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货币的经济用途
古典经济学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使用来模拟对货币的需求。货币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的价值,使交易参与者能够以共同的因素衡量交易项目的价值。这降低了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因为逆向选择可能性较小。
在没有共同计量单位的物物交换制度下,成功的交易取决于需求重合的发生。这可以通过一方给予另一方信贷来克服,即一方接受今天出售商品的实物支付作为未来付款。即使没有信用风险(即付款可以严格执行),卖方仍然必须收集有关其被约定以实物支付的商品的未来价值的信息。
此外,卖方必须知道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价值,以其他所有商品的价值为单位。这导致交易所需的信息成本大幅上升。
如果经济中有 2 种商品,则要进行交易,交易双方只需要知道一个价格。如果有 3 种商品,则必须知道商品 A 相对于商品 B 和 C 的价格,以及商品 B 相对于商品 C 的价格,总共 3 个价格。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情况也是如此。对于 种商品,价格数量由以下公式给出:
然而,如果存在一个普遍的价值分母,则必须知道的价值数量将减少到 。 (Meltzer,1998)
以共同计量单位表示的交易将决定价格,然后可以将这些价格汇总到经济的价格水平。因此,在给定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通货膨胀。这里货币不会影响经济中交易的实际价值。因此,如果计量单位功能是经济中货币的唯一功能,则可以说货币是中性的。
一个相关的功能是延期支付的标准,即货币被定义为用于指定当前交易的未来付款的实体。这里与价值储存功能有关,因为货币现在和未来付款时间的票面价值是不变的,使得约定的未来付款受利率影响。当然,未来付款的实际价值也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简单地说,任何能够对交易进行估值的东西。这里使用的货币定义可以构成货币供应量、银行存款等等。货币供应量在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功能和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功能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因为价格不必以用作交换媒介的货币为单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知道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与用作交换媒介的货币之间的汇率。货币供应量是根据交换媒介功能定义的货币数量。
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帕劳岛上,巨石被用作货币。由于运输这些巨石的困难,岛民很快转向了一种交换制度,在该制度下,对巨石的索赔被用于交易。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巨石,而交换媒介是索赔(写在纸上)。但是,索赔和巨石之间存在明确的汇率。
但是,这里的货币供应量并不包含索赔存量和巨石存量。它由巨石存量或由索赔和巨石之间的汇率定义的索赔存量组成。
为了正确分析持有货币的这种动机,我们需要区分“货币”和“债券”。这里债券被定义为任何支付利息的资产,而货币不支付任何利息收入。我们进一步假设资产配置选择纯粹是在货币和债券之间进行的,即一个人只能持有货币或债券,这意味着持有货币会产生成本 - 错失的利息收入成本。
出于这种动机持有货币的经济主体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的价格不受利率的影响,而债券则不同。它保护主体免受与利率变化相关的任何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充当价值储存手段,允许代理将实际购买力从现在转移到未来(假设通货膨胀为零)。债券在这里不如货币有用,因为它们的价值会随着利率波动而变化。
那么根据这个定义,什么构成货币呢?本质上,任何不支付利息收入,但可以作为财富储存手段,并且在利率变化时其名义价值不会改变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利息存款不计入货币。货币的定义很可能局限于货币存量和非利息存款。
这些持有货币的动机最初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交易动机很简单,即为了进行交易需要货币,因此任何想要进行交易的经济主体都希望持有货币。
预防动机与交易动机有关。在一个经济活动时间不确定的经济体中,即代理人不能确定他们何时能够或愿意进行交易时,经济主体将希望始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便在每次决定进行交易时都有一些货币在手。这也意味着为某些特定目的持有货币,例如:支付工人工资,主要用于满足公司的支出。
在这里,任何可以在交易中使用的都可以被认为是货币。这个定义相当广泛,包括货币存量、银行存款、共同基金、存放在支票账户中的资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