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视角/数字劳动与社交媒体
本章讨论了数字劳动和社交媒体的含义,并探讨了围绕这些主题的不同理论和例子。
数字劳动是在线创建内容和信息,例如维基百科和博客,这些内容是为了娱乐而做的,但也构成了工作形式——“玩乐劳动”。这通常是无偿的,但通过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个人或组织可以通过他们的数字劳动赚钱。本章后面会探讨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和卡尔·马克思关于工作和劳动的理论。[1]
数字工作是利用人脑、数字媒体和语言,将人类经验以一种创造新产品的方式进行组织。数字劳动是数字工作的价值化维度;它是传统工作场所向数字领域的延伸。根据米斯的观点,“社交媒体上的数字劳动”类似于家务劳动,因为它没有工资,主要在业余时间进行,没有工会代表,而且很难被感知为劳动。就像家务劳动一样,它涉及“将原本应该由资本家承担的成本外部化或异地化”。[2] 就像家务劳动一样,数字劳动是无节制、无限剥削的来源。[3]
社交媒体 是网站或“应用程序”等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在线社交网络与其他用户或“朋友”分享他们选择的内容。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是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ikTok、YouTube 等网站。社交媒体最近已成为社会中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你遇到新朋友时,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添加到 Facebook 上,如果你不加入他们的 Facebook 圈子,或者你没有关注他们的一些其他社交媒体帐户或平台,以保持联系并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这可能会对你的现实生活社交产生不利影响。
福克斯引用了美国作家克莱·希基的话,他指出社交媒体和软件是“增强我们与他人分享、合作并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的工具,所有这些都超出了传统机构和组织的框架”。[4]
关于社交媒体,本章探讨了社交媒体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以及它对世界的“永不停止的文化”和通过数字足迹进行的监控方面的影响。
劳动理论从人类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很有用。该理论使我们能够找到工作和劳动的区别。劳动的首次提及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认为劳动分为两种形式:“从自然界中创造作品”和自我决定的行动”。在基督教中,工作被视为美德,根据保罗的劳动伦理:“不愿工作的人也不得吃”。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黑格尔等哲学家在封建社会中描述了工作,在这个社会中,农民、市民和公务员有不同的工作形式,这些工作形式以等级承认和劳动分工的形式构成。黑格尔还认为,主奴关系提醒人们一种资本主义形式。黑格尔对卡尔·马克思后来的部分著作产生了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自然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条件,完全独立于社会形式。”马克思解释说,经济参与所有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而工作是嵌入到该系统中的活动。
根据卡尔·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系统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人类主体在劳动过程中拥有劳动力,这种劳动过程与生产资料相互作用。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技术)。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利用他们的劳动力以及劳动工具来改变劳动对象。结果是劳动产品,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一种劳动在其对象中被绑定的产品。劳动在产品中被客观化,因此该对象被转化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使用价值。[5]
Farooq 和 Ofosu (1992) [6] 认为,5 至 75 岁之间的人都被归类为“潜在劳动力”。他们还认为,如今大多数国家都认为童工(15 岁以下)不可接受,应让这部分人群接受教育,以获得更好的长期优势。本书还指出,老年人(50 或 60 岁以上)通常会从劳动力队伍中退休。如今,由于医疗保健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也更长,因此退休年龄可能会略有不同。这使得部分人口成为依赖者,因为他们依靠他人来供养他们。介于两者之间的人(16-65 岁)被称为“工作人口”,因为他们有能力工作并自食其力。
据雷蒙德·威廉姆斯介绍,“劳动力”一词在 14 世纪初出现在英语中。当时,欧洲的主要制度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以农民的辛勤劳动为基础。 [7] 这个词与辛勤劳动、痛苦和麻烦有关。在古英语中,“工作”的意思是“做某事”。[8]
传统劳动力的转变
[edit | edit source]随着近年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工作机会。社交媒体是一个丰富且不断发展的行业,它催生了数以千计的新工作岗位,包括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博主、数字营销人员、软件工程师和网页设计师:所有这些职位在 20 年前都不存在。到 2011 年,社交媒体行业的职位数量增长了 600%。[9] 此外,社交媒体不仅在其自身行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且还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世界各地的成功企业都调整了其内部结构,并创建了新的部门、职位和薪资,以跟上社交媒体的现象。例如,试图建立强大在线影响力的组织会雇用专家来管理其社交媒体帐户,并专注于与其在线受众进行适当的沟通。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沟通方式,为组织提供了与客户互动、监控客户活动和偏好的新渠道。
沟通模式不断变化,例如,在 20 世纪 40 年代,人们通过报纸进行沟通,然后转向广播和电视,现在数字通信越来越流行。据 Scholz 介绍,这些新的基于网络的机会通常在“没有最低工资或健康保险”的情况下剥削工人保护计划。[10] 这是因为网络如此广阔,以至于很难追踪谁在哪里工作。在线实践“跨越了既定的界限,并在以前看似安全分离的领域之间开辟了新的疆域”,使劳动和工作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在社交和在线环境中进行。 [11] 由于数字工作通常可以在家中完成,因此当局很难追踪雇用在家工作的人员的公司。如果在“工作”和“玩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这可能会让雇主更容易剥削工人。 [12]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从传统媒体形式向数字化转变的文化转变。如今,许多人的生活几乎围绕着数字技术,正如 Fuchs 所说,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附近很可能都有一台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打印机。 [13] 在思考当今的劳动力模式时,与 30 年前相比,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当前的工作场所使用这些技术设备的频率是多少?
数字营销
[edit | edit source]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营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Chaffey 和 Smith(2008)将数字营销定义为将社交网络、电子邮件、数据库、博客、手机和其他最新创新等数字技术应用于营销活动的过程。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关注数字技术的战略意义,实现盈利增长和客户留存,从而通过关注客户的 数字足迹、个人资料、行为 和兴趣,以及创建与他们个人需求相符的 在线广告 服务,来提升客户认知。
Chaffey 和 Smith(2008)还将数字营销描述为更接近客户、更好地了解客户、提升产品价值、拓展分销渠道以及通过使用搜索营销、在线广告和 联盟营销 等数字媒体渠道开展电子邮件营销活动来提高销量。在线营销几乎可以做 传统营销 的所有事情,只是成本更低、更有效,并且覆盖的市场范围更广。互联网让制造商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与客户建立联系。Ryan 和 Jones(2011)以及 Brennan 和 Schafer(2010)都表示,现在广告变得容易得多,因为您可以随时随地触达任何人。Day 和 Bens(2005)指出,这也让小型区域公司有机会进入更大的市场,并在国际上展开竞争。这就是每位商人学习数字营销课程的原因。
数字市场的增长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互联网让客户能够立即接触到各种市场,并让他们能够寻找特定产品,以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此外,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公司现在可以存储信息或客户的 “cookie”,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客户。通过数字平台进行营销的增长使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因为这些平台以传统营销无法实现的方式实现了受众互动。即时的客户反馈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数字市场的成功或失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线业务的竞争性迫使公司确保客户满意度才能取得成功。营销人员必须定义其目标受众,说服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并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才能让客户认可、评价和分享他们的产品。
营销人员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利用数字营销来推广其产品和服务,其中一些方式包括搜索引擎优化 (SEO)、搜索引擎营销 (SEM)、社交媒体营销 (SMM)、点击付费 (PPC) 和电子邮件营销。每种渠道都为触达和吸引目标受众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每种渠道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策略。
免费劳动力
[edit | edit source]人们对免费劳动力的概念非常担忧,特别是社交媒体消费者在某种意义上“工作”的理论,因为他们在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花费的时间和想法有助于该公司的财务收益和利润,但对他们自己却毫无帮助。这是由于媒体融合,因为“工作”的范围可以从坐在办公室的办公桌前,到坐在家里的社交媒体上推广公司。有人建议,这等同于剥削免费劳动力,并指责 Facebook 仅仅从其用户的“工作”中获利。社交媒体并非唯一的免费劳动力形式,还有其他网站采用开放源代码软件,例如维基百科,人们会在这个网站上做出贡献,仅仅出于乐趣,可能是与他人合作的回报,而不是竞争。 [14]。这对于确定“劳动”的准确定义以及“工作”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以及哪些类型的工人应该因其工作而获得报酬至关重要。这对于当前体系中哪些工作有价值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理查德·巴布鲁克 将互联网视为一种独立于基于货币的资本主义的“高科技 礼物经济”,并将其描述为“一种真正存在的 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形式。他担心其他人试图将 私有化 或将 商品化 公共资源。他通过指出数字劳动“并非仅仅作为对 资本的经济需求的回应 而发展起来”,进一步阐述了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理念,这意味着劳动本身具有价值,无需经济激励。文章认为,网络是一种“晚期资本主义”形式。 [15] 马克·安德烈耶维奇批评了这种观点,即能够提供反馈“使生产者免于进行昂贵的市场调查”是一种“ 民主化(sic)和 共同控制”的形式,而是认为消费者在 出售自己的时间。
根据 Hesmondhalgh (2010) 的说法,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他还建议,自由劳动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无偿劳动,另一个是劳动无法控制。然后,这使得在应该支付什么以及什么可以接受为自由劳动之间划清界限变得复杂。如果我们无法控制劳动在我们生活中持续的程度,那么就很难决定人们应该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付费还是无偿。例如,全职家庭主妇没有得到报酬来抚养孩子,这属于自由劳动,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但另一方面,无偿的数字劳动可能被一些人视为不可接受。这表明,应该付费的劳动和不应该付费的劳动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明确,但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6]
人们已经认识到,Facebook 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服务,这本身就相当于一种支付形式。大卫·赫斯蒙德霍尔认为,将自由劳动与“剥削”联系起来是错误的,他特别反对将真人秀节目的观众与血汗工厂进行隐含的比较——举个极端的例子。他认为,这些“工人”的条件比传统体力劳动者好得多,因为它提供了“自我管理”和灵活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比硅谷的程序员还要好。他认为,问题源于对劳动定义的争议,并将许多提出的定义视为有局限性或过于宽泛。为了举例说明前者,他同意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即认为劳动仅仅是那些有偿的劳动,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维持和改善生活的绝大多数劳动是无偿的”。但关于后者,他认为劳动必须包含“身体或精神上的付出”。他以家政劳动和实习为例。他引用斯迈斯的言论,他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有非睡眠时间都是工作时间”。虽然他认为这是一个过于宽泛的定义,但他似乎暗示它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极佳批判,因为它任意决定哪些类型的工作值得报酬。[17]
福克斯和塞维尼亚尼[18]将围绕数字劳动的基本争论描述为,“对用户无偿劳动的剥削,用户参与内容的创作,以及博客、社交网站的使用[…],并在这些活动中创造了利润产生的核心价值”
伯吉斯和格林指出,“YouTube 是一个参与式文化的网站”。[19]用户可以自由地参与 YouTube 创建的大型在线社区。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流行且易于访问的平台上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传播他们关于从美容到游戏等一切主题的想法和意见。2007 年 5 月,YouTube 合作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允许受欢迎的内容创作者通过他们制作的视频赚钱,前提是他们遵守 YouTube 的服务条款。为了获得收入,用户必须定期创建原创内容。对于参与合作计划的用户,YouTube 会在其视频旁边放置广告,这些广告是他们通过视频赚钱的方式。直到2007 年 8 月,YouTube 才在视频中放置了广告,以维持网站的运营。YouTube 继续向原创内容创作者支付报酬,然而,此功能现在可供更广泛的人群使用。创作者无需由 YouTube 团队联系,即可申请资金,这可能会鼓励创作者更多地参与网站,即使他们没有最多的订阅者。似乎 YouTube 上的数字劳动与福克斯和塞维尼亚尼提到的争论相矛盾。不仅因为 YouTube 向其主要贡献者支付报酬,还因为似乎没有涉及剥削。YouTube 依赖其内容创作者来维护其在线形象,因此热衷于为创作者提供激励措施,让他们定期上传内容;而创作者则依赖 YouTube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其创意作品的平台,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依赖 YouTube 作为他们的收入来源。创作者从 YouTube 获得的个人知名度也可以让他们被其他公司接触,为他们提供在感兴趣领域进一步工作的机会。
YouTube 似乎为其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很多支持,并鼓励更多用户参与从他们的视频中赚钱。他们的创作者中心提供有关合作工作的信息,以及如何改进用户频道的建议。2014 年,弗朗切斯卡·拉姆齐(在频道名称 chescaleigh 下制作视频)上传了一段视频,讨论她如何从 YouTube 获得收入。她解释说,虽然这不是她唯一的收入来源,但 YouTube 确实涵盖了她大部分的收入。在她的视频中,她还指出,消费者使用广告拦截器会阻止这些个人观看次数计入每个视频的总观看次数,而这正是创作者总收入的计算方式。这表明,如果广告拦截器的使用足够普遍,可能会影响内容创作者的收入。这引发了人们对 YouTube 以及大多数流行社交媒体平台未来的疑问。虽然广告让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平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广告拦截软件,这也说明很多人不喜欢广告。但是,如果大多数用户被迫为曾经免费的平台付费才能使用,他们会拒绝继续使用现有的社交媒体帐户。这使得社交媒体巨头在这些平台的未来方面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如何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继续提供免费服务,或者,广告还会继续存在吗?
