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专业精神/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2006 年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1971 年,著名的越南战争战略家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将数千页最高机密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给媒体。埃尔斯伯格揭露了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期间的谎言和不当行为,并因加强公众对战争的反对而受到赞誉。他的行为也可能促成了几年后美国从印度支那撤军 [1][2][3]

越南战争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越南战争 (1954-1975) 是一场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也是迄今为止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4]。一方是共产主义的北越及其南方盟友越共;另一方是南越及其主要盟友美国。战争期间超过 300 万人丧生,其中包括超过 5.8 万名 [5]驻扎在那里的近 300 万名美国军人 [6]。尽管美国参与如此广泛,但对战争的反对意见稳步增长,在 1971 年五角大楼文件发布之前,反对意见高达 68% [7]

1968 年 1 月,西贡的美国大使馆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1931-) 是一位前海军陆战队队员,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59 年,他加入了军事战略咨询公司 兰德公司,并于 1964 年开始为国防部工作,参与越南战争 [3]。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继续工作——在上司看来,他做的是杰出的工作——为美国在战争中增加参与度提供理由,其中包括在西贡美国大使馆的实地经验 [3][1]。他在越南的多年经验和卓越的声誉使他于 1967 年被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招募,负责一项绝密任务:对美国最近的印度支那政策进行深入调查,题为《1945-68 年美国在越南的决策史》。这些通常被称为“五角大楼文件”的 7,000 页文件于 1969 年完成 [8]

五角大楼文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疑虑的开始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埃尔斯伯格对越南了解得越多,他就越质疑这场似乎无法取胜的战争的继续。他在越南的经历进一步坚定了这种观点。后来,作为少数几个有权访问完整五角大楼文件的人之一,埃尔斯伯格获得了对美国参与战争历史的内部视角。他在这些文件中发现的东西让他大吃一惊:这些文件揭露了美国领导人在整个 1960 年代有意误导,甚至欺骗公众,关于战争的现状。即使决策者谈论了战争的徒劳无功和对和平的渴望,他们一直在采取行动扩大战争,对伤亡漠不关心。看来,战争内部的理由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从意识形态上遏制共产主义转变为保护美国声誉 [7][8]。在埃尔斯伯格看来,这些新信息使得战争的继续不仅是明智的政策,而且也是不道德的 [8]

转折点:埃尔斯伯格的决定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五角大楼文件中包含的一份文件的示例,一份中央情报局关于越南异议人士活动的地图

1968 年 3 月,有人泄露了约翰逊总统秘密增兵的计划,登上《纽约时报》的头版 [7][9]。尽管增兵最终按计划进行,但埃尔斯伯格的观点受到其影响的塑造。他“本能地接受了 [他] 行业的信条,认为泄密总是本质上是错误的、背叛的,或者充其量是无益的行为…… [但] 泄密可能是爱国和建设性的行为” [7]

1969 年 8 月,埃尔斯伯格参加了在哈弗福德学院举行的 反战者联盟 大会,并感到“解放” [8]。受到拒服兵役者兰迪·凯勒的启发,凯勒愿意为自己的信念入狱 [3][1],以及甘地、梭罗和马丁·路德·金的启发 [3],埃尔斯伯格决心采取行动。10 月,他开始复印五角大楼文件的各个部分。1971 年 3 月,他联系了《纽约时报》。6 月,决定变得不可逆转:他们开始将五角大楼文件的某些部分泄露给公众。他希望这些文件能使公众舆论更加强烈地反对战争,并最终结束战争 [8]

尼克松的反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最初,尼克松总统没有对丹尼尔·埃尔斯伯格采取行动。五角大楼文件主要涉及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决策;尼克松避免了指责 [10]。然而,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 和司法部长 约翰·米切尔 建议尼克松,埃尔斯伯格的行为需要付出代价 [11]。在文件第三部分出版两天后,尼克松对《纽约时报》发出了禁令。随后,埃尔斯伯格将文件发布给了《华盛顿邮报》和其他 15 家报纸 [8]

