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钢琴/巴赫和莫扎特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年3月31日 [儒略历3月21日] - 1750年7月28日) 是一位德国巴洛克晚期作曲家和音乐家。他以其管弦乐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器乐作品如《大提琴组曲》、键盘作品如《戈德堡变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管风琴作品如《舒布勒合唱曲》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以及声乐作品如《马太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曲》而闻名。自19世纪的巴赫复兴运动以来,他一直被普遍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家族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出生时,已有几位作曲家。他是艾森纳赫市一位音乐家的最后一位孩子。在他10岁时成为孤儿后,他与他的哥哥约翰·克里斯托夫一起生活了五年,之后他继续在吕讷堡接受音乐教育。从1703年开始,他回到图林根,在阿尔施塔特和穆尔豪森为新教教堂工作,并在魏玛宫廷担任音乐家,在那里他扩大了自己的管风琴曲目,并在柯腾宫廷工作,在那里他主要从事室内乐。从1723年开始,他被聘为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托马斯·坎托尔(唱诗班指挥)。他为该市的几所主要的路德教会和该大学的学生合奏团科莱吉乌姆·穆西库姆创作音乐。从1726年开始,他出版了一些键盘和管风琴作品。在莱比锡,就像在他之前的一些职位上一样,他与雇主关系很糟糕,这种情况在他1736年被他的统治者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授予宫廷作曲家的称号后也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重新创作和扩展了许多早期的作品。他于1750年在进行眼部手术后并发症去世,享年65岁。

巴赫通过他对对位法的掌握、和声和动机的组织以及他对国外节奏、形式和织体的改编,特别是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改编,丰富了既有的德国风格。巴赫的作品包括数百首清唱剧,包括宗教和世俗的。他创作了拉丁教堂音乐、受难曲、清唱剧和短歌。他经常采用路德教会的赞美诗,不仅在他的大型声乐作品中,而且例如在他的四部合唱曲和他的圣歌中。他为管风琴和其他键盘乐器创作了大量作品。他创作了协奏曲,例如小提琴协奏曲和羽管键琴协奏曲,以及组曲,作为室内乐以及管弦乐。他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卡农和赋格的体裁。

在整个18世纪,巴赫主要以管风琴演奏家而闻名,而他的键盘音乐,如《平均律钢琴曲集》,则因其教学性质而受到赞赏。19世纪见证了一些重要的巴赫传记的出版,到世纪末,他所有已知作品都被印刷出版。关于这位作曲家的学术研究的传播继续通过专门针对他的期刊(以及后来的网站)和其他出版物,如《巴赫作品目录》(BWV,他作品的编号目录)和他的作品的新批判版。他的音乐通过大量改编作品得到进一步普及,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和“耶稣,人世之乐”,以及录音作品,例如三套不同的盒装唱片,包含这位作曲家全部作品的完整演出,以纪念他逝世250周年。

莫扎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 - 1791年12月5日),受洗名为约翰内斯·克里斯托弗鲁斯·沃尔夫冈乌斯·特奥菲勒斯·莫扎特,[b] 是古典时期一位多产且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快速的创作速度使他创作了超过600部作品,几乎涵盖了他那个时代的每一种体裁。其中许多作品被公认为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和合唱作品的巅峰之作。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长辈同事约瑟夫·海顿写道:“后代在100年内都不会再看到这样的天才”。

莫扎特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尔茨堡,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在键盘和提琴上已经很熟练,从五岁开始作曲,并曾在欧洲皇室面前表演,开始了盛大的欧洲巡回演出,然后三次前往意大利。17岁时,莫扎特被聘为萨尔茨堡宫廷的音乐家,但他很快就感到厌倦,开始四处旅行,寻找更好的职位。

1781年,他在访问维也纳时被解雇了萨尔茨堡的职位。他选择留在维也纳,在那里他获得了名声,但经济状况不佳。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在维也纳创作了许多最著名的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以及《安魂曲》的一部分,这部作品在他35岁时早逝时尚未完成。他的死因尚不清楚,因此被人们神话化了许多。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