YouTube 上的广告主要采用付费观看和付费点击广告的形式。两者对 YouTube 和其相关的视频的利润都有特定的影响。YouTube 上的付费观看广告意味着,观看者会根据其地理位置、喜欢或不喜欢在视频旁边看到广告。例如,在观看与健康和美容相关的视频时,观看者可能会看到与相同主题相关的广告。然后 YouTube 会根据广告在每个个人资料上的观看次数获得收入。用户平均每 1000 次观看次数可获得 1 美元。
这种支付模式受到批评,原因是即使是一个没有任何音频的十分钟黑屏视频,只要有观看次数,就可以用来产生收入。可以通过“刷”观看次数,将链接垃圾邮件发送到其他社交媒体网站,或者通过使用误导性的标题和缩略图来吸引观看次数,以利用这一点。这种做法的一个分支是“Rickrolling”,这是一种现在基本上已经根除的网络欺骗形式,它会使用虚假的缩略图和标题来吸引用户点击视频,结果却只会看到 Rick Astley 的歌曲“Never Gonna Give You Up”。虽然视频本身由于版权原因无法获利,但频道仍然可以获得流量增加,这可能导致上传者仅仅通过欺骗用户来赚钱。
因此,过去人们可能会说,YouTube 与其他社交媒体网站截然不同,因为它通过广告收入向内容创作者提供货币补偿。然而,最近被贴上“广告末日”标签的“去货币化”争议给许多 YouTube 创作者带来了经济损失 (Kain, 2017)。YouTube 现在有一个算法,会标记并去货币化包含不当内容(如种族主义语言)的视频。去货币化的视频不会获得广告收入。该算法在 2016 年之前对内容创作者来说不是问题。2016 年,广告商开始从 YouTube 上撤回广告,因为《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揭露文章称,广告被用于种族主义视频 (Kain, 2017)。YouTube 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而那些处理有争议性主题(如电子游戏,甚至历史学家)的 YouTube 频道,他们的视频也被去货币化了 (Kain, 2017)。有证据表明 YouTube 正在对最受欢迎的 YouTube 用户的视频进行去货币化。例如,Philip DeFranco 声称他的收入下降了 80%,而 H3H3Productions 声称他们只赚到了平时收入的 15% (Weiss, 2017)。有趣的是,唯一没有被去货币化的视频是购物视频和化妆教程,因为它们对广告商友好,而且它们在视频中包含广告。对于那些依赖广告收入来维持自己频道的小型频道来说,去货币化的损失更为严重。 “广告末日”影响了新闻和社会问题创作者,例如“真实女性故事”(RWS),这是一个小型 YouTube 频道,制作有关女性权利的视频。RWS 为遭受过性虐待的女性发声。因此,由于他们处理敏感问题,他们的频道被去货币化了。RWS 是一家依赖广告收入的慈善机构,过去他们每月能赚 2,000 美元的广告收入,但现在他们每月只赚 10 美元 (Patel, 2017)。通过削减他们的收入,不给他们任何申诉的机会,YouTube 正在为那些已经繁荣的频道留出空间,却不去支持那些富有创意和重要内容的频道。
Vlogging、Youtubers 和数字劳动
[edit | edit source]Vlogging,一个由视频和博客组合而成的词,在过去十年中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娱乐形式。Vlogging 是指内容创作者拍摄他们日常生活、他们谈话或他们进行其他活动的片段,并将这些片段上传到 YouTube。这些视频不是有趣的猫视频、电影预告片或 One Direction 的新音乐视频。这些视频是为他们的订阅者制作的。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全新的关系开辟了机会,而视频博主正在充分利用这些发展,并迅速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名人,数百万订阅者收看他们的视频,倾听他们的想法,或查看他们上传到 Instagram 的图片。
在 Vlogging 这个词语下,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 vlog。其中一些更为常见的 vlog 风格包括美容视频或游戏视频。但有一种 Vlogging 风格展现了数字劳动的全新水平,那就是每日 Vlogging。一名每日视频博主承诺每天记录他们的生活,并将其上传到 YouTube,供全世界观看。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娱乐方式,因为参与者负责视频的所有制作、编辑和上传工作。因此,制作和上传之间的路径变得更短。此外,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建立在社区的基础上。许多视频博主会在他们的视频中提问或征求观众的意见,观众可以通过评论区进行回复。这些提问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询问他们的观众当天做了什么,或者征求对新款眼线液的建议,这是一种让观众更积极参与整个过程的简单方法。有些人认为,由于视频博主可以选择他们在视频中展示的内容,他们会展示一个非常精选的画面,从而营造出他们生活的虚假形象。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看待它,而是将这种新型娱乐方式视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非常私人的方式,因为大多数视频博主都会分享他们的缺点、烦恼和日常生活。观众与这些频道中人物建立的这种私人关系和友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社交媒体(如 Twitter)所带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Elizabeth Ellcessor 在评论名人真实性的重要性时说道:“在线媒体中的生动感和交互性幻觉对于将在线名人体验为不受控制的、持续的、及时的和‘真实的’至关重要。”[20]
这些视频博主不仅在视频上花费时间,他们还意识到在其他社交媒体网站上保持活跃的重要性,以便加强他们的 YouTube 频道,并与他们的观众保持真诚的联系。因此,除了成为一名视频博主之外,他们在 Twitter 和 Instagram 上也拥有强大的存在感,他们在这些网站上进行大量的免费数字劳动,以培养强大而忠诚的粉丝群体,帮助他们从 YouTube 视频中赚钱。这种媒体融合已经蔓延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一些最受欢迎的 YouTube 用户已经出版了书籍、出现在电视上、获得了广播节目,甚至创建了自己的化妆品系列。
Youtube 和 Let's Play
[edit | edit source]Let's Play 是一个记录游戏游玩过程的视频,并配有游戏玩家的评论[21]。Let's Play 与游戏攻略或指南不同,因为它侧重于一位玩家的主观体验,并配以主观的,通常是幽默或批判性的评论,而不是追求客观或信息性。
上传到 YouTube 的 Let's Play 视频可以被货币化,这样玩家就可以从视频托管网站(在本例中为 YouTube)获得广告收入的份额。Felix Kjellberg,在 YouTube 上被称为 PewDiePie,凭借他的 Let's Play 视频在 YouTube 上获得了超过 3500 万的订阅者[22]。2013 年,PewDiePie 赚了超过 400 万美元[23]。
Let's Play 视频被认为是推广电子游戏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型或独立开发者来说。电子游戏《章鱼爸爸:爸爸的捕捞》的开发者在设计这款游戏时,就希望它能出现在 Let's Play 视频中:“我们开始设计《爸爸的捕捞》是为了鼓励 [Let's Play 视频],并为玩家创造大量不同的选项,让他们创造自己的喜剧,并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24] 《斯坦利寓言》的开发者在谈到 Let's Play 创作者时说:“那些男孩女孩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当其中一个人真的喜欢这款游戏时,就会有二三十万人被告知这款游戏真的很棒。”[25]
Let's Play 视频的版权性质仍然存在争议。任天堂创建了一个联盟计划,允许他们分享 Let's Play 视频的利润[26]。然而,育碧表示,他们的游戏允许在 Let's Play 视频中使用,并允许制作 Let's Play 视频的人对视频进行货币化,只要他们遵守某些内容适当性指南[27]。
对数字劳动的意识形态观点
[edit | edit source]关于数字劳动,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出发,争论它是否对整体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牢不可破的联系。埃兰·费舍尔[28]指出“资本主义依靠意识形态来进行自我复制”,而技术话语是这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因为技术与社会密切交织在一起,而向数字劳动转变则影响着两者。他认为,数字劳动创造了一种更具社会性的工作氛围,因为人们有更多自由去创造和展现他们的工作中的个性,然而,仍然存在不平等和剥削的问题。例如,那些在“线下”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人,如演员、名人以及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将比普通用户获得更多的“点赞”、“转发”和粉丝,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强化意识形态的信念。这“反映了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不平等,”,[29]也反映在了网络上。
詹金斯、福特和格林认为,观众劳动不能仅仅被描述和视为剥削,这种劳动有时可以由他们个人的动力以及在非金钱方面的成功愿望来驱动。然而,他们却忽略了“盈利导向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这一论点,即观众劳动更多地是关于他们自己的愿望、动机、成就以及参与程度。詹金斯坚信,只要用户能从其他用户那里获得赞扬和认可,就可以接受被剥削,并认为对“工作”的分类背后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且“如果用户喜欢,那就没问题”。但是,人们愿意做这份工作并不代表可以忽略或免除他们被剥削的事实,无论人们是否觉得自己被操纵和利用,这种剥削都依然存在,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做这份工作。
技术“在权力分配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可以被视为数字劳动的负面影响,因为控制权的转移可以通过不同的用户构建。卡斯特尔斯对此表示赞同:“技术即社会,而社会无法脱离其技术工具而被理解和表述”,这表明数字媒体可以被视为社会建立的生产力。 [32]
马克思主义关于数字劳动的理论
[edit | edit source]随着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许多人开始谈论“资本主义危机”。这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复兴,不仅在学术界,马克思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流行文化中,2009年2月《时代》杂志以卡尔·马克思作为封面人物——并配以“马克思会怎么想?”的标题。[33]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以及大众传播的兴起和数字时代的建立,使得理论家们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应用于新的概念,比如数字劳动。
马克思关于工作和劳动的理论被福克斯[34]总结为三点
1. 社会中的工作和劳动——“在所有社会中,劳动都是一项生产满足人类需求的商品的活动。” 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自然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马克思理想的共产主义世界中,他对这种活动是否构成工作或劳动,或者是否更像他所说的“自我活动”模棱两可。
2. 资本主义和其他阶级社会中的劳动——这是一种旨在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劳动制度,即劳动和剩余劳动(“超出满足基本人类需求所需时间的劳动”)的产出被统治阶级获取,而统治阶级“剥削剩余的生产者”。劳动创造的财富属于统治阶级——正如福克斯所说,“资本的财富”对应着“劳动的贫困”。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异化的制度。
3. 共产主义中的工作——由于生产资料被集体所有,因此“劳动”的概念消失了,异化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失。马克思认为,工人将不再遭受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能够自由地追求其他兴趣——“个性的自由发展”。
1977年,学者达拉斯·斯迈斯[35]批评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忽视“传播在资本主义中的复杂作用”。他以“观众商品化”和“观众劳动”为例,说明了传播作为一种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商品化”在数字领域可以被描述为将人降格为目标广告的消费者,例如在谷歌上,你的“点击”被存储起来,并被用来向你出售更多产品,把你变成他们的商品。[36]而“劳动”在这个语境中也是一个恰当的词语,因为例如,当你选择你在亚马逊上的偏好时,你实际上是在为他们的市场部门工作。
福克斯指出,马克思认为人类天生是社交的生物,需要交流才能生存。然而,福克斯并没有将社交媒体归类为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交流设施。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既是这些平台的消费者,也是“数据、商品、价值和利润”的生产者。因此,所有用于消费Facebook等产品的时间也是用于为他们创造价值的时间。福克斯用一罐可口可乐作比喻——购买该产品会给可口可乐带来利润,但不喝它则不会。使用Facebook就像每次喝一口可乐,都会给可口可乐带来更多利润。因此,可以说,所有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说,一种数字劳动。
然而,在数字时代,这种论点可以走得更远。互联网用户往往是积极的“内容创作者”,无论是博客、视频还是网站上的评论。即使不是这样,所有互联网用户都会留下数字足迹,包括上传的数据、社交网络、人口统计数据和一般的在线行为。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广告商——导致福克斯创造了“互联网生产者-消费者商品化”这一术语。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线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被描述为数字劳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通过强加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来维持的。在数字媒体的情况下,福克斯将意识形态描述为两种形式
1.“将社交媒体呈现为一种参与式文化和新民主的形式。”
2.“将剥削隐藏为游戏。”
诺伊鲍尔将数字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称为“信息化新自由主义的具体意识形态”。[37]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创造了一个在线社会,其意识形态几乎与美国梦相似——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发言权的地方。但是,这样一个不受监管的、以利润为导向的体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剥削,例如,极端网络色情内容的急剧增加——许多人认为这只是“游戏”。
如果数字媒体仅仅是另一种资本主义的产物,那么数字劳动——从你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到你在亚马逊上搜索的东西——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中劳动的第二种定义没什么区别。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正在促进自己的剥削,以利于统治阶级,一如既往。福克斯当然不认为社交媒体中的数字劳动提供了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任何东西。但也许数字劳动确实提供了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比如对交互的渴望,或好奇心。鉴于大多数数字劳动都是自愿进行的,它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活动”——甚至是一种“个性的自由发展”。
数字时代信息爆炸所开辟的途径是否导致了资本主义中一种不会产生异化的劳动形式?