水管工和埃尔斯伯格的审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此时,尼克松组织了一支由他的国内事务助理约翰·埃利希曼领导的专门情报人员小组[12]。这个“水管工”小组的任务是阻止政府信息泄露,尼克松指示他们收集丹尼尔·埃尔斯伯格的证据。他们闯入埃尔斯伯格的心理医生的办公室,寻找有关埃尔斯伯格心理状态的信息,并在埃尔斯伯格的电话上安装了窃听器[12]。1973年,埃尔斯伯格被提审,面临五项盗窃罪和六项违反间谍法的指控[13]。他的审判与水门事件听证会同时进行。在听证会上,水门事件录音被曝光,揭露了“水管工”小组的非法行为。如此公然的政府不当行为导致法官威廉·伯恩宣布审判无效。埃尔斯伯格被免除一切法律追究[13]

越南战争结束

[edit | edit source]

巴黎和平协定》于1973年签署,比五角大楼文件泄露晚两年。在1971年的一次采访中,埃尔斯伯格曾希望“真相能让我们摆脱这场战争”[14]。五角大楼文件泄露并没有像埃尔斯伯格希望的那样立即结束战争[7],但可能通过增强公众反对意见而促成了战争的结束[3]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

政府文化和道德影响

[edit | edit source]

在发表这些文件时,埃尔斯伯格克服了强烈的政府文化。1971年,强大的领导人占据了政府指挥链的顶端。埃尔斯伯格将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命令比作“上帝的命令”[15]。一位白宫顾问证实了这种文化:“如果我以特别助理的身份向媒体批评总统,我将在一个小时内被解雇。”此外,他概括说,“几乎所有官僚都会同意。”[16]。这体现了2+2=5的概念。1971年的政府文化不利于揭露者。在这种等级制度氛围中,上级会提出要求,下级则被期望服从。个人对命令的正直和责任感的顾虑不被容忍。

五角大楼文件中的秘密有可能让所有相关人员难堪并损害他们的声誉;所有组员都背负着不同程度的内疚和责任。在任何这样的群体中,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的倾向都很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责任分散。这种抑制因素加上来自强大上级的压力,使得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埃尔斯伯格认识到让“旁观者”保持沉默的“可以理解的职业动机”,但试图说服人们采取其他行动[17]。在诉诸向媒体发布文件之前,埃尔斯伯格试图说服两位反战参议员在参议院议事厅阅读这些文件。这将是将信息安全有效地带入公众视野的一种方式,因为参议员对在议事厅上的任何讲话都是免责的。然而,正如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所描述的,“胆怯的文化”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它克服了这些参议员的反战倾向;他们拒绝阅读这些文件[18]

为了使成员保持一致,一个组织可以向他们灌输一个集体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个人无法实现的。成员不再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而更像是工具。然后,该组织在其成员中实现了代理状态。联邦道德准则要求每个联邦雇员“将对宪法、法律和道德原则的忠诚置于私利之上”,“不给予任何私人组织或个人优惠待遇”[19]。但实际上,该准则与“官僚的行动准则完全矛盾:机构第一,然后才是个人”。比总统更高的权威是“不可想象的”[16]。尽管埃尔斯伯格知道这场战争是“错误的,基于谎言”,但他最初仍然对国防部长和总统保持忠诚。他一直珍视自己作为秘密文件保管人的身份,甚至称自己为“总统的人”[16]。随着政府施压雇员成为“代理人”,在没有个人干预的情况下, perpetuating 不道德的目标变得更加容易。

专业精神

[edit | edit source]

尼克松贬低了埃尔斯伯格,称他为一个被“捧为民族英雄”的“混蛋小偷”,并贬低了《纽约时报》,称其“因窃取文件而获得普利策奖”[8]。他的言论反映了对传统专业精神理解的转变。在尼克松看来,一个专业人士应该对他雇主负责,不应偷窃。相比之下,埃尔斯伯格和《纽约时报》对自己对美国公众负责。在发布五角大楼文件时,他们违反了法律和某些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然而,他们也维护了其他对道德标准的解释,反战的美国人将埃尔斯伯格视为英雄和真正的专业人士[20]。这些事件强调了认识到自己真正的责任和忠诚所在的重要性:这可能在道德解释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他的批评者说,埃尔斯伯格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7]。他揭露了战时政府的弱点,并无视上级泄露了政府文件。这种对埃尔斯伯格行为的保守解读与尼克松对埃尔斯伯格的看法一致。批评者认为他行为不专业。

