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修辞与写作/评论

100% developed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什么是评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评论是一种表达对主题的见解的论文,同时解释作者得出见解的原因 [1]。评论不是简单地陈述作者是否喜欢某件事,而是基于与读者共享的共同预期表达意见。评论中的意见很重要;但是,评论必须考虑潜在的受众可能发现成功或不成功的地方。 [2].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16日 (UTC) 22:39

评论的内容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多数评论是电影、书籍或事件。在评论中,作者会确定一部电影、一本书或一个事件是否令人愉快;对于电影和书籍,作者会确定读者是否应该或不应该观看或购买该电影或书籍 [3]。许多人在购买电影或书籍后阅读评论,以查看是否有人同意。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16日 (UTC) 22:39

我能评论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许多大学课程中,评论作业让作者有机会表达他们对任何他们喜欢的主题的个人意见 [4]。然而,采访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支持论点和展示对主题的理解的能力。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16日 (UTC) 22:39

我如何写评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写评论。在**第一**种方法中,有以下内容

Introduction (Identifying the subject reviewed or evaluated)
    • Description or summary of the subject 
    •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first feature of the subject
    •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econd feature of the subject
    •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third feature of the subject
    • Conclusion (Offering an overall judgment of the subject) [5].

在**第二**种方法中,有以下内容

IntroductionDescription or summary of the subject
    • Strengths of the subject
    • Weaknesses of the subject
    • Weigh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ubject
    • Conclusion [6].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30日 (UTC) 01:07

我应该在评论中关于我的主题说些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写评论之前,许多作者会使用第一手经验 [7]。例如,如果评论的主题是一部电影,最好去看这部电影。对于一本书,最好阅读它。对于产品或服务,最好使用它。

但是,在实际体验主题之前,几乎所有作者都建议进行一些初步调查和背景研究。两者都有助于为分析主题形成批判性视角。初步调查还有助于确定评论的作者和读者对评论主题的期待。另一方面,背景研究可以帮助更深入地了解主题的历史和背景。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30日 (UTC) 01:07

初步调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上所述,进行初步调查的做法有助于实现评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同期待。这使得评论主题的成功或失败可以得到互动式的理解。评论的作者和读者都应该记住,共同的期待并不总是明确表达的 [8]

在对即将接受评论的主题进行初步调查时,进行一些**头脑风暴** [9]是有帮助的。这可以帮助理清共同的期待。例如,如果评论者想写一篇关于最近在电影院看到的惊悚片的评论,头脑风暴可以帮助分解这种类型电影的特点。在头脑风暴时,最好列出最突出的要点。当作者在他们写的评论中使用这种策略时,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如果电影的某些内容,例如预告片,引起了潜在读者的兴趣,他们应该期待什么。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30日 (UTC) 01:08

背景研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背景研究可以帮助评论的作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评论主题的人的体验 [10]。有四种可能的策略用于收集背景研究。

• **回答五个W和How问题**:这可能涉及使用在线或印刷资源来尽可能多地了解评论中的主题。 "五个W和How问题"是

      ° Who were its creators or original developers?
      ° What exactly is the subject under review?
      ° When and where was it created
      ° Why was it created? (What is its purpose?)
      ° How was it made?
    

• **找到相同主题的其他评论**

这可能涉及使用在线搜索引擎(例如,Google、Bing、Yahoo!)以及图书馆索引和数据库 [11]。在找到其他评论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包括其他人对评论主题的评价。其他人所说的话可能会带来一些重要的见解。当然,在使用他人的评论时,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务必正确引用来源;否则,将被视为剽窃。

• **采访或调查其他人**

在许多大学和大学的校园里,专家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潜在的评论主题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可以帮助提供一些共同的期待 [12]。如果周围没有官方的“专家”,许多作者会回顾其他对相同主题有个人体验的人。在这里,作者经常会问其他人对该主题的看法,他们对该主题的反应,以及他们喜欢或不喜欢该主题的什么。

• **实地观察**

这包括密切关注主题并注意他人的反应 [13]。例如,如果潜在的评论主题是一部电影,如果观看评论电影的体验是在电影院进行的,那么最好观察观众的反应。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年11月30日 (UTC) 01:34

体验评论中的主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体验正在审查的潜在主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其视为普通人;另一方面,需要退一步,从批评家的角度体验该主题。当观众成员(包括评论者)对电影中的某个时刻做出反应时,评论者必须分析 *为什么* 会有这种特定的反应。在体验主题时做笔记可以提供额外的帮助。做笔记时,评论者应牢记在进行初步调查和背景研究时发现的普遍预期。

审查主题的体验包括 Johnson-Sheehan 和 Paine [14] 所定义的 **相信与怀疑的游戏**,涉及三个常见的想法

Believing (Writing a positive review)
    • Doubting (Writing a negative review)
    • Synthesis (Writing a review with "common ground")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 年 11 月 30 日 02:06 (UTC)

评论的风格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评论的风格取决于读者及其阅读评论的场所。最好的评论往往是在准确的同时,也符合其受众的预期 [15]。例如,如果评论出现在主流出版物或网站上,其风格应尽可能地生动,同时又要符合评论者对该主题的反应。

写评论时,一些重要的风格元素包括使用 *细节*、*语气* 和 *节奏*。

• **细节**: 评论通常使用感官细节,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 [16]。评论作者并不需要使用所有感官。但是,在写评论时,重要的是要牢记感官细节。

• **语气**: 这应该是对所审查主题的反映。语气应该与声音相匹配。如果评论者对所审查的主题表现出兴奋,那么这种兴奋感应该体现在语气中。同样,如果评论者发现主题属于“品味低俗”,那么这种感觉也应该体现在语气中。

• **节奏**: 评论中句子的长度可以决定评论的读者应该如何反应 [17]。短句可以营造一种更紧张、节奏更快的氛围,而长句可以营造一种更悠闲、节奏更慢的感觉。

MichaelPickar (讨论贡献) 2012 年 11 月 30 日 02:25 (UTC)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今日写作》,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定制版。摘自理查德·约翰逊-希汉和查尔斯·佩恩合著的《今日写作》第二版。波士顿:皮尔森教育,2013 年。印刷版,第 84 页。
  2.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4 页。
  3.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4 页
  4.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4 页。
  5.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5 页。
  6.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5 页。
  7.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7 页。
  8.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7-88 页。
  9.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8 页。
  10.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9 页。
  11.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9 页。
  12.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89 页。
  13.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90 页。
  14.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90 页。
  15.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93 页。
  16.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93-94 页。
  17. 约翰逊-希汉和佩恩,第 94 页。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