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一种收集口头或文本数据的研究方法集合,旨在回答社会学问题。这种研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关注过程和解释。
三种定性方法包括
- 内容分析
- 访谈
- 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对自然环境中的人群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观察。这种研究起源于调查性新闻和文化人类学。
适合实地研究的主题
- 难以进行简单量化的主题
- 最适合在自然环境中理解的态度和行为
- 随着时间推移的社会过程
适合进行实地研究的社会生活要素
- 实践
- 事件
- 遭遇
- 角色和社会类型
- 社会和个人关系
- 群体和小圈子
- 组织
- 定居点和栖息地
- 社会世界
- 亚文化和生活方式
潜在问题
- 偏差 - 实验者偏差和参与者偏差
- 反应性 - 一个相关概念,指受试者改变他们的行为,以应对他们正在被研究的意识
- 实验者“融入当地”或成为他们研究的文化的可能性
- 一些受试者可能不同意被观察
定性实地研究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 有效研究态度和行为的细微差别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社会过程
- 灵活性
- 成本低廉
-劣势
- 没有适当的统计分析
- 可靠性(因为这项研究不容易复制)
- 效度
效度类型包括...
- 生态效度是指研究者对实地地点的构建与受试者对实地地点的理解相一致的程度
- 自然史效度是指除了研究者之外的外部人员认可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程度
- 成员效度是指受试者确认研究者实地笔记的准确性和公平性的程度
- 称职内部人员执行效度是指研究者被接受进入实地地点社会世界的程度
- 自然主义 - 一种基于客观社会现实存在并可以准确观察和报告的假设的实地研究方法
- 现象学 - 一种基于理解参与者生活经验的实地研究方法[1]
- 制度民族志 - 一种研究技术,利用个人的个人经历揭示权力关系和他们运作的机构的其他特征。它将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宏观层面的机构联系起来。这种范式的分析层级是文化。它通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厚描述来实现。
- 民族方法学 - 一种研究社会生活的方法,专注于发现隐含的、通常是未说出口的假设和协议。这种范式通常侧重于“打破规则”,以及发现和分析“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分析单位通常包括词语、手势和肢体语言,通常通过破坏实验进行研究。
- 破坏实验 - 实验者破坏社会默契,以测试人们的反应。
- 扎根理论 - 一种研究社会生活的归纳方法,试图从不断比较展开的观察中产生理论。这种范式的指导方针包括保守思考、获取多种观点、定期退后、保持怀疑态度以及遵循研究程序[2]。
- 案例研究 - 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单一实例进行深入研究[3]
- 扩展案例法 - 一种利用案例研究观察来发现现有社会理论的缺陷并改进现有社会理论的技术
- 参与式行动研究 - 一种社会研究方法,让被研究的人员控制研究的目的和程序
- 解放研究 - 为帮助弱势群体而进行的研究。
- 为实地研究做准备
在准备实地研究时,大多数方法论者建议选择研究者是陌生人的地点。这可以确保更平衡的视角。但是,研究者可能难以获得进入此类地点的权限。研究者是内部人员或被视为同一社区成员的情况也可能有所帮助。有时,通过获得守门人的兴趣和信任,可以促进进入某个地点,守门人可能拥有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在研究偏离群体或精英群体时,人际关系通常尤为重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也能起到作用,帮助研究者将“进入权限”转变为“被接受”。
准备进行实地研究的几个重要步骤
- 熟悉相关研究
- 与该地区的其他人讨论你的计划
- 识别和会见知情人(在适当的情况下)
-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这些很重要
- 建立融洽的关系,即一种开放和信任的关系
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取决于观察者与受试者的关系。这是因为研究者与受试者的参与程度会影响研究的深度,并且还可能引发观察者效应,即受试者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研究者影响研究的另一种方式是基于他们在实验本身的参与;这种参与性参与是由研究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受试者及其行为的参与程度来定义的。研究者可以完全是一个外部观察者,从不直接与受试者互动,也可以完全参与群体并成为他们正在研究的群体的一部分,或者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任何级别的参与。根据研究和研究内容,研究者将决定哪种参与程度适合研究,以及哪种参与程度可以带来最佳结果,不会影响数据的质量。
