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脉冲星和中子星/脉冲轮廓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单个脉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折叠轮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对于观察到的(即在望远镜中测量的)脉冲的良好模型,可以将单个脉冲序列折叠以形成折叠轮廓。离线软件包(例如,dspsr、sigproc 和 presto)存在,可以将现有的搜索模式时间序列折叠起来。大多数进行脉冲星观测的观测站也提供后端仪器,可以在观测过程中折叠数据。为了解释预测的脉冲相位中出现的微小误差,通常只折叠一个较小的时间段(例如,1 分钟),然后将这些数据记录到文件中。每个段称为子积分。对于每个子积分,记录了多个观测频率通道。对于每个频率通道,系统记录每个可用极化的脉冲轮廓。脉冲轮廓只是折叠的脉冲形状(因此 x 轴可以用相位从 0 到 1 来表示 - 在时间上对应于脉冲星的周期)。每个轮廓被分成多个相位 bin。现代后端仪器可以记录数千个相位 bin。

示例折叠轮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来自 PULSE@Parkes 外联项目的 PSR J1717-4054 的示例折叠轮廓。

在图中,我们提供了一个来自 PULSE@Parkes 外联项目的 PSR J1717-4054 的示例折叠脉冲轮廓。顶部面板显示了脉冲轮廓。请注意,对于大多数脉冲相位,轮廓只是噪声。实际的脉冲是在脉冲相位 0.8 附近观察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脉冲的位置是任意的,但后端仪器通常使用脉冲星计时模型将脉冲放在相位 0 处。中央面板显示了单个子积分(从绘图底部的时刻 0 开始,向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脉冲轮廓幅度使用颜色标尺显示。这颗脉冲星是间歇脉冲星。请注意,脉冲星在观测结束时不可探测,但在结束前又“打开”。底部绘图显示了脉冲(在颜色标尺中),作为相位 (x) 和观测频率 (f) 的函数。请注意,脉冲在频率上是分散的。

此图还演示了以下内容

  • 宽带脉冲 RFI 在频率-脉冲相位图中大约脉冲相位 0.3 处显示为垂直线(在其他脉冲相位处可以看到更弱的 RFI)
  • 在频带边缘,灵敏度会降低。对于使用 Parkes 望远镜进行的观测,通常会移除频带边缘的 5% 信号。
  • 脉冲轮廓通量以任意单位表示。为了转换为 Jy,必须进行通量校准程序。

折叠轮廓参数化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Dai 等人(2015 年)发表了一组毫秒脉冲星的偏振轮廓。他们的分析基于对斯托克斯参数(I、Q、U 和 V)的测量。斯托克斯 V 被定义为,使用 IEEE 惯例。

  • 首先使用斯托克斯 I 轮廓确定基线区域
  • I、Q、U 和 V 轮廓的基线分别设置为零均值
  • 线性偏振是根据计算的。
  • 上面的表达式会导致噪声偏差。Everett & Weisberg (2001) 描述了如何消除这种偏差。Yan 等人 (2011) 描述了 |V| 中的类似偏差。
  • 线性偏振的位置角 (PA) 参考观测频带的中心,并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在 Dai 等人 (2015) 中,这种 PA 仅在线性偏振超过基线均方根 (rms) 噪声水平四倍时计算。
  • PA 角的误差估计如 Everett & Weisberg (2001) 所述。

脉冲轮廓锐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Cordes & Shannon (2010) 和 Shannon 等人 (2014) 展示了如何测量轮廓的锐度(假设轮廓已归一化为具有 1 的峰值强度)

其中 是轮廓的相位分辨率(以时间单位表示)。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