对马克思关于数字劳动的批评
[edit | edit source]赫斯蒙德哈尔格[38]反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中所有劳动都被剥削的论断,他将数字领域的“劳动”描述为一种文化工作,这种工作在历史上通常都是无偿的。这是由于人们愿意并且热衷于从事这种文化工作。赫斯蒙德哈尔格以非数字领域为例,例如学习乐器或参加体育运动。他认为,“如果联系Facebook上的朋友并将照片上传到Facebook是一种被剥削的劳动,那么“所有业余足球教练都应该得到他们无偿奉献时间的报酬”。赫斯蒙德哈尔格指出,因此,这并不“重要”——这种态度可能会“将我们最终希望留在市场之外的活动商品化”。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于,虽然业余足球教练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帮助人们而不是帮助企业阶级,但那些在Facebook上提供足球技巧的人可能会帮助他人,但也将有助于提高Facebook公司的价值。此外,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Facebook用户已经被商品化了;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处于市场之中。福克斯[39]指出,赫斯蒙德哈尔格未能区分两种类型的业余爱好活动
1. 人们使用劳动,但不是为了创造任何具有货币价值的东西,例如踢足球或在家弹吉他。
2. 人们使用劳动,但被资本主义公司占有,对自己没有实质性利益,例如点击谷歌广告或花时间在脸书上。
引用赖特的观点,福克斯解释说,由于第二种类型的业余爱好活动,个人在积累利润的同时被剥夺了物质利益,而创造内容的个人被排除在媒体所有权之外。
赫斯蒙德霍尔格的论点可能是,这些活动实际上并没有给相关个人带来任何明显的损害。他们在空闲时间追求他们认为合适的事情,从而毫无阻碍地满足了他们的个人需求。
约翰·哈特利[40] 同意赫斯蒙德霍尔格的观点,认为数字媒体总体上产生了积极的、非剥削性的影响,并且实际上在媒体、公共部门、大学以及公民的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现了社会的民主化。哈特利声称互联网是解放的、自我组织的——“每个人都与其他人联网”。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方向——“进化经济学”——合作和共同创造成为经济的支柱。福克斯回应说,并非每个人都连接——最近的数据[41] 显示,只有 37% 的世界人口可以使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甚至数字劳动本身,是否实际上加剧了当今世界现有的权力不平等,而不是实现民主化并让“每个人”成为内容的创造者?
哈特利承认,他赞扬的这个普遍的网络被大型公司所主导——但有 20 亿人可以访问互联网,这些新媒体提供的通信工具使那些确实可以使用互联网的弱势群体能够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参与竞争,甚至最终成为精英的一部分,这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前所未有的。
认知资本主义与数字劳动
[edit | edit source]认知资本主义,也称为“认知文化经济”,是一种理论上的新型资本主义,其倡导者将其描述为“巨大变革”和“范式转变”[42] 到以前的资本主义形式。以前的资本主义形式首先是商业资本主义(即前工业贸易),然后是工业资本主义,但这种后一种形式已经或将很快被围绕“知识经济”构建的“第三种资本主义”所取代,而“知识经济”是由数字时代带来的。[43] 论点是,数字技术的爆炸式增长打开了曾经被简单定义为“劳动”的各种文化和认知实践,所有这些都可以被描述为工作。特别是随着机器接管了许多“传统劳动”工作,这种认知工作是我们不断变化的经济越来越依赖的东西。
认知资本主义的倡导者声称,“资本主义发展本身”[44] 打碎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价值的理论。他们声称,由于互联网以前不存在的大量认知和文化实践作为工作的出现,导致了劳动力的大量分化,这意味着“劳动”作为一个单位的概念不再存在,而经济在这些“持续的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福克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认知资本主义仅仅是另一个现代概念,旨在表明“基本的资本主义结构”已经改变,而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他们几乎没有考虑到非常物质资源(例如石油)的持续重要性,战争就是围绕这些资源而进行的,或者金融资本的重要性,金融资本在 2008 年新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5]
社交媒体
[edit | edit source]社交媒体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在线环境,人们在其中创建自我描述的个人资料,然后链接到他们在网站上认识的其他人员,从而建立一个个人连接网络……[T]heir 连接网络作为自我展示的组成部分显示。”[46]
社交媒体是沟通、表达和组织的平台。对于许多人来说,它现在可以作为信息来源,无论是个人信息还是了解最新新闻主题。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工具,现在已成为现代世界最强大的影响力之一,例如,每天有 7.57 亿人(其中 5.56 亿使用智能手机)登录脸书。[47] 用户可以每分钟分享情绪、时刻、照片、视频、故事、网站、位置和问题,而这仅仅是脸书。社交媒体可以被视为结识新朋友或重燃旧友谊的地方,它是许多人的联系点,可以用来接触机构、品牌以及通常的名人。社交网站不仅仅是朋友和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结识陌生人的地方。使社交网站独特的是,用户能够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个人资料上表达并公开自己的想法。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与其他原本无法建立联系的个人建立联系。[48]。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可以以惊人的速度被用于负面目的。脸书、推特、Snapchat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品牌一直在大力加强其安全措施和隐私设置,因为多年来欺诈、恋童癖和网络欺凌已成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团体或个人现在可以通过各种集体社交媒体网站入侵个人资料以谋取私利;通过种族主义、宗派主义或其他仇恨犯罪虐待或威胁用户;以及引诱未成年人。这是一个现在通过各种教育机构、雇主和社区教授的问题,以保护所有年龄段的个人安全,但要警惕社交媒体潜伏的危险。
脸书、YouTube、推特、Blogspot 和领英等社交媒体相互合作。它们都使用基于目标广告的商业模式,将用户数据(内容、个人资料、社交网络和在线行为)转化为商品。[49]
此外,通过这些社交媒体问题,《Catfish》等真人秀节目已迅速走红,成为一种警示和教育世界各地人们的方法,说明人们很容易上当受骗,相信虚假个人资料,以及应谨慎对待网上信任的人。Catfish 说明了有些人为了在网上冒充他人所做的事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由此可能影响的人数。然而,2010 年以其为基础的纪录片被指责为编造的,夸大了后果。
社交媒体的历史
[edit | edit source]社交网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只是存在了数千年的沟通形式。如今流行的社交媒体网站是数百年前开始发展的社交媒体趋势的结果[50]。
数百年前,人们常用的交流方式是通过当地的报童,他们负责发布公告[51],并在 1792 年,远程电报成为另一种通信方式。[52]
1870 年代末,出现了电话的首个专利图[53],标志着通信技术的进入新时代,最终使得两个人之间的通信速度更快。
社交媒体的主要概念是彼此分享内容,这并不是一项通过技术发明的功能,而且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及其以后兴起之前并非独家可用。分享内容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本能,如果我们读到一个好故事或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告诉别人或将收集到的信息用于其他地方。
例如,写作是一种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艺术形式,其硬拷贝一直可供分享,无论是与一小群人分享,还是最近与数百人甚至更多人在线分享。社交媒体现在是我们每天都会互动的东西,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开始,我们就一直与之互动。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社交网络基本上只是手写信件,然而那些能够访问 20 世纪 40 年代开发的超级计算机的人,能够开发出在这些计算机之间建立网络的方法,这后来导致了互联网的诞生,当时这仅限于科学家和工程师。随着家用电脑越来越普遍,媒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博客是使社交媒体真正流行起来的社交媒体形式,LinkedIn 和 MySpace 的出现使企业和休闲用户更容易分享信息,而直到 2005 年 YouTube 推出,媒体分享方式才彻底改变。如今,社交媒体的面貌已经发展到几乎可以将任何东西都放到网上,包括瞬间、视频、图片等,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用户在发布内容之前要谨慎思考他们要发布什么。许多网站都有指南,规定帖子必须友好、必要、周到,并避免争议。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很快意识到,为了保护所有社交媒体用户,必须制定新的法律来起诉参与辱骂或危险行为的用户。
英国的检察官办公室和检察官服务部门制定了关于可能违反新社交媒体法律并面临起诉的行为指南。
指南规定,如果通信满足以下条件,应考虑对其进行起诉:
- 专门针对个人或群体,并被认为是仇恨犯罪、家庭暴力或跟踪。
- 构成对人身安全的可信暴力威胁、财产损失或煽动公共秩序混乱。
- 可能构成违反法庭命令或违反将发布或公布与诉讼有关的信息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的立法。
- 不属于上述类别,但仍被认为是严重冒犯、猥亵或淫秽,或涉及传播有关个人或群体的虚假信息,导致不良后果。[54]
这是社交媒体历史和未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的兴起
[edit | edit source]社交网站始于 1997 年,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站是 SixDegrees.com。这个社交网站开创了创建可定制个人资料的趋势,并允许人们创建自己的好友列表。[55]
在过去二十年中,社交媒体已发展成为向社会各阶层个人和组织提供信息、教育和影响的关键方式,使连接成为当今宝贵的资源。从即时通讯到无限访问在线社交网络世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 21 世纪的“生活事实”,并将日常活动(如日常对话)带入了在线环境。在社交媒体网站变得像今天这样流行之前,人们最初认为整个概念是一种孤立的活动,只有学习能力更强的人才会参与社交网络体验。 [56]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适应和发展,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
马克·扎克伯格,流行社交媒体网站 Facebook 的创建者,旨在“使网络更加社交化和透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口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已经无法离开各种可供他们社交和互动的平台,例如:即时通讯、聊天室和博客,以及 Twitter 和 Snapchat 等网站。
社交媒体现在是最流行的互联网使用形式,它超越了任何其他形式的互联网活动,包括电子邮件和在线购物。我们现在发现自己身处台式电脑网站或互联网浏览器很少需要的环境中,因为智能手机上几乎所有东西都有应用程序,60% 的社交媒体时间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度过的,而不是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 [57]
除了社交方面,在线媒体平台已成为商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从交换和销售产品到与客户互动,企业现在可以以更全球化的规模几乎实时地参与其行业各个方面的活动。社交媒体也已成为当今雇主的一种沟通形式,因为一些雇主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发布招聘信息。Facebook 上有 13.66 亿个个人资料, [58]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平台,可以用于企业分发信息。
在过去十年中,社交媒体出现了一种主导趋势,这种趋势在不同代人中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量在不同的社交媒体网站之间不断流动。Bebo 和 MySpace 是 2005 年至 2007 年左右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站,而在 Facebook 推出后,这些网站似乎迅速失去用户,转投竞争对手。 Bebo 例如,于 2005 年推出,但由于独特用户数量下降,仅存活了 5 年;Bebo 用户正在转向竞争对手网站 Facebook 和 Twitter。 2010 年 4 月 7 日,AOL 宣布将出售该网站,或将其关闭。此外,MySpace 仍然存在,但自从 Facebook 和 Twitter 兴起以来,其参与度迅速下降。MySpace 于 2003 年推出,主要用于分享新音乐,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贾斯汀·汀布莱克是创始成员,并持有股份,并通过自己的广告等为该网站提供资金。 2011 年 6 月底,MySpace 以 35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广告网络 Specific Media。
然而,在最近,尽管 Facebook 仍然吸引着最高的参与度,但年轻用户现在似乎正在转向 Twitter、Instagram 和 Snapchat 等更新的社交媒体网站。这些网站在媒体中的代表似乎反映并再现了这些网站之间使用量的流动趋势。这些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基本使用以及互联网访问的便利性。网络提供商现在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互联网数据包和 WiFi,这也是一种趋势,它只会变得更容易访问,并且更多人可以访问它。
许多不同的案例研究可以说明社交媒体的力量以及它如何迅速引发或结束趋势以及传播信息。在 2014 年,无化妆自拍(在六天内为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筹集了 800 万英镑的巨额款项)和 #IceBucketChallenge 这样的趋势席卷了社交媒体,主要是在 Facebook 上进行,用户会发布他们挑战的视频并提名其他朋友。数百万人参与其中,其中甚至包括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本人,以及乔治·W·布什(据报道是 ALS 挑战赛中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和大卫·贝克汉姆(观看次数排名第五)和比尔·盖茨等名人。在 Twitter 上,艾伦·德詹尼斯在 3 月 3 日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布了转发次数最多的自拍,从而“打破”了该网站,在半小时内获得了 779,295 次转发,打破了 2012 年 11 月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在连任时创造的 Twitter 纪录。
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 2015 年 2 月底,当时一张连衣裙的照片被发布在 Twitter 上。几个小时内,它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导致 Buzzfeed 迎来了其历史上最繁忙的一天。连衣裙背后的现象是,它看起来像是视觉错觉,有些人看到的是白色和金色的连衣裙,而另一些人看到的是黑色和蓝色的连衣裙。人们之所以看到不同颜色,甚至改变主意,其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揭示,但人们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来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件连衣裙甚至在 2 月 28 日星期五登上了 BBC 新闻,并继续让观众和学者感到困惑。大多数帖子都带有 #TheDress 标签,热图显示它在 50 多个国家流行,观看次数超过 2100 万次。
