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专业精神/萨尔瓦多·卡斯特罗和Air-Shields公司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开放书籍

一名揭露丑闻者是指为了阻止不法行为而揭露不法行为的线人[1]。这个词起源于裁判员吹哨表示犯规的传统,并已成为向内部或外部实体通报组织内非法、危险或不公平活动的个人的代名词。[2]揭露丑闻者可以被视为无私的个人,他们保护公众利益,有时甚至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然而,他们也可以被视为叛徒或告密者,揭露丑闻者经常会面临来自其他员工的负面后果或迫害。萨尔瓦多·卡斯特罗是揭露丑闻者及其可能面临的报应的典型例子。

萨尔瓦多·卡斯特罗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95年,萨尔瓦多·卡斯特罗被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哈特伯勒的工程公司Air Shields Inc聘用为医疗电子工程师[3]。工作几个月后,卡斯特罗被一位同事要求查看婴儿呼吸机。卡斯特罗注意到其中一个阀门存在严重的設計缺陷,可能使婴儿承受危险的高肺压。解决方案是将阀门移近婴儿,但当卡斯特罗将此缺陷告知他的经理时,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在威胁要通知 FDA 后,他因“未能满足其高级工程师职位要求”而被解雇[3]。直到1999年12月,FDA 强制 Air Shields 回收培养箱并修复卡斯特罗四年前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4]

2001年,萨尔瓦多·卡斯特罗获得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颁发的卡尔·巴鲁斯公共利益杰出服务奖[5]。卡斯特罗获得该奖项的部分原因是他严格遵守 IEEE 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规定工程师应“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并对影响公众利益的滥用行为发表意见”[6]。在颁奖致辞中,卡斯特罗批评了宾夕法尼亚州有关保护免受非法解雇的法律。他特别指出,联邦水污染防治法有条款保护揭露丑闻者,而食品药品法没有。卡斯特罗说:“如果我被解雇是因为向联邦政府报告我的雇主污染了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流,那将是刑事犯罪。联邦政府以其无限的智慧,将鱼的生命置于婴儿的生命之上”[5]。虽然卡斯特罗的言论可能比较极端,但它指出了围绕揭露丑闻的监管缺陷,并建议需要做出改变。

萨尔瓦多·卡斯特罗因不当解雇起诉 Air-Shields Inc,此案自此一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法院系统中缠绕。Air Shields 试图三次驳回该案,但均未成功。德国的 Draeger Medical 此后收购了该公司,当他们试图与卡斯特罗庭外和解时,卡斯特罗拒绝了,他说:“这将为宾夕法尼亚州所有工程师树立一个先例,下一个认为可以解雇工程师的人因为做正确的事情而三思而后行”。[4]

揭露丑闻的历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林肯总统于 1863 年创建的虚假申索法是第一个允许个人因举报欺诈行为而获得补偿的计划。该计划仅适用于直接参与政府业务的公司,其重点是防止公司欺诈政府。一项保护工人并确保其安全的官方法案要再过 100 年才会出台。1970 年,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在尼克松政府时期获得通过,并于 1971 年 4 月 28 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正式成立。[7]其作用是确保全国工人的健康和安全。[8]

在确立我们今天拥有的职业商业和工程道德方面,一个举足轻重的案例是飞机刹车丑闻。1967 年,政府承包商固特异为 A-7D 飞机开发了一种新型原型制动系统,并赢得了继续为空军生产的竞标[9]。刹车测试必须由两家实体进行,即固特异和空军。然而,在内部测试期间,刹车在正常情况下未能正常工作。工程师克米特·凡迪维尔随后被告知,必须在虚假条件下进行一组测试,以便刹车证明成功[9]。他向他的上司表达了这种担忧,但被告知必须起草报告,无论条件如何。他协助伪造了报告,并将其交给了空军。不久之后,他因“不称职”而被解雇[9]

在凡迪维尔指控 B.F. 固特异虚假报告之后,该设计被提交给国会听证会,随后进行的测试结果也未能通过[10]。四年后的 1972 年,凡迪维尔写了一篇文章名为“为什么我的良心会困扰我”,该文章报道了他对 A-7D 飞机刹车事件的看法[11]。这篇文章构成了职业商业和工程道德的基础。此案突出了明知故犯的公司的弊端。即使公司员工知道情况,他们也没有适当的渠道报告此类不当行为。

鉴于这些情况,OSHA 的一个部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即举报人保护计划办公室 (OTPP)[12]。该计划保护员工在举报工作场所的不当行为后免受任何人的报复。这些报复可能包括解雇、恐吓、拒绝福利、减少工资或工作时间等,具体取决于案件[12]。这些保护措施的创建是为了促进揭露丑闻,并改变当前围绕揭露丑闻者后果的耻辱感。

揭露丑闻者的负面后果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揭露丑闻者所感受到的负面后果(按经历过每种后果的揭露丑闻者百分比计算)。

研究表明,举报公司违规行为的人通常会遭受非常负面的后果。右边的图表展示了一些举报者因其行为而遭受的报复。此外,2009 年一项在里士满大学进行的研究揭示了职场举报的负面影响的更多细节。研究发现,78% 的举报者对同事感到不信任,而 84% 的举报者经历了焦虑或抑郁。[13] 这些影响难以量化,因为它们不像降级或解雇那样具体。该研究得出结论,现有的举报人保护法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护,但还远远不够,“他们[现行法律]允许雇主利用与工作无关的报复来压制举报人,因为大多数现行法律只涵盖与工作相关的报复。立法者需要填补这一空白,以鼓励合法的举报人揭露危害公众的危险行为”。[13]

