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历史/毛利生活方式
波利尼西亚人大约在公元1250年抵达了奥特亚罗瓦(长白云之乡),也就是新西兰。当时,他们来自热带地区,不得不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环境。
波利尼西亚人不得不适应的一些最大变化是,新西兰比他们迁徙来的岛屿大得多,气候也更加温带。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在地面上而不是在高跷上建造房屋以使其更温暖,他们不得不开发更保暖的衣物。新的狩猎、捕鱼、建造和适应方法。波利尼西亚人成为了一群新的人,最终被欧洲人称为毛利人(Maori),尽管“毛利人”自己称自己为“唐加塔·韦努阿”(Tangata Whenua),即“土地上的人民”。
毛利人之间通过他们的依维(部落)归属来互相认识,这通常反映了个人可以追溯其口述历史或血统的特定“瓦卡”(或独木舟)。依维之间的通婚是加强各个部落群体之间联盟的一种方式。在依维(部落群体)内部,组织了更小的家庭群体或部落分支(哈普)。男人有满面的纹身(莫科),反映了这种身份,以及其他属性,例如地位、勇敢等。妇女也在下唇和下巴上纹身,这也代表了血统“瓦卡帕帕”和地位。这种纹身艺术非常神圣(塔普),就像毛利文化的许多其他方面一样,例如独木舟建造、雕刻、狩猎等。
最早的毛利定居点大多位于鱼类和海鸟栖息的港口或河口附近。
新西兰,与他们最初的岛屿不同,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因此毛利人利用农业和狩猎来维持依维。他们最大的食物来源之一是莫阿,一种大型不会飞的鸟。莫阿的体型从火鸡那么高到3.7米高不等。不幸的是,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容易的目标,并且由于过度捕猎,大约在1500年左右灭绝了。因此,毛利人重新转向农业。
渐渐地,毛利人分散在新西兰的不同部落中,由不同的酋长领导。然而,不同的部落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部落之间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导致了帕(防御村庄)的出现。一个普通的帕包括沟渠、堤岸和栅栏作为保护。
新西兰最终被部落领地分割,其他部落通过主要的土地特征(河流、山脉、湖泊)认可这些领地。这种文化一直持续到18世纪欧洲人来到新西兰。
在第一批欧洲捕鲸者和贸易商来到新西兰后,一些地区的毛利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再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毛利人最感兴趣的交易商品之一是火枪。由于毛利人没有远程武器,因此火枪对部落来说是一项宝贵的资产。火枪的引入使部落之间的战争变得更加危险,尤其是在一个部落有火枪而另一个部落没有的情况下。
在传教士到来之前,毛利文化包括他们自己的宗教,但当欧洲人到来时,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毛利人逐渐皈依基督教。
传教士还为毛利人创造了一种毛利语的书写形式,毛利文化逐渐变成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