- 考虑所有伦理问题
机构审查委员会通常非常谨慎地批准实地研究。虽然实地研究不太可能伤害受试者,但它可能对机构造成很大风险。当研究对象是儿童时尤其如此。
在公共区域进行观察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一些公共区域有特殊注意事项:如果群体是同质的,而你与之不同(例如,在全是男性的群体中的女性、在孩子们中的成年人等),则你并不属于“公众”的一部分。如果研究的行为完全公开且完全匿名,例如图书馆的学习习惯、人们在酒吧里如何相互接近等,那么研究者只有在“隐形”的情况下才能隐藏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但是,研究者在私人场所进行观察时必须公开自己的研究者身份。
- 访谈/完整访谈过程中的阶段
- 主题化
- 设计
- 访谈
- 转录
- 分析
- 验证
- 报告
定性分析是对观察结果进行数值检查和解释,目的是发现潜在的意义和关系模式。这在实地研究和历史研究中最常见。
发现模式
- 您必须尝试查找频率、幅度、结构、过程、原因和后果。
- 跨案例分析 - 一种涉及对多个案例进行检查的分析;这可以是变量导向分析
- 变量导向分析 - 一种描述和/或解释特定变量的分析
- 案例导向分析 - 一种通过仔细研究每个案例的细节来了解特定案例或几个案例的分析
- 扎根理论方法 (GTM) - 由巴尼·格拉瑟和安塞姆·斯特劳斯提出的研究的归纳方法,其中理论完全从对数据的检查中产生,而不是从演绎法推导而来
- 持续比较法 - 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观察结果相互比较以及与不断发展的归纳理论比较
持续比较法的四个阶段(格拉瑟和斯特劳斯)
- 将事件应用与每个类别进行比较
- 整合类别及其属性
- 限定理论
- 写作理论
- 符号学 - 对符号及其相关含义的研究。这通常与内容分析相关联
- 会话分析 (CA) - 对对话细节的细致分析,基于包含停顿、犹豫词和嗯哼声的完整记录
定性分析中的概念化
在定量分析中,要分析的变量通常很明显,例如种族、性别、收入、教育等。在定性数据分析中,确定什么是变量以及如何对每个变量上的每个主体进行编码则更加困难。
- 概念形成 - 在定性数据分析中更为复杂。概念形成是从原始定性数据中创建变量(通常称为主题)的过程。
- 案例化 - 确定什么代表一个案例的过程,是概念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码 是将定性数据实际转换为主题的过程。
定性分析中的编码
- 开放式编码 - 对定性数据分析中概念的初始分类和标记。在开放式编码中,代码是由研究人员对数据的检查和质疑所建议的
- 轴心编码 - 对开放式编码结果的重新分析,旨在识别重要的概念(主题)。
- 选择性编码 - 这建立在开放式编码和轴心编码的结果之上,以识别组织文本资料中已识别出的其他概念的中心概念。
- 备忘录 - 编写成为定性研究(如扎根理论)中用于分析的数据一部分的备忘录。备忘录可以描述和定义概念、处理方法论问题或提供初始理论公式。备忘录可以被认为是研究人员的日记。
- 代码备忘录 - 识别代码标签及其含义
- 理论备忘录 - 对语境的维度和更深层含义、语境之间的关系、理论命题等的反思。
- 操作备忘录 - 主要处理方法论问题。
- 概念图 - 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图形化显示,在理论公式中很有用
社交网络分析
社交网络分析是一种发现、分析和显示群体关系集的技术。它起源于对小型群体的社会计量学研究。群体示例包括学校班级、夏令营等。它利用图形(有向图)进行显示,个体之间的联系在此图形中表示为边(弧)。为了确定联系,可以使用的问题包括:“你认识谁?”、“谁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最尊重谁?”、“你想和谁成为朋友?”等。联系通常用 0 或 1 表示,但也可以给出幅度。最后,结构上相似的个体被聚在一起。
- 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 研究扩展了对主题的了解或理解的方式
- 评估在解决其原始目标/目的方面的有效性
- 对得出更广泛推论范围的解释
- 评估评估基础的清晰度
- 对研究设计的辩护
- 对相同设计/案例/文件目标选择的辩护
- 对最终样本组成和覆盖范围的描述
- 数据收集过程的质量
- 对分析方法和公式的清晰度
- 对保留和描绘的数据源的语境的表现和保留
- 对观点和内容多样性的探索
- 在传达数据的细节、深度和复杂性方面的连贯性
- 数据、解释和结论之间联系的清晰度
- 报告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 对影响评估形式和输出的假设/理论视角/价值观的清晰度
- 关注伦理问题的证据
- 研究过程记录的充分性
- ↑ Gill, M. J. (2014). The Possibilities of Phenomenology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17:2, 118-137.
- ↑ 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 Aldine.
- ↑ Yin, R. K. (201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