(例如维基百科或公共领域来源的内容)复制到本书(而不是链接),那么你必须注明该复制文本的来源。
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在法国和普鲁士(得到北德意志邦联以及巴登、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等南德意志各邦的支持)之间爆发。这场冲突标志着这两个强国之间日益紧张局势的顶峰,此前普鲁士在德国(当时仍然是一个松散的准独立领土联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战争的长期原因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法国 understandably 对东部日益增长的普鲁士经济和政治力量感到焦虑,同时又渴望追求其向东扩张领土的传统外交目标。在国内,统治法国的波拿巴政权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异议,有些人认为,对普鲁士的成功战争不仅会带来经济和领土上的收益,而且还会阻止革命。另一方面,普鲁士认为,与法国的战争将通过结束法国的影响力来帮助整个德国的加强,而一个胜利的普鲁士可以实现德国统一的最终目标。1860年代,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几次外交危机,特别是奥普战争和法国试图购买卢森堡,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
这场战争最终是由德国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亲王利奥波德(普鲁士霍亨索伦皇室成员)可能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争端引发的。1868年伊莎贝拉二世退位后,法国政府担心普鲁士影响力的这种扩张将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尤其是因为这使得普鲁士与西班牙发生任何战争都可能导致与法国的战争,迫使法国在两个战线上作战。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利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的候选资格,威廉一世也照办了。法国人急于压榨他们认为的优势,要求保证不会有其他霍亨索伦候选人被提名,但普鲁士政府拒绝了。法国公众舆论被煽动,法国宣战。
欧洲有许多国家有理由与法国一起对普鲁士开战,但拿破仑三世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失误导致了法国的外交孤立,在战争爆发时,法国未能找到任何盟友。相反,普鲁士与南德意志各邦巴登、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签订了条约,保证如果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他们将提供支持。
法国能够立即组建一支大约 40 万训练有素的士兵的军队,而普鲁士和南德意志军队则大约有 120 万人。然而,德军士兵并非正规军,需要一段时间训练,因此法军一开始有优势。他们利用这一优势向德意志边境推进,并于 8 月 2 日占领了萨尔布吕肯。普鲁士军队迅速向他们进攻,在萨尔布吕肯陷落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德军对法军发动了一系列重大的打击。普鲁士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入法国,在经过血腥的围攻后,于 10 月占领了梅斯。尽管拿破仑三世本人在 9 月初的色当战役中投降并被俘,但法国共和政府继续战斗了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