举报者示例

[edit | edit source]

有很多举报者在举报他们遇到的不当行为时,既取得了成功,也遭遇了失败。

一些举报者成功地揭露了不当行为,但他们因自己的行为而面临着个人负面后果。萨尔瓦多·卡斯特罗因威胁要向 FDA 举报他的公司而被解雇。[3] 肖恩·霍尔,他帮助揭露了新闻集团窃听丑闻,是另一个例子。在他过早离世时,肖恩·霍尔已成为一个偏执的隐士,他确信“有人要对付他”。[14]马克·费尔特,也称为化名深喉,是向记者提供关于尼克松总统参与后来被称为水门丑闻的著名线人,在尼克松辞职后被迫匿名三十一年以上,以避免作为线人带来的反弹。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希望阻止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但由于缺乏举报渠道或阻止他们采取行动的组织,他们未能成功。罗杰·博伊斯乔利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提出异议,但由于O 形圈故障,他无法阻止发射,并且航天飞机发生了悲惨的爆炸。博伊斯乔利曾给管理层发送了一份备忘录[15],提醒管理人员 O 形圈可能存在问题。管理层无视了他的警告,甚至试图推翻不发射的建议。博伊斯乔利感到无助,认为继续争论毫无意义。[16] NASA 的组织文化不鼓励举报,阻止了博伊斯乔利阻止这场悲剧。

组织对举报的支持

[edit | edit source]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78% 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会在工作场所举报不当行为,但前提是他们可以匿名举报,不会遭到报复,并且可以获得经济奖励。[17] 一些已经认识到举报重要性的行业正在努力创建满足这些要求的项目,以鼓励举报。他们希望将其作为工具,为行业成功做出贡献。

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创建了一个专门的部门,即“证券交易委员会举报人办公室”,鼓励专业人士提供有关欺诈和其他违规行为的信息。证券交易委员会希望该项目能够让他们比以往更早地发现违规行为,这使委员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投资者的损害,更好地维护美国资本市场的完整性,并更快地追究那些对违法行为负责的人”。[18] 如果个人提供高质量的原始信息,并导致委员会采取执法行动,他们将获得所收取金额的 10% 到 30% 的奖励。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

IEEE 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工程师应“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并反对那些影响公众利益的滥用行为” [6],但通过以上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举报者冒着通过公开言论损害自己职业生涯的风险。工程公司和行业领导者需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以便鼓励举报,就像证券交易委员会在金融领域为举报人办公室所做的那样[18]。 期待人们采取道德行为是合理的,但支持举报的环境会使参与者比那些举报者面临迫害和有限法律保护的环境多得多。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1. The Free Dictionary, Whistleblower,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whistleblower
  2. Etymonline, Whistleblower,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whistleblower&allowed_in_frame=0
  3. a b c Online Ethics Center (n.d.). Salvador Castro - Barus Awardee 2001. Retrieved April 15, 2012, from http://www.onlineethics.org/Topics/ProfPractice/Exemplars/AwardWinners/SCastro.aspx
  4. a b IEEE Spectrum (2004), The Whistle-Blower's Dilemma, Retrieved from http://spectrum.ieee.org/at-work/tech-careers/the-whistleblowers-dilemma
  5. a b Carl Barus Award Acceptance Speech, Retrieved from http://users.khbo.be/lodew/Whistleblower%20Castro.htm
  6. a b IEEE Code of Eth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ieee.org/portal/pages/iportals/aboutus/ethics/code.html
  7. Reflections on OSHA's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sha.gov/history/OSHA_HISTORY_3360s.pdf
  8. OSHA's core miss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osha.gov/pls/oshaweb/owadisp.show_document?p_id=98&p_table=TESTIMONIES
  9. a b c The Aircraft Brake Scandal, Retrieved from http://ethics.tamu.edu/ethics/goodrich/goodric1.htm
  10. The Aircraft Brake Scandal Retrieved from http://www.wcatyweb.org/library/documents/err.pdf
  11. B.F. Goodrich.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gineering.com/Library/ArticlesPage/tabid/85/ArticleID/70/BF-Goodrich.aspx
  12. a b Office of the Whistleblow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istleblowers.gov/
  13. a b Whistling While You Work: Expanding Whistleblower Laws to Include Non-Workplace-Related Retaliation After Burlington Northern v. White, Retrieved from http://lawreview.richmond.edu/whistling-while-you-work/
  14. Sean Hoare Paranoid at time of death, retrieved from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16132/Sean-Hoare-dead-No-involved-phone-hacking-whistleblowers-death.html
  15. Memo from Roger Boisjoly on O-Ring Eros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onlineethics.org/cms/12703.aspx
  16. 罗杰·博伊斯约里关于挑战者号事故的讲话,摘自 http://www.onlineethics.org/Topics/ProfPractice/Exemplars/BehavingWell/RB-intro.aspx
  17. 大多数美国人会揭发,摘自 http://ca.reuters.com/article/businessNews/idCATRE7BB0V020111212
  18. a b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举报人办公室,摘自 http://www.sec.gov/whistleblower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