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目标 2.6:局域网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书籍


目标 2.6:对 LAN 技术类型和属性进行分类

局域网 (LAN) 是一种小型计算机网络,通常位于同一建筑物内。它们由多个节点(PC 或更准确地说,网卡)组成,所有节点都使用 拓扑结构 和连接节点的 电缆 连接在一起。

以太网是一系列用于局域网 (LAN) 的帧式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名字来自于以太的物理概念。它定义了OSI网络模型物理层的许多布线和信号标准,通过在媒体访问控制 (MAC) /数据链路层进行网络访问的方式,以及通用的寻址格式。

以太网标准化为IEEE 802.3。以太网的双绞线版本(用于将终端系统连接到网络)和光纤版本(用于站点骨干网)的组合是最广泛的布线LAN技术。它从大约1980年[1]开始使用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竞争的LAN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以太网最初是基于计算机通过共享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想法,该电缆充当广播传输介质。使用的方法与无线电系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存在根本差异,例如,在电缆广播系统中,比在无线电广播系统中更容易检测到冲突。提供通信通道的公共电缆被比作以太,以太网这个名称也正是由此而来。

从这个早期相对简单的概念开始,以太网发展成为今天支撑大多数LAN的复杂网络技术。同轴电缆被点到点链路取代,这些链路通过以太网集线器和/或交换机连接,以降低安装成本,提高可靠性,并实现点到点的管理和故障排除。StarLAN是以太网从同轴电缆总线发展到集线器管理的双绞线网络的第一步。与包括旧的以太网技术在内的竞争技术相比,双绞线布线的出现显着降低了安装成本。

在物理层之上,以太网站通过互相发送数据包进行通信,数据包是单独发送和传递的数据块。与其他IEEE 802 LAN一样,每个以太网站都有一个唯一的48位MAC地址,该地址用于指定每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网卡(NIC)或芯片通常不接受发往其他以太网站的包。适配器通常预先编程了一个全局唯一的地址,但可以覆盖,无论是为了避免在更换适配器时改变地址,还是为了使用本地管理的地址。

尽管以太网从以10 Mbit/s的速度运行的粗同轴电缆总线发展到以1 Gbit/s及以上的速度运行的点到点链路,但所有世代的以太网(不包括早期的实验版本)都共享相同的帧格式(因此对于更高层来说,接口相同),并且可以轻松地互连。

由于以太网的普及,支持以太网所需的硬件成本不断下降,以及双绞线以太网需要的面板空间减少,大多数制造商现在直接在PC主板上构建以太网卡的功能,消除了安装单独网卡的必要性。

  • 速度:1000 Mbit/s(也称为 1 Gbit/s)
  • 介质: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 距离:550米(多模),2公里(单模)

"短距离"

10GBaseSW旨在与使用以9.953 Gbit/s运行的轻型SONET帧的 OC-192(光载波)SONET(同步光网络)设备互操作。它使用相同类型的光纤,并支持与10GBaseSR相同的距离。

  • 速度:10 Gbit/s
  • 介质:多模光纤
  • 距离:26米,82米,300米;取决于电缆类型

"长距离"

10GBaseLW旨在与使用以9.953 Gbit/s运行的轻型SONET帧的 OC-192(光载波)SONET(同步光网络)设备互操作。它使用相同类型的光纤,并支持与10GBaseLR相同的距离。

"扩展范围"

10GBaseEW 设计为与 OC-192 (光载波) SONET (同步光网络) 设备互操作,使用运行在 9.953 Gbit/s 的轻型 SONET 帧。它使用与 10GBaseER 相同类型的光纤,并支持相同的距离。

« 网络媒体和拓扑
目标 2.6:局域网
»
目标 2.5:广域网 目标 2.7:逻辑拓扑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