社交媒体上的广告
[edit | edit source]社交媒体为品牌和组织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可以接触到广泛而响应的受众。根据 ZenithOptimedia 的数据,互联网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媒介。 [59] 据报道,2013 年社交媒体广告支出为 51 亿美元,预计到 2018 年将超过 140 亿美元。
社交媒体广告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和行为数据创建意识并定位受众。个人数据对公司来说非常宝贵,而 Facebook 等广受欢迎的网站经常将用户的个人数据出售给第三方企业。
随着社交媒体的引入,营销人员能够分析用户的个人喜好和在线活动,从而决定将产品定位给哪些用户。通过拥有受众的相关数据,并能够有效地传达营销信息,营销人员能够接触到那些想听到他们信息的人。“沟通漏斗正在反转。最终消费者现在能够决定其营销体验的范围,而品牌因此而变得更好。”[60]
通过社交媒体网站进行广告宣传,往往会引发许多道德问题。有些人对某些品牌利用社交媒体网站的功能来获取人气而没有与个人建立初始关系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例如,举办比赛和赠品活动以鼓励那些原本对组织或品牌不感兴趣的人“点赞”或“转发”。这仅仅是一个欺骗性的策略,旨在帮助他们的内容进入我们同行的新闻提要吗?此外,我们经常看到品牌试图利用国家悲剧并利用人们的情感来积累在线支持。例如,在波士顿爆炸事件发生后,NBC湾区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状态,鼓励人们“点赞”以希望受害者早日康复。这似乎是一种不道德的营销公司和积累粉丝的行为,这让人质疑他们在发送营销信息时的真实性。[61]
社交网络在公司广告策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有四个原因:覆盖面广、成本效益高、目标广告和在线时间。覆盖面广是公司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的关键因素,例如,2007年12月,仅在美国,前三位网站Facebook、Myspace和YouTube的访问量就达到了1.61亿次。随着公司将社交网络纳入其广告策略,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全球用户。社交媒体广告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因为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它通常具有相同或更广的覆盖范围,但成本却低得多。目标广告是理想的,因为广告商可以获取大量有关用户及其兴趣的信息,这使他们能够以其他任何广告媒介都无法比拟的程度来定制和定位其广告。随着人们在网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随着用户在网上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广告商正在越来越多地寻找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式。[62]
Facebook在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近3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63] Twitter宣布其2014年第四季度的广告收入为4.32亿美元,同比增长97%。[64]
社交媒体上的恐怖主义
[edit | edit source]随着技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技术途径进行攻击的威胁也被认为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技术攻击可以采取恶意软件、恶意电子邮件、黑客攻击安全或政府信息等形式。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导致了社交媒体上恐怖主义的传播。“每天都会上传业余视频和图像[……]由普通用户和主流新闻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分享。”[65] 不可避免地将它们发布给数百万用户,“促进了恐怖主义宣传的动员。”[66] 有人提出,Facebook、Twitter和Whatsapp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来承认他们的组织被用来,“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67]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使用加密工具来隐藏身份和位置的可能性,从而使用户无法追踪的担忧。可以认为这些担忧导致了“监控的正常化”。[68] 由于这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新的改革措施已经出台,它们也影响着日常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爱国者法案》最初由乔治·W·布什于2001年签署,允许政府接收来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关于用户的更大规模、更私人的信息,而无需获得传票。他们现在可以访问会话时间和设备信息,以及进行“从电话到电子邮件和网络的扩展窃听”。[69] 社交媒体上恐怖主义的兴起对公众恐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公众监控产生了影响。“我们创造的所有技术都可以用来造福我们所有人,但也可以作为攻击/摧毁我们所有人的工具”[70]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其成为发布这些活动的理想平台,再加上用户热衷于与朋友分享他们在网上发现的东西。这些功能正是这些视频背后的制作人员所依赖的,以使这些恐怖主义表演“病毒式传播”。通过让他们的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从而实现病毒式传播,增加了媒体融合发生的可能性,并将这些视频通过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媒体在地方新闻中播放,从而扩大受众范围。
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
[edit | edit source]Facebook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由马克·扎克伯格、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爱德华多·萨维林、安德鲁·麦克卢姆和克里斯·休斯于2004年2月4日创建。马克·扎克伯格至今仍担任Facebook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Facebook最初仅限于创始人就读的哈佛大学的大学生,但这些年来不断扩展,涵盖了世界各地的人。该网站目前拥有约14亿用户,每天在该网站观看30亿个视频。[71] Facebook的宗旨是“让世界更开放,更紧密地连接”,以及“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分享和表达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事情”。[72] 这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个人资料页面,他们可以在该页面上发布有关他们及其生活的信息、状态和其他媒体(例如网络链接、照片和视频),并查看“时间线”上他们所连接的朋友自创建个人资料以来发布的信息,以便点赞、评论或分享这些帖子。
Facebook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有一天让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加入Facebook”。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之一,Facebook已要求免费将网站翻译成其他语言。在《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一书中,克里斯蒂安·富施写道,英语教师瓦伦丁·马西亚斯曾自愿为非营利组织维基百科翻译,但他拒绝为Facebook翻译。他将维基百科描述为一个利他主义的、信息共享的网站。他说,Facebook正好相反:“人们不应该被骗去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捐献给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让该公司赚取更多的钱,至少在没有某种形式的补偿的情况下不应该这样。”
同样在这篇文章中,尼古拉斯·格雷厄姆认为,大多数媒体制作人、Facebook用户都缺乏认可,并将此与作者的死亡进行了比较。一个特别的担忧是数字劳动作为“自我活动”的概念,以及思想被外部化并免费交换为商品的地方,因为这些思想是使用价值。它认为Facebook与我们的大脑和嘴巴一样,是一种劳动工具。它进一步认为,Facebook通过利用人们对社交互动的需求来强迫用户进行数字劳动。人们担心Facebook垄断了社交,并且“是一种社交形式的胁迫,威胁着用户会因孤立和社会劣势而受损”,表面上将人类互动私有化。人们担心Facebook用户的劳动“为Facebook的利益服务”,而用户却没有得到报酬,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类似。[73]
扎克伯格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上排名第 16 位,估计净资产为 351 亿美元。[74]截至 2014 年,Facebook 拥有超过 9000 名全职员工,最近收购了 Instagram 和 WhatsApp。[75]
Facebook 的客体侧建立在 Facebook、广告客户和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基础上。Facebook 和广告客户之间的交换关系与广告客户和用户之间的广告关系相结合。这两种关系都为 Facebook 及其广告客户创造了利润。这些商业关系没有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主要看到的是他们自己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关系。Facebook 利用其反向恋物癖特征,将自己呈现为一个以分享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组织。[76]
推特由 杰克·多西、诺亚·格拉斯、比兹·斯通 和 埃文·威廉姆斯 于 2006 年 3 月 26 日创立。杰克·多西仍然担任董事长,迪克·科斯托洛 是现任首席执行官。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推特是一个在线社交网络服务,允许用户发送和阅读名为“推文”的 140 个字符的短消息。注册用户可以发布推文,阅读和“转发”其他公共推文到自己的时间轴,并将它们添加到收藏列表中,而未注册用户只能阅读它们。用户可以通过网站界面、短信或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访问推特。注册用户可以选择他们的推文是公开还是私密,并且可以自由关注任何公开帐户,而要关注私密帐户,用户需要发出关注请求,然后需要由帐户用户批准。在线时,用户可以发布 140 个字符的推文,以及上传图片,以及最近的视频。上传推文时,用户通常会使用主题标签来标记他们的推文与相关主题或话题,然后该主题标签会添加到全球范围内可见的趋势中,根据地点的不同,可以是全国性或区域性。推特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在全球拥有 25 个以上办事处。”[77]它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和分享想法和信息,不受任何阻碍”。[78]
每月活跃用户超过 2.8 亿,每天大约发送 5 亿条推文。[79]
Instagram 是一个平台,用户可以将照片或视频上传到自己的时间轴或“照片地图”。它由 凯文·西斯特罗姆 和 迈克·克里格 创建,并于 2010 年 10 月推出。[80]
用户可以过滤自己的相机拍摄照片或其他图片,以在图片本身添加自己的独特风格或设计。Instagram 遵循与推特类似的过程,用户可以相互关注,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内容是公开分享还是私密分享,并且通常使用主题标签来指定上传背后的主题或主题。点击这些主题标签时,您会被带到一个页面,其中包含其他用户包含相同主题标签词或短语的帖子,允许用户滚动浏览类似内容。Instagram 的上传可以点赞、评论或分享,不仅可以在 Instagram 本身内分享,还可以跨越大多数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例如 Facebook、推特、Flickr 等[81],该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目前拥有超过 1.5 亿用户,在这些平台上的上传量超过 10 亿次。它被列入《时代周刊》2013 年 50 款最佳 Android 应用程序之列,现在可在所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使用,包括 iOS、Android、Windows 和黑莓。[82]
与许多社交媒体网站一样,Instagram 也存在垃圾邮件帐户的问题。Instagram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 2014 年进行了大规模清理垃圾邮件帐户的行动,导致许多帐户的粉丝数量大幅下降。Instagram 帐户损失的粉丝最多,损失超过 29%。清理还导致一些名人删除了帐户,因为他们在清理后损失了大量的粉丝。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由于粉丝在线购买了粉丝,以提升帐户。[83]
YouTube 是 Google 公司的一家公司,由 史蒂夫·陈、查德·赫利 和 贾维德·卡里姆 于 2005 年 2 月创立,并于 2005 年 5 月推出。[84][85]
YouTube 允许视频、短片、教程、广告以及订阅者和评论者之间的交流。YouTube 允许其他人(包括没有 YouTube 帐户的人)广播他们的自制视频,并允许人们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这些视频。Hector Postigo 说:“YouTube 是人们可以分享视频并在其周围社交的空间,也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利而无需过多工作的地方。”[86]
YouTube 很难被识别为社交媒体平台,但在 YouTube 上,人们可以点赞和不喜欢视频、评论视频、订阅他们的频道以及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视频或通过发送 URL 分享视频。YouTube 会识别您观看的视频,并根据您可能想观看的内容为您的主页和视频边栏提供建议,所有这些都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常见功能。
YouTube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排名系统,观看次数不多的视频在搜索结果中不会经常出现,或者不会排在较高的位置。这意味着尽可能多的观看次数是“YouTubers”的主要目标,而订阅者是 YouTube 上最常见的社交货币,因为他们是观看次数的主要来源,因为当他们订阅的帐户上传视频时,他们会收到电子邮件更新。事实上,订阅系统让 YouTube 更难以被识别为社交媒体。由于广告和 YouTube 的增长,与大多数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不同,YouTube 更像是一种媒体,它在许多方面正在变得既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消费者。这主要归功于“YouTubers”的增长,这些人因创作内容而闻名,无论是作为主要工作还是作为相当多的工作。这一切最初始于游戏社区和制作诸如游戏实况之类的内容的个人,如今它已经扩展到各种各样的内容,但许多知名的“YouTubers”通常会制作与游戏相关的內容。这是 YouTube 与其他社交媒体的不同之处,因为您可以在 YouTube 上只作为消费者存在,或者只作为生产者存在,尽管它起源于消费者。您在 YouTube 上订阅的人以及您观看的内容现在已经朝着与观看电视时相同的消费原则发展,这在 YouTube 中造成了一个其他社交媒体中不存在的分裂,因为 YouTube 被用于消费,而不是网络。因此,才会出现内容创作者网络和粉丝网络。
YouTube 允许注册用户对其上传的视频进行货币化,以换取在视频开始时放置广告,甚至如果视频的运行时间错误,则可以连续放置广告。YouTube 会为用户在视频上每 1000 次观看支付大约 1 美元。但是,如果上传者不拥有所用任何版权材料的权利,则内容无法货币化。用户在其视频中添加音乐是最常见的版权侵犯来源,因为 YouTube 会自动分析和检测上传内容中使用的音频。版权所有者有权决定是否允许或拒绝在其上传内容中使用其财产,就像 2013 年任天堂坚持要求删除所有包含任天堂游戏的“游戏实况”一样。这引发了争议,因为“游戏实况”社区坚持认为该过程只起到提升任天堂游戏流行度的作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广告形式。
