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专业精神/曼恩峡谷大火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开放世界

1949年8月5日,曼恩峡谷,一个位于山门荒野的陡峭狭窄的峡谷,位于海伦娜国家森林,在海伦娜,蒙大拿,在下午12点左右,100度的天气和闪电袭击引发了该地区的野火。[1] 火灾由瞭望员唐·巴克尔报告,并向米苏拉的消防局发送了请求,要求提供25名当地消防员。由于当时飞机运输不足,一架载有16名随时待命的道格拉斯C-47飞机被派往烟雾跳伞员。一名男子病倒了,因此15名男子跳伞,并在下午3:50左右降落在曼恩峡谷。[1]

烟雾跳伞员的货物和装备在下午5点组装在跳伞区下方营地。关于当时火灾情况,烟雾跳伞员罗伯特·萨利回忆说:“我看了看火灾,决定它并不太糟……我认为它可能不会在晚上燃烧更多,因为它是在燃烧期的最后阶段。”[2]

此时,烟雾跳伞员小组长R. 瓦格纳“瓦格”道奇看到当地消防预防警卫追烟人詹姆斯·O·哈里森从附近山脊的顶端喊叫。道奇指示小组长威廉·赫尔曼带领小组沿着曼恩峡谷走到河边,因为他独自一人去见哈里森。[1] 与哈里森返回营地取水、口粮和装备后,道奇观察到火势开始蔓延得更快[2],因此两人于下午5:40左右匆忙赶回小组。发现通往河边的路线被逼近的火势切断,道奇命令小组转身爬回山脊顶端。在这个方向行进约1500英尺后,道奇指示小组放下沉重的装备,开始朝山脊顶端安全地跑去。

两分钟后,大约下午5:55,道奇得出结论,火势太靠近,无法继续前进。他回忆说:“在这一点上,我叫停了小组,并向我附近的人解释(至少有八个人),我们将不得不烧掉一部分轻燃料,进入内部,才能通过。在我看来,我的所有队员都和我在一起,或者非常靠近。”[2]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点燃一团束草后……我有一个100平方英尺的区域被大火吞噬。我告诉离我最近的人……我们将穿过火焰进入烧毁的区域,在那里我们可以站稳脚跟,我们的生存机会将会超过一半。”[2] 这种技术在当时标准的灭火实践中是未知的,后来被称为逃生火

道奇呼唤他的队员加入他在这个烧毁的区域,促使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加入道奇,在他们认为是他自己点燃的另一场火中,还是继续上山脊,试图跑过火势逃生。所有的人选择了后者。烟雾跳伞员沃尔特·朗姆西回忆起一个人惊呼道:“去他的!”,然后跑过道奇的逃生火。[2] 道奇在下午6:10毫发无损地幸存下来,当时主火势从他的逃生火区域猛烈地过去了,另外两名男子,萨利和朗姆西,通过在附近的一个岩石滑坡处找到庇护而幸存下来。另外13人丧生。

火势蔓延在8月7日星期日被阻止并得到控制,并于8月10日报告完全熄灭。估计总燃烧面积为5000英亩。[1]

意义构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组织通过交流,在面对环境强加的定义不明确的需求时,提供意义和秩序。[3] 然而,通过互动交流创建的语境理性可以引导组织进一步远离现实。

当烟雾跳伞员降落在曼恩峡谷时,他们预计会发现一场“10:00大火”,这种火可以在第二天早上10:00之前完全包围和隔离。这种信念与小组成员的经验相一致。道奇和哈里森不仅在徒步前往河边的路上吃了晚餐,另一名烟雾跳伞员,大卫·纳冯,甚至在拍照。人们得出结论,火灾不可能那么严重,即使他们的感官告诉他们并非如此。人们理性化了这种景象,直到为时已晚,社会构建现实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决策取决于类似的其他人,与他们一起可以评估自己的表现。[4] 正如Porac等人(1989年)所说,人类活动被描绘为“一个持续的输入-输出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对外部环境信息的 主观解释通过行为变得客观化。”[5] 通过这种循环反馈活动,解释被内化为共识,因此“个人认知结构成为社会强化世界观的组成部分。”[5]

该小组固执地认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场10:00大火,这有力地提醒我们,积极的幻想[6] 可以杀死人。但更普遍的教训是,个人早期、积极的、公开的评价通过阻止他们和他人在为时已晚之前对矛盾的线索进行隔离,从而塑造了危机中的意义构建。[7][8]

期望的崩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随着现实不再像预期那样,意义构建程序崩溃了。人们既不能用他们最亲密的邻居来验证他们的判断,也不能密切关注他们几乎不认识的领导人。此外,“多元无知”现象[9],其中“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但我假设其他人没有”[10],导致了意义构建的盲点,因为个人犹豫不决地采取行动。[11]

在缺乏对形势的合理解释的情况下,个人的焦虑、恐惧和沮丧可能会加剧,并进一步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行动能力。[11] 结果,消防员陷入了宇宙学事件[12],因为他们突然而深刻地感觉到宇宙不再是一个理性的、有序的系统。