据他的支持者说,埃尔斯伯格的正直品格超越了他周围的文化。埃尔斯伯格认为,公务员以及所有美国公民都有责任说出真相[17]。他认识到并“准备承担他所面临的所有后果”[17]。他冒着失去事业、家庭和自由的风险,但他认为,美国人对真相的权利胜过了这些风险。埃吉尔·克罗格,他反对埃尔斯伯格,后来作证说埃尔斯伯格总是试图“做他认为最正确的事情,无论情况如何”[18]。埃尔斯伯格看到他的政府在五角大楼文件中暴露的谎言,并正在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中浪费美国人的生命。因此,埃尔斯伯格认为,违反美国法律是为国家服务最好的方式。类似的原则可用于评估当今布拉德利·曼宁和维基解密等案例。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1. a b c “美国最危险的人: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2010)。http://www.pbs.org/pov/mostdangerousman/film_description.php#.UXFVNrXvtqV
  2.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2012)。国家告密者中心。 http://www.whistleblower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64&Itemid=108
  3. a b c d e f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2013)。 http://www.biography.com/people/daniel-ellsberg-17176398?page=2
  4. 詹姆斯(2010)。“越南战争,而不是阿富汗战争,仍然是最长的战争:霍尔布鲁克” http://www.npr.org/blogs/thetwo-way/2010/06/vietnam_not_afghanistan_still.html
  5. “越南战争”(无日期)。History.com。 http://www.history.com/topics/vietnam-war
  6. 汉森&比顿 (2012)。“越南战争:事实、数据&神话” http://www.uswings.com/vietnamfacts.asp
  7. a b c d e f 肖恩菲尔德,G.(2010)。“重新思考五角大楼文件” http://www.nationalaffairs.com/publications/detail/rethinking-the-pentagon-papers
  8. a b c d e f g 林德,D. (2011)。“五角大楼文件(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审判:一个叙述。” http://law2.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ellsberg/ellsbergaccount.html
  9. 谢索尔,J. (1998)。相互蔑视:林登·约翰逊、罗伯特·肯尼迪,以及定义一个时代的争端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ZVbLhMBMVeMC&pg=PT589&lpg=PT589&dq=206,000+johnson+leak&source=bl&ots=xz9Ki2UmX0&sig=FccLMM7x5vppaOED4XVPfhiyYlI&hl=en&sa=X&ei=TcltUeqhJ4fA9QSl1IGgCA&ved=0CDYQ6AEwAQ
  10. 国家安全档案 (2013)。“五角大楼文件:秘密、谎言和录音” 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48/nixon.html
  11. Nixontapes.org (2010)。“美国最危险的人: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获奥斯卡提名” http://nixontapes.org/ellsberg.html
  12. a b 克罗格,E. (2007)。“历史遗忘的闯入事件” http://www.nytimes.com/2007/06/30/opinion/30krogh.html?_r=0
  13. a b 美国纪录片公司 (2013)。“美国最危险的人:背景” http://www.pbs.org/pov/mostdangerousman/photo_gallery_background.php?photo=4#.UYrb30qwCYE
  14. “沃尔特·克朗凯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主播,采访丹尼尔·埃尔斯伯格”(1971)。 http://law2.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ellsberg/cronkiteinterview.html
  15. 布拉德肖,J. (2010年2月14日)。告密者的号召。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arts/a-whistleblowers-call-to-arms/article1208601/
  16. a b c 埃尔斯伯格,D. (2009年7月14日)。下一场战争。 http://www.ellsberg.net/archive/the-next-war
  17. a b c 埃尔斯伯格,D. (2009年7月14日)。当领导者成为问题。 http://www.ellsberg.net/archive/when-the-leaders-are-the-problem
  18. a b 埃尔里希,J.,& 里克,G. (导演)。 (2009)。美国最危险的人: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 [电影]
  19. 美国政府伦理办公室。伦理规范。 http://www.oge.gov/uploadedFiles/Education/Education_Resources_for_Ethics_Officials/Resources/code_of_ethics_poster.pdf
  20. 埃尔斯伯格,R. (2010) “和平缔造者英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http://www.myhero.com/go/hero.asp?hero=Daniel_Ellsberg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