Pinterest 由 Paul Sciarra、Evan Sharp 和 本·西尔伯曼 于 2010 年 3 月创立。
Pinterest 是一个创意中心,用户可以在其中以“Pin”的形式生成、发现和保存创意。 “Pin”本质上是网页的视觉书签,其中包含用户想要保存的主题信息。 这些 Pin 或者书签然后会保存在用户的个人画板中。 每个画板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整理,例如:美食、时尚、艺术与手工、科技、引言等等。 可以把它想象成学校或图书馆里的公告栏,上面贴满了关于不同事物的各种信息。 但是现在,这些信息只是在线的。 除了生成、发现和保存创意之外,用户还可以关注其他用户。 就像 Twitter 或 Instagram 一样,用户可以关注他们觉得有趣的其他“Pinners”。 用户也可以选择“喜欢”他们觉得有趣的 Pin,而不是将其“Pin”到他们自己的个人画板中。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站或应用程序内的消息平台将 Pin 发送给其他用户。 这个消息平台不仅允许用户互相发送 Pin,还可以让用户彼此进行文本对话。 就像 Facebook 使用的消息平台一样。[87]
LinkedIn 是全球最大的面向企业的社交网络。 该网络的目的是联系专业人士,并让他们彼此之间、工作和更多信息之间互相访问。 该网络于 2003 年 5 月 5 日上线,此前于 2002 年由联合创始人 Reid Hoffman 在他的客厅创建。 该公司成立于加州山景城,总部也位于那里。 截至 2015 年 2 月,LinkedIn 的全球会员人数已超过 3.47 亿,其中包括来自所有《财富》500 强公司的执行人员。[88]
LinkedIn 允许用户添加有关自身的信息,这些信息围绕着他们的专业、教育和技能信息。 LinkIn 信息的重点领域包括行业、经验、技能、志愿服务和语言技能,它还允许提供更广泛的信息,例如奖项、项目、组织、出版物和兴趣。 它的交流基础是通过连接,允许您与其他人交流和分享信息,同时扩展您的网络。 该网络本身专注于工作和教育这两个领域。
Yik Yak 是一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 10 英里范围内匿名发布短文本帖子(“Yaks”,包含 200 个字符)。 它由 Tyler Droll 和 Brooks Buffington 于 2013 年 11 月创建。 2014 年 2 月,Yik Yak 拥有 10 万用户,并且在一年内获得了 6100 万美元的融资。[89] 该应用程序的目标市场是大学生,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将其用作校园论坛; 分享有关学生和他们在同一区域熟悉的事物的信息。 Yik Yak 允许用户对 Yaks 进行点赞/踩,如果 Yaks 变得很受欢迎,它将获得更多点赞,并且 Yaks 旁边会有一个正数,但是如果 Yaks 不受欢迎,它将被踩,如果 Yaks 收到 5 个踩,那么该 Yaks 将被删除。 当 Yaks 被投票出去时,最初发布 Yaks 的人会收到通知,当其他用户回复同一 Yaks 时,也会收到通知,并且每 5 次或 10 次点赞,他们的 Yaks 或回复都会收到通知。
Vine
[edit | edit source]Vine 是一款社交媒体平台,它分享 6 秒的视频片段,可以点赞、're-vined' 或分享到其他各种社交媒体网站。 Vine 最常用于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在其中录制视频片段并立即上传到应用程序中。 Vines 可以通过 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 观看,并使用关注者/关注功能,这样您就可以在时间线上看到特定用户并将您的上传分享到其他用户的时间线上。
Vine 成立于 2012 年,在 Twitter 收购其服务后,大约在 2013 年迅速蹿红。 从那时起,Vine 主要被视为喜剧的来源,因为恶作剧者、喜剧演员和其他普通用户上传了有趣的或有趣的六秒片段。
Snapchat 由 Evan Spiegel 和 Bobby Murphy 于 2011 年 9 月推出。[90] 它是一款照片分享应用程序,其独特的功能是,发送的每张照片最多只能观看 10 秒,并且除了拍摄照片的人之外,任何人都无法保存。 收件人可以截屏以保存照片,但这会向发送者发送警报。 此功能可有效阻止用户因朋友而遭受不必要的尴尬。
后来发布时,Snapchat 添加了一个功能,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的“Snapchat 故事”,Snapchat 中的内容可以让其他用户查看 24 小时。 另一个更新允许您与其他用户进行实际的文本聊天,并使用视频聊天功能。 今年早些时候,Snapchat 再次更新了布局,使您可以拍摄某人的 Snapchat 图标的照片,它会立即将其添加到您的联系人中,并且还添加了一个新页面,您可以在其中看到来自公司和组织的 Snapchat 作为广告。
2014 年 7 月,有报道称 Snapchat 的一半用户年龄在 13 到 17 岁之间,使他们成为大多数。[91]
由于这款应用程序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因此家长们对安全功能非常担忧。 Snapchat 存在很多争议,人们担心未成年人分享自己的照片。 Doug Gross 为 CNN 撰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该问题在媒体和新闻平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92] 许多人敦促用户提高数字素养,以了解尽管 Snapchat 声称,一旦图像出现在网络上,就永远无法完全删除。 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使用 Snapchat 存在危险,但许多成年人希望告知年轻用户风险,并阻止他们通过应用程序发送敏感内容。
Twitch(也称为 Twitch.tv)是一个实时流媒体视频平台,归 Amazon.com Inc. 所有。 Twitch 于 2011 年 6 月推出,是通用兴趣流媒体平台 Justin.tv 的分支机构,专注于电子游戏内容。 内容包括用户对电子游戏的 游戏流程、电子竞技 比赛和竞赛的直播,以及其他与游戏相关的活动。 网站内容可以实时观看,也可以通过 点播 档案观看。 Twitch 的典型观众是 18 到 34 岁的男性。
2011 年 7 月,Twitch 推出了其合作伙伴计划。[93] 与其他视频网站(如 YouTube)类似,合作伙伴计划允许人气足够高的内容制作人分享其流媒体产生的广告收入。
Twitch 广播员以举办旨在宣传和筹集慈善资金的流媒体而闻名。 到 2013 年,该网站举办的活动总共筹集了超过 800 万美元的慈善捐款。[94]
Tinder 是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配对。 用户可以扩展他们的搜索距离,范围从 2 到 160 公里。 他们还可以选择与女性、男性或两者匹配的偏好。
该应用程序使用 Facebook 个人资料根据距离、共同兴趣和共同朋友生成可能的匹配。 Tinder 使用滑动功能让用户搜索潜在的匹配。 这可以通过滑动浏览其他用户的个人资料来实现,向右滑动表示喜欢,向左滑动表示放弃。 当两位用户都对彼此的个人资料滑动表示喜欢时,就会匹配。 然后,这将允许双方直接互相发送消息。
Tinder 的联合创始人 Sean Rad、Justin Mateen 和 Jonathan Badeen 于 2012 年 8 月首次发布了这款应用。[95]
最成功的社交媒体平台
[edit | edit source]根据 eBizMBA 的每月更新,该更新列出了排名前 15 的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通过计算网站的全球流量排名得出),Facebook 似乎是最成功的社交媒体平台,估计每月有 90 亿独立访问者,其次是 Twitter,估计每月有 3.1 亿独立访问者,然后是 LinkedIn,估计每月有 2.55 亿独立访问者,紧随其后的是 Pinterest,每月有 2.5 亿访问者。Facebook 有 12.8 亿注册用户,位居第二的是 Google+,拥有 16 亿用户,Twitter 拥有 6.4575 亿用户,排名第三。有人可能会说 Google+ 不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这意味着 Facebook 可能最成功的社交媒体平台。[96]
除了目前的成功之外,社交媒体的另一个重要且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增长。目前增长最快的社交媒体是基于图像的社交媒体,例如 Tumblr、Pinterest 和 Instagram。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像 Facebook 这样已经存在了更长时间的社交媒体网站的增长非常缓慢。现在我们发现,社交媒体的新竞争不是为了争夺用户,而是为了争夺多设备参与。2014 年,Pinterest 的活跃用户增长了 97%,是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中最高的,Tumbler 增长了 95%,Instagram 增长了 47%,LinkedIn 的增长也非常成功,达到了 38%。这些多功能、多样化、规模较小的媒体平台的增长也与 Facebook 活跃用户下降 9% 相一致。与 Facebook 形成对比的是,Twitter 作为另一个主要的长期社交媒体平台,记录了 7% 的增长。然而,在监控台式机和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时,Facebook 吸引的参与度是 Twitter 的七倍。[97] 重要的是还要注意,增长最快的网站都是从一个低得多的起点开始的。在注册用户方面,Pinterest、Tumblr 和 Instagram 的数据再次突出。Pinterest 增长最大,为 54%,Tumblr 为 35%,Instagram 为 32%。同样,Facebook 的增长很小,只有 1%,但这必须在 Facebook 拥有 12.8 亿注册用户的背景下考虑。我们可以从这里注意到,更新的社交媒体平台 Pinterest、Tumblr 和 Instagram 的活跃用户增长率高于会员增长率,而较老、更成熟的社交媒体平台(如 Facebook 和 Twitter)的新会员百分比高于活跃用户的增长率。[98] 重要的是还要注意,Instagram 的增长并不一定与 Facebook 影响力的下降相一致,因为 Instagram 本身以及 WhatsApp 和 Oculus VR 等公司实际上都是 Facebook 的子公司。
BBC 编制的 2014 年最热门内容列表可以 在 这里找到。看起来,YouTube 是 2014 年最受欢迎内容的访问平台;其次是 Twitter 的图像和标签功能;而 Facebook 通过截屏和点击链接到其他社交媒体网站的方式充当了这些网站的宿主。
社交媒体的利弊
[edit | edit source]所有社交媒体网站都具有优缺点。以下是社交媒体对全球做出的主要贡献的利弊清单。
优点[99]
[edit | edit source]- 社交媒体网站可以快速传播信息。它是领先的最新信息来源,超过任何其他媒体平台。
- 不同的社交媒体网络目前正在不同的执法机构中使用,以帮助更有效、更快速地抓捕和起诉罪犯。
- 学校正在使用社交媒体网站来讨论教育话题,这反过来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
- 社交媒体网站让人们可以与朋友和家人联系,加强沟通以改善人际关系,并结交新朋友。
- 社交媒体网站帮助雇主寻找潜在的员工,同时也帮助求职者找到雇主以雇用他们。
- 社交媒体可以通过那些宣传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用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健康并发症的风险。
- 社交媒体允许增加“面对面”沟通。
- 像 Facebook 和 Twitter 这样的网站鼓励人们投票,因此在选举期间提高了投票参与率。
- 此外,社交媒体网站几乎不花任何费用,就能帮助各级组织或个人进行社会和政治变革。
- 社交媒体创造了全新的行业,极大地改善了全球经济。
- 老年人由于社交媒体和网络变得更加联系紧密,也更加快乐。
- 此外,害羞和社交孤立的个人也由于社交媒体和网络变得更加联系紧密,这使得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 社交媒体网站使健康和安全组织能够轻松快速地广播和消除担忧和谣言。
- 社交媒体能够消除消极的社会耻辱,并在不同社区之间实现接受度。
- 社交媒体对于筹款活动以及个人或集体可能需要的任何其他帮助或援助非常有效。这也被称为“众包”或“众筹”,并且在帮助个人和群体实现目标方面非常有效。
- 由于教育类社交媒体网站允许各种各样的主题、透明的研究等等,学术信息可供比以往更广泛的受众访问。
- 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整体,允许大大小小的组织和公司与客户和消费者联系,以获取反馈和报告信息,从而使消费者和企业双方都受益。
- 音乐家和艺术家正在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网站来建立和与观众互动,而无需受制于公司合同。
- 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社交媒体来招募潜在学生,并保留和维护其现有学生群体。
- 社交媒体网站允许更流畅的媒体融合,促进各种媒体类型之间的联系,例如游戏、视频内容、媒体相关新闻以及电影和电视。
缺点[100]
[edit | edit source]- 社交媒体允许传播虚假新闻和不可靠的信息。
- 社交媒体网站通常会由于其缺乏隐私设置而让用户暴露在不好的情况下,包括隐私侵犯。
- 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的 GPA 比不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的 GPA 低。
- 社交网络网站有可能导致压力和线下人际关系问题。
- 社交媒体网站经常诱惑人们不有效地利用时间,尤其是在工作场所损害生产力。
- 使用社交媒体网站有可能损害当前和未来的就业。
- 持续使用社交媒体与某些大脑和性格障碍有关,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脱节、抑郁和自卑。
- 由于社交媒体,面对面互动减少了。
- 线下犯罪,例如抢劫、帮派活动和跟踪,通过社交媒体得到推动和组织。
- 社交媒体网站有可能危及军事行动人员以及报道敏感话题的记者。
- 社交媒体的物理脱节促进了网络欺凌。
- 社交媒体经常被用来自我诊断健康问题,这会导致不准确的信息和有害或危及生命的结果。
- 仇恨团体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宣传。
- 社交媒体网站帮助在任何教育水平上作弊。
- 社交媒体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不适宜的关系成为可能。
- 像摄影师这样的艺术家被迫应对版权侵犯、知识产权盗窃以及社交媒体网站上未经授权的活动导致的收入损失。
- 不恰当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损害潜在学生被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可能性。
- 信息、照片、帖子等无法从任何社交媒体网站上完全 100% 删除。
- 与不参与社交媒体的用户相比,社交媒体用户更容易遭受身份盗窃、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 由于断开连接和匿名性导致的对话、理解和文明程度的降低,社交讨论在讨论中减少了。
社交媒体作为参与式文化
[edit | edit source]"参与式文化是一个经常用来指代用户、受众、消费者和粉丝参与文化和内容创作的术语。" [101] 用户和受众通过 Facebook、维基百科和 YouTube 等社交媒体渠道制作、分享、编辑和组合内容,并可以实质上在创造文化中发挥作用。学者们认为,这导致了更加“民主”的文化和社会。
学者,亨利·詹金斯,将参与式文化描述为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粉丝和其他消费者被邀请积极参与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他提出了三个核心括号作为思考参与的框架:共识文化、创意文化和讨论文化。他认为,参与式文化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它会根据主题、地点、参与者和兴趣程度而发生变化。 [102]
公民新闻
[edit | edit source]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民新闻已大幅扩展。它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表达了特定社会周围的文化。 [103] 公民新闻被定义为公民“积极参与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 这可能包括基于时事的博客、照片和视频分享以及发布对当前事件的目击者评论。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经过正规新闻培训的人创建和发布他们自己的新闻。Ruddock (2007) [104] 认为,这是因为媒体新闻活动变得不那么有信息量,也不那么吸引当代受众。公民新闻允许更紧急地发布新闻和事件,不需要受过培训的记者在场,这需要时间。公民新闻并不总是基于互联网的,因为广播公司可能会通过手机使用公民对事件的目击者证词;在印刷媒体中,也包括基层杂志。它也被用来揭露、审查和问责那些掌权者;例如政治家和警察部队。