恐慌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一方面,由于个人无法充分满足决策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系统地考虑所有相关的决策方案,因此在恐慌情况下,个人的判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13] 另一方面,恐慌会导致群体瓦解,[14] 反过来又会加剧恐慌。正如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如果一个人在惊恐中开始只关心自己,那么他这样做就证明了,那些曾经使危险在他眼中显得微不足道的感情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他独自面对危险,他一定会认为危险更大。”[15]

多奇的逃生火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多奇的逃生火是他那个时代非传统的灭火方法。因此,当多奇不再从逼近的熊熊大火中逃离,而是自己生起了一小堆火时,他的队员们质疑了他们领导人的理智。尽管如此,在试图解释他行动背后的逻辑之后,他的队员们对他们的领导人没有足够的信心,无法信任他的判断胜过他们自己的本能。尽管多奇尽了最大努力,但他还是无法说服任何一名队员加入他。

当被问及是否曾接受过如何设置逃生火的指示时,多奇回答说:“据我所知没有。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做法。”[2] 在面临重大危险时,这一天才之举是多奇能够生存下来而许多队员却不能的原因。多奇能够克服他逃跑的原始本能,并对局势进行逻辑分析。没有幸存下来的十三名队员没有做好准备。据多奇说,“我怀疑他们中是否有人曾经历过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来保命的环境。”[2] 从中可以看出,多奇是烟雾跳伞队中唯一一个曾经经历过危及生命局面的成员。

虽然多奇本人讲述了逃生火的想法是如何突然冒出来的,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需要考虑。如果多奇在曼恩峡谷事件之前就了解逃生火的理念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多奇由于没有教他的队员逃生火的理念,就更有可能要对他们的死亡负责。

领导缺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多奇是所有队员中最年长的,因此被任命为小组的领导。当被问及在火灾发生之前他对小组中的队员了解多少时,多奇回答说,除了三个人以外,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是陌生人。[2] 这意味着,一群从来没有一起工作过的烟雾跳伞队员被派去扑灭火灾。这个小组的领导人在这群人中的大多数人中都没有什么名气。

跳伞后,队员们发现他们的无线电坏了,而且有人忘记了地图。这意味着,队员们对火灾的进展情况以及周围的地形都没有任何信息。当多奇意识到火势已经越过峡谷,正在朝他们方向蔓延时,他只是改变了队伍的行进路线,并没有解释原因。即使当多奇告诉队员们放下所有沉重的工具时,他也没有解释他对身后快速逼近的火势越来越担忧。当他的队员不得不做出生死攸关的决定,是否要相信多奇作为领导的判断,加入他的逃生火时,没有一个人跟随着他。

在曼恩峡谷火灾中,逃生火的理念并不包含在烟雾跳伞队员的教育课程中。因此,这种新的灭火技术的有效性受到知识缺乏的影响。此外,多奇缺乏与新队员的互动,使他无法获得成为有效领导者所需的信任。他没有向他的队员传达他认为火势越来越近的想法,尽管他有很多机会这样做。由于其他烟雾跳伞队员认为火势微弱,是可以控制的,直到为时已晚,无法逃脱,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在那个时刻,生存的本能被激发,每个队员都抛弃了任何逻辑或团结。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 b c d 审查委员会报告。1949年9月29日。从 http://www.nifc.gov/safety/mann_gulch/investigation/reports/Report_of_Board_of%20Review_1949_sm.pdf 中检索。
  2. a b c d e f g h 曼恩峡谷审查委员会。1949年9月26-27日。从 http://www.nifc.gov/safety/mann_gulch/investigation/reports/Board_of_Review_%20Sept%2026_28_1949.pdf 中检索。
  3. Weick,K. E.,Sutcliffe,K. M.,Obstfeld,D. (2005)。组织和意义建构过程。从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25.6080&rep=rep1&type=pdf 中检索。
  4. Weick,K. E. (1995) 组织中的意义建构。从 http://www.sagepub.com/books/Book4988#tabview=google 中检索。
  5. a b Porac,J. F.,H. Thomas 和 C. Baden-Fuller。1989。竞争性群体作为认知共同体:苏格兰针织制造商的案例。管理研究杂志 26 (4): 397–416。
  6. Taylor,Shelby E. 1989。积极的幻觉。
  7. Salancik,G.R. Pfeffer,J. (1978)。“一种关于工作态度和任务设计的社会信息处理方法”。行政科学季刊,23(2),224-253。
  8. Weick,K. E. 和 Sutcliffe,K. M. (2003)。“医院作为困局文化:对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的重新分析”。加州管理评论,45 (2),73-84。
  9. Miller,D. T.,McFarland,C. (1987)。“多元无知:当相似性被解释为差异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53,298–305。
  10. Weick K E。脆弱的系统:对特内里费空难的分析。管理杂志 1990;16:571-593。
  11. a b Maitlis,S.,Sonenshein,S. (1988)。危机和变革中的意义建构:从 Weick 获得的启发和见解。从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7-6486.2010.00908.x/full 中检索。
  12. Weick,K. E. (1993)。组织中意义建构的崩溃:曼恩峡谷灾难。从 http://www.nifc.gov/safety/mann_gulch/suggested_reading/The_Collapse_of_Sensemaking_in_Organizations_The_Mann_Gulch.pdf 中检索。
  13. 压力下的决策:在身体威胁下扫描备选方案,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001691887900084
  14. McDougall,W. (1920)。群体心理
  15. Freud,S. (1959)。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