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酮和醛
醛 () 和酮 () 都是羰基化合物。它们是有机化合物,其中羰基碳连接到羰基碳由 H 原子满足,而酮则由碳满足其两个空位。
酮的命名是将烷烃名称中的-e替换为-one。碳链的编号使得酮碳,称为羰基,获得最小的数字。例如, 将被命名为 2-丁酮,因为其根结构是丁烷,并且酮基位于第二碳上。
或者,酮的官能团命名法也被 IUPAC 认可,其方法是按字母顺序命名连接到羰基的取代基,最后加上“酮”字。上述 2-丁酮的例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命名为乙基甲基酮。
如果同一个结构上存在两个酮基,则将在烷烃名称后面添加-dione,例如庚烷-2,5-二酮。
醛将烷烃的-e结尾替换为-al表示醛。由于醛总是位于编号为一的碳上,因此不需要数字表示。例如,戊烷的醛将简称为戊醛。
醛的 -CH=O 基团被称为甲酰基。当甲酰基连接到环上时,环的名称后面加上后缀“甲醛”。例如,带有甲酰基的己烷环被称为环己烷甲醛。
醛和酮的极性以其羰基的高偶极矩为特征,这使得它们成为相当极性的分子。它们比烯烃和醚更极性,尽管由于它们缺乏氢,它们不能像醇那样参与氢键,因此它们的相对沸点高于烯烃和醚,但低于醇。
羰基与其取代基之间的典型键角显示出与 120 度的三面角轻微偏差,其中 O=C-R 键之间的键角略高于羰基碳上的 R-C-R 键(其中 R 为任何取代基)。
该反应使用吡啶鎓氯铬酸 (PCC) 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如果有水存在,醇将进一步氧化为羧酸)。
斯蒂芬还原
[edit | edit source]
这里使用硫作为毒化剂,以防止生成的醛氧化成羧酸。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维基百科文章。
罗森蒙德反应
[edit | edit source]
(使用二甲苯作为溶剂)
制备酮
[edit | edit source]从格氏试剂
[edit | edit source]
R' R' OH | | |
| | | O-R' OR' OR'
从腈
[edit | edit source]RCN + R'MgX ----> RCOR'(水解后) HCN 不与 RMgX 反应,因为 HCN 具有酸性氢,导致形成 RH。
从偕二卤代烃
[edit | edit source]RCCl2R + 强碱 ----> RCOR
奥彭瑙氧化
[edit | edit source]试剂是叔丁醇铝,溶剂是丙酮
ROH + 丙酮 ----> 酮 + 异丙醇这种氧化不会影响双键,在这种氧化中酮起氧化剂的作用,这与梅尔温-庞多夫还原正好相反
芳香族化合物的傅-克酰基化
[edit | edit source]芳香环在 AlCl3 的存在下与羧酸氯 (RCOCl) 反应,形成 ArCOR 形式的芳基酮。
仲醇氧化成酮
[edit | edit source]仲醇可以使用酸化的重铬酸钾 (VI) 氧化成酮,并在回流下加热。
橙色的重铬酸根离子 (VI),Cr2O72-,被还原成绿色的 Cr3+(aq) 离子。
烯烃的臭氧化反应
[edit | edit source]臭氧化反应是指双键完全断裂,烯烃分子转化为两个较小的分子。
臭氧化反应(臭氧裂解)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臭氧加成到双键上,形成臭氧化物;其次,臭氧化物水解生成裂解产物。
将臭氧气体通入四氯化碳等惰性溶剂中的烯烃溶液中;蒸发溶剂,将臭氧化物留下,形成粘稠的油状物。这种不稳定、易爆的化合物不能提纯,但可以直接用水分解,通常在还原剂存在下进行。如果使用氧化剂,可氧化醛或酮,如果可氧化,可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还原剂则不会这样
在裂解产物中,每个原来双键的碳原子都连接着一个双键的氧原子。
还原剂的作用是防止过氧化氢的形成,过氧化氢会与醛和酮反应。(醛类,RCHO,通常为了便于分离而转化为酸,rCOOH。)
烯烃和臭氧通过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产物臭氧化物。接下来,臭氧化物通过逆向 1,3-偶极环加成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羰基氧化物(也称为克里格中间体或克里格两性离子)和醛或酮。氧化物与醛或酮再次通过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或生成相对稳定的臭氧化物中间体(三氧杂环戊烷)。
在强酸中,水被加到炔烃中。所用的强酸是硫酸和汞酸。
在酸 (H+) 或碱 (OH-) 的存在下,醛或酮会与烯醇形成平衡,其中羰基的双键迁移形成羰基和 α (α) 碳之间的双键。
在酸的存在下,氧基团会发生质子化,水会夺取 α (α) 氢。
在碱的存在下,α 氢会发生去质子化,水中的氢会被羰基氧夺取。
这是酮和醛的一个重要特征,被称为酮-烯醇互变异构或酮-烯醇互变异构,即羰基化合物在两种形式之间的平衡。
必须强调的是,酮和烯醇形式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而不是异构体。它们被称为彼此的互变异构体。这种平衡的存在需要 α-氢:那些不拥有 α-氢的化合物被称为不可烯醇化酮。
由于醛和酮含有极性羰基,部分带正电的碳原子可以充当亲电试剂。强亲核试剂和弱亲核试剂都能进攻这个羰基碳,从而导致分子发生净加成反应。
与氰化物反应,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羟基腈
RR'C=O + CN- + H+ → RR'COHCN
例如丙酮 → 2-羟甲基丙腈
部分带负电的氧原子可以充当亲核试剂,或被亲电试剂进攻。
使用强氧化剂,例如托伦试剂 (Ag2O 在氨水中) 酸化的重铬酸盐,贝内迪克特/菲林试剂 (本质上是碱性的 Cu+2);醛类可以被氧化成羧酸,而酮类不能。这是一种测试样品化合物中是否存在醛的方法:醛类与托伦试剂反应后会变成羧酸,而酮类则不会反应。当醛类与菲林试剂反应时,会得到红色沉淀(由于形成了 Cu2O)。
羰基具有很强的吸电子性,相邻的碳原子受诱导的影响。以羰基为参考,相邻的碳原子使用希腊字母命名,按照与羰基的距离顺序。α (α) 碳直接连接到羰基,β (β) 碳连接到 α 碳,γ (γ) 连接到 β (β),以此类推。
由于部分正电荷的诱导效应,特别容易被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