弗格森枪击事件
[edit | edit source]在美国最近,有许多人录制了他们认为使用过度武力的警官的视频。在密苏里州的弗格森,在一名名叫迈克尔·布朗的非裔青少年被枪杀后,照片[105] 出现在 Twitter 上,显示布朗已经死了。当被另一位用户问到他为什么被杀时,TheePharaoh[106] 回应道:“没有理由!他当时在逃跑!” 正是这些评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抗议,并为媒体提供了他们故事的基础。 [107]
在 CNN 推出他们的 #AskACop 部分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进一步的反应。该标签最初是在该节目以现任和前任警官为特色,讨论这些警官的经历时创建的。CNN 要求人们在 Twitter 上通过标签 #AskACop 向嘉宾提交问题,他们希望这将有助于消除公众对美国警察部队的正直的任何疑虑。然而,这适得其反,因为许多 Twitter 用户利用这次机会发泄他们对最近的警察枪击事件的怒火,尤其是在种族问题上。足够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使该标签成为趋势。在 Youtube 和 Tumblr 等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反警察的推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阿拉伯之春
[edit | edit source]公民新闻也可以用来从对专业记者来说太危险的区域获取信息。这在从 2010 年开始的阿拉伯起义中很明显。在这些起义期间,手机录像“微妙地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 [108] 在新闻报道上。这为新闻机构创建他们故事提供了基础。 [109] 尽管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交媒体网络帮助传播了这些事件期间发生的事情的新闻,但智能手机是新闻传递方式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专业记者在他们可以报道和不能报道的内容方面受到政府的控制,这使得公民新闻在那个时期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来源。 [110]
Twitter 是从阿拉伯起义中获取信息的特别重要的来源。在 Twitter 上,有来自“活动家、博主、记者、主流媒体和其他人参与者”的信息来源。 [111] 公民新闻本身被用来传播新闻,它也帮助了媒体公司,他们能够利用这些公民新闻来报道他们自己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对他们来说,派遣记者参加起义太危险了。
对公民新闻的批评
[edit | edit source]公民新闻近年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后,一直受到一些批评;
- 传播错误信息的可能性
- 缺乏专业的行为准则,可能导致使用不道德的手段
- 对专业记者死亡的贡献
- 偏见增加的可能性
- 缺乏质量和内容
替代资金
[edit | edit source]公民记者和博主正越来越多地找到方法让他们的工作在经济上可持续发展。英国最著名的例子来自 2014 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随着大量替代网络媒体的出现,由于主流媒体缺乏平衡,它们主导了苏格兰的网络媒体环境。随着公投运动的临近,这些网站,如 Wings Over Scotland[112]、Bella Caledonia[113] 和 National Collective[114],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开展了非常成功的众筹活动。这些活动被 Indiegogo[115] 和 Kickstarter[116] 等网站推广。任何人都可以发起众筹活动,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民主化工具——但现实是,只有那些有用户真正认同的事业或项目的众筹活动发起人才能获得资金。
对于拥有固定读者的另类媒体而言,这可能是一种革命性的资金模式,而且已被证明非常成功。例如,在撰写本文时(3 月 6 日星期五),现有的“苏格兰上空之翼”众筹活动[117]已于 2 月 27 日启动,已筹集到超过 93,000 英镑,而目标金额为 45,000 英镑,目标日期为 3 月 29 日。如果对事业、项目、博客或筹款目的有任何需求,这些类型的众筹活动可以非常有效地筹集资金。当主流新闻媒体在努力维持人员编制水平、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时,另类媒体却拥有一个资金模式,尽管该模式完全依赖读者的信任和善意,但在许多情况下,该模式似乎能够以更少的麻烦运作。这是一种在合适的情况下,参与数字劳动的人们可以获得报酬的方式。
受众参与
[edit | edit source]如今,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主页和社交媒体,直接与媒体公司和媒体机构互动,引入评论区和在线投票等功能。广播和印刷媒体都利用这一要素来发展与消费者的关系,并将其作为实地研究,以了解消费者感兴趣的阅读或观看内容,或了解他们希望如何接收新闻。
现在,媒体机构在所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都有账户。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2013 年,71% 的美国年轻人将互联网列为主要新闻来源,而将电视列为主要新闻来源的年轻人仅为 51%。研究还表明,从 2010 年到 2012 年,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人数在所有年龄段都翻了一番。[118]
进一步的概念
[edit | edit source]永不离线文化
[edit | edit source]永不离线文化是指始终连接到网络,无论您是否在那一刻具体访问它。例如,您可能在收到 Facebook 通知之前不会查看手机,但当您查看时,或者 Google 地图通过 GPS 了解您的位置以增强您的在线体验时,您会查看手机。仅仅因为网络可以访问并不意味着您始终会访问,这取决于情况的社会背景。
成为“永不离线”并非意味着沉迷于科技和互联网,而是指通过微数据建立与人们的联系和信息共享的生态系统,并对社交充满热情,而人们认为,通过科技更容易做到这一点。不同的人对这种文化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许多人认为,这种文化经常被过度利用,人们会发布不必要的信息,例如琐碎的帖子或在网上分享过多的个人信息,从而留下难以抹去且易于监控的巨大数字足迹。
您可能会争辩说,在网上分享信息和帖子并非真正的社交,而是打破了社交惯例,而网上社交可能会让您在现实生活中变得不那么社交,将其作为“摆脱”现实生活社交情境的借口。[119]然而,它也为社交惯例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写博客谈论一个敏感的话题,您的朋友可以更容易地看到,而不是当面与他们交谈,这为友谊和理解带来了新的层次。[120]
然而,永不离线文化也会带来现实问题,因为人们会在网上采用不同的角色,[121]并认为他们在网上所做的事情不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这会导致网络欺凌、黑客丑闻、泄露人们的私人信息(例如匿名者组织),因为个人认为他们不会被抓住。然而,这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人们可能感觉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大,并变得更加自信。
关于这种“永不离线”文化有很多赞成和反对的理由,但归根结底,就是找到一种健康、现实的平衡,将这种文化融入到您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网络喷子(互联网)
[edit | edit source]“网络喷子”是臭名昭著的互联网俚语,通常用来描述网络骚扰。社交媒体网站越来越成为人们捕猎他人、名人、公众人物和哀悼家庭的平台,并用侮辱、威胁和仇恨言论轰炸他们。它是网络欺凌现象的一部分,在极端情况下属于刑事犯罪。[122]喷子的行为范围从无礼的评论到严重的暴力威胁,这使得它难以控制,因为任何惩罚都有可能干扰个人言论自由的权利。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国际游戏研究部主任马克·格里菲思教授声称,这种行为“通常是由年轻的成年男性出于娱乐、无聊和报复而进行的”,但如果您浏览任何允许发表意见和评论的在线社区/网站,您很可能发现各种各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其中。[123]
社交媒体网站深受名人的喜爱,他们将这些网站作为与粉丝交流的工具,然而,许多知名人士都因为持续不断的骚扰和辱骂而离开了这些社交网站。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已故罗宾·威廉姆斯的女儿泽尔达·威廉姆斯,她在父亲去世后遭到了“残酷”的评论的嘲弄。她在发布告别信息“对不起。我应该超越这些。将它从我的设备中删除很长时间,也许永远。时间会证明一切。再见”后不久,便注销了 Twitter 和 Instagram 账户。[124]
社交媒体可以提供匿名感,这可能暗示自社交媒体普及以来“网络喷子”数量激增。许多对此负责的人可能认为他们可以隐藏在自己的在线资料后面,不会面临线下的惩罚。然而,英国在 2014 年 7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现有的立法,包括 2003 年《通信法》和 1997 年《反骚扰法》……足以确保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的刑事犯罪能够得到充分起诉。”[125]虽然该体系并非没有缺陷,但为了保护人们免受网络欺凌的影响,人们一直在努力,特别注重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在线安全。
在美国,截至 2015 年 3 月 6 日,正在进行中的最高法院案件埃洛尼斯诉美利坚合众国将决定是否可以起诉在线死亡威胁(真实威胁),或者是否可以将它们视为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组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已提交了一份支持被告安东尼·埃洛尼斯的意见书。[126]
监控
[edit | edit source]监控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在线数据来监视和“看管”个人行为和活动的内在行为。监控的目的是保护和管理特定的人口统计数据和个人,以试图影响特定的行为方式。这种观察行为已经代代相传地被各种个人、政府和组织用于许多不同的目的:例如,预防和预测犯罪,保护他人的福祉。
在 21 世纪,这些行为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在现代时代传统上使用的许多在线平台中;包括 Facebook 和 Twitter。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互联网席卷全球,一种被称为“新型监控”的监控形式应运而生。
社交监控(新型监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社会监控是指当代在线用户通过调查社交媒体平台上其他用户最近活动的一种观察模式。这种监控模式已经成为各种沟通模式(如 Facebook 和 Twitter)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涉及通过在线更新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
克里斯蒂娜·尼珀特-英格 (2010) 说:“人类不断地扫描,不断地接收和寻找他们能感知到的关于彼此的信息。”[127] 社会监控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各个平台上的新闻提要和时间轴中。这是一种“持续调查”,它涉及通过扫描和阅读最近发布的在线内容来收集有关同伴的信息和数据。
与更传统的监控方法相比,社会监控的可见度更低,允许从远处和匿名地与在线数据进行交互,而无需用户知道或意识到。这种结果源于现代技术的进步,在过去十年中,社会监控在现代社会(主要是社交媒体)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普遍和整合。
Marwick 讨论了社会监控,并指出它,“存在于三个轴线上,即权力、等级和互惠。”(Marwick 2012: 378[128],这三个轴线都不固定。她还借鉴了福柯的概念来阐述她的观点,即权力是社会监控中的一个核心概念。Warwick 讨论到,在其他类型的监控中,存在一方对另一方拥有优势的概念。有人认为,尽管权力在社会监控中扮演着角色,但与其他监控方法不同,权力的分配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理念与福柯所描述的“权力毛细血管”有关,其中权力在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之间波动。
如果您是 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 或任何其他流行社交网站的用户,政府有能力监控您的活动。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正在采用复杂的手段来监控全球对社交网站的使用。英国政府最近承认,公民在社交媒体上通过所谓私人渠道发送的往返信息被英国政府认为是合法监控的。
2000 年调查权力法是英国议会颁布的一项法案,涉及公共机构在进行监视和调查方面所拥有的权力,包括对公民间通信的拦截。该法案第 8(1) 条规定,英国居民在英国境内进行的内部通信只能在获得特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监控。只有当有理由怀疑该人参与了违法活动时,才能颁发这些授权。然而,根据该法案第 8(4) 条,可以根据一般授权无差别地监控“外部通信”。
查尔斯·埃斯讨论了在线用户如何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专门的软件和硬件工具”的人可能会很容易地查看和监控我们在网上做什么和搜索什么,同时仍然认为他们的身份受到保护且是匿名的,尤其是考虑到人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线”,这表明“我们越来越成为数字信息”。[32]
威廉·加尔金强调,我们自己想保密的信息已经“合法地被某个公司或政府机构掌握,而我们想要的是阻止未经授权的进一步披露。”[129] 由于我们愿意在线分享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政府当局能够收回个人数据。当局此前将这些行动视为其“权利”,因为他们有能力监控公民的活动,以确保所有人的平等。
在 911 袭击事件之后,小布什通过了'爱国者法案:维护生命和自由',该法案旨在通过增加获取个人数据的权限来检测和预防恐怖主义。该法案通过使用深入的电子监控,使政府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与恐怖主义相关的罪行,包括化学武器罪行和恐怖主义融资。
到 2008 年,《1978 年外国情报监视法》(2008 年外国情报监视法修正案)发生了变化,赋予美国政府更大的权力来监控外国公民之间的通信。该法案由美国第 110 届国会颁布,授权司法部长 (AG) 和国家情报总监 (DNI) 允许这种形式的电子监控持续一年,其唯一目的是获取外国情报信息。还颁布了各种限制措施,例如“要求以符合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方式进行目标定位”以及限制针对美国境外公民的定位,以获取有关当前州居民下落的相关信息。
虽然互联网监控已被证明对于打击恐怖主义和加强国家安全等普遍接受的目标是必要的,但国际互联网用户社区表达了对监控计划对人权的行使和维护互联网核心价值的影响的担忧。
2013 年 6 月初,大量详细记录了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 (GCHQ) 等情报机构监控活动的文档开始被披露,这些信息来自NSA的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这些泄密事件揭露了一个大规模的监控计划,该计划涉及政府拦截电子邮件和其他互联网通信以及电话窃听,而其他泄密事件则表明美国在各种国际峰会期间对友好国家进行了间谍活动。其中一些活动是非法的,除了泄露这些活动外,人们还对大规模监控对社会的有害影响表示担忧。
其中一个担忧是人们在行使公民自由方面的潜在保留。就公民自由而言,当个人在思考、阅读和与他人交流以表达他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时,可能会考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控。有些人认为这种智力监控特别危险,因为它会阻碍公民行使思想自由的权利,以及他们尝试新的、有争议的或离经叛道的想法的意愿,因为他们害怕警察或政府的介入或起诉,尽管已经实施了言论自由法案。一个例子是 2011 年 4 月 29 日威廉王子和凯瑟琳·米德尔顿的婚礼期间,大规模互联网监控被用于“防止对该事件发生违反和平”。结果,伦敦警察厅逮捕了几个没有犯罪行为的人。
