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专业精神/企业精神病患者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什么是企业精神病患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 VitalSmarts 创始人 David Maxfield 和 Joseph Grenny 的研究,96% 的员工在工作场所经历过欺凌。这种行为最常采取破坏、名誉威胁、恐吓和贬低的形式。 [1] 工作场所欺凌显然不利于企业文化,但有一种被称为企业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将传统的欺凌行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倾向于将精神病患者视为监狱中的暴力罪犯,但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商业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在那里,他们的性格特征最初可能显得有建设性。精神病患者最突出的特征是完全缺乏同理心;他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促进自己的议程。虽然所有精神病患者都以支配和控制他人为生 [2],但企业精神病患者更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他们通过操纵和其他心理方法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刑事暴力。 [3] 《企业精神病患者:组织破坏者》一书的作者克莱夫·博迪认为,虽然只有 1% 的人口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但在公司中,高达 3.5% 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现出精神病。他还声称,至少 26% 的企业欺凌行为是由精神病患者造成的,当企业中存在精神病患者时,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从 54.7% 上升到 93.3%。 [4]

企业精神病患者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拥有共同的性格特征。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是缺乏同理心或良心,行为操纵和冲动控制能力差。 [5] 企业精神病患者通常会公开羞辱他人,嘲笑同事,强迫性撒谎,并为别人的成就邀功,仅举几例。他们也往往表面上很有魅力,自负,并且在情感上脱节。 [6]

这些精神病患者经理可以被认为是“黑暗三联体”的成员。构成“黑暗三联体”的特征包括精神病、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描述了那些以自私和冷酷的方式进行管理的人,这种管理方式基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7]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认同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可以通过首先服务自己来更好地服务他人。企业精神病患者也可能傲慢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许多人可能说精神病和自恋是等同的,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区别。根据临床心理学家,纯粹的自恋者会体验情绪和感受,因此他们具有良心,而精神病患者则没有良心。 [8] “黑暗三联体”的所有三个特征都有很大的重叠,但它们在识别这些企业攀登者方面都有作用。

企业精神病患者所拥有的属性并非完全负面。为了升迁到权力职位,他们必须具备吸引招聘经理和公司领导人的素质。企业精神病患者以其压倒一切的魅力和迷人的外表而闻名。将这些特质与他们能够在压力下做出冷静决定的能力结合起来,使这些人最初看起来像是管理职位的理想候选人。虽然有些人认为精神病在企业界可能是一种积极的因素,但包括研究人员罗伯特·哈雷在内的其他人却不同意,他们声称,没有同理心,精神病患者本质上是恶意的,无法长时间维持成功。 [9]

精神病患者的崛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美国公司,晋升通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接上司的认可。主管和下属之间的个人关系非常有利于企业精神病患者的优势。在迷住上司之后,企业精神病患者会评估他们与之合作的每个人的价值。通过用“精神病小说”操纵上司的看法,企业精神病患者确保了自己的良好声誉,同时传播同事的谎言。 [10] 当机会出现时,企业精神病患者将凭借人身攻击而崛起。利用冷静的决断力,企业精神病患者在压力下似乎是能力很强的领导者。通过控制人们对其能力的看法,企业精神病患者能够将自己操纵到领导角色。 [3]

企业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尽管企业精神病患者往往表现出色,但他们对公司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有害的。当在企业精神病患者的领导下,调查表明员工认为他们的公司以社会不可取的方式开展业务,对环境不友好,而且无法造福当地社区 [3]。这些倾向与企业精神病患者缺乏同理心相一致,并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

对公司的损害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工作场所欺凌是企业精神病患者常用的策略,与焦虑、临床抑郁症、普遍悲伤和失眠有关 [11]。企业精神病患者严重依赖于压垮他人以获得成功。尽管这种行为对欺凌者有利,但它对公司没有帮助。“吹捧上司,踢打下属”描述了欺凌下属使用的一种策略。 [12] 策略包括以下内容:让员工始终处于压力状态,将主管犯下的错误归咎于下属,并隐瞒关键信息,让下属陷入失败。 [13] 这些管理方法使员工对公司的整体成功兴趣减弱。企业精神病患者的影响远远超出一家公司。根据企业精神病学研究的领先专家克莱夫·博迪的说法,企业精神病患者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4] 受其“一意孤行地追求自身利益”的驱动,企业精神病患者只领导公司朝着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方向发展。博迪假设,金融领域中精神病患者的普遍存在助长了全球金融衰退。