此外,监控被认为对其对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权力动态的影响具有危害性。这种差异造成了各种问题的风险,例如歧视、胁迫和选择性执法的威胁,其中政府的批评者可能会因与监控目的无关的违法行为而受到起诉或勒索。尽管有法律保护互联网用户免受政府监控,但秘密政府计划在被发现之前无法受到挑战。即使在被发现之后,《隐私权》针对政府监控的法律也只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法院经常以缺乏立场为由驳回对这类计划的挑战,根据理论,单纯的监控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还需要注意的是,收集此类可识别数据的档案很容易被信任的内部人员滥用;一个例子发生在 2007 年 9 月,当时美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的特工本杰明·罗宾逊被发现利用美国财政部执法通信系统(TECS)——一个政府数据库,来追踪其前女友及其家人的旅行轨迹。罗宾逊至少非法使用该系统 163 次,才被发现。虽然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其他政府机构目前声称他们没有滥用职权,但无论是在内部还是通过黑客攻击,进一步滥用信任的可能性都很高。美国强烈声称此类活动有法律和司法监督,但他们仍然秘密进行监视;目前尚不清楚他们使用了多少普通公民(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数据。据信,允许以当前形式进行监视可能会鼓励政府在未来扩大此类监视计划,因此我们可能会面临“滑坡”情况。随着监视范围的扩大,随着收集的个人数据量的增加,此类滥用行为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恶劣。讨论已经开始转向收集公民 DNA。英国警方正在推动收集那些“表现出表明他们可能在以后生活中成为罪犯的行为”的儿童的 DNA,而前纽约市市长鲁迪·朱利安尼则鼓励收集新生儿的 DNA 数据。
有许多团体在为保护互联网隐私而发声,例如“不要监视我们”运动,这是一个由最具影响力的组织组成的联盟,他们在英国和欧洲捍卫隐私、言论自由和数字权利。他们指出:“我们团结起来,反对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的无节制的国家大规模监视体系。”[130]
加拿大裔英国博主、记者和科幻作家科里·多克托罗在卫报上回应了为在线监视辩护的常见论点,即“如果你没有要隐瞒的东西,你就没有必要担心”。他在 2013 年的一篇文章“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我们为何应该关心”中说道:“你应该关心隐私,因为隐私不是秘密。你应该关心监视,因为你认识的人可能因泄露而受到损害:那些是同性恋并且在衣柜里的人;那些患有绝症的人;那些与因某种可怕罪行而臭名昭著的人有关的人。那些人是你的朋友、你的邻居,也许是你的孩子:他们应该拥有像你一样免于麻烦的生活,因为你的衣柜里没有骨骼。”[131]
人们经常争论说,如果无辜者不惧怕信息公开,那么像谷歌埃里克·施密特这样的知名社交网络首席执行官就不应该获得在线监视系统的豁免,政府官员也不应该能够要求前所未有的追随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可以听到情报机构与非法绑架、酷刑等的共谋证据。
因此,鉴于广泛的信息收集活动(显然是从主要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和其他核心服务器收集的),数百万(如果不是数十亿)公民的活动已被卷入到一个有争议的“拖网式”监视中,该监视没有被负责任地或司法地应用于所有各方。
媒体融合与社交媒体
[edit | edit source]亨利·詹金斯将媒体融合定义为“内容在多个媒体平台上的流动,多个媒体行业的合作,以及媒体受众的迁移行为,他们几乎会去任何地方寻找他们想要的娱乐体验”。[132]
詹金斯认为,媒体融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将其视为旧媒体的取代,而应将其视为旧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132] 支持这一观点,德尤斯在 Erdal(2011)中认为,媒体融合应该被视为先前不相关的媒体形式和平台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伯内特和马歇尔在 Grant 和 Wilkinson(2008)中将融合解释为“媒体、电信和计算机行业的融合”,或者换句话说,是模糊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界限并将它们统一为一种数字形式的过程。融合的技术维度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新型技术设备的增长而出现。数十亿人现在可以通过多种平台访问媒体内容,这些平台曾经与一种特定的通信媒体(印刷和广播)或平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电影)相关联。
媒体机构现在已经创建了跨媒体内容,鼓励各种内容的信息增长和传播,现在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和设备中的许多进行接收和共享。例如,新闻机构不再仅仅提供印刷品和电视广播,现在拥有在线和广播存在,包括视频博客、互动用户评论部分以及将信息从一个平台共享到另一个平台的能力——例如通过 Facebook 或 Twitter。
詹金斯说,由于媒体融合,媒体受众现在在创建和传播内容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融合必须被视为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发展,在社会内部。亨利·詹金斯声称,“媒体内容在不同媒体系统之间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的积极参与”。[132] 社交媒体的典范是在线通信服务的兴起,包括社交网络 Facebook、微博服务 Twitter、视频共享网站 YouTube、博客软件(如 Blogger 和 WordPress)等等。用户现在可以通过在线博客、期刊、视频、论坛和社交网络网站(如上述网站,但不仅限于这些)同时接收信息。Facebook、Instagram 和 Twitter 等大型社交网络行业的融合,为无限量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创造了可能性,只需按下按钮,无论他们在哪里,都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
手机促进了媒体融合的兴起,从简单的打电话和发送和接收短信工具转变为连接用户到无限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使用 WiFi 和 3G 流式传输在线内容、提供 GPS 地图服务等等。蒂姆·德怀尔指出,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允许“多任务互动”,[133] 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现在,用户同时使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被认为是标准做法。媒体和技术的融合使人们可以轻松地在看电视时发推文,在玩视频游戏时与朋友进行 Skype 通话,或者在下载音乐时发短信,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同时进行。
数字农民和奴隶
[edit | edit source]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将当前的经济体系比作中世纪,当时人们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数字工人。工人们没有控制资本或他们获得多少工作的权利。没有福利或工作合同。福克斯说:“我们需要花些时间思考我们使用服务的背后的人类。”数字劳动力的多样性非常大,因为它还包括构建数字设备所需的体力劳动。福克斯提供了一些例子,例如:印度软件和呼叫中心工人,以及在中国的富士康工厂组装苹果产品时接触有毒物质的年轻人。[134] 反对企业不当行为的学生学者联合会(SACOM)揭露了富士康工厂对工人的剥削,表明他们如何遭受恶劣的工作条件、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并被迫加班。据说一些工人为了完成对他们的工作要求,甚至跳过吃饭。[135] SACOM 将此称为“iPhone 背后的 iSlave”。这些工厂的状况导致许多工人试图自杀。这表明了数字劳动的“剥削”,工人在创造数字硬件和软件的过程中被视为“奴隶”。[136]
根据迈克尔·罗森布鲁姆的说法,在 eBay、Twitter 和 Facebook 上拥有账户的人都是奴隶:‘你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创造内容’,推动了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eBay 以及几乎所有这些平台的巨大估值。像 Twitter 和 Facebook 这样的公司没有‘制造’任何他们出售的东西。他们出售的是你的劳动。即使是 Google,‘所有在线公司的母体’,如今价值约 2720 亿美元,也不过是我们所有人共同‘投入’网络的所有‘东西’的集合。如果没有内容,就没有‘谷歌’,可以这么说。’[137] 这些企业社交媒体公司,特别是 Google、YouTube、Facebook 和 Twitter,将用户收集的数据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商。这些信息是通过用户与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创建的。评论、博客、上传个人信息和热门关键词搜索都是收集和出售的数据的一部分。广告公司愿意付费以获取有关其目标受众的信息,其中可能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和具体位置的个人资料。这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利用这些信息的巧妙活动和口号,在之后针对特定受众。由于大多数这些媒体平台都为用户提供免费访问其网站的服务,允许他们自由地创建内容并为公司的盈利做出贡献,因此他们可以“积累大量被视为商品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商的‘生产者’”。[138] 这可以被视为对那些创造这些‘有价值’数据的用户的一种剥削,因为他们没有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任何‘报酬’。媒体公司正在剥削他们的‘工人’,即用户,他们过剩的劳动时间被作为商品出售。卡尔·马克思 (1867) 在他的价值规律概念中指出,“生产一件物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就越高”。因此,用户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工作’生产盈利性内容的时间越长,关于他们的信息收集得越多,这意味着可以向广告商出售更完整的消费者画像。然后,这为正在剥削这些用户的媒体公司创造了更多利润和未来资本。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创作的内容被作为商品出售,但他们却没有从中获益。
- ↑ '什么是数字劳动?什么是数字工作?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这些问题对于理解社交媒体至关重要?'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 塞巴斯蒂安·塞维尼亚尼,2015 年 2 月 28 日检索
- ↑ 米斯 M (1986) патриархат & накопление в мировом масштабе. Лондон: Zed Books.
- ↑ Fuchs,Christian. 2013. 从全球价值链到生产方式,对数字劳动的理论化和分析
- ↑ Fuchs, Christian. 2013. ‘社交媒体:批判性介绍’
- ↑ Fuchs, Christian. 2013. 从全球价值链到生产方式,对数字劳动的理论化和分析
- ↑ Farooq, Ghazi. Ofosu, Yaw (1992) 人口、劳动力和就业。第 15-16 页
- ↑ Jason, Morre. ‘封建制度的危机’ 伯克利。
- ↑ Fuchs, Christian.2014 ‘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
- ↑ http://bootcampdigital.com/social-media-jobs-stats-and-figures/
- ↑ Scholz, Trebor. “数字劳动的介绍”,英国,2012 年 2 月 8 日。2015 年 2 月 24 日检索。
- ↑ Fornäs, J. (2002). 数字边界——互联网身份和交互的文化研究。纽约:彼得·朗
- ↑ Scholz, Trebor. “数字劳动的介绍”
- ↑ Fuchs, Christian. [1],英国,2014 年。2015 年 2 月 27 日检索
- ↑ http://www.ephemerajournal.org/sites/default/files/10-3hesmondhalgh.pdf
- ↑ [2]
- ↑ Hesmondhalgh, David. (2010) http://www.ephemerajournal.org/sites/default/files/10-3hesmondhalgh.pdf
- ↑ http://scholar.google.co.uk/scholar_url?url=http://www.ephemerajournal.org/sites/default/files/10-3hesmondhalgh.pdf&hl=en&sa=X&scisig=AAGBfm37wFKx6TEmSSbnyUoeOMLHOmg7cw&nossl=1&oi=scholarr&ei=_IDwVKqBA8ar7AaPo4DgDw&ved=0CCAQgAMoATAA
- ↑ Fuchs, C., Sevigani,S. (2013). 什么是数字劳动?什么是数字工作?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这些问题对于理解社交媒体至关重要?
- ↑ Burgess, J., Green, J.,(2009) YouTube:在线视频和参与式文化。第 vii 页。
- ↑ Ellcessor, E. (2012). 在推特上@feliciaday:在线社交媒体、融合和亚文化明星。电影杂志,51(2),46-66,第:52 页
- ↑ White, Patrick. “同人小说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有创造力”,堪萨斯州立大学先驱报,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PewDiePie 关于”,YouTube,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Zoia, Christoper. “这个人通过在 YouTube 上玩电子游戏赚了几百万”,大西洋月刊,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Sinclair, Brenden. “玩比电子游戏更重要——八爪鱼爸爸开发者”,游戏产业网,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Rigney, Ryan. “想要卖掉你的游戏?别惹恼 YouTube 用户”,连线,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Williams, Katie. “任天堂宣布为 YouTube 让我们玩游戏创作者提供联属计划”,IGN,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Futter, Mike. “育碧为 YouTube ‘让我们玩游戏’货币化敞开大门”,游戏资讯,2015 年 3 月 5 日检索。
- ↑ 以色列开放大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系,Eran Fisher
- ↑ Fuchs, C. (2013) 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第 69 页
- ↑ Fuchs, Christian (2013) 社交媒体:批判性介绍。伦敦 SAGE。第 63 页
- ↑ Fuchs, Christian (2013) 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Routledge,伦敦。第 167 页
- ↑ a b Fisher, E. (2010). 数字时代下的媒体与新资本主义。纽约,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无效的
<ref>
标签;名称“test”在不同内容中多次定义 - ↑ http://content.time.com/time/magazine/europe/0,9263,901090202,00.html
- ↑ Fuchs, Christian. 2014. 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纽约:Routledge。 ISBN 978-0-415-71615-4.
- ↑ Smythe, Dallas W. 1977 “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加拿大政治与社会理论杂志 1 (3): 1-27
- ↑ Kang, Hyunjin; McAllister, Matthew P. 2011 “出售你和你点击的东西:检查谷歌的受众商品化”。全球可持续信息社会杂志 9 (2): 141-153
- ↑ Neubauer, Robert 2011 “信息时代的新自由主义,反之亦然?”全球可持续信息社会杂志 9 (2): 195-230
- ↑ Hesmondhalgh, David. 2010. “用户生成内容、免费劳动和文化产业” Ephemera 10 (3-4): 267-284
- ↑ Fuchs, Christian. 2014.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纽约:劳特利奇:127-128
- ↑ Hartley, John. 2012. 文化与媒体研究的数字未来。奇切斯特:威利-布莱克威尔
- ↑ http://www.thecultureist.com/2013/05/09/how-many-people-use-the-internet-more-than-2-billion-infographic/
- ↑ http://marxandphilosophy.org.uk/reviewofbooks/reviews/2013/765
- ↑ Peters, Matthew A.; Bulut, Ergin (eds). 2011. 认知资本主义、教育与数字劳动。纽约:彼得·朗出版社
- ↑ Virno, Paolo. 2004. 多元性的语法。洛杉矶:塞米奥特克斯:100
- ↑ Fuchs, Christian. 2014.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纽约:劳特利奇:140
- ↑ Boyd, D., & Donath, J. (2004). 公共联结展示。BT 技术期刊,22(4), 72.
- ↑ http://www.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2014/feb/04/facebook-in-numbers-statistics
- ↑ 计算机媒介传播期刊,第 13 卷,第 1 期,第 210-230 页,2007 年 10 月
- ↑ Fusch, Christian. 2013. '数字劳动的理论化和分析:从全球价值链到生产方式'
- ↑ http://smallbiztrends.com/2013/05/the-complete-history-of-social-media-infographic.html
- ↑ http://www.adweek.com/socialtimes/social-networking-ages/499633
- ↑ http://smallbiztrends.com/2013/05/the-complete-history-of-social-media-infographic.html
-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vention_of_the_telephone
- ↑ http://www.bbc.co.uk/news/uk-scotland-30309411
- ↑ 计算机媒介传播期刊,第 13 卷,第 1 期,第 210-230 页,2007 年 10 月
- ↑ http://www.digitaltrends.com/features/the-history-of-social-networking/
- ↑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social-media-engagement-statistics-2013-12?IR=T
- ↑ 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2014/global-social-networks-ranked-by-number-of-users/,美国,2015 年。于 2015 年 02 月 03 日检索
- ↑ http://adage.com/article/global-news/10-things-global-ad-market/245572/
- ↑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mateo-gutierrez/social-media-marketing_b_2206357.html
- ↑ http://www.socialmediatoday.com/content/ethics-social-media-marketing-responding-boston-tragedy
- ↑ http://repository.upen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54&context=wharton_research_scholars&sei-redir=1&referer=https%3A%2F%2Fscholar.google.co.uk%2Fscholar%3Fhl%3Den%26q%3Dadvertising%2Bon%2Bsocial%2Bmedia%2Bsites%26btnG%3D%26as_sdt%3D1%252C5%26as_sdtp%3D#search=%22advertising%20social%20media%20sites%22
- ↑ http://blog.hootsuite.com/beginners-guide-to-social-media-advertising/
- ↑ http://venturebeat.com/2015/02/05/twitter-ad-revenue-soars-97-year-over-year-in-q4/
- ↑ 每日电讯报。(2014 年)。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islamic-state/11207681/How-terrorists-are-using-social-media.html
- ↑ Eriksson, J., Giacomello, G. (2007). 国际关系与数字时代的安全。第 23 页
- ↑ 每日电讯报。(2014 年)。http://www.telegraph.co.uk/technology/social-media/11208767/Twitter-Facebook-and-WhatsApp-can-do-more-to-counter-terrorism.html
- ↑ Fuchs, C., Boersma, K., Albrechstlund, A., Sandoval, M. (2012). 互联网与监控:Web 2.0 和社交媒体的挑战。第 10 &11 页。
- ↑ Fuchs, C., Boersma, K., Albrechstlund, A., Sandoval, M. (2012). 互联网与监控:Web 2.0 和社交媒体的挑战。第 10 &11 页。
- ↑ Janczewski, L. (2007). 网络战争与网络恐怖主义。第 xv 页。
- ↑ http://www.forbes.com/profile/mark-zuckerberg/
- ↑ "Facebook 简介页面""Facebook" 于 2015 年 2 月 24 日检索
- ↑ Fuchs, Christian. 2014.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纽约:劳特利奇。 ISBN 978-0-415-71615-4.
- ↑ http://www.forbes.com/profile/mark-zuckerberg/
- ↑ 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3563/number-of-facebook-employees/
- ↑ Fuchs, Christian. 2013. 数字劳动的理论化和分析:从全球价值链到生产方式
- ↑ 维基百科上的 Twitter 于 2015 年 2 月 19 日检索
- ↑ 关于 Twitter 于 2015 年 2 月 19 日检索
- ↑ https://about.twitter.com/company
- ↑ Twitter 于 2015 年 2 月 26 日检索
- ↑ [3] 于 2015 年 2 月 26 日检索
- ↑ http://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gadgets-and-tech/news/instagrams-spam-account-purge-leaves-accounts-shedding-millions-of-followers-9935095.html
- ↑ 于 2015 年 2 月 26 日检索
- ↑ Youtube
- ↑ Postigo, Hector. 2014. 数字劳动的社会技术架构:将娱乐转化为 YouTube 收入
- ↑ https://about.pinterest.com/en/whats-pinterest
- ↑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linkedin
- ↑ http://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4/dec/16/yik-yak-messaging-app-brits
- ↑ http://blog.snapchat.com/page/5 2011 年 9 月
- ↑ 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15398/snapchat-user-age-distribution/
- ↑ http://edition.cnn.com/2013/01/03/tech/mobile/snapchat/
- ↑ Tassi, Paul. "JustinTV 允许玩家通过新的 Twitch 合作伙伴服务赚钱",福布斯,于 2015 年 3 月 2 日检索。
- ↑ Grubb, Jeffrey. "Twitch 上的直播社区为慈善机构筹集了 800 万美元;计划在本周末筹集更多资金",VentureBeat,于 2015 年 3 月 2 日检索。
-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nder_(application)
- ↑ http://www.ebizmba.com/articles/social-networking-websites
- ↑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social-media-engagement-statistics-2013-12?IR=T
- ↑ http://www.globalwebindex.net/blog/pinterest-was-the-fastest-growing-social-network-in-2014
- ↑ http://socialnetworking.procon.org/
- ↑ http://socialnetworking.procon.org/
- ↑ ↑ 福克斯,克里斯蒂安。 2013. '社交媒体:批判性介绍'
- ↑ http://henryjenkins.org/2013/05/what-do-we-now-know-about-participatory-cultures-an-interview-with-aaron-delwiche-and-jennifer-jacobs-henderson-part-one.html
- ↑ 艾伦,斯图尔特。 托森,埃纳尔。 (2009) 公民新闻:全球视角。
- ↑ 拉多克,安迪 (2007) 调查受众。 第 30 页。
- ↑ https://www.google.co.uk/search?q=thee+pharoah+ferguson&safe=off&es_sm=93&source=lnms&tbm=isch&sa=X&ei=U0n4VMnaJIX4UO-pgMAD&ved=0CAgQ_AUoAg&biw=1366&bih=643
- ↑ https://twitter.com/theepharoah
- ↑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aug/16/fergusons-citizen-journalists-video
- ↑ http://www.academia.edu/1911044/Smartphones_in_the_Arab_Spring
-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ab_Spring#Social_media_and_the_Arab_Spring
- ↑ http://www.academia.edu/1911044/Smartphones_in_the_Arab_Spring
- ↑ 洛坦,吉拉德。 格拉夫,厄哈特。 安纳尼,迈克。 嘎菲尼,德文。 皮尔斯,伊恩。 博伊德,达娜。 阿拉伯之春:革命是推特出来的
- ↑ http://wingsoverscotland.com
- ↑ http://bellacaledonia.org.uk/
- ↑ http://nationalcollective.com/
- ↑ https://www.indiegogo.com/
- ↑ https://www.kickstarter.com/
- ↑ https://www.indiegogo.com/projects/let-s-carry-on-for-a-bit#home
- ↑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 'Always On', Basic Books Retrieved 28 Feb 2015
- ↑ "Danah Boyd, The Social Media Reader, 'Participating in the Always-On Lifestyle', NYU Press Retrieved 28 Feb 2015
- ↑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 'Always On', Basic Books Retrieved 28 Feb 2015
- ↑ http://www.bbc.co.uk/news/magazine-14898564
- ↑ http://www.bbc.co.uk/news/magazine-14898564
- ↑ http://www.telegraph.co.uk/women/womens-life/11238018/Celebrity-Twitter-trolls-The-famous-people-whove-been-driven-off-social-media-by-abuse.html
- ↑ http://www.parliament.uk/business/committees/committees-a-z/lords-select/communications-committee/news/smco-report-publication/ July 2014]
- ↑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scotusblog
- ↑ Marwick, E, Alice. "The Public Domain: Social Surveillance in Everyday Life"
- ↑ Marwick, Alice E. 2012. The Public Domain: Surveillance in Everyday Life. Surveillance & Society 9(4): 378-393. http://www.surveillance-and-society.org
- ↑ Barnes, B, Susan. "A Privacy Paradox: 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 ↑ 'Don't Spy on us' Organisation webpage: Problems. https://www.dontspyonus.org.uk/problem
- ↑ Cory Doctorow, The NSA's Prism: why we should care. http://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blog/2013/jun/14/nsa-prism
- ↑ a b c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2. Invalid
<ref>
tag; name "Jenkins2" defined multiple tim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 ↑ Dywer, T. (2010) Media Convergence (Issues i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p.17
- ↑ Fuchs, Christian. 2014. Digital Labour and Karl Marx.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978-0-415-71615-4.
- ↑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3/aug/05/woman-nearly-died-making-ipad
- ↑ Fuchs, C.(2013) Social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119
- ↑ Rosenblum,Michael. 2013. 'The Digital Slave-That Would Be You'
- ↑ Fuchs, C. (2013) Social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110.
- ↑ Marwick, E, Alice. "The Public Domain: Social Surveillance in Everyday Life"
- ↑ Brown, Ia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Glossary
[edit | edit source]始终在线文化 - 最近的文化,指的是即使没有直接访问网络,也可以随时访问网络并接收信息。
公民新闻 - 来自非专业记者的新闻报道;通常报道来自意想不到或危险事件的新闻。
文化转变 - 将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文化。
数字劳动 - 在科技的帮助下,为了资本积累而需要的劳动。
免费劳动 - 无偿工作或劳动,无法控制。
互联网用户商品化 - 指的是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你在网上作为互联网用户所生产和消费的一切来赚钱。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在哲学领域,这些理论受到卡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强烈影响。
媒体融合 - 内容在多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
网络脱抑制 - 在线用户在交流和互动时,无法控制某些行为和思想,与不在线时相比,行为和思想有所不同。
参与式文化 - 当消费者参与媒体内容的传播,以及消费,因此不再仅仅参与其中的一方。
社交媒体 - 一种广泛的通信媒体分类,允许用户进行社交互动、交流和交换内容,最近被用作营销工具。
社交网络 - 使用专门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与其他用户互动,或找到与自己兴趣相似的用户。
监视 - 通过不同的媒介密切观察某个人或几个人,在本例中,通过在线数据。
“网络喷子” - 互联网俚语,用来描述一个在互联网上制造混乱的人,通过发起争论或激怒人们,在在线社区发布煽动性、无关紧要或跑题的帖子,故意挑衅读者产生情绪反应,或以其他方式扰乱正常的主题讨论。
- ↑ Fuchs, Christian (2014) "Social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213. ISBN 978-1-4462-5730-2.
- ↑ Dijck, Van Jose.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 ↑ "Social Media and the Law: A Handbook for UK Companies" January 2014.
- ↑ Barnes, B, Susan. "A Privacy Paradox: 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 ↑ Zureik, Elia., & Lyon, David. "Computers, Surveillance and Privacy"
- ↑ Lyon, David. "The Electronic Eye: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
- ↑ Shamsi, Hina., & Abdo, Alex."Privacy and Surveillance Post-9/11"
- ↑ "The USA PATRIOT Act: Preserving Life and Liberty"
- ↑ "FISA Amendments Act of 2008"
- ↑ Lyon, David. (2007) "Surveillance Studies: An Overview" p.13-16 ISBN-13: 978-07456-3591-0
- ↑ Caumont, Andrew. (2013) '12 trends shaping digit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