避免企业精神病患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天才的商人和企业精神病患者之间的界限通常很模糊。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企业必须阻止企业精神病患者晋升到领导职位。让多个人面试候选人、内部晋升以及关注候选人的道德和伦理品质,都是避免晋升企业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关注实际结果可以阻止精神病患者欺骗面试官。 [15] 进行多人面试将允许企业交叉检查答案(精神病患者经常给出他们认为特定面试官想听到的答案,而不是如实回答)。能够减轻欺凌行为的企业结构对于阻止企业精神病患者晋升到高层管理职位至关重要。虽然许多公司都设有正式的申诉程序,但这些程序的使用率仅为 6%。 [1] 建立更积极的文化,鼓励不同管理层级之间坦诚沟通,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高效、没有欺凌行为的工作场所。新入职的千禧一代对欺凌行为的接受程度远低于其他群体,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反欺凌运动,这些运动培养了下一代领导者,让他们在面对职场欺凌时更加敢于发声。 [16]

精神病患者与职业道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企业精神病患者缺乏同理心,完全不顾他人福祉,只为自身利益而行动,且没有道德准则。虽然精神病患者可能表现出一些优秀企业领导者的特质,但缺乏卓越或“道德美德”的人不能被视为专业人士。精神病患者很容易从弱势群体手中夺取权力,并滥用赋予他们的权力,而不是将其用于改善公众福祉。艾尔·邓拉普体现了企业精神病患者对其征服目标永不满足的倾向,总是想要获得更多权力、金钱或影响力。根据亚里士多德关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教诲,这些人总是只追求次要目标,例如从商业交易中获利,而不是实现真正的人类繁荣或幸福的最终目标。缺乏道德品质的企业精神病患者无法实现最终目标。通过无情地追求权力和控制他人等较低级的目标,他们损害了企业文化和成功。 [17]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 b VitalSmarts 在 Shavin, N. (2014 年 6 月 25 日) 中进行的调查。职场欺凌在 2014 年呈现出的形态 - 以及如何干预。2015 年 5 月 1 日从 http://www.forbes.com/ 检索
  2. Clarke, J. (2002 年 2 月 1 日)。与怪物共事:如何识别和保护自己免受职场精神病患者的侵害。
  3. a b c Boddy, C. (2010)。企业精神病患者与组织类型。公共事务杂志10(4)。
  4. Boddy, C. (2011 年 5 月 15 日)。企业精神病患者:组织破坏者。
  5. Faggioni, M & White M. (2009)。组织精神病患者 - 他们是誰?如何保护您的组织免受他们的侵害。
  6. Hare, R. D. (1999 年 1 月 8 日)。无情:我们周围的精神病患者的令人不安的世界。
  7. Boddy, C. (2010)。企业精神病患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影响。
  8. Stout, M. (2005)。隔壁的社会病患者。百老汇图书。
  9. Jon, R. (2011 年 6 月 14 日)。为什么(某些)精神病患者是优秀的 CEO。2015 年 4 月 28 日从 http://www.forbes.com/ 检索
  10. Baibak, P; Hare, RD. (2007)。西装里的蛇:精神病患者进入职场时。
  11. Gaetano, M. (2010)。欺凌:从企业世界的视角。
  12. McKeown, M. (2005)。阿谀奉承,贬低他人。
  13. 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 (2013 年 4 月 19 日)。25 种最常见的职场欺凌行为。2015 年 4 月 29 日从 http://www.workplacebullying.org 检索
  14. Boddy, C. (2011)。企业精神病患者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理论。
  15. Lipman, V. (2013 年 4 月 25 日)。精神病患者与领导力的令人不安的联系。2015 年 4 月 25 日从 http://www.forbes.com/ 检索
  16. Tulshyan, R. (2013 年 9 月 13 日)。千禧一代有能力消除职场欺凌。2015 年 4 月 29 日从 http://www.forbes.cmo 检索
  17. 亚里士多德。Ross, W. D. 翻译 (1908)。《尼各马可伦理学》。

<ref> 标签名为 “Frantz1997”,在之前的文本中没有使用。
<ref> 标签名为 “GoingClear2015”,在之前的文本中没有使用。
<ref> 标签名为 “Kamer2009”,在之前的文本中没有使用。
<ref> 标签名为 “IMBD”,在之前的文本中没有使用。
<ref> 标签名为 “Stansberry2013”,在之前的文